開眼界,日本浮世繪可不止春畫和海浪圖!

2021-02-21 騰飛談史


                                              

提到日本的浮世繪,有人想到神奈川沖浪裏的那朵浪花,也有人想到一些畫面生動的「春畫」,內容跨度之大,之廣,令人嘆為觀止。有人覺得浮世繪高雅,有人覺得市井低俗,為什麼同樣是浮世繪卻會有如此大相逕庭的評價呢?

                                              

那就要講到浮世繪的發展歷史了,簡單來說,可以把浮世繪分成4個時期:

                                              

                                              

1、初期,主要作品類型鳥居派的美人繪

浮世一詞,意指人們所生活在此的現世、人世間生活百態,說穿了就是及時行樂。而日本這個國家也真的蠻奇怪,表面彬彬有禮,實際上生活裡各種亂搞,這種事情也可以說是他們的世間百態。

更誇張的是,日本皇室裡把亂搞升級成一種仿佛有儀式感的東西,日本最有名的一本書《源氏物語》講的就是皇室裡面怎麼亂搞,當然這本書文學價值很高哦,所以你說連皇室都這樣,世間百態是什麼樣子?

然後最早提到浮世繪的作品,名字叫《好色一代男》。你別看名字那麼炸裂,但人家不是標題黨,內容更炸裂。

講的是一個叫世之介的少年,從7歲到35歲遊歷各國,探訪各國妓院進行所謂修行,35歲以後繼承大筆財產,目標頂級娼妓,到60歲還不滿足,駕駛一艘叫「好色丸」的船出航尋找女人島。

                                              

你想想這樣比金瓶梅還金瓶梅的作品,如果不賣座簡直天理不容啊。(順帶一提,好色一代男後來還被製作成浮世繪風格的動畫,畫風那是相當唯美)那後來以《好色一代男》類似題材的作品就被稱為浮世草子,有浮世繪祖師爺之稱的菱川師宣就創作了很多浮世草子。

                                              

而菱川師宣最著名的就是美人繪,後來繼任者是鳥居派的一群人,這群人主要和歌舞伎混的比較熟,所以美人繪自然是主流作品。


2、中期,主要作品是歌川派的役者繪

隨著文化欣賞程度的提升,包括俳句詩人社交的增加,大家開始有了互相送畫的習慣。所以浮世繪的需求大增,也增加了其流行性。

雖然美人繪和春畫還是最流行的,但你送人不能送這些吧,所以又演變出了寫實風格的役者繪(雖然看不出什麼寫實)相當於某種職人的畫像。

比如東洲齋寫樂的作品,在街霸遊戲裡,日本相撲場景裡經常出現的這位:三代目大谷鬼次の奴江戸兵衛。


3、後期,主要作品是葛飾北齋的名所繪和歌川國芳的武者繪

這一時期出現了可以說浮世繪最最最著名的作品,就是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出名到什麼程度,你現在如果說要畫什麼東西是代表日本,你就畫這朵浪花,全世界就都知道是日本的。

《神奈川沖浪裏》是葛飾北齋《冨嶽三十六景》中的一幅作品,而葛飾北齋也開創了以旅行風景為主題的浮世繪風格。《富嶽三十六景》的特點就是從靜止的畫面上卻可以看出十足的動感。

比如《神奈川沖浪裏》,注意,「神奈川沖浪裏」斷句並不是「神奈川·衝浪裡」,而是「神奈川衝·浪裡」。「神奈川」是地名,「衝」指的是海域,「浪裡」指被巨浪包裹的船隻。

從畫中遠處是你看到小小的富士山,而浪花大到仿佛要吞沒富士山,在浪裡還有3艘小船,即使面對那麼巨大的浪,這些人也沒有停止抗爭。所以也有這種能表現精神的浮世繪作品。

而當時因為日本和荷蘭有貿易往來,日本出口的茶的包裝都是用浮世繪做圖案的,所以浮世繪也影響了那時的歐洲人。最著名的就是梵谷和莫奈,梵谷就模仿過很多浮世繪作品。

而莫奈更是直接娶了個日本老婆,晚年還搞了日式庭院,專門養睡蓮,畫睡蓮。

主要形式是描繪武士的畫像,然後因為小說的興起,最有名的武者繪居然是中國水滸傳的主題。來看看九紋龍史進和智多星吳用,突然感覺中二魂燃起來了。

4、終期,主要作品是橫濱繪和無慘繪

到了這一時期,一個是黑船事件,導致日本開國,所以在記錄開國各種新奇事件以及老外的橫濱繪出現了。

而後來明治維新開始,倒幕派和幕府派之間發生了許多慘烈的衝突事件,各種暗殺和幕府懲治倒幕派的血腥事件也被記錄在浮世繪上,這也就是無慘繪的由來。

但最終隨著照相技術的普及,浮世繪這門手藝也走向了歷史的終點。最後總結來說,浮世繪最早是誕生於市井,記錄老百姓的世間百態,本身是一種草根文化。

而浮世繪一直以來的發展又多以情色題材為主,儘管後來演變出一些其他派別,出現了舉世無雙的作品,但美人繪和春畫始終是不可替代的素材,所以題主說能看出淫豔感確實是很正常的。

浮世繪與中國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與中國的年畫相似,有著大紅配大綠的大俗,也有大俗文化現象中的「大雅」。最關鍵的是,它的藝術表現和技法源於中國。

浮世繪根植於中國明末清初的版畫,那時候的版畫是為了配合書籍的出版,作為書中的插圖而出現。浮世繪的興起與一本叫《芥子園畫譜》的書關聯重大。葛飾北齋稱,「我就是《芥子園畫譜》養大的。」

世界各地都有《芥子園畫譜》的衍生品。在奧地利皇宮的牆壁上,竟然畫有很多東方風格的竹子,而這些竹子完全是當地的工匠們隨手將《芥子園畫譜》上的竹子臨摹到國王的牆壁上去的。

在英國國王的臥室裡,也有模仿《芥子園畫譜》裡的牡丹、梅花的畫作。

幾百年前,《芥子園畫譜》的傳播「滿載而歸」,成為一個文化輸出的成功範例。

浮世繪的很多內容也是直接從中國取材。被譽為浮世繪最後一位天才畫家的歌川國芳,就以中國水滸的一百單八將為題材,將男子漢闖江湖的豪情表現得栩栩如生。

隨著江戶時代的結束,工業文明的興起,西方文化的侵入,浮世繪也走上了衰落之路,當年備受尊敬的浮世繪畫師已經成為一紙傳說。但是,世事的輪迴就這麼奇妙,今天,浮世繪因稀少而變得昂貴,一件浮世繪珍品會被拍賣到10萬美元以上。


相關焦點

  • 【大家】浮世春夢——浮世繪中的春畫
    作為浮世繪中的春宮,春畫有枕繪、勝繪、濡繪、笑繪、秘畫、秘戲畫、偃息圖、豔畫、豔本等形形色色的別稱,以枕繪最為通俗(本文權且以此作為浮世繪春畫的通稱)。一代繪師喜多川歌麿(Utamaro Kitagawa,1753~1806年)一生創作了大量枕繪,被看成此類繪畫中的「絕品」,其中最有名的系列作品,名為《歌枕》,意為「歌麿版枕繪」。浮世繪中到底有多少春畫?
  • 傑作|日本浮世繪春宮圖中的情色美學
    但在日本,這種禁欲主義思想從未形成。「吉原」這片歡愉鄉中,曾湧現出眾多浮世繪春畫作品。「浮世春夢的欲與美」開放的性觀念讓浮世繪春畫可以集欲望與美感於一身。江戶時期形成的平民文化、傳入日本的明代春宮圖,都在影響著春畫的形成發展。
  • 魯迅收藏過的浮世繪的故事
    後來,雖查明遠治與此事件並無直接關係,只是被浮世繪商人惡意利用而已,但偽造的惡名卻從此時時伴隨著他。而事實上,當時流入市場的一些浮世繪改造之作,確實與遠治不無關係。由於當時普通浮世繪價格一路飆升,而大膽露骨的所謂「春畫」(類似於春宮畫)卻不太受歡迎,在市場上多被「敬而遠之」 。春畫的價格也很便宜,基本上只是普通浮世繪的十分之一。
  • 浮世繪丨從春宮版畫到皇室御藏
    這和浮世繪又有著什麼樣的關係?浮世繪,作為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藝術,並非偶然出現,而是一種必然。所以,浮世繪從本質來說是一種徹底的平民藝術,它最初的誕生與其說是表現現實社會的繪畫,不如說是對花街柳巷、市民趣味的描寫。作為平民藝術,春畫一直是早期浮世繪的重要組成部分:
  • 拉麵、浮世繪、懷石料理...這些日本國粹文化,原來都源自中國
    國民美食——拉麵也確實由一些在日本的中國廚師發明。以美人圖聞名的浮世繪,第一部署名畫冊畫的卻是一群「胖男人」。哪位浮世繪畫家是魯迅最愛呢?又是哪幅浮世繪讓梵谷看後創作了《星月夜》呢?我是說書人向陽,本期《今天讀了嗎?》的說書,說的是那些源自中國傳統的日本飲食、日本繪畫。
  • 【首發】浮世繪的巔峰:葛飾的北齋,越洋的巨浪
    眾所周知,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浮世繪的體裁種類眾多,從人物畫、風景畫、歷史畫,到漫畫、春畫,妖怪畫等。天保元年(1830),年逾古稀的畫家,開始醉心於風景畫,創作了以富士山為題材的《富嶽三十六景·凱風快晴》《東海道五十三次》和以海浪、瀑布為題材的《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諸國滝廻》等巨幅作品,確立了浮世繪風景大師的地位。
  • | 關於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10個冷知識
    最近,就有一部具有浮世繪風格特效的日本動畫電影——《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在疫情影響下仍逆流而上,成為日本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王者,打破了《千與千尋》保持了18年的紀錄!劇情受到好評之外,是浮世繪元素的巧妙融入使它的場面更燃更熱血,俘獲了大批觀眾的心。
  • 淺介紹日本浮世繪
    日本浮世繪,很多人都聽說過,這種在江戶時代流行開來的古老繪畫在現在看來也毫不違和,豐富的配色與畫法更接近現代人的審美,比如下面這張著名的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裏》,作者最為著名的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
  • 日本浮世繪:世界虛浮 快樂至上
    浮世繪也稱「江戶繪」,堪稱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它與歌舞伎、相撲一起被稱為「江戶三絕」。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浮世繪——浮世中的繪畫。 「浮世」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日本語言中自「浮世」一詞出現開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
  • 從浮世繪看日本美術史
    什麼是「浮世」?淺井了意在《浮世物語》如此告白:生活就是為了及時享樂,將注意力集中在欣賞月亮、太陽、櫻花和楓葉之美。即使面臨貧困,也不用在乎,不用沮喪,只要學瓢瓜隨波漂浮,這就是「浮世」。 如此一來,「浮世繪」一詞也因運而生。
  • @北京 |【橋舍·浮世繪】日本最大浮世繪流派——歌川派
    (圖為歌川豐國---役者舞臺之姿繪·市藏和五郎的對持  37.2×24.5×2幅)役者繪2枚一組,構圖突出了兩艘船和其中人物的衝突感,極具戲劇性。江戶時期作品。歌川國貞(1786-1864)歌川國貞是主導幕末晚期浮世繪界的歌川派最主要畫師,他出生江戶本所的經營渡船場之家,十多歲時就拜歌川豐國為師,成為其入門弟子,二十餘歲始發表美人畫、小說插圖及演員畫像等浮世繪版畫。他一生製作量極為龐大,據統計,大約留下了逾萬幅作品,且多為單幅美人畫和歌舞伎演員像。今天的日本浮世繪學界一般將其稱為「三代豐國」。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近期,中國美術館甄選館藏的一百餘幅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作品,組成「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
  • 贈票丨提到浮世繪你只知道海浪?
    Christian Dior在回憶錄裡則寫到,「繪有日本版畫作品的巨幅護牆板從一直從樓梯鋪陳至屋頂,喜多川歌麿和葛飾北齋所作的浮世繪作品裝飾著我的西斯廷教堂,我常常駐足膜拜,一看就是幾個小時…」T恤、家居用品、箱包……《神奈川沖浪裏》的各種元素深深融入現代生活。
  • 神奈川沖浪裏:浮世繪中的人間真意
    遠處有三兩遊人行走玩樂,耳畔是浪擊打海岸的一聲一聲,和著心跳的節拍。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是走進了畫裡,走進浮世繪中,品味著人間百相。 與畫結緣之時在一次逛街中,無意間發現畫著海浪的日式布簾,十分喜歡,就買了下來掛在桌前。後來我才知道,這幅海浪圖是有名的《神奈川沖浪裏》,出現在很多代表日式風格的物品上,成為西方人眼中日本文化的象徵之一。這個名字正確的斷句應該是神奈川、衝、浪裡。衝指的是附近的海域,整句話的意思是在神奈川附近海域的浪中。
  • 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左上為日本護照,左下為新日元上的國家級風水施法現場:錢上帶海浪,日本經濟跟著浪。右側為奧運會宣傳片JOJO版《神奈川沖浪裏》再放眼世界範圍,對這張畫的魔改可以用「無數」來形容。這幅畫以及背後代表的日本「浮世繪」到底有什麼樣的淵源和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道說道。
  • 日本新片展開幕片《北齋》:講述浮世繪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作為上海影迷一年一度摩拳擦掌的「盛事」,今年的日本新片展一如既往的難搶票。《北齋》海報《北齋》:他在海浪中賭上自己的人生作為大熱門的《北齋》當晚也是人氣滿滿,雖然影院上座率尚未恢復100%,當晚的天山電影院還是顯得「人氣爆棚」,印有浮世繪圖案的影展周邊大受歡迎,現場排起了長隊。
  • 何為浮世繪?從代表性作品到代表性畫家為您詳盡解讀 【入門必讀篇】
    活躍於江戶時代初期的浮世繪畫家,浮世繪的創始人,被稱為浮世繪的鼻祖。其代表作有東京國立博物館館藏的【美人回眸圖】等等。活躍於江戶時代中期的浮世繪畫家。以身材纖細、神情細膩的美人畫博得了巨大人氣。為錦繪的誕生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也是為後世浮世繪發展帶來了巨大影響的畫家之一。
  • 日本浮世繪來「嘉」
    原標題:日本浮世繪來「嘉」   1月16日,一場日本浮世繪特展將在嘉興博物館開展。   說起日本浮世繪,哪怕沒見過,也不會陌生。   浮世繪的藝術風格獨特鮮明,可說是最著名最典型的日本畫,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世紀至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有手繪與木刻版畫兩種類型,以木刻版畫為主。   特別是西方透視技法傳入日本後,風景畫(又稱「名所繪」)成為浮世繪最重要的主題。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近日,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兩者代表作品一百餘件展出,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浮世繪」意為「虛浮世界的繪畫」,蘊含人生如過眼雲煙、及時入世行樂之意,內容上表現市井生活、人物百態和自然風景,具有肯定現世精神的積極意義。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由於社會功能、藝術傳統方面的差異,又各自呈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和審美趣味,並反映出不同的心理訴求和民族性格。
  • 日本樂高認證大師耗時400小時,重現經典浮世繪
    日本藝術家三井淳平(Jumpei Mitsui)是全球只有21位的樂高認證大師(LEGO Certified Professionals,LCP)之一,他的職業就是玩樂高。他喜愛用樂高積木組合出日本文化題材,從國寶作品俵屋宗達〈風神雷神圖屏風〉到寶可夢,從東大寺到阪神甲子園球場,無論古典或現代、平面或立體,都是他創作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