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瀣一氣」如何從褒義變貶義?從唐朝落榜生黃巢的「報復」說起

2020-12-22 黃仲彥

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劉;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瀣」這個字,一般和「沆」一起使用,「沆瀣」是用來形容夜間的水氣,「沆瀣一氣」本來是比喻這些水汽的,最開始用來形容氣味相投的人在一起,但是到現在,意思變了,是怎麼變的呢?

「沆瀣一氣」這個成語來自兩個人,一個叫「崔沆」,一個叫「崔瀣」。這「崔沆」是唐朝末年,唐僖宗時期的宰相,在唐僖宗晚年,為唐僖宗選拔人才。唐朝那時候我們知道,這科舉考試,是不封考生名字的,換句話說,就是閱卷老師,他能看見考試個人信息,所以當時就通行一種推廣方式,「行卷」。即是在考試前兩三個月,考生把自己之前的滿意作品,做出那個軸卷,拿給當時社會有名望涉外一些人看,請求他們為自己宣傳,向主考官推薦。

這崔沆的考生裡,就正好有一個叫做崔瀣的人,非常有才華,崔沆就推薦了崔瀣。崔瀣也很爭氣,他中了當年的狀元,崔瀣中舉之後,很快就走馬上任了,也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崔瀣的運氣非常好,當的官都不錯。於是大家就開玩笑地說,崔沆和崔瀣,主人和門生,「沆瀣一氣」,說兩人氣味相投,非常合適。

有人歡喜有人愁,這邊有人高中狀元官運亨通,那邊就有懷才不遇的落榜生,這個人叫黃巢,黃巢原來是個爭氣孩子,文才武略,沒落過別人下風。他就是那種你媽會在吃晚飯的時候天天跟你提起的「別人家的出息孩子」。但是呢,哪能想到這位優秀的黃巢同學,去長安考了好幾次試,硬是一次沒中,說實話,黃巢考不中還真不是他不努力,這事得怪皇帝。唐朝末年,唐穆宗時,曾發生了一場科舉舞弊案,有不少人都是靠關係上榜的,這事就導致了科舉風氣日漸敗壞,靠關係走後門屢禁不止,屢考不中的黃巢就寫了一首詩,「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沒幾年,黃巢就帶兵殺入了長安。

黃巢是落榜生,首先把怨氣撒哪呢?肯定撒在主考官身上,不管黃巢是不是在崔沆這裡親手落的榜;但主管人才招聘的崔沆還是跑不了,於是崔沆躲到了金吾衛大將軍張直方家裡邊,張直方本來想密謀拿下黃巢,沒想到,事情洩露了,被黃巢屠了三族,隨後崔沆等人也都被黃巢殺了。黃巢的起義,重重打擊了唐朝的統治,也對唐朝末期人才招募的制度,給予了沉重的一擊。

崔沆和崔瀣的事情,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儘管無法去探究其中是否有貓膩,也不管崔瀣是否有才華。隨著時代環境的變化,最後」沆瀣一氣「還是從一個褒義詞變成了一個貶義詞,意思也從氣味相投變成了臭味相投,並且相互勾結。這就是「沆瀣一氣」的故事由來,也許你一時半會會想不起怎麼寫,但一定要記得怎麼用哦!

參考文獻:

《南部新書·戊集》

相關焦點

  • 朋友是褒義還是貶義?
    朋友在我們人生道路上可謂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同於親情也不同於愛情,但是很多時候也不輸於它們,那麼問題也就來了,朋友是褒義還是貶義呢?當然絕大多數人包括我在內都認為朋友是褒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朋友也存在貶義的時候,為什麼這麼說呢?
  • 黃巢起聲勢浩大,最終卻難逃失敗,是不是因為唐朝依舊強大
    黃巢因善於騎射,粗通筆墨,少有詩才,所以被家族寄予厚望,其家族全力資助黃巢求學、科考,這種成長環境使得青年黃巢產生了某種使命感和優越感,他身上既有那時候讀書士子的優越感,又有出身商籍的自卑感,這種情況使得他在落榜後,不再屑於參加科考,而使他產生了強烈的逆反、報復心理。
  • 如果有人說你是個很單純的人,你會覺得是褒義還是貶義?
    文/天空永遠蔚藍  圖/網絡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有人說你是個很單純的人,你會覺得是褒義還是貶義?在寫這篇文章之前,蔚藍私下裡作過一個小調查。雖然大家的說法並不是很一致,但絕大多數人都會不同程度地認為,用單純形容一個成年人多半是貶義。他們是這樣說的:為人最好不要單純,單純就是一種不懂人情世故、不經世事的表現。單純的人一般都經歷事情太少,看世界容易黑白色。說一個人單純,潛臺詞就是說他任性、簡單、沒頭腦,做事不夠圓融,為人不通達等等。
  • 什麼是內卷現象 內卷是褒義還是貶義?如何理解內卷
    內卷是褒義還是貶義?如何理解內卷男人結婚成本越來越高,就是非常典型的內卷。上個世紀的男人,只需要三大件就能結婚。現在的男人卻要付出天價的彩禮和房車才能結婚。男人就像製造業,彼此之間不斷的競爭壓價。女人就像是房地產,你愛買不買,女人就在這裡,不增不減。隨著男人所創造的財富越來越多,但是女人的數量是不變的。
  • 有個很常用的成語叫「沆瀣一氣」,沆瀣是什麼東西?
    沆瀣一氣是個很常用的貶義成語,意思是說那些臭氣相投的人勾搭在一起,和一丘之貉、狼狽為奸相近。但這個成語也有點特殊,因為一個四字成語裡竟然有兩個生僻字。如果要問沆瀣是什麼意思,可能知道的人真不多。「沆瀣」兩個字都是三點水,很明顯和水有關。
  • 屠夫黃巢:殺人800萬的魔王是如何煉成的?
    一個普通人,是如何一步步演變成,一個殺人嗜血的屠夫的?
  • 饕餮盛宴是褒義還是貶義?
    至於是褒義還是貶義還是要看所用在的場合上了,一般饕餮本身就是有一些偏貶義的,如果感覺用詞拿捏不準的話,還是儘量不要隨意用的。小貼士:對於龍之九子,有很多人說龍的第五子是狻猊,也有人說龍的第五子是饕餮,其實是有不同的說法的。
  • 比黃巢還殘暴,在黃巢之後又建國「大齊」的秦宗權,最終結局如何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在晚唐那個混亂而血腥的年代,有一個人就趁著亂世由小變大,以弱變強,迅速崛起,他就是亂世軍閥秦宗權。
  • 黃巢起義有多少人,佔領了多少地方,黃巢最後結局如何?
    黃巢是個秀才,有人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黃巢造反,幾乎就成了,只是個人格局還小了點,為人過於殘暴,故功敗垂成。僖宗乾符二年(875),黃巢響應王仙芝起義時,不過親屬8人,加入王仙芝後,所部也不過數千,而在短短5年之後的廣明元年(880),取代王仙芝成為義軍首領的黃巢便攻破了長安,其時他的軍隊已達60萬人。
  • 這梗有褒義也有貶義,你一定要搞清楚
    這梗有褒義也有貶義,你一定要搞清楚時間:2020-07-11 15:10   來源:昕薇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女生發der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有褒義也有貶義,你一定要搞清楚 現在隨著網絡越來越發達,很多網絡用語頻繁出現,可能有很多語言的意思我們都不能太理解,比如說der的意思,不如今天就讓我們來說一說關於網絡用語,以及女生發der什麼意思,玩個der是什麼意思   原標題:女生發der什麼意思什麼梗?
  • 成語的褒義貶用和貶義褒用要分清。附常考易錯成語
    成語有著鮮明的感情色彩:褒義、貶義和中性。運用時一定要注意它所使用的對象、場合以及有沒有特殊意味。通常情況下誇獎、表揚的時候要用褒義成語,批評、貶斥的時候要用貶義成語。但出題者往往會故意褒詞貶用或者貶詞褒用。
  • 黃巢背後掩蓋的真相:一場慘絕人寰的驚天殺戮
    黃巢科第失敗後,沒有在自己身上來找原因,而是把這種心有不甘轉化成了一種對唐王朝的憤怒,我黃巢文武雙全,難道沒有資格在你這裡混上個一官半職嗎?此時,黃巢的一種報復的心理油然而生。他難以排解心中的鬱悶,提筆寫下一首名篇,被記錄在了《全唐詩》中,而這首詩在一千多年後,還被大導演張藝謀引用了一次,大大忽悠了一把觀眾。
  • 黃巢:摧毀帝國的走私犯
    公元880年,黃巢起義軍攻佔大唐王朝的首都長安。然而僅僅4年之後,黃巢就被唐朝請來的沙陀僱傭兵鎮壓,身死國滅。但短暫的黃巢起義也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水滸傳》的主角宋江就以黃巢自比,寫下豪言壯語: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逼出來的大齊天子
  • 每天一個生僻成語——沆瀣一氣
    成語:沆瀣一氣(hangxie四聲)基本解釋:原比喻氣味相投的人連結在一起,後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結在一起。沆瀣,這個詞意思是,夜間的水汽、露水,《列仙列》描寫仙人陵陽子的神話故事也說:「春食朝霞,夏食沆瀣」。這個詞沒其他用途,就這一個意思,現在用的還比較少了。出處: 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譚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 「起了一身雞皮疙瘩」現在是一種褒義表達,這合適嗎?
    「起了一身雞皮疙瘩」現在是一種褒義表達,這合適嗎?從人的認知感受上來說,『起了一身雞皮疙瘩』也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其用法也是多義的,既可以是貶義的『噁心肉麻』,也可以是褒義的『感動興奮』。」從這點上說,徐默凡認為「起了一身雞皮疙瘩」的褒義用法是有其心理基礎和語言基礎的。但徐默凡也強調,語言的具體用法應該看到語言符號約定俗成的約束力量。
  • 黃巢起義殺富不濟貧,廣州城十二萬商人被屠殺
    其實早在黃巢起義之前,零星的抗暴運動就時有發生,從裘甫發動浙東叛亂開始到龐勳兵變,再到黃巢起義,在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各類民變兵變此起彼伏,難以計數,幾乎席捲了唐朝所有的行政區域,自此以後,千瘡百孔的唐王朝迅速走向滅亡。  龐勳兵變之後,中原大地天災人禍不斷;水災之後,又發生了旱災,旱情稍有緩解,又發生了大面積的蝗災,老百姓簡直沒有活路了。
  • 魯迅先生名言:「中國根柢全在道教」,是褒義還是貶義?
    而反對者則認為,魯迅先生這句話明顯是在批判道教,是貶義而非褒義。事實究竟如何呢?
  • 老實,到底是褒義還是貶義?
    小時時候記得喜歡別人叫我乖孩子,叫我老實的孩子,長大後似乎慢慢就不喜歡誰叫我老實的孩子,因為裡面有太多的貶義,似乎意味著你不會變通,意味著不聰明,等等意思。做生意的老實的人反而賺不到錢。人與人交往喜歡結交老實人,可是卻沒有人願意做這個老實人。
  • 宋江敢笑黃巢不丈夫,如果他知道是誰殺了黃巢,還能笑出來嗎?
    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這是宋江在潯陽樓血的第二首反詩,有讀者說這首詩根本就不合轍押韻,也有精通音律的說,籲讀作噓,跟吳、夫同屬姑蘇轍,宋江這首詩雖然屬於打油體,但在轍韻上還算湊合。且不管姑蘇轍還是懷來轍,反正寫這首詩的絕不會是什麼忠臣,因為黃巢造了唐朝的反,並間接導致了大唐的滅亡。宋江想比黃巢做得更徹底,就說明他也想把宋徽宗趙佶的龍椅掀翻。
  • 「非遺」這詞是褒義,還是貶義?
    在成立之初,我會特別希望每個實驗都能成功,慢慢心態變平衡了就變得沒那麼較真了,不那麼執著於每個產品都成功。現在團隊成員如果提出我們做一個試試,我都會讓他們盡情去嘗試。因為肯定只有在嘗試的過程當中,才會積累實驗報告和結論。你覺得最難的地方是什麼?我們難就難在,世上沒有任何一本書能教你雲錦如何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