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月23日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由趙本山、範偉、高秀敏表演的《賣拐》成為當年的最大贏家,這部小品獲得當年小品作品一等獎。年長的讀者一定對這部小品印象深刻,過了這麼多年,很多人依然是看一次笑一次。小品《賣拐》中有很多經典的臺詞,其中有一句:「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夥夫」的臺詞大家應該還有印象。這句臺詞形容一些群體的外貌特徵。的確在我們的傳統印象裡,當年的大款由於應酬太多,很多人都有腦袋大脖子粗的外觀特徵。而廚師由於工作環境的原因,工作過程中長時間吸入油煙也會造成這一外觀特徵。這兩種群體有這樣的外貌都是典型的亞健康特徵。其實在世界航空史上,也有「腦袋大、脖子粗」的軍工產品,這次不是大款也不是夥夫,而是英國皇家空軍傳奇教練機。
這款英國皇家空軍傳奇教練機就是上世紀50年代,由英國飛機工業公司研製生產的BAC噴氣教務長教練機。作為一款雙座教練機,BAC噴氣教務長於1954年首飛成功,1955年正式裝備英國皇家空軍。從圖片中可以看到BAC噴氣教務長教練機機體前部比較大,而中後部機身又顯得非常纖細。與當時國際上的米格-15戰鬥機和F-86戰鬥機的雙座型號相比,BAC噴氣教務長教練機簡直醜得沒邊了。眾所周知,英國航空工業在二戰後,自行研製生產的軍用飛機和民用飛機一直以醜著稱。筆者也搞不懂作為二戰中的一個典型的航空強國,為何英國在二戰後會有那麼多奇特外形的奇葩飛機設計。這是一個世界航空史上的謎......
從圖片中可以看到BAC噴氣教務長教練機採用典型的平直機翼,這在當時是軍用飛機的主流設計。此類機翼的戰機低空低速性能相當不錯,非常適合近距格鬥訓練。英國皇家空軍初期將BAC噴氣教務長教練機作為高級教練機使用,飛行員在座艙內並列而座,這一設計正是BAC噴氣教務長教練機造成腦袋大脖子粗的一種重要原因。為了提高飛機的飛行速度,BAC噴氣教務長教練機中後部機身又做了大量減阻設計。最終就成為這樣一個畸形的模樣。
後期BAC噴氣教務長教練機由於低空低速飛行性能出色,英國皇家空軍和英國軍工為BAC噴氣教務長教練機擴展了一些對地攻擊的能力。很長一段時間是作為對地攻擊機使用。並且有一些新改進的型號對外出口。很多以前的英屬國家和地區都裝備了BAC噴氣教務長教練機及其改進型號。據不完全統計,BAC噴氣教務長教練機累計產量超過730架,從數量上看,當時在西方國家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
BAC噴氣教務長教練機有多個改進型號和版本,對於大多數軍迷而言,想區分這些型號的外觀差別非常難。畢竟BAC噴氣教務長教練機在世界航空史上是一款非常小眾的軍用飛機。本文配圖可能是BAC噴氣教務長教練機T5的對地攻擊版本,也就是所謂的BAC 167 打擊大師攻擊機。同樣準備這款飛機的國家也不少。
二戰後的英國軍用飛機,對於軍迷而言,想了解其中大多數型號非常難。一個是這些戰機相比於美俄戰機而言非常小眾,二是這些戰機的型號多改型多。當年這些戰機養活了英國航空工業很多人。如今世界上有能力研製生產新一代戰鬥機的國家越來越少,以美國為例,目前優先發展的機型主要是三款F-35閃電II隱形戰鬥機,我國航空工業優先發展的主要是殲-20和傳說中的FC-31,俄羅斯全力發展的是蘇-57戰鬥機。曾經型號眾多,改型繁雜的世界航空史已經成為歷史。大家覺得英國BAC噴氣教務長教練機及其改進型號怎麼樣啊?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