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畫|《盛開的杏花》文森特·梵谷

2020-12-25 多學充電站

作品名:盛開的杏花 branches of an almond tree in blossom藝術家:文森特·梵谷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創作時間:1890年作品材質:布面油畫 73.3釐米x92.4釐米現藏地點:荷蘭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

1889年5月8日至1890年5月16日,梵谷在聖雷米療養院的這一年時間裡,創作量非常豐富,旺盛的創作精力猶如火山爆發,之後又異常寧靜的自我休眠,這一年他創作了高達150多幅作品,發生過數次持續兩周到一個月的病情發作,最後一次發作持續了兩個月,在不發作的時候他平靜而清醒,熱情地投身於喜愛的繪畫事業。

這一年的1月31日,他的侄子出生了,父母為了紀念他的教父叔叔文森特,取同名文森特·威廉姆·梵谷。在得知小文森特的出生,又恰逢初春的到來,梵谷感受到了生命的喜悅和復甦的力量。所以他創作了這張《盛開的杏花》作為送給剛出生的侄子受洗禮物。

在法國南部,杏花通常在早春2月開放,是開花極早的花樹,所以在梵谷的眼裡,杏花是生命的象徵。畫中所繪的是一棵杏樹的某個分叉部分。大片平靜的青藍色與花瓣的純白色的舞動形成鮮明的對比,生機勃勃,充滿著生命的純潔與美好。此畫作於梵谷生命的最後一年,他告訴弟弟,這是他迄今最好、最細心的作品,作畫時他感到平靜,下筆沒有絲毫的猶疑。此刻的梵谷似乎忘卻了自身的痛苦與煎熬,面對盛開的杏花,他心懷對新生命的聖潔祝福。這張作品沒有了以往那抽動旋轉的筆觸,有的只是一片安寧,像極了東方意蘊,如此繁盛華麗,又如此寧靜工整,將人帶入瞬間的永恆。

梵谷曾畫過許許多多開花的樹,開花的樹對於梵谷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主題——他們代表著覺醒與希望。他曾在信中寫道:"我簡直忙得不可開交,因為每一個樹木都在開花,我想畫一個普羅旺斯(當時梵谷所在的地方)花園,裡面洋溢著令人驚嘆的快樂。"

梵谷的畫作《盛開的杏花》反映了他的作畫特點——簡化的形式,平坦的色彩,繪畫的對象都被黑色的線條從背景中勾勒出來,沒有繁雜而多餘的細節。

同時,這幅畫中平面的構圖方式還受到了當時日本浮世繪的影響。梵谷曾收集過上百幅日本版畫作品,梵谷曾稱,日本繪畫的構圖與色彩給予他寧靜。

《盛開的杏花》中的花和樹將梵谷從消沉中喚醒,幫助他進入一種清醒和愉悅的狀態。儘管因為他的精神疾病,他在一段非常興奮的時間後會異常精疲力竭,但這次的創作卻使他十分精力充沛。

美國詩人Bruce Ross曾稱梵谷將自己對生活的價值觀灌輸到了他的靜物畫創作之中,他將一種生命與可能性注入了無生命的物體。然而,遺憾的是,在梵谷畫完他最後一幅象徵生命與希望的畫作的幾個月之後,他便自殺了。

#梵谷#

相關焦點

  • 每日一畫|梵谷的這張杏花為誰而作呢?
    文森特·梵谷《杏花》這幅畫是梵谷1890年春天在聖雷米創作的,他最心愛的弟弟提奧有一個兒子,取名為文森特·威廉姆。《杏花》局部杏花,是春天裡最早開放的花,預告著新生命的開始。這幅《杏花》象徵著新生命,那三個露出一點紅的花蕾,正是新生命火紅的心。
  • 梵谷最有春意的一幅畫
    2月23日攝於樓下小區仰頭拍攝的時候,看著襯在明媚天空下的枝頭,突然就想起了梵谷的那幅《盛開的杏花》。我尤為喜歡這幅畫的視角,如果你願意想像這是梵谷躺在杏樹下的仰天而望,或者也許更能體會畫面裡滿含希望的喜悅。那是梵谷筆下最具春意的畫,也是梵谷家族唯一不出售的一幅畫。
  • 梵谷筆下那幅「盛開的杏花」,COSWICK設計師賦予了它新的生命!
    1890年,《盛開的杏花》這幅畫是梵谷送給他心愛的侄兒VicentWillem出生的賀禮。杏花,春天裡最早開花的果樹,它向人間預告新生命的開始。《盛開的杏仁花》就是象徵著新生命!在COSWICK設計師眼中,春天就是梵谷筆下那幅盛開的杏花,充滿希望...
  • 梵谷:痛苦便是人生,逆境中畫出的杏花,不再有向日葵的熱烈奔放
    梵谷被稱為是「畫家中最純粹的畫家」,他喜歡畫自然的景象,不僅是向日葵,還有鳶尾花、杏花。梵谷其實是個高產的畫家,一生畫了大量的作品,但大部分人記住的卻只《向日葵》。如果說向日葵是梵谷最喜歡的花朵之一,那麼,杏花應該也是其餘之一。1888年,梵谷覺得自己是弟弟的累贅,於2月從巴黎動身去阿爾勒。
  • 愛你的文森特/梵谷-Recommend
    這部影片於2017-12-08上映,片長共95分鐘,製作長達 7 年,在全世界找了15個國家的125位畫家,深入調查了梵谷生前的 800 封書信,一共畫了 65000 張油畫,以 每秒 12張油畫的速度疊加成這部油畫電影作品,試圖探索梵谷的精神世界與死亡之謎。這部致敬梵谷的動畫電影是史上第一部全手繪油畫長片。
  • 在倫敦「遇見文森特梵谷」,荷蘭梵谷博物館沉浸式梵谷展將於南岸...
    荷蘭是畫家梵谷的出生地,也是目前梵谷多數傳世畫作的所在地,而位於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是館藏梵谷作品數量最多的荷蘭博物館。由於畫作的脆弱和珍貴,無法像一些藝術品一樣跨越重洋展現給其他國家的人們,梵谷博物館開始了以「遇見文森特梵谷」為主題的沉浸式巡迴展。
  • 紀念梵谷去世130周年:梵谷的眼淚(五)
    文森特·梵谷記得在自己最沮喪的日子,提奧伸出了熱情之手邀請哥哥來藝術之都巴黎同住,帶哥哥參加周末印象派沙龍,結識了莫奈、雷諾瓦和德加等大師, 讓他眼界大開,精神重振。梵谷在人間最後一個春天為了慶祝提奧兒子的誕生,畫了如今譽滿全球的名作《 杏花盛開》,藍天襯託下的粉白色杏花開滿枝頭,喜氣洋溢,據說兄弟倆人望著搖籃裡皮膚紅潤眼睛明亮的小寶貝喜不自禁。提奧對哥哥說:「我們給他取了你的名字,我希望他能像你一樣頑強和勇敢。」
  • 文森特.梵谷,無人願意聽你在說什麼
    1853—1890)舉槍自殺後,幾乎過了近一個世紀,25歲的美國民謠歌手唐·麥克萊恩在1970年前後,為梵谷和他的畫譜寫了這首Vincent,這首歌的命運也和梵谷的畫差不多,一開始被許多唱片公司拒絕,並不為人所知。
  • 用一生守護梵谷的人,除了提奧,還有這個「無名女人」
    藝術如一根紅線,讓喬遇見了畫商提奧·梵谷。一見鍾情,兩年追求,提奧終於得以牽起喬的手,共赴甜蜜未來。不久後,二人誕下愛的結晶,丈夫喜上眉梢地為孩子命名:文森特。這個名字正是來自於提奧的哥哥,文森特·梵谷。
  • 梵谷博物館重開放:「在畫中」首次聚焦梵谷自畫像及影響
    澎湃新聞獲悉,6月1日,自3月中旬暫停開放的荷蘭梵谷博物館已重新開放,原定於2月20日至5月24日展出的「在畫中:描繪藝術家」展延期至8月30日。「在畫中:描繪藝術家」以梵谷的自畫像為主線,共展出了從1850年到1920年的77件作品,其中53件來自法國、美國、英國和瑞典等國,從多個方面探索並聚焦梵谷自畫像的作用、意義和影響。
  • 發現了梵谷最後一幅畫的地點,驚訝的是,畫裡最大的樹樁還在那裡
    他最後的一幅畫是畫什麼?在哪裡畫?人們一直好奇。現在,梵谷在死前幾個小時最後繪畫的確切地點已經被找到了。油畫《樹根》是他生前的最後一幅作品。現在,一張早期的明信片使人們能夠精確定位地點。梵谷的兄弟西奧的曾孫威廉·梵谷和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館長埃米莉·戈登克將在巴黎以北的奧弗斯-蘇爾-奧伊西村正式揭幕這位藝術家於1890年7月29日去世的牌匾。家人和博物館都認為,最後一幅畫的遺址終於找到了,這是非常有意義的。這一發現可以為梵谷的悲慘死亡提供新的線索。
  • 每日一畫:星月夜
    61文森特 梵谷《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Vincent van Gogh1889《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於1889年在法國聖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裡創作的一幅油畫
  • 梵谷到底畫了幾幅向日葵?
    其實很多藝術家都會就一個主題反覆的畫一系列作品,用來深入系統的研究自己的繪畫語言,闡釋自己的創作理念。比如莫奈畫的「睡蓮」,倫勃朗的「自畫像」。同樣的,對梵谷來說 ,盡人皆知的主題之一,就是「向日葵」。
  • 生前只賣出去過一幅畫的藝術家梵谷
    ——中國畫家豐子愷割耳事件的背後罈子了解梵谷並不是一開始從畫作了解,而是因為「割耳」事件的原因使罈子對於文森特·梵谷有了一個模糊的大體印象,「割耳事件」那年文森特·梵谷在法國一個名叫阿爾的小鎮與高更住在一起(據說是62天),由於文森特·梵谷與高更的藝術表達不同產生差異兩人每天都在瘋狂的吵鬧,就在《阿爾的舞廳》完成後不久,文森特·梵谷在與高更的爭吵中逐漸癲狂拔刀相向,最後又割掉了本人的耳朵
  • 福利| 一場音樂劇,一趟穿越之旅,重返梵谷的傳奇藝術生涯!
    >  《搖滾年代》Drew  《梵谷》中文版 提奧·梵谷  《馬不停蹄的憂傷》姜大宇  《蘭波》中文版 蘭波  《不能說的秘密》宇豪  《白夜行》筱冢一成    #02  文森特·梵谷  也許他不只是個畫家  他的文字與畫一樣
  • 梵谷167歲生日畫丟了,人們迷戀他的色彩,執著追隨他的紅黃藍
    在他短暫的37年人生中,共創作864張油畫,1037張素描,150張水彩畫。1890年3月,梵谷的畫《紅色葡萄園》在畫展中賣了400法郎,這也是梵谷一生中唯一賣出的作品。這位在世時作品難賣的畫家,在離世後畫作《向日葵》曾以420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沒有鬍鬚的梵谷》7150萬美元天價成交。
  • 文森特梵谷的Vincent是歌是人名是割耳槍殺的故事
    《向日葵》如果用一種顏色 形容他 我會用鈷藍文森特 梵谷 1853-1890出生於荷蘭 父親為牧師家人有多位畫商16歲在美術館做職員 在倫敦愛上了房東女兒被明確拒絕沒有因為拒絕放棄他選擇公開承認自己的愛慕無疾而終的失敗後去了巴黎28歲回荷蘭時 愛上了已喪夫的表姐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在真人的基礎之上畫成梵谷風格的畫作
    1.麥田,烏鴉,星空,整個銀幕像要燃燒起來,梵谷死忠粉都會看到流淚吧。2.對文森特來說,生命中的細枝末節並非小事,也並不卑微;你總想知道他是怎麼死的,但是你知道他死前是怎麼活的嗎?3.瑕不掩瑜,敘事的確不夠牽引人心,但也不乏以小見大的動人瞬間。每秒12幅畫,也就是12幀,這簡直就是電影的退步。
  • 梵谷畫中的真實世界!
    - 《致梵谷的愛》影片預告 -文森特·梵谷的作品是目前世界最珍貴的藝術品之一。
  • 一個文青投資人談「為什麼梵谷的畫如此動人」
    他對繪畫充滿了熱愛和激情,但是在辛勤耕耘的十年裡,沒有賣出過一幅畫。 直到第十個年頭上,也就是他去世的那一年,1890年,才以400法郎賣出了《紅色的葡萄園》(如下),這是他在世時唯一售出的作品。  他非常渴望自己的畫有人賞識,這樣他就能不依賴提奧的資助,自力更生的養活自己。然而,到他死的那一刻,這個小小的願望都沒有實現。 在梵谷給提奧的700多封信裡,他和提奧探討他看過的書,對人生的見解,對生命的激情,對美麗大自然的熱愛。 最煎熬的是,他不厭其煩的在信裡解釋著每一分錢的正當用途,委婉的央求提奧給他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