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首次以「付費內容」形式在北美地區上線;9月6日《哪吒》開始在全北美範圍內上映。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開始走向海外。海外市場漸成香餑餑,以及在「堅定文化自信,傳播中國聲音」的政策號召下,不僅影視作品在海外市場的熱度持續升溫,網紅們也開始向海外進行文化輸出。9月初有網友在微博分享,YouTube餐廳每天都會精選一些全球最火的up主視頻輪播,當天播放的正是來自中國四川綿陽的李子柒。以播放數據來看,李子柒已是標準的國際一線博主,超多大多數知名華人明星的MV,擁有著超600萬的Youtube粉絲。中國網紅,不僅僅是社會搖、三口一頭豬、生吃大腸、尬演苦情戲等大俗戲碼。其中一小撮人,正在持續用極具中國特色的內容走出國內,並且獲得非常可觀的收入。經歷了資本介入、巨頭混戰之後,如今的短視頻行業正逐漸趨於飽和。根據克勞銳《2019中國MCN行業發展研究白皮書》顯示,截至2018年12月,MCN機構數量超過了5000家。競爭壓力大、投入成本高、變現方式難是擺在各個MCN機構面前的三道坎。市場行情並不樂觀的今天,MCN機構孵化的網紅下一個主戰場在哪裡?海外或許是不錯的選擇。據統計,YouTube每月登錄用戶達20億,每天平臺視頻觀看總時長超過10億小時,已覆蓋到了95%的海外網際網路用戶。海外市場的蛋糕很大,更重要的是分蛋糕的方式讓創作者更為省心。據了解,目前視頻UP主在YouTube的收入主要有平臺瀏覽分成、廣告植入、眾籌打賞、直播收入等四種方式。與國內大多數平臺不同的是,就算沒有廣告和電商,只要視頻內容頂好,就能在YouTube獲得分成。此外,創作者參與YouTube的夥伴計劃,可將廣告放在視頻中增加收入,平臺會將55%的廣告費用分給創作者。在此背景下,海外市場正成為中國網紅的一塊必爭之地。有行業人士透露,過去3年間,至少有數百名網紅通過Youtube、Instagram等海外平臺,嘗試在中國以外的地區「出道」。但無論哪個行業,無論國內還是海外,二八定律永遠存在。目前在Youtube大有作為的中國網紅,單手數得過來。多數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前文提到的李子柒,在海外市場真正走紅並成功變現的僅有辦公室小野、滇西小哥。根據第三方平臺Noxinfluencer的統計,辦公室小野目前擁有超700萬Youtube粉絲,視頻觀看量總計超過16億,穩居第二;緊隨其後的是李子柒,擁有超600萬Youtube粉絲;來自雲南的美食博主滇西小哥以290萬粉絲,位列YouTube中國區綜合排名前三。粉絲多意味著變現能力強,NoxInfluencer日前也公布了兩位中國頂級網紅在YouTube的收入估算情況:辦公室小野單個視頻合作參考費用約25萬,單月廣告聯盟收入為459萬,一年的分紅預計5508萬;李子柒單個視頻合作費用高達80萬,一年的廣告分紅預計達4452萬元。
不過對於這份網傳的分析數據,洋蔥視頻、辦公室小野聯合創始人聶陽德對媒體表示,該數據並不真實,但小野在YouTube上的收入的確比較可觀。
值得一提是,在國內大受歡迎並且有著良好口碑的美食家王剛、華農兄弟、密子君等網紅,相比之下在海外並不出色。
中國網紅千千萬,為何只有辦公室小野和李子柒在海外爆火的,她們又是如何實現商業價值和文化輸出的?「李子柒的油管頻道對外文化影響力可以說抵得上1000個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知乎網友如此評價李子柒在YouTube所做出的成績。網友的說法並不誇張,看著她的視頻,很難不被那種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及古典風格所吸引。李子柒的視頻長度大都控制在5-10分鐘以內,內容可用兩個字概況:愜意。從炒臘肉、佛跳牆、桂花酒等中國傳統地方美食,到蜀繡、窗花、木雕等傳統民間工藝,再到貼春聯、插艾草、吃月餅等傳統節日習俗……李子柒用全手工製作,把田園生活的古風古韻演繹得淋漓盡致。相比華農兄弟,李子柒鏡頭下的農村或許不接地氣,不夠真實,但這些古韻十足內容卻極大滿足了國外觀眾對中國傳統生活的想像,稱李子柒的走出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輸出並不為過。某種程度而言,李子柒備受外國人歡迎與《臥龍藏虎》被世界深愛著的原因大致相同,歐美認為影片展示了神秘而古老的東方世界,無論是意蘊深遠的東方式情感表達,還是片中所呈現的金黃大漠、紅色峽谷、翠綠竹林等畫面,都令他們心曠神怡。華語影視出海專家陳泰然曾經說過:「西方國家對中國這個浪漫而神秘的東方國度,一直抱有著各種各樣的藝術想像,以及無止境的好奇心與窺視欲。」辦公室小野在國外走紅主要以創意取勝。早在2017年,辦公室小野就開通了YouTube頻道,當年訂閱數破100萬,刷新了YouTube創作者的成長記錄。聶陽德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從第一期上線,「國際化」就是辦公室小野確定的核心戰略之一。此外,聶陽德認為辦公室小野成功出海還有三大因素。創意:飲水機煮火鍋、電熨鬥燙肥牛、燈管烤臘肉、針織方便麵……辦公室小野的花樣美食系列,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她們做不到。基本沒有文化代溝:做出多,說的少,視頻內容很直接又很解壓,當同步在海外的時候,效果也跟國內基本上同步。雖然幾位成功出海的創造者風格各異,但內容有著不少共同點。首先視頻都不是以語言為主,基本無對話和旁白,內容非常有創意,且觀看畫面和動作就能心領神會。
其次,內容涉及到美食,或同時涉及到美食和傳統文化。洋蔥視頻曾做過一項調查,在近30個「外國人在中國」的視頻頻道中,近一半的內容設定為美食和傳統文化,這些頻道的訂閱量最低都是幾萬的量級。那為什麼同樣以美食為主、節奏明快、剪輯流暢、劇情豐富、充滿創意的野食小哥、山藥哥在YouTube的熱度遠不及辦公室小野和李子柒,或許顏值也是重要因素吧……(說句題外話,希望日前因「女孩模仿網絡視頻自製爆米花去世」被推上風口浪尖的辦公室小野能夠早日走出至暗時刻。)提起網紅,很多人無意識地給他們貼上惡俗、嘴臭、譁眾取寵和無營養等標籤,其實國內並不乏優秀的網紅,像網紅鼻祖papi醬、「大發明家「手耿哥、「美食作家」王剛、養殖竹鼠的華農兄弟,他們有的語言犀利、表情魔性;有的實力突出、認真專業,他們成名並非曇花一現,而是將內容更加精緻化,根據用戶興趣往更接地氣的方向發展。但不是所有的網紅都適合出海,帶有原生態粗糙感的「土味」視頻很難被國外接受,語言類視頻外國友人根本就get不到其中的梗。孵化「滇西小哥」背後的papitube總裁霍泥芳曾表示,對網紅而言,目前優質內容能夠匹配的國內市場仍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