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熟悉的《天淨沙》,莫過於元曲四大家之一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直述九種景物,構成那蒼涼愁苦的畫面,天涯孤旅,夕陽漸下,人已斷腸。寥寥數語,把漂泊人哀怨的秋思刻畫得淋漓盡致,至今寫秋思無人能越。
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元曲《天淨沙》,可算是元曲慣用的曲牌,又名為「塞上秋」,在元曲中分屬於北曲越調。同為元曲四大家的白樸,也創作了四首《天淨沙》,分別寫了春夏秋冬四季,四季美景盡收眼底,構思精巧,美侖美奐。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
天淨沙·春春山暖日和風,闌幹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春天無限美好,引無數文人墨客盡情謳歌。白樸這首《春》,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一下子就讓我們融入那多情的春天裡。
高高捲起樓閣上的簾櫳,敞開心扉讓溫暖的陽光照進來,迎面吹來和煦的春風,遠處的春山格外清秀。楊柳依依,霓裳佳人在後院裡,開心地輕輕蕩著鞦韆,唱著嬌美的春曲。黃鶯清新的歌唱,燕子盡情地飛舞,靜靜的小橋,潺潺的流水,鋪滿了紛飛而下美麗的春花。
此曲描繪一幅動人的畫卷,有前景、中景及遠景,有動有靜,有實景,有遐思,有猜想。鞦韆上有佳人嗎?還是在樓閣上憑欄遠眺,「雲想衣裳花想容」,可以想像詩人心目中必定有如鶯啼燕舞的一位。
天淨沙·夏雲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簷。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果不其然,炎熱的夏天來了,詩人的玉人也現身了。
雲收雨住,晴空萬裡,河水平添波瀾,波光粼粼,明亮晃眼。登上高樓,因為天氣炎熱,樓似乎比平時高了許多。在樓上吃著新摘的香甜瓜果,用水洗洗,夏天的水讓人感覺十分涼爽。我在綠樹濃密的樹蔭下漫步著,樹陰一直遮連到了那有精美畫飾的屋簷。紗帳中涼爽的藤蓆上,我所愛的美人,身著輕薄的雙絲細絹,優雅地搖著羅扇,宛如仙女一般。
夏曲以景切入,又描寫了細緻的夏日生活。用樹陰、水冷反襯寫出了夏天炎熱的實情實景,用瓜果映襯幸福甜蜜的生活。關鍵是話鋒一轉,讓人聯想,這位玉人是不是春天裡隱隱約約、似現未現的那位嗎?詩人此時是駐足欣賞、流連忘返,還是主動向前呢?
天淨沙·秋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白樸這首《秋》與馬致遠的《秋思》異曲同工,各有千秋。前三句都是寫景,都在寫秋,而無秋字。後兩句馬致遠直奔主題,極盡哀思。而白樸不同,非常含蓄,且清新明麗。
夕陽也是漸漸西下,殘霞下孤獨的村落,顯得格外寂靜。瑟瑟的烏鴉棲息在蒼老的古樹上,遠處一陣輕煙慢慢地飄散著。遠遠望見一隻大雁飛掠而下(平沙落雁)。依舊是綠水青山,伴以秋霜的小草,飄紅的楓葉,絢麗的黃花。
白樸更為厲害,直接畫出了十二種景物,並且讓心中的秋景從蕭瑟、寂寥到清新、明快,再進一層,給人以恬靜、希望和滿足的意境。全曲亮麗的動點,落單的歸鴻,孤影掠下,是孤村寒秋中的溫暖?是人生旅途中的眷戀?是大千世界的鐘愛?
天淨沙·冬一聲畫角譙門,半庭新月黃昏,雪裡山前水濱。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人物暗藏於冬景之中,冬景又透露出強烈的情感。這情與景交織在一起,認人無法分辨,是在寫景還是寫情。
一陣哀厲高亢的畫角警報聲,從遠處的譙門上傳來。在這冬日的黃昏裡,新的月亮已經在照亮了半個庭院。我走出庭院,四野都已是大雪茫茫,只有山前仍有溪流琮琮。我站在水邊,看著雪景,思緒萬千,是有什麼大事要發生嗎?算了,我明白也好,不知道也罷,我就生活在這竹籬與茅舍,有著衰草以及淡淡炊煙的孤單村落裡。
曲中一聲劃破時空的畫角,鮮明映襯了黃昏城郊的清寒、悽迷、悲涼,似無望,似孤寂,又似溫情與眷戀,雖無助與寂寥,卻又情感豐富。
白樸的《天淨沙》四首,形成了一個整體。通過春夏秋冬的描寫,字字寫景,字字傳情,讓人體會到作者的豐富情感和藝術追求,在領會作者思緒的同時,感受著那份美妙的情調。春暖秋香,夏炎冬藏,有歡聲笑語,甜蜜幸福,也有花黃鴻歸,孤獨寥落,寫著四季更替,也寫著人生。
#文化#圖片由百度免費正版圖庫提供,非常感謝!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轉載請註明!本文由超強海屹原創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