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天氣變化很大,熱的時候有點初秋的樣子,下雨時就是深秋或初冬的滋味了。回想起電影《三笑》唐伯虎點秋香中的詩句「賞花賞月賞秋香」,龍塢雖然桂子已落,但楓葉正紅,西山層林盡染,正是「賞秋香」的好時候。
六松林和草堂秋
雙休驅車去龍塢走走,留泗路兩邊的楓香已經黃中帶紅,成為了一條風景線。上城埭路西邊費家大墳邊的那一片片的茅草正在風中搖曳,費家橋邊的那一叢不知名的灌木長出了那幾片葉子紅的有點嬌豔。慈母橋村六松林邊的櫸樹綠中已經大部分變紅,在茶地裡頗為顯眼,站在六松亭中,望著那插向天空的一排松樹,樹幹上刻印著的年輪不知是否還是當年的橫山才子江元祚留下來的,松樹邊的毛竹林的葉子已經微微泛黃,不像春夏那麼綠了。部分的茶蓬裡長出了茶花,那是真正的茶花,會結茶果子,能榨茶油。
青龍山水庫邊的那幾棵桕樹葉子已經紅得發紫了,部分的紅葉已經飄落在水庫中的水草中,風一吹,都在南面的岸邊集中。白白的桕樹果留在了樹枝上,要在寒風裡傲雪呢。水庫對面的那一大排櫸樹、楮樹、櫟樹、梓樹已經泛紅入秋,在綠色的焦山和茶園的映襯下,格外顯眼,那片紅,在龍塢也是非常少見的,樹的倒影被微風吹得有點模糊了。
梅龍草堂就在龍門溪邊,屋內非常整潔,有點像茶藝教學的課堂,只聽到樓上的聲音,草堂底層悄無聲息,我也不打擾他們了,發了一個微信給草堂主人魯華芳,「有客輕叩門,聞聲不見人」,魯華芳是我早年的學生,現在對茶文化頗有研究和追求。
看到梅龍草堂,就想起了就在此附近的明朝末年江元祚建造的橫山草堂,十多年前,還有草堂的下馬石留在那裡。橫山草堂曾經雲集了兩浙的眾多才子,在草堂八景裡,江南印刻名家馬元調曾經寫下了《橫山遊記》,馬元調後來殉難於1645年的嘉定屠城。明末清初的大才子錢謙益帶著夫人柳如是入住草堂,並且遊賞了龍塢風景,並且寫下了詩文,那柳如是是與陳圓圓和李香君齊名的秦淮名媛。草堂已無蹤影,只能講講橫山草堂的故事了,真的希望在慈母橋村能恢復橫山草堂八景的一部分。
光明池秋色
喜歡龍塢,實際上與光明池直接有關,龍塢最吸引我的還是光明池的那一池碧水和那池邊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湖水的顏色隨著季節和天氣在變,好在有青山做陪襯,總能帶點綠色。藍天下的池水碧綠碧綠,雨霧天的池水就有點朦朧感了。
之所以叫光明池,原因是唐朝就在這裡有一個江南名寺——光明寺,鼎盛時期的香火不亞於現在的靈隱寺。光明寺後的山叫白巖山,那山峰叫鳳凰雙髻峰,還有一處風景點叫做飛鳳巖。站在光明池的壩上放眼望,四周都是茶山,這才是西湖龍井茶的最大的產區,您喝的西湖龍井茶很有可能就是產自我眼底的茶園。
雖然池邊的桂花早已謝去,但是秋香卻更濃鬱了,光明池邊的櫸樹和梓樹葉子已經紅了,晴日裡如一團火,燃燒在大山腳下,仿佛能使山鄉的熱血沸騰起來。池邊的蘆葦猶如鑲在美女裙子上的花邊,讓您充滿著無限的想像。雨霧天確實別有一番風味,那紅葉更加滋潤,更加具有生命力,那紅葉仿佛塗上了蠟,也好像能掐出水來。「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雨霧中看山看水,山是那麼的朦朧,水是多麼的淡雅,茶葉是那麼的鮮嫩,光明池邊的櫸樹的紅色也就變成了暗紅了。
那天是晴日,池邊有三五「農飛客」的小夥子們在操縱著無人駕駛飛機灑著農藥,我問小夥子們,他們回答說已經承包茶地噴灑農藥兩年了,每畝每年兩百元,含人工和農藥的錢。小夥子們在公司都有股份,活幹的真歡。他們見到清澈的光明池裡的魚和蟹,呼喊著我過去拍照呢,那池裡的遊魚晃動著池裡的水草,蟹在近岸處爬著,看得十分真切。天空中的無人機讓茶園充滿著現代的氣息。
光明池西面飛鳳巖下的白房子就是何家村的「茗墅」了,那白房子在秋色中更加醒目,正如杜牧的《山行》所寫,「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茗墅的菜餚頗有茶鄉特色,樓上的露臺上品茗賞景賞月煞是有味,正是「賞花賞月賞秋香」的佳地。
壩下的村莊就是龍塢茶村——上城埭村,在雨霧朦朧中,村莊也就帶有點仙氣了,那村前的山崗,真的像一條巨龍,蜿蜒在泗鄉大地上。
秋色龍尾湖
進龍尾湖的道路還是那麼長,路邊的竹子還是那麼茂盛,半路中的那棵大櫸樹的紅是龍塢難得看到的,那櫸樹軀幹猶如撐開了一把大大的紅色的雨傘。多次來龍尾湖,都看的很開心,這次有點不是十分愉快。上壩的道路是修成了臺階,確實方便了許多,但壩上的雜草都被削平了,一點茅草和蘆葦的影子都沒有,那壩裡壩外的坡上都鋪上了人工的草皮,不知道要多少平方米,原來的滿坡的野草莓不知去了哪裡。我每年春天都來這裡踏青,都來這裡看那滿坡的野草莓,採那滿坡的野草莓,躲在茅草下的大大的草莓還帶著晶晶亮,這是城市裡無法看到和嘗到的。
我想問一句,這山野之地,鄉村水庫,有必要鋪人工草皮嗎?人工草皮有誰來養護呢?「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山裡頭還要植人工草皮,真有點浪費,也與整個茶鄉基調格格不入,也有可能是為了保護大壩吧。但我相信,明年春天,野草莓一定能夠重新煥發生命,戰勝那草皮,不要兩年,那被壓在人工草皮地下的野草莓一定能夠長滿坡地。
好在龍尾湖西棧橋邊的樹莓上掛著的零星野草莓唾手可得,吃在嘴裡甜甜的酸酸的,消去了許多憤懣。站在壩上看那西塢山,秋天來了,山上層林盡染,水裡的倒影也是色彩斑斕。
龍尾湖外的大山腳下,也叫達公園,這兩年的變化最大,沿路的農家房子很有特色,庭院也很大,有的還直接建造在茶園裡。農家前的楓樹已早早地泛紅,在陽光的直射下,紅葉非常通透,楓樹的對面就是幾座西色的洋房,如之江大學的紅房子,在茶園邊上尤為醒目,大麗花開在籬笆牆下,農家的狗趴在路邊靜靜看著過往的行人,行者注目禮。
畫外桐塢秋色濃
這些年的外桐塢村在浙江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因為中國美院就在附近,她吸引了許多的藝術家入住,被人們稱之為浙江的楓丹白露。外桐塢村並不大,只有160戶人家,但有近百戶人家入住了藝術家,如韓國知名畫家閩根燦,中國美院副院長王贊等等。
外桐塢村的北入口整治得很乾淨,閩根燦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就在附近,中心前的那一排銀杏也已經金黃,部分葉子落在草地上,草地顯得更有層次感。閔根燦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許多作品是以秋色作為主題,那秋香更是體現在畫家的筆下。
元帥亭依舊在大片茶園中矗立,站在亭裡能看到帥字牌茶葉的生機。老焦山上的各種樹葉紅了,老焦山下,裡桐塢村的那幾棵碩大的櫸樹紅得您眼睛突然一亮。
茶葉炒制中心牆上的那一大片藤葉已經完全呈現了秋色,那一抹紅如貼在牆上的一副油畫,我不知道那片藤是不是爬牆虎,我也不知道爬牆虎下是否有壁虎,我總是把爬牆虎和壁虎聯繫在一起。
行走在外桐塢村裡,雨天的牆繪有點溼潤,老村長家的戶對被雨水淋得溼漉漉的,西面外桐塢溪的溪水在潺潺流淌,這在秋天也是難得。
桐塢書院前的柳樹雖然還沒有掉葉子,但也沒有春夏的生機,好像人到了中老年,石臼內的睡蓮只留下了紅紅的筋,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也不知去了哪裡。往日熱熱鬧鬧的書院,在深秋初冬時節顯得頗為冷清。
再過一個月,外桐塢年糕節來臨時,這裡又將非常熱鬧,人聲鼎沸,泗鄉米酒的香味在外桐塢酒家飄香,遠在百米外都能聞到。
龍塢還有白龍潭、大清、裡桐塢等等的秋色,都很有特點,雙休時間緊,也來不及一一欣賞,待到下個休息日再去細細觀賞。不管晴雨,西山楓葉紅,現在正是賞秋的好時節,秋色龍塢正歡迎您的到來。
2017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