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你在風裡,風在景裡,景在心裡。」
西班牙,卡斯蒂利亞拉曼查平原,著名的孔蘇埃格拉風車小鎮。
風車是這個小鎮的最有代表性的景觀,同樣也是塞萬提斯筆下正義俠勇的唐吉訶德幻想大戰的怪物。
11座有著上百年歷史的白色的巨型風車坐落在山丘上面,在蒼茫天地間緩慢的轉動,壯闊又神秘。
△ 2020寧鄉自駕遊春踏花徑⑥ VLOG
「上帝創造了人,風車創造了陸地。」
風車不僅僅只是一道風景,更是一種精神象徵,一種圖騰。
(趙毛毛 攝)
它只需要靜靜地矗立在山丘上,遠遠望見,就會進入到神秘而美好的童話世界。
(謝望東 攝)
停鍾是一個地名,屬於長沙市寧鄉壩塘鎮。
這個名字很別致,也很引人遐想。「當年山上有座巨鍾,大水把鍾衝下來,就停在了這個地方,所以叫停鍾。」
這個地方有久遠的歷史,有動人的傳說,更重要的,是在停鍾後面石牛侖的那一排風車,就像西班牙的風車小鎮一般,帶著幾分壯闊,幾分神秘。
(王澤達 攝)
車行至此,面前是採菊東籬的田園牧歌,抬首便被石牛侖那綿延的叢山峻岭上的風車帶入到空靈唯美的宮崎駿電影場景。
(彭巧 攝)
「石牛侖是整個壩塘的靈魂。」
車行駛在石牛侖蜿蜒的山路,風車如巨人,在身邊一一閃過。
(大耶 攝)
壩塘鎮政務中心副主任鍾俊夫說,因為山有巨石,形似石牛,百餘年前珠泉先生廖樹蘅在作《劉笏泉先生傳》時曾載「餘嘗登裡中石牛峰,見鑱詩其上,字用隸法...詩有寄託,視彼沉浮於世而有不知返者,相去蓋遠也。」年深日久,石牛沒入野草荊棘之中,而石牛侖的名字,代代相傳直到如今。
(彭巧 攝)
「你們一定會不虛此行,這個風電站,相信會是你們看過的最美的風電站。這還是一片尚未開發的處女地,至今沒有任何媒體報導過。」
(彭巧 攝)
因為之前有寫過神仙嶺風電場,以為風電場基本都差不多。然而下車後卻真正被眼前的風景震撼到了——視野如此開闊!二十座巨型風車隨著崇山峻岭綿延到天的盡頭,山嶺之側一目千裡的民居村舍。
(趙毛毛 攝)
10號風機是觀景的最佳位置,福洞衝水庫與向陽水庫一個波光瀲灩,一個靜如玉石,獅子山象形山雄踞福洞衝水庫兩側。閒雲潭影日悠悠,有兩個碧藍如寶石的水庫加持,壯闊中更多了幾分靈氣。
(趙毛毛 攝)
因為未開發,所以更純淨。碧藍的天空和雲朵襯在緩慢轉動的風車背後仿佛電影的布景,暮春的風帶著荒野的氣息暖暖的吹過臉頰和裙裾。
(趙毛毛 攝)
站在滿是白色的不知名野花和四葉草的山頂平臺,聽著曠野的風聲一陣一陣隨著風車的葉片划過,沉靜下來心放空之後,萬事萬物都不再重要,唯有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愉悅的感覺,氤氳升騰。
(王澤達 攝)
這裡最美的就是日暮時分,看著天漸漸由藍變紫,雲被塗上了玫瑰的顏色。
(謝望東 攝)
隨著那輪落日緩緩西斜,進而變為金橙,山野,田園,村莊,湖面,人與景,都沐浴在這不可名狀的天使之光裡,風聲依舊,莫名的感動從心底湧出。
(趙毛毛 攝)
「我多想擁有一個寂寥的曠野/那是只屬於我的曠野啊!
倚著樹,臨著水,仰望著蒼穹/我終於唱出了心底的歌。」
(大耶 攝)
日暮蒼山遠。那枚豔如火球的太陽沉入遠山,頭頂的風車,仍一輪一輪不急不緩的划過蒼穹,風聲愈大,帶著某種神秘的自然的力量。
(謝望東 攝)
此時萬家燈火明滅,仿佛星河隕落人間。
(卿卿 攝)
在這靜靜的幽谷裡,山脈連綿了無際。
噓~別說話,聽風吧。
長按下圖二維碼
關注星辰文旅公眾號
參與話題互動
有獎話題互動
以#寧鄉旅遊#主題
分享你私藏的美食美景美宿
留言點讚前5名
將獲得價值200元/套的寧鄉禮物
文 | 卿卿
路書 | 彭巧
圖 | 見標註
編輯 | 彭巧
校對 |趙毛毛 大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