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標誌物是醫學標誌的一個大的子類,可以從患者外部觀察到的醫學狀態的客觀指標,這些指標可以準確、可重複地測量。
對於非精神性疾病,不僅可以準確診斷,還可以為患者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然而,對於精神疾病,目前只能通過心理狀態測試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
醫生可能還需要通過尿液或血液測試,以排除酒精或藥物濫用導致精神症狀的因素。磁共振成像(MRI)或計算機斷層掃描(CT掃描)也可能有助於排除其他問題,如腦腫瘤。
但這些基於患者的症狀報告和/或旁證報告缺乏客觀的、基於生物標誌物的證據。除了診斷之外,這種疾病還具有明顯的異質性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個體水平差異性。因此,到目前為止,尋找精神障礙的生物標誌物非常重要。在精神病早期患者的評估過程中,通過將生物標誌物納入臨床,可以擴大診斷和治療計劃。
近日,《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顯示,血液測試還可幫預測誰有可能患上精神疾病。
研究者發現,檢測血液樣本中某些蛋白質的水平可以預測一個有精神病風險的人是否有可能在多年後患上精神病。
一些有輕度或短暫精神病性症狀的人被認為是臨床上發展為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症)的高風險人群。然而,這些人中只有20%至30%的人會真正發展成精神病。
嚴重精神疾病不僅會危害他人,也會對自身和對家庭成員造成嚴重負擔。以往的研究試圖使用神經影像學和神經認知數據來增強準確性,但基於血液的測試具有更易獲得的優勢。因此在未來,無論是在準確診斷還是預測功能上,血液檢測都將是精神疾病的重要研究發展方向。而一些企圖通過用精神病作為「擋箭牌」的犯罪分子,也將在科學證據前無可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