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王玉梅 本報記者 左豐岐
「這個『爆破雲梯車』可幫了我們的大忙,原來需要五六個人的工作量,現在三個人就輕鬆搞定了,最主要的是避免了人員進入採空區的問題,確保了作業人員的安全。」職工張興龍高興地說。這個「爆破雲梯車」是山東能源臨礦集團會寶嶺鐵礦公司青年創客中心的創新成果。
面對低品位礦石的先天劣勢,山東能源臨礦集團會寶嶺鐵礦公司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創新效能激發,聚焦安全管理、高新技術、體制機制改革發展,通過理念革新、科技創新、機制更新,為公司內涵發展提供強大動能。
會寶嶺鐵礦公司職工平均年齡33.5歲,大學生佔比達到55%。為充分發揮青年團員的潛能,該公司成立青年創客中心,構建「1426」創客體系,即圍繞青年創客中心這一平臺,成立4個創客團隊、26個創客班組。4個創客團隊分別是以青年大學生為主體的大學生創客團隊、以選礦工藝升級改造為攻克方向的選礦創客團隊、以優化提升運輸系統為攻克方向的機運創客團隊、以智能化和自動化為研究主體的楊貴軍創客團隊。難題攻克作為青年創客中心的主要職能,以「創新創效創優、提速提質提效」為目標,面向全體幹部職工徵集安全生產、經營管理中的「疑難雜症」,以難題的形式進行申報,並面向職工進行懸賞攻克,攻克成功後兌現獎勵。
「創客杯」青工創新遵循技術沉澱創新集成的理念,將青工創新、五小創新、金點子、小改小革等技改創新全部納入創客中心統一管理,並根據推廣應用率進行分類歸檔,為產品有價轉換奠定基礎,對日常創新項目實行隨時申報、月度驗收、季度兌現的即時獎勵政策。共計徵集「創客杯」青工創新成果660項,青年創客中心對所有的創新成果進行梳理,並根據其價值進行專利保護或現場推廣。
該中心堅持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做到用最簡潔的思路,解決最直接的問題,實現最顯著的效果,自2017年4月份運行以來,為公司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支撐。其中,原礦入磨品位低下難題的解決,使入磨品位提高了6個百分點,鐵精粉完全成本降低20.8元/噸;以「解決爆破技術難題,提升源頭產能」為難題的攻關,使單採區日產量由5000噸提高到6550噸,出礦效率提高31%,人均工效提高9.3%;推行重載列車運行,運輸效率提高75%。張斌作為選磨車間班長,攻克完成的球磨機入磨處的彎管易磨損難題,改造後入料彎管磨損時間延長70%,年節約費用約10萬元,同時大大降低了員工的勞動強度。趙敬廷作為選礦廠磨選崗位工,通過大膽設想攻克完成的「圓振篩無法充分利用難題」,顛覆了中國恩菲設計院原有設計方案,改造後,篩分量從原來的600噸/小時提高到650噸/小時,每天可多生產鐵精粉100噸,銷售收入提高6萬元。
現在,該中心的難題攻克項目逐漸由生產中的常見問題向專業技術性難題轉變,由零散項目向系統性難題轉變,難題攻克種類由單一的安全生產向經營管理、標準規範等專業擴展,創客成員的參與面也從崗位工逐漸延伸到後勤人員。目前,參與創新創造的職工佔全體職工的96%,參與人員中一線崗位工佔50%,區隊管理人員佔30%,中層管理人員佔20%,形成了全員創新的良好局面。青年創客中心被臨礦集團評為2017年度黨建創新項目二等獎、2018年度集團公司「臨礦之最」新舊動能轉換創新成果獎,2018年度被評為臨沂市十大眾創空間,2019年度被山東能源工會授予創客聯盟榮譽稱號,2020年1月22日,會寶嶺鐵礦公司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成為支撐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