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末歲寒,電視劇《錦繡未央》的火熱播映燃爆了電視劇市場。自11月11日開播以來,《錦繡未央》收視率穩步攀升,在兩家衛視分流的情況下, 其收視率依舊能高達1.344%和1.2%,網播量更是突破40億,單日最高播放量逼近6億,有著成為年末現象級大劇的趨勢。深挖其火爆原因,無疑與精耕細作的劇集質量有關。
人設「燃」:更大格局更高境界的「女強」
從小說到電視劇,電視劇《錦繡未央》的影視化文本對原著進行了顛覆性的改編,僅保留了女主李未央的人物設定,並將故事整體「落地」於北魏的真實歷史背景中,將拓跋浚、拓跋餘等歷史人物囊括到劇本中,設計了四大家族勢力的權力較量,人物間的親情、友情、愛情等最珍貴的情感在重重紛爭中受到考驗。在《錦繡未央》原著中,主人公李未央那種天生的倔勁、玲瓏七巧的心思、自強自立的品德成為最能打動人心的部分,而睚眥必報、以眼還眼的小格局思想和一些血腥暴力的場面並不適合搬上熒幕。因此,編劇程婷鈺遵照電視劇創作的基本規律,對原著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
電視劇中的女主李未央,既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忠孝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待朋友不惜挺身擋刀,面對皇權顯貴絕不低頭畏懼,敢於為百姓拼死直言;同時,還有一些現代女性的性格特徵,如不依附男人的獨立堅強、愛玩愛鬧的活潑開朗、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可以說,當下很多年輕人都能在李未央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一部「女強劇」,李未央要求的不是男人的寵愛,不是雨露均沾,而是追求真相與正義的權利,是橡樹木棉並肩而立風雨同舟那樣的愛情觀,這才是更高境界的真正意義上的「女強」。
畫面「燃」:不放過每一個細節
電視劇《錦繡未央》由「古裝偶像劇教母」李慧珠執導,作為一部女導演執導的「女強戲」,《錦繡未央》似乎更能抓住女性觀眾的審美趣味。入行26年的李慧珠導演至今都保持著穩紮穩打不斷學習的態度,在創作了《宮鎖心玉》、《陸貞傳奇》、《神鵰俠侶》等數十部家喻戶曉的作品後,李慧珠導演依然不斷挑戰自我,在《錦繡未央》的拍攝中給自己「出難題」,每一幀畫面都力求達到最完美的效果。從場景來看,室內的裝潢風格偏暖,家具都採用簡潔無過多雕琢的精緻器具,而為了打造電影級的質感,將整體環境烘託的更加亮眼,劇組採用了於普通電視劇三倍光亮的打光方法。
近年來國產劇在服化道上的投入越來越大,甚至逐漸在向電影級靠攏。電視劇《錦繡未央》在服化道上斥資過億,僅唐嫣單人的服裝就近百套,其中不乏重工刺繡的華麗服裝。劇組邀請造型師陳樂勤手繪設計了500餘套各色樣式的服裝。這些衣服不僅採用了最高等級的繡線,而且每針每線的質量,劇組都嚴格把關。據悉,曾有一批服裝在臨近開機時因為刺繡的繡線出了問題,劇組在頂著開機壓力的情況下不惜重新繡制,以鑄就精品的細心和誠意一絲不苟地投入,其後來所收穫的效果也是理所應當。
立意「燃」:精品大劇有擔當
電視劇作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如果僅追求娛樂化而不求深層意義,就失去了其藝術價值和藝術魅力。在價值觀立意上,電視劇《錦繡未央》一直堅持著向真、向善、向美的價值引導。電視劇《錦繡未央》以李未央的女性視角為切入,講述了女性在戰亂紛飛的亂世中如何逐步蛻變、摒棄仇恨轉而心懷大義、最終實現自我價值的故事。女主角李未央的個人經歷成為反映現代女性追求自我理想、擺脫世俗偏見的真實寫照,而電視劇《錦繡未央》正是通過視覺呈現的形式,對觀眾的思想進行新方向的引導,甚至引發觀眾共鳴。
不只是李未央,李常茹、李長樂、九公主等劇中女性角色,無一是靠男人上位謀取私利的,而是用自己的方式爭取屬於自己的愛情,給當下很多惡俗的社會現象一記響亮的耳光。電視劇《錦繡未央》帶給觀眾更多思考,在紛繁多變充滿誘惑的當下如何權衡得失,通過傾軋陷害別人獲得私利的人終將被自己的欲望反噬,而像李未央這樣無私無求堅強獨立的人才終將獲得命運的垂青,每個人面對社會中的醜惡現象是忍氣吞聲還是仗義執言,是無情漠視還是伸張正義,電視劇《錦繡未央》給了觀眾無限的思考空間。
由此可見,一部電視劇的成功不僅要有紮實的內在故事、完美的視覺體驗,更要有深層次的思考空間。2016年年末,《錦繡未央》以不俗的成績博得「精品」頭銜,期待能感染更多電視機前的觀眾們燃爆寒冬!
公眾號: Vlinkage
合作/投稿請加微信:aiming_2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