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播放成績上,劇集收視率破1、網播量破20億、單日網播量破4.7億、酷雲實時關注數據連續數天排名第一,十分亮眼。不僅如此,劇集的網絡熱議也十分高漲,其微博話題#電視劇錦繡未央# 閱讀量已超過11億、各種話題持續在榜、百度指數已達158萬以上。由此可見,《錦繡未央》已經成為年末劇集「戰場」上的佼佼者。
但是因劇集熱播而引發的爭議,無非就圍繞著劇集的改編、製作、演員等主要問題展開。劇集開播之初,不少觀眾就劇集的改編問題產生爭論,但隨著劇集故事進一步呈現,更出現了不少「黑轉粉」的現象。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偏偏是《錦繡未央》能引發熱議,在輿論衝突和觀眾態度轉變的背後,我們是不是應該看到這部劇的閃光之處呢?
眾所周知,一部古裝劇必定會有年代背景,《錦繡未央》將背景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相對於在影視作品中常出現的唐宋明清等,實屬罕見。因此,錦繡未央的第一個閃光之處,便是以視覺呈現的形式,帶領觀眾「親眼目睹」歷史。
之所以能稱為「歷史」,是因為電視劇《錦繡未央》不論從歷史背景還是歷史人物,甚至是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都在史料中有跡可循。
據歷史記載,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涼政權存在時間為公元397-439年,而劇情開篇就以公元439年(北魏太延五年)北魏滅北涼統一北方為開端,以末代公主為女主角原型,主線圍繞公元452年(北魏正平二年),北魏權臣中常侍宗愛弒殺太武帝拓跋燾,以及此事前前後後的諸子奪位事件展開。
在劇中,由於牽涉到北魏皇朝的歷史風雲,所以幾乎所有主要男角都以歷史真名登場。如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燾(皇帝),拓跋燾之子東平王拓跋翰(?-452年)、南安王拓跋餘(?-452年),以及劇中男主角,拓跋燾長孫(未出場的皇長子拓跋晃之子)高陽王,後即位為文成帝拓跋浚(一名拓跋濬,440-465年),乃至劇末現身的北魏王朝繼承者獻文帝拓跋弘(454-476年),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
此外,這些人物不僅僅是空有其名,《錦繡未央》也根據史料記載,嘗試著對劇裡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進行還原。
先從皇帝拓跋燾說起,《錦繡未央》中所塑造的拓跋燾,是一位做事決斷、賞罰分明、廉明清正的好皇帝,且其收服北涼,一統北方,對中華大一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謂戰功赫赫。
據魏收《魏書》記載:「世祖聰明雄斷,威豪傑立,藉二世之資,奮徵伐之氣,遂戎軒四出,周旋險夷。掃統萬,平秦隴,翦遼海,蕩河源,南夷荷擔,北蠕削跡,廓定四表,混一戎華,其為功也大矣。遂使有魏之業,光邁百王,豈非神睿經綸,事當命世?」由此可見,《錦繡未央》的改編是有理有據的。
另外,如拓跋燾對拓跋浚的喜愛,提煉自魏收《魏書·卷五·帝紀第五》;拓跋燾晚年的疏忽大意導致被宗愛所殺,則本自李延壽《北史·卷二·魏本紀第二》,歷史人物的性格都有著充分的歷史依據。
一部古裝劇能做到尊重歷史、還原歷史,即便有所改編,也能夠站穩腳跟。這裡所提到的改編,指的是在史實基礎之上的改編,無論是增加人物還是刪減人物、無論是製造奇妙故事還是刻意避開某些事件,所遵循的基本規律就是:不影響歷史走向。
電視劇《錦繡未央》保留劇集之魂 合理改編傳遞正能量所以,《錦繡未央》第二大閃光之處,便是改編。但是,就電視劇《錦繡未央》的改編與原著之間的「唇槍舌戰」,自開播以來就未曾停歇。不少原著粉絲認為電視劇將原著的故事內容改動太大,李未央不是那個充滿殺氣的復仇女,甚至連原著中的拓跋真等人也不知去向。誠然,在《錦繡未央》原著中,主人公李未央是全書中最為打動觀眾的人設,但其原因更多在於李未央所擁有的不輕易低頭的倔勁、精湛剔透的想法以及不落俗套的大智慧,是女性乃至男性都十分欣賞的,這也才是《錦繡未央》在改編中需要抓住的「魂」。
不僅如此,原著中的李未央還是一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有仇必報,錙銖必較」、「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復仇女,她通過各種心計和布局將「以牙還牙」進行到了極致,讓讀者大呼過癮。但話說回來,如果一味追求復仇、將血腥片斷搬上熒幕,難免不太合適,也難免失去影視作品的藝術魅力。
與原著不同的是,劇集對女主角的「復仇」進行了適當的弱化,將女主李未央的「堅韌不拔」的核心特質保留下來,轉而刻畫出中國古代女性的優良美德,使得劇集的「魂」也被保留下來。這一時期的中國女性勇於擺脫家庭父權、世俗權威和性別成見帶來的束縛,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積極參與,爭取自身的權利,以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和對國家社會的關懷與抱負而著稱,可謂有血有肉,充滿了正能量,因此也更具教育意義,更適合搬上熒幕。在此基礎上,適當去除小說中不存在的虛構人物,增添歷史的理據,也能讓電視劇《錦繡未央》多一分真實感。
所以,李未央就成為這種品德的「代言人」,不僅擁有美貌、智慧,更有與「斤斤計較」截然不同的開闊胸襟和大義。帝王將相之所以心懷江山,眼蓋社稷,必是能隱忍能顧全。而李未央能從一個亡國公主成長為一代賢后,也畢竟是經歷過常人無法想像的心酸苦楚,所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即是這個道理。
可見,電視劇《錦繡未央》的改編,既能遵從歷史,又能表現藝術價值和思想價值,這恰恰是劇集能取得不俗成績的一大原因。在輿論浪潮洶湧的環境下,觀眾和網友應該培養自己的批判能力,以更理性的態度去評判一部劇的利弊,而良好的輿論環境,也將進一步促進影視行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