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店名聽著陌生繞口,但不影響它創造令其它淘寶新店眼紅的成績。但如果你知曉了它的來頭,也許這個數字就不足為奇。
事實上,這是李小璐開的淘寶店。她在開店當晚發了一條微博,親自上身品牌的衣服——儘管在這條微博底下點讚第二的熱評寫道,「衣服好土,鑑定完畢」,也並不妨礙店鋪迎來一個開門紅。
截至10月16日15點30分,也就是店鋪開張的20天後,這家店的粉絲數已逼近20萬,經粗略估算,總營業額達近53萬。
雖然李小璐的演藝事業一度因負面新聞而阻滯,但是就目前這個銷售業績來看,把剩下的粉絲及時變現,做一個吃喝不愁的網紅也是擺在她面前一個不錯的轉型選擇。
李小璐網店最熱門的一款衛衣,月銷近千
而鮮少被提及的是,這其實並不是李小璐第一次開服裝網店了。在這條道路上,她屢敗屢戰,也許正如她對粉絲所說的,「成為一名獨立設計師是我從小的夢想」。
在此之前,她開過6家網店,幾乎全部慘澹收場。最近的一家「Jacqueline Luu」開張於2017年,如今已顯示近一個月無成交記錄,品牌官微的最後一條更新停留在去年8月。
這一次李小璐親自上陣拍攝賣家秀,並拍vlog記錄製衣過程,看似有備而來。然而在前六次的失敗經歷下,難免讓人懷疑這次是否又會虎頭蛇尾——至於李小璐團隊著重宣傳的「獨立設計「……只能說是願者上鉤吧。
李小璐的「獨立設計」,更像是工廠批發款
明星們的隱藏身份:淘寶店主
李小璐並不是唯一一個變身淘寶店主的明星,如今擁有一家網店已經成了娛樂圈中的風潮。
鄭爽在最近參加的一檔綜藝裡,就大大方方地宣傳起自己的淘寶店。在機場照和街拍照中,也不遺餘力地為品牌帶貨。她表示自己想做的是一個粉絲都能買得起,但又不失氣質的平民品牌。
粉絲們也不負愛豆期待,一晚上為店鋪貢獻了22萬的業績。
儘管如此,一件衛衣500元的價格,仍然讓人想對「平民」這個詞打上一個問號。
除了胸前的品牌logo,這件標價499的衛衣很難看出什麼特別之處
而陳赫、張子萱、薛之謙、鄭愷、PG One、徐嬌、杜海濤、吳昕……一眾明星都在淘寶落地生根,產品品類也從潮牌、漢服、飾品到家居、食品、護膚品、數碼產品一應俱全,楊子還賣起了天珠手串。
成功的淘寶店有多賺錢無須多言,這可能也是眾多明星湧入電商圈的原因。
明星們拿自己的名字直接變現,大眾也心照不宣:明星網店背後大多是從設計到宣傳、銷售的一條龍服務團隊。其中,明星插手的部分很少,他們只需為店鋪儘可能增加曝光量。
雖然暫時委身淘寶,但是每一個開網店賣衣服的明星或許都夢想著星辰大海,想像自己有朝一日成為下一個陳冠希或李晨,打下難以撼動的潮牌江山,又或者像嘉玲姐,帶著個人品牌走上時裝周的舞臺,名利雙收。
劉嘉玲的品牌在上海時裝周
而這對於明星們來說,看起來並不像交出一部好作品那麼難。畢竟其龐大的粉絲基數和帶貨能力是品牌的天然優勢,也是其它初創品牌們可望而不可及的資源;而圈內好友的紛紛捧場,對於小品牌而言,那意味著一筆天文數字的廣告費。
只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明星網店們,命運卻天差地別。
其中一小部分做得較為成功的將店鋪開成了多年老店,坐擁數十萬乃至數百萬粉絲,並且仍然保持著可觀的交易額(假設其中沒有刷單的話),比如趙薇的紅酒店,薛之謙的服裝店,徐嬌的漢服店等等。對於這些屹立不倒的明星網店來說,粉絲效應固然有所貢獻,但更多靠的是合理的經營。
以徐嬌的漢服店為例,徐嬌不僅參與了絕大多數賣家秀的拍攝,同時每一款產品都有一個獨特的古風名字,「溪渡」、「南燭客」、「柔桑」、「桃夭」……而瀏覽一下每款產品的評價,「做工好」、「衣服好看」等也都是關鍵詞。
這套漢服的名字叫「霜翎」
因為產品設計出色,一些淘寶店已經開始山寨起了徐嬌店鋪的同款,無奈的徐嬌甚至為此專門請了一個打假團隊。
不過像徐嬌的店鋪一樣,能夠在淘寶的嚴酷競爭下仍然如魚得水的只是少數,許多明星網店開張的時候風風火火,收割一波粉絲韭菜,但是關閉的時候悄無聲息,無人問津。
在淘寶星店的頁面,可以看到來自影視、音樂到時尚圈的藝人都有過開店經歷,只是點開星店的頁面,往往不是顯示粉絲數都沒過萬,銷量個位數,就是乾脆顯示店鋪已關閉。
演而優則商?
演而優則商的代表人物,應該就是憑著做微商繳稅21億的張庭、林瑞陽夫婦了。早在五年前,張庭就開始動用自己的圈內人脈為自家產品做宣傳,林志玲、徐崢夫婦、羅志祥、範冰冰等都曾為這款面膜站臺。
雖然在2016年,這個品牌曾遭消費者投訴導致爛臉問題,但並不影響張庭夫婦構建巨大的商業帝國,並在今年年初的公司年會上,發出高達十個月工資的年終獎。
除了做微商,明星們也開始直播賣貨。
此前柳巖在快手直播轉型做賣貨博主,賣的產品包括6.9元一雙的絲襪,39.9元三支的牙膏(還送清新劑),29.9元三瓶的洗髮水……雖然單價不高,但是在三個小時內銷售額仍舊突破了1000萬,其中一款充電榨汁機賣了163.4萬,洗髮水賣了4.38萬瓶。
不只是柳巖,直播賣貨的隊伍裡還有李湘和郭富城,其中郭富城還因直播過程中用了美顏濾鏡而上了熱搜。
被加了美顏濾鏡的郭富城
如果覺得自己直接上陣賣貨會降低身價,那麼參與快手紅人們的大型活動助陣賣貨也是不錯的選擇。一來二去只是商演的名頭,又好好地把錢賺了。
比如我們此前報導過的快手主播二驢出錢出力召開了一場以賣貨為目的的演出,請來包括李宇春、林志穎和陳慧琳等明星,據傳這場演出銷售額為9847.5萬人民幣——如果這個數字屬實的話,你不妨猜一下明星們能從這場商演中賺到多少錢。
華少是主持人,林志穎是嘉賓,排面還是很足的
無論是學著網紅做微商、做網店還是開直播,明星們的出現看起來是一場對於網紅們的降維打擊,但是事實正如我們所見,面對自己不熟悉的行業,一些明星表現出了水土不服,正如網紅們逐夢演藝圈時的那樣。
這種不得章法還表現在餐飲界。眾所周知,餐飲行業憑藉其入行門檻低、投資成本少、資金回籠快、回報高的特點,而成為大多數明星開實體店的首選,而且開餐飲店,也能為圈內好友找個共同聚會的地方。
擁有兩家飯館的笑星梁天就曾經說過,「酒越喝越厚,牌越賭越薄。我又好交個朋友,所以吃吃喝喝避免不了。讓人家賺我的錢,還不如索性有錢自己賺。「
而明星們的粉絲效應在線下實體餐飲中,顯得尤為明顯。
比如前幾個月在重慶開業的CHAFORU星卡裡奶茶店,因為是由王俊凱父母經營且親自打理,已經成了粉絲們的打卡景點。據說,開業當天你得至少排隊4小時才能買到一杯奶茶,由於生意過於火爆,奶茶店開業三天後就不得不宣布暫時歇業。
更為老牌一些的,包括薛之謙的「上上謙」,胡歌的「FOUNT」,任泉的「蜀地傳說」,韓寒的「很高興遇見你」,陳赫、葉一茜和朱禎合開的「賢合莊」,由黃曉明 、李冰冰 、任泉 、黃渤 、何炅 、井柏然6人合夥投資的「熱辣壹號」等等,也都靠著粉絲和圈內好友聚集起了開店初期的人氣。
不過餐飲行業雖然準入門檻低,但是想要長久地生存下來,其間要經歷的競爭不比血雨腥風的淘寶少。明星們做餐飲,少數能實現長期營利的,就已經能夠算作成功案例。
比如至今創立已七年的「上上謙串串香火鍋」,在巔峰期每家門店的日營業額穩定在150萬左右。即使薛之謙一度負面纏身,但是仍舊不影響「上上謙」入圍大眾點評2019必吃榜。
但更多明星鎩羽而歸。
比如孟非自己開的「孟非的小面」,以及和黃磊合開的「黃粱一孟火鍋店「,都是在初期引起大量關注,但是因為菜品定價太高而最終黯然收場。
韓寒的「很高興遇見你」巔峰期曾在全國擁有60多家門店,但最終輸在快速加盟的管理不善。
2016年,「很高興遇見你」武漢店因無證經營,鼠患嚴重,直接被關門,寧波店則因涉嫌無證經營被關;
2017年,「很高興遇見你」西安店因經營不善、拖欠供應商貨款而關店;
2018年,「很高興遇見你」天津加盟店因拖欠薪資被員工起訴。如今,「很高興遇見你」只剩下個位數的門店,微博也早已停止更新。
停業整頓的很高興遇見你寧波店
再更早些,2009年趙薇在三裡屯開了間佔地1000平米的「樂福餐廳」,不僅常常拉著好友王菲去吃,還將自己主演的電影的新聞發布會和慶功會辦在自家餐廳。
儘管如此,不到一年,餐廳就因生意慘澹而關閉,甚至還有媒體曝出七八位商戶共同向「樂福餐廳」索要近16萬的貸款。
趙薇曾邀請圈內好友在樂福餐廳聚餐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邊疆曾經表示,「任何行業都有其獨特的運營規律,明星開餐廳所擁有的朋友和粉絲並不等於餐廳的消費群,只能說是餐廳潛在的客源群體,能否成為固定客源,最終還得取決於餐廳的菜品、服務和環境等因素。」
轉戰副業,回歸初衷還是明哲保身?
明星們的副業五花八門,一些明星甚至已經把它當成了自己的主業。比如還在圈內混但早已不再接戲的張庭林瑞陽夫婦,嫁給陳赫後安心做淘寶店的張子萱,又或者令不少人為之扼腕的任泉。
2016年3月,任泉正式在微博公布自己息影的消息,並稱「專注是件美麗的事。」而任泉所要專注的,就是自己的生意。
任泉和餐廳員工合影
任泉是娛樂圈中少見的非常有經商頭腦的明星。在出道初期,儘管面對經紀人「要是開飯店就解約「的威脅,任泉仍然在剛剛畢業時就找好友借錢在上戲附近開了自己的第一家飯店蜀地辣子魚餐廳,那是1998年。
不過任泉還不算最早的。明星開店風潮始於1980年代中後期,但那時還是遮遮掩掩,小打小鬧,直到1990年代,李寧、劉曉慶等都相繼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而任泉的野心顯然不只是餐飲。他曾在採訪中說,「 我從來不會單純地存錢,,會把賺來的錢再去做投資。我從沒有過很多的銀行存款,身上通常只帶幾千塊現金而已。 「
2011年,他跑去長江商學院裡輔修EMBA。2014年,他拉上好友李冰冰和黃曉明一起成立Star VC,一個明星風險投資機構。第一筆投資,他們投給了秒拍和韓都衣舍。
2017年11月,任泉作為一家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的投資方,跑去紐約敲鐘。這兩年任泉還在投資電視劇、時尚雜誌等等,昔日的公孫公子,如今已經完全成為幕後的商業大佬。
那麼明星們為什麼紛紛轉戰副業?
一個原因是,副業的錢可能比主業好賺多了。辛苦拍戲,熬夜長皺紋掉頭髮,最後可能還被封為「爛劇之王」,倒不如利用自己的名氣快速變現——拍賣家秀遠比拍戲容易。
對於一些沒有演藝事業野心的明星們來說,當初闖蕩娛樂圈的初衷可能就並不是衝著多演幾個角色,多唱幾首歌來的,而是為了在這個名利場多撈點金,或是為自己覓一個富豪的歸宿。如果轉型網紅不僅更輕鬆,也能賺更多錢,那麼何樂而不為呢?
張子萱在淘寶售賣的毛衣,如今她的微博內容幾乎都是賣貨
即使對於一些實力過硬、也希望能好好發展演藝事業的明星來說,現在要靠拍戲賺錢也著實太難了。一來,他們要被導演、劇組挑選,二來他們要被市場挑選,一旦到了定位尷尬期,或是走上過氣下坡路,幾個月甚至幾年接不到戲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最近明道在一檔綜藝節目中演了自己今年的第一場「戲」;此前海清也為中生代女演員發聲,希望導演們多給她們一些機會。即便已經功成名就,他們仍然都無法避免無戲可演的窘境。
因此在演戲唱歌以外,做些投資、做做副業就成了明星為自己留下的Plan B。
這一點任泉早就看得很通透。
他曾說過,「如果沒有戲拍的話,我就是個無業游民。」 也許是很早就覺察到了這種娛樂圈明星普遍的不安全感,任泉為自己準備好了Plan N,讓自己不會缺錢。
但是這種從容,對於後來居上、但不怎麼具備經商頭腦的明星們來說並不容易獲得,除卻少部分經商成功的明星,「如若不接活就被打回原形」的壓力,仍然是懸在頭頂上方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參考資料 --
[1] 闞世華:任泉:投資全憑興趣
[2] 《商業地產》:明星餐館:粉絲≠食客
[3] 錫士:明星開店,賠多賺少
[4] 財經早餐:3天20萬!金馬影后開網店,「影視寒冬」的生存之道?
撰文:醺子
資料整理:E、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