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作家「陽光姐姐」伍美珍談寫作:有秘籍,但絕不是送培訓班

2020-12-25 諾媽家有男寶娃

01一不小心,悄悄走進「孩子的部落」

如果你不知道伍美珍是誰,沒有關係,回家問一問孩子,他們準會告訴你:那是火爆校園的 「陽光姐姐」。

你也可以在逛書店的時候,去兒童專區轉一轉,你會發現:在競爭擁擠的兒童書籍區裡專門闢出了一塊區域,叫作伍美珍和她的「陽光姐姐小書房」。

有人說:越是暢銷的書籍越是「快餐閱讀,沒有營養。

面對這樣的評價,她只是笑一笑:兒童文學最大的特徵是,貼近孩子生活,走進孩子心靈。

即便輿論如何,都抵擋不住全國孩子對「陽光姐姐小書房」系列故事的鐘愛,無數的孩子寫信給書中自稱「陽光姐姐」的伍美珍:

「陽光姐姐,你是不是在我們校園裡派了臥底?」「陽光姐姐,你是不是在我們班級裡裝了監控器?」「為什麼你書上寫的故事,就像發生在我自己身上一模一樣?」……

也有無數的孩子,看著伍美珍「陽光姐姐小書房」的故事,模仿著伍美珍的文筆,寫下屬於自己的書房故事,並且在伍美珍的幫助下,合作出版。

從2000年動筆,這一寫就二十多年了,伍美珍在一次新書發布會上說:「一眨眼,陽光姐姐也變老了,成為了陽光阿姨。」

然而,讓她欣慰的是,那些看著陽光姐姐故事成長的孩子,一個個考進近心儀的大學,有的甚至被保送進清華,並且在她的影響下,也走上了創作的道路。

年過半百,雙眸依然清澈,事實上,她不僅是一個為孩子寫心靈讀物的兒童文學作家,她還是文學院大學的教授。一邊為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授課,一邊卻始終保持了一顆童心為萌芽成長的孩子創作,

伍美珍和她的作品,在不景氣的中國出版界裡,猶如一朵開出的奇葩。近二十年時間,出版一百餘部暢銷兒童小說,2013年以880萬的版稅收入登上「第八屆作家富豪榜」。

如果說財富數字只是一個銷量證明,那麼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新聞出版總署「優秀少兒文學獎」、文化部「蒲公英少兒文學獎」以及「冰心兒童圖書獎」等獎項,或許是對文字功底的最好實力證明。

然而,對於一個作者來說,最大的欣慰莫過於來自讀者的認可。在伍美珍的心底裡面,孩子們眼中的「陽光姐姐」才是她最引以為傲的身份。

而源於這一切,她說:或許是因為我心裡一直藏著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一封信,讓我走進了一個神秘的部落,一個來自孩子內心世界最秘密的部落。

02只有孩子,更懂孩子

談起為什麼會從事兒童文學創作?伍美珍說,那是源於童年的一個心結。

「小時候,父母父母特別忙,根本沒有人來管我……」 回憶自己青春成長的苦悶期,伍美珍說,她特別渴望有一個大人能夠關注她,告訴她應該怎麼做。

也許是這個情懷,讓伍美珍對這份工作抱有無比的熱情。拆開的每一封信件,似乎打開了一個讓她走進孩子心靈的通道。在信中,孩子與她傾訴心事,很多煩惱,是孩子共同的煩惱。

看信回信來不及,伍美珍萌發了寫故事的念頭,讓孩子通過看故事解惑,在自主閱讀中獲取成長中力量。

這個想法,最終成就了《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系列故事,每一個故事都來自孩子最真實的心聲。因為真實,每一個故事誕生,得到無數孩子的推崇,於是書籍呈雪球式暢銷。

記起創作《做好學生有點累》暢銷書的初衷,伍美珍說,是因為她拆開了一封令她吃驚的信件:

「陽光姐姐,我的心裡話只想告訴你一個人:我想做一個壞孩子。」

這是一封來自優秀孩子的求助信,因為太優秀,她被光環壓得喘不過來。孩子說做一個眾人眼裡優秀的孩子太累了,考慮第一,就要擔心下次會不會考第二;她很焦慮,寧願做一個壞小孩,不用擔心考試,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甚至可以逃課……

這封信,勾起了伍美珍自己童年的不快陰影。那時候,她也是眾人眼裡「別人家的孩子」。不敢犯錯,害怕犯錯,一次偶爾的機會一件小小的事兒被老師批評,竟然讓她整整一年耿耿於懷,猶如一塊石頭擱在心裡放不開。

於是,結合這孩子的苦惱,通過自己的經歷和反思,一個《做好學生有點累》的故事從筆尖流瀉,書一經問世,在孩子群裡掀起了不小的熱浪:原來,有那麼多孩子受困在「榮譽光環下」。

伍美珍說:我就是想通過這樣一個故事來告訴孩子:一個人,不管被貼上什麼樣的標籤,你不能擁有一顆虛榮心,尤其對好學生來說,擁有平常心更健康也更重要。

伍美珍筆下的一個個成長故事,其實解開的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無法調和的死結。

現實生活中無數家長在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真的不知道該如何管教?

家長強制的管教,孩子只會越逆反。好的說教,其實一個故事就夠了。

閱讀本身就是要讓孩子享受閱讀的愉快心理體驗,在別人的故事裡,孩子看到自己似曾相識的經歷,這個過程,他們會對號入座,融入自己的思考。孩子的自我反思與體會,比父母念叨一萬遍更有效。

而這,或許也就是伍美珍作品受廣大孩子喜歡的最重要原因:

只有孩子,更懂孩子。

03給孩子「自由」,比報什麼培訓班都強

曾經不止一個家長功利地問伍美珍:我的孩子能不能看著你的書,就提高寫作能力?

對此,伍美珍笑言:這是不可能的事。

恰恰,越是功利的閱讀目的,孩子越難提高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於是閱讀難,寫作難,成為當下無數孩子在學業上的困境,並陷入惡性循環:

孩子不會寫作文,家長就送培訓班;孩子在校已經不喜歡寫作文,送補習班再學作文,只會讓孩子更加討厭作文。

伍美珍被問起自己擅長於寫作的秘籍,以及她的女兒從初中就開始寫作出書賺稿費是怎麼培養的?伍美珍說,在她的印象中,自己似乎從小就有寫作天賦,而對於有寫作苗頭的女兒,她似乎從來沒有刻意培養。

思慮之後,伍美珍給出了最深切的建議:讓孩子發現寫作的快樂。關鍵就有兩點,自由地看書,自由地寫作。

1)自由的閱讀是基礎

伍美珍回憶自己走上創作之路的原因,與她童年無拘無束讀了大量的書籍離不開,而她的女兒從初中開始就寫小說出版書,也是與看書離不開。

「我們家的書櫃是向孩子完全敞開的,像《德伯家的苔絲》這樣的書,也從來不限制孩子去看。」

伍美珍說,女兒從小有買書的習慣,她從不限制孩子買什麼書,看什麼書。讀小學的時候,她的女兒常常是揣著零花錢,從校門口的民營書店淘回一堆好書,包括安房直子、達爾這些優秀作家的作品,最初都是由她的女兒先發現推薦給她的。

伍美珍也時常與自己的作家朋友聊起現在孩子的學習情況,大家不約而同發現:當下,很多家長對孩子讀什麼書過於關注,常常不允許的孩子讀他們自己喜歡的書,強制地為孩子挑選自以為有用的圖書,這種做法,其實潛移默化就抹殺了孩子的閱讀興趣,那麼寫作能力更無從提起。

2)自由的寫作是指引

當孩子有了大量的閱讀基數後,閱讀興趣會激發孩子的創作欲望。那麼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是給孩子創作自由。

鼓勵孩子寫自己想寫的文字,如果孩子喜歡寫故事寫童話,也不要以「浪費時間」上前阻止。當孩子發現了寫作的快樂後,再輔以寫作技巧,孩子的作文能力就會直線提升。

興趣是孩子學習一切的動力,猶如一顆發了芽的種子,靜待就能長出參天大樹。

閱讀和寫作相輔相成,只有激發孩子的內部興趣,孩子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才會以你吃驚的速度去提升。

04是小說,更是作文課堂

對孩子而言,閱讀文學作品,就像接受音樂教育藝術教育一樣。孩子在閱讀中,讀懂了該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人類的情感,如何看待自己的內心……這種滋養幫助孩子塑造良好的世界觀,而擁有思維意識後,再輔以寫作技巧,寫好作文就不是一件那麼難的事兒了。

推薦一套,來自伍美珍老師新出的《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

這套書,非常有意思,既是一套精彩的兒童長篇小說,更是一份寫給孩子的成長啟示錄,還是一堂生動活潑的寫作課。

一套六本:《我是便利貼女生》、《胖妞表妹來我家》、《老天會愛笨小孩》、《書迷小組在行動》、《我的朋友是鐵三角》、《我是學霸我怕誰》,分別從:

如何學會「尊重」,正確面對「不完美」、懂得「努力才會成功」、明白「閱讀才能成長」、理解「什麼是真正的友誼」、樹立「向學霸學習」,

6大主題,解決了孩子學習生活中最常見的困惑,從價值觀上予以孩子引領,更重要的是,6個不同的故事裡,包含了6種寫作技巧。

我們可以仔細來看下,翻開書,每本書都包含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故事。

毫無疑問,故事來源於小讀者與陽光姐姐通信中發現的最共性問題,伍美珍老師將問題融合在故事裡,為孩子解答成長小煩惱。

第二部分:小作家寫作課堂

這裡是孩子的展現舞臺,伍美珍老師提煉出一個寫作秘籍,針對這本書的主題,精選同齡孩子的兩部作品,讓孩子發揮想像力,繼續拓展故事內容。

實用寫作技巧幫助孩子提升寫作能力的同時,身邊人的實際案例更能幫孩子理解寫作技巧的運用。並且,來自小讀者的榜樣作用,無形之會發散孩子的思維,樹立孩子的寫作信心。

那麼,這六個寫作技巧是什麼呢?

● 用「誤會法」寫小說● 用發散思維打開寫作思路● 小說素材從哪兒來● 如何把故事講得更巧妙● 用「反常法」引起讀者的注意● 為小說製造一點「意外」

這些寫作技巧是3-6年級孩子的作文寶典,看故事、懂道理、學技巧、促成長。點擊連結,可以直接購買

相關焦點

  • 「陽光姐姐」、兒童文學作家伍美珍與小朋友分享閱讀、寫作心得
    近日,「陽光姐姐」、作家伍美珍以「快樂學習,輕鬆寫作」為主題,和來自中福會少年宮的小記者們分享了自己閱讀和寫作的一些心得。作家伍美珍,被讀者們親切地稱為「陽光姐姐」,因為她曾是「陽光姐姐熱線」主持人,專為小讀者排憂解難。自2000年起,她在內地和港臺三地共出版了百餘部少兒題材的小說。
  • 「陽光姐姐」伍美珍打造的《伍美珍漫畫嘉年華》第一輯
    由《中國卡通》聯手國內兒童文學頂級暢銷書作家「陽光姐姐」伍美珍打造的《伍美珍漫畫嘉年華》第一輯(6冊)已於9月重磅上市,分別是《擁抱幸福的小熊》《蝴蝶落在流淚手心》《最美的夏天》《願望樹下的呼喚》《閃閃惹人愛》《遇見火星女孩
  • 「陽光姐姐」伍美珍與宿州讀者「面對面」
    「陽光姐姐」伍美珍與宿州讀者「面對面」2020-12-17 10:19:29    拂曉新聞網--皖北晨刊 活動特邀「陽光姐姐」伍美珍與大家分享讀書心得,參加報告會的小讀者及家長有近千人。
  • 書評|《陽光姐姐小書房 成長寫作系列》:快樂閱讀,開心寫作
    可是其實我幫不上什麼忙,掌握基礎的寫作方法後,要想有所進步,關鍵還是靠多閱讀,多練筆。當然天賦異稟的除外,但我們大多數只是尋常人,踏踏實實地看書、寫文就是最好的捷徑。假期是小朋友們盡情閱讀的好時光,今天向大家推薦《陽光姐姐小書房 成長寫作系列》,希望可以對孩子們的閱讀和寫作有幫助。
  • 讀有趣好玩校園題材的童書故事還能學寫作?這套書太有料!
    我對國內校園童書的概念,還停留在楊紅櫻、鄭淵潔這兩位知名童書作家身上。前兩天很偶然看到小侄女在看一套「陽光姐姐」伍美珍的校園童書,更重要的是這套童書還教孩子如何寫作!我覺得很有意思,這不是把校園童書和寫作文結合在一起了嗎?趕緊搜過來看看!伍美珍,訪校作家、少兒閱讀及寫作推廣人,中國作協會員。
  • 《陽光姐姐明星故事》閃耀上市!
    「賽爾號」科幻冒險系列小說《陽光姐姐明星故事·賽爾號》系列叢書,講述的是一個個賽爾號的明星精靈的傳奇故事
  • 閻連科談寫作 作家不過是盛世裡「打醬油的人」
    最後熬持不過,只好厭煩地起身,拿起手機一看,是我姐姐從內地——我的河南老家打來的。問有什麼事情?姐姐說,母親昨天夜裡做了一個夢,夢見你因為寫作犯了很大的錯誤,受了嚴重處分後,你害怕蹲監,就跪在地上求人磕頭,結果額門上磕得鮮血淋漓,差一點昏死過去。所以,母親一定讓姐姐天不亮就給我打個電話,問一個究竟明白。 最後,姐姐在電話上問我,你沒事情吧?
  • 七大武林秘籍,顛覆你的寫作和思維模式!讀《寫作7堂課》有感
    朋友小滿學寫作有一段時間了,今天愁眉不展跑來找我訴苦:「我買了一堆寫作書,也堅持著日更,可還是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提高,我看你最近自媒體做得風生水起,寫文章似乎很輕鬆,是不是有什麼高招呀?」有高招嗎?說實話,我還真有。最近一直在潛心學習《寫作7堂課》,感覺收穫頗豐。
  • 著名兒童作家鄭春華在閱讀王閱讀能力班講解寫作需要閱讀積累
    2021年1月8日19時,著名兒童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鄭春華在閱讀王閱讀能力班,通過直播的方式講述孩子寫作需要閱讀積累,而閱讀需要好的引導。另外,寫作要清楚受眾群體,譬如《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是以兒童為閱讀對象的圖書,所以文章用語是以孩子思考或者喜歡的角度進行描寫。《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講述了大頭兒子在日常生活中慢慢長大,懂得怎樣去尊重別人、面對困難、考慮關心他人的故事。2020年4月,《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被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
  • 女性作家談寫作:「性別戰爭裡,男女雙方都是受害者」
    但是,在我多年的寫作中,女性議題、女性意識,一直時隱時現地伴隨著我的創作。我也習慣了別人給我貼一個「女性寫作」的標籤。雖然寫作的時候,我並沒有刻意去想到自己的身份。別人評論作家的時候,總喜歡歸類,比如什麼80後、90後寫作,第三代,女性詩歌。這種歸類,是批評家做的事情,很多女性作家不喜歡這種分類,所以總會強調「超性別寫作」,但是不管女作家怎樣焦慮,總有一隻筐子把你裝進去。
  • 如何成為中華小作家班的「天選之子」?
    當你接到電話的那一刻,你就是中華小作家班的「天選之子」啦!用數字說話2019年,廣州有2900名學生參加了中華小作家班的考試,最終僅131人成功入選。換句話說,一個21人的班級,只有1人能加入中華小作家班呢。
  • 千萬別讓「作文秘籍」讓孩子迷了路
    孩子們的關注點肯定和大人不同說這話肯定要招人罵:不管你家孩子作文水平如何,我都不建議你送孩子上作文培訓班。很多培訓班為了招攬生意,都以「滿分作文」、「作文妙招」、「作文秘籍」之類誘人的字眼吸引家長關注,一些不明真相的家長信以為真,滿懷希望地為孩子報了名。但是,結果如何呢?不能否認,一些孩子在培訓班學了一點「套路」和應試技巧,但是,除了那點「花拳繡腿」,真正愛上作文、提高了作文水平的,寥寥無幾。為什麼會這樣呢?
  • 徐則臣、李筱懿,2020上海書展「作家餐桌計劃」談美食和寫作
    2020年8月16日,作家、「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創始人李筱懿,獲上海書展「作家餐桌計劃」主辦方邀請,與著名作家,魯迅、矛盾、老舍三大文學獎得主徐則臣,以及青年評論家、上海文藝出版社副社長李偉長,在上海「綠波廊」餐廳,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美食和寫作對談。
  • 從沙溢送孩子上培訓班再談該不該讓孩子上培訓班
    有網友說很喜歡沙溢家的兩個小夥兒。稼家媽媽也是看到沙溢曬的這張全家福,想到去年要放暑假的時候,沙溢也在朋友圈曬出一張照片,是他自己送孩子去上培訓班的情景沒有一個送孩子上培訓班的家長不辛苦,明星也一樣。沙溢這個形象一時間成了眾多送孩子上培訓班家長的榜樣。
  • 著名作家談歌「談」小說
    千墨藝術網消息(續軍/文、張子彬/圖)2020年12月16日,由宣化上谷文化研究會舉辦的宣化大講堂第139期特別講座《談歌談小說》如期開講。課前,上谷文化研究會安排專人採取嚴格的消毒、測溫、發放口罩等措施, 以確保疫情期間聽眾安全。
  • 村上春樹與寫作結緣的契機:一聲棒球的打擊聲|成為一名作家
    《當我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村上寫了他成為一名作家的契機,頗有戲劇色彩,在我看來,這個通過寫作殿堂大門的故事,勝於書中其他部分。下面和大家分享。前面絮絮叨叨了這麼久,不好意思了。此時村上的小酒店也進入正軌,有的人的人生註定選擇不甘平凡,村上又做出一個決定,將這個一手建立起來的營生停止,把店鋪盤出去,開始全職、全力寫作的作家生涯。親朋好友不是很理解他的選擇。總而言之,村上本人就是這樣神奇而又略微冒失地走進了寫小說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