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與寫作結緣的契機:一聲棒球的打擊聲|成為一名作家

2020-12-24 閒時翻書君

一、初識村上春樹作品的印象

在印象中,村上春樹的名字大概已經連續兩三年登上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名單了,雖然至今還沒有獲得該獎項,可村上作為小說家的大名早已傳遍世界了。在中國,應當也有很多他的忠實讀者吧。

我讀過村上春樹的一些作品,一開始是純偶然機會,一口氣讀了三本《1Q84》,那時就意識到這個故事是腦洞大開的作品,如此想像化的、不著邊際的作品為何會受歡迎呢?雖說是如此疑惑著,可是他的故事確實很抓人,把人物的命運架空在一種近乎玄幻的世界中,感覺不是很正經的文學呢。

過了好久,又看了《海邊的卡夫卡》這部作品,可能是見識過了村上春樹的風格了,加上又虛長了幾年的年歲,竟覺得挺好看,仍然是虛幻與現實結合的世界設定,真實世界的種種不可能,到了村上的書中都沒有什麼特別了。

忽然之間,大約明白了:村上春樹原來是一個擅長講故事的小說家。

圖片源自網絡

二、偶然讀到村上春樹該行的原因

不知是因為村上的名氣日盛,還是對其文字產生了好感,總之接著又看了他寫的《當我跑步時,我談些什麼》,總算是寫真實的世界了,而且屬於作者本人的生活,可以當作自傳來讀。書中寫到為了平衡繁重的寫作工作,維持自己的體力,村上春樹堅持通過長跑來鍛鍊自己的身體,形成了一種習慣。這本書是很成功的作品,促使我決定也要嘗試一下跑步,我人生中從未堅持過的運動,買好運動裝備後,意外地跌了一交,磕傷了膝蓋,於是跑步的事情就此作罷,好吧,這個不是重點。

《當我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村上寫了他成為一名作家的契機,頗有戲劇色彩,在我看來,這個通過寫作殿堂大門的故事,勝於書中其他部分。下面和大家分享。前面絮絮叨叨了這麼久,不好意思了。

圖片源自網絡

三、突發奇想與孤注一擲

現下手上沒有這本書,這一段我憑當時的記憶予以講述,可能與《當我跑步時 我談些什麼》有所出入之處,對於這種任性的做法,先表抱歉。

村上春樹從大學畢業後,為了營生,與妻子開了一家音樂餐館類的小店,村上自己很喜歡爵士音樂,或者乾脆說喜歡音樂,於是任性地舉債經營,每日從早忙到晚,累是很累的,但是年輕時的村上並沒有對這種生活心生不滿,換句話說沒有後悔過。後來營業慢慢有了起色,債務也逐步還清,一切向好。

日常的一天,村上去看棒球賽,躺在外場席上,喝著啤酒,十分愜意,一記棒球被擊出的清脆聲,響徹球場,電光火石間,村上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也許我也能寫小說」。

說幹就幹,在回去了路上,他就買了鋼筆和墨水。在往後的近半年時間,村上利用小店結束營業的時間來寫《且聽風吟》,也就是他的第一部小說。完成之後將它作為投稿作品,寄送給某小說評選,他放鬆了心情,對村上而言,他完成了自己彼時在棒球場的心願,就像完成一件任務一樣,之後便拋諸腦後了。正如我對他小說的觀念,有些事情真是可以用「神奇」一詞作為標籤。在村上自己已經忘記投稿評選之事時,他的這部作品獲得了「新人獎」。

此時村上的小酒店也進入正軌,有的人的人生註定選擇不甘平凡,村上又做出一個決定,將這個一手建立起來的營生停止,把店鋪盤出去,開始全職、全力寫作的作家生涯。親朋好友不是很理解他的選擇。總而言之,村上本人就是這樣神奇而又略微冒失地走進了寫小說的大門。

圖片源自網絡

四、棒球場上的霎那靈感,開啟了新的人生

我手中正捧著村上春樹《我的職業是小說家》這本書,驚喜地發現他在第二章「剛當上小說家那會兒」中,又一次複述了在棒球場獲得「沒準我也能寫小說」靈感的那一刻,這一次,村上更加確認了這種獲得的實在性,他寫到:

說的淺顯些,其實就是「某一天,什麼東西突如其來地閃現在眼前,於是萬事萬物為之面目一變」的感覺。我還清晰地記得三十多年前一個春日的午後,在神宮場外場席上,那個東西飄然飛落到掌心時的感觸;……。當我思考「寫小說」這件事的意義時,總是會回憶起那些感觸。對我而言,這樣的記憶意味這相信自己身上必有無疑的某種東西,以及夢想著將它孕育出來的可能性。--《我的職業是小說家》村上春樹。

既便是自傳性質的文體,也有這村上特有的風格印記,這寫小說之門,在村上看來是「神啟」而來。他是順應這種啟示行事,似乎一切都如「註定的」那樣自然而然。

圖源於「視覺中國」或「全景視覺」

五、契機等待厚積薄發的人

不知為什麼,在看《當我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時,我就相信村上春樹關於他轉入作家職業的敘述,可能一方面是人都喜歡帶有神奇色彩的故事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內心的一點想法,關於成為作家的想法。

村上春樹此時已聞名世界,他進入小說領域並沒有遇到多少門檻,僅僅是憑藉自己的想法,就成功躋身於名小說家之列,那麼這種成功應該是可以複製的吧。如同剛讀完此書時,突然嚮往村上那樣堅持跑步的意願一樣,同樣地,我心中對寫點什麼的願望,甚至是全職寫作的想法,也被村上春樹給點燃了。所以,願意相信他所說的。

圖片源自網絡

但就像我至今都沒有邁開步子跑起來一樣,僅有想法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村上的成功的秘籍,借著《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中獲得的一星半點線索,我想更加冷靜和客觀地進行一番分析:

1.能力的儲備

村上說,年輕時他喜歡讀書和音樂,捧起書來便心花怒放,從初中到高中讀了許許多多的書,大概周圍是找不出第二個的。後來大學時打工,他又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學到了有關人生的種種現象,獲得了一定的智慧。對書本的興趣與人生的閱歷,無形中滋養著村上的寫作能力。

2.時機降臨

我認為在村上在棒球場得到「啟示」時,他已經具備了寫出好小說的才能,就像往一個空瓶子裡注水這個過程,這種啟示,固然有著相當幸運的偶然成分,但追究到底的話,恐怕是他的水瓶裡的水已經滿溢出來,於是潛意識給意識發了一個信號,大概就是這麼回事。

3.毅力

如同我之前所說,我們在生活的每一天,不誇張地說,在每時每刻腦子裡都在冒出數不勝數的念頭,有一些信號弱一些,無法引起足夠的重視。另外一些比較強大的聲音,衝破其他信號的幹擾,直達我們的思維中心,比如:該早點睡啊,該運動一下了,請放下手機,是不是讀點書比較好,寫日記吧……此類等等,或者我們也像村上那樣一時怦然心動,可是我們卻實實在在地錯過了將這些念頭予以實行的機會。

村上春樹的毅力的種種表述,在其堅持長跑一事中便可窺知一二。其實,他不顧日營生的疲憊,用休息時間,堅持半年寫就《且聽風吟》,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嗎?我認為並不是的,對於閃現一念的堅持,這種執行的毅力,村上春樹絕對是超出一般水準的存在。所以在村上自己的角度看來,他很珍惜那一次靈光一閃,並賦予其特別的意義。從我的角度看來,或許他堅持經營下去,現在也有可能成為一個有實力的企業家,換句話來說,他的成功固然與他的興趣不可分隔,但是他的毅力才是成就他今日榮耀的基石,我認為這麼說並不為過。

4.天賦

第一次寫小說,就摘取了《群像》新人獎,之前毫無創作的經驗,這個恐怕就是他具備寫小說的才能的佐證了。如村上所說:「連續三十多年作為職業小說家生存下來,我肯定也並非全無才能。大概原本就有些資質,或者說不同於其他人的傾向。」這個自我評價,怕是過于謙遜了。

圖片源自「視覺中國」或「全景視

寫在最後

總之,村上春樹就是這樣成為了一名小說家,不斷地給讀者帶來他獨有的寫作風格與讓人驚訝的作品。關於他獲得寫作「啟示」這件事,我們大可把它作為一種隱喻,如果不是那麼在意獲得的途徑,那「也許我也能寫小說」這種信息,是不是也可以作為我們的「啟示」呢?

文:閒時翻書君 (讀書,分享,歡迎關注。堅持獨立的觀點,用溫暖的文字與你相遇)

參考:《我的職業是小說家》村上春樹(著),施小煒(譯)

圖: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部分圖片源於「視覺中國」或「全景視覺」,未經版權方許可,不得使用。

相關焦點

  • 村上春樹談寫作,成為小說家,最重要的不是「才能」
    圖片源於版權方 作為一名小說家,村上春樹在帶有自傳性的作品《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中說:「迄今為止,我好歹也堅持寫了超過三十五年的小說,一直作為專業的作家在討生活。」
  • 村上春樹作品的英譯者回憶,村上如何成為世界級作家?
    《村上春樹和我》內容簡介本書寫了傑伊·魯賓和村上春樹因書結緣的種種趣事,一切從村上春樹打給魯賓的一通電話開始,延及兩位的文學交往,比如兩位的初次見面竟是在一次馬拉松比賽上,第一次拍到的照片竟然只拍到了魯賓的兩隻腳等等,這本書中不僅有魯賓在翻譯村上小說過程中發生的種種事件,也有文學觀的交流
  • 72歲的「少年」村上春樹,生日快樂!
    村上春樹就是這種人。 一般來說,一個作家的大器晚成,無非是寫作多年,一直籍籍無名,直到某一天突然遇到伯樂,開始大放異彩。 但村上不是這樣。 在29歲之前,他從未寫過小說,也從沒產生過要寫小說、要當作家的念頭。 1949年1月12日,村上春樹出生於日本京都市,爺爺是個寺廟住持,父親則是一名語文老師。村上春樹12歲時,他父親和家附近的書店打了招呼,讓他能夠去書店自由地賒帳買書,每月給他結算一次。
  • 村上春樹的新書,滿是溫柔的毒舌,對他人也對自己
    村上春樹在還債的日子裡,運氣出奇的好,據他說,有一個月籌不到要向銀行還的錢,有一天在路上,他突然拾到了一張皺皺巴巴的鈔票,偏巧就是他們夫婦需要還的錢,因為這筆錢,我們現在還能看喜愛的村上春樹的書,村上事後總結:「
  • 村上春樹的寫作得益於爵士樂,更少不了貓咪陪伴
    曾有人問村上春樹:「為何您的作品總能讓人感到溫暖呢?」 村上回答說:「也許,這應該歸功於陪我寫作的貓咪吧。」
  • 村上春樹「痴迷的」傳奇作家,他的書會讓你上癮
    很多作家都是約翰·歐文的粉絲,而最有名的就是村上春樹。村上春樹曾在不同場合反覆表示,歐文是自己的文學偶像;並親自翻譯他的作品,將其介紹到日本;為了採訪到歐文,村上春樹專程去美國,特意到歐文跑步的公園等待,用陪跑的方式完成採訪。這段經歷,最終被收錄在了村上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我們大清早一同在公園裡跑步,談了很多話。
  • 以食之名,品味村上春樹的世界
    以食之名,品味村上春樹的世界    ——車侑陳文藝隨筆《村上春樹•美食》上市    村上春樹在成為小說家以前,曾和妻子一起開過一家名為「彼得貓」的爵士吃茶店,裡面會播放爵士樂,供應咖啡、酒水以及一些小菜。不知是不是因為這樣的經歷,使得他在日後的寫作中,頻繁提及食物,還經常會出現烹飪相關的場景。    韓國知名料理師兼美食專欄作家車侑陳是村上十幾年的書迷了,村上的作品,她不知反反覆覆讀過多少遍。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重讀,她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和發現。
  • 比村上春樹的小說更有趣的,是他的生活
    國外有網友做了一個村上春樹bingo遊戲,每次他出版新的小說,都要比照著圖片找找「村上元素」。爵士樂,貓咪,跑步,還有菲茨傑拉德,都是他小說中的常客。他的志向,從來不是做個世界知名的小說家—— 「我調雞尾酒,做三明治,沒有想要會成為作家,而它就這麼發生了。」
  • 村上春樹,70歲生日快樂!
    這個諾貝爾文學獎多年的陪跑者,中國讀者最熟悉的日本作家之一,出生的這一天沒什麼不同。如果有人記錄,大抵為這麼一句:日本京都伏見區的國語教師村上一家今日喜得長子,取名村上春樹,多年後還取了英文名字 Murakami Haruki。當時沒人想到1月12日這普普通通的一天,在若干年後會因為村上春樹而被日本國民記住,排進了當日新聞廣播的社會日程當中。
  • 性,導師,村上春樹
    1村上君毫無疑問,是個老司機。在村上春樹那裡,性就是生活品,和聽爵士唱片、喝威士忌,沒有太大區別。很多人初次看村上小說,也許會被村上小說裡直白的性給驚訝到了,因為在以往很多中國作家筆下,性多少是帶著忌諱的事,天地交合往往帶著某種儀式感,馬虎不得。
  • 陪跑諾貝爾獎第15年,71歲的村上春樹:我很好,吃瓜群眾莫操心
    但無論得不得獎,村上都已經是一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作家了!2002年,美國《時代周刊》甚至還發明了一個詞,叫「村上之子」,意思是喜歡和模仿村上春樹的人。作家周嘉寧,回憶青春:「一本《挪威的森林》被翻了很多遍,姑娘們都願意像綠子一樣穿短褲,晃蕩著兩條細腿,並且死死記住綠子與渡邊的對話:『喜歡我喜歡到什麼程度?』『整個世界森林裡的老虎全都融化成黃油。』」
  • 如果你撐不下去了,就想想當年躲在後廚寫小說的村上春樹
    所以寫作這事,我們向來過度臆想,最後變成自我憐憫乃至怨恨——都生而為人,憑啥老天爺偏親吻他的腦袋。作家將「黑匣子」展露人前並非樂事,就像明星看見自己的素顏照一樣。不過也有坦蕩之人,村上春樹在《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一書中,就打開了其秘密花園。
  • 在石頭與雞蛋之間,我永遠選擇站在村上春樹這邊
    村上春樹的小說深受歐美作家影響,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氣息。「村上春樹」早已成為一個形容詞、一個符號、一種生活方式的表徵。你可以稱他為小說家,但他可能更願意被稱為「生活家」。————————「我受到村上先生作品的很多影響,甚至可以說自己是『春樹的孩子』。我一直很感謝村上先生。」
  • 村上春樹:做有趣的人,行快樂之事
    村上春樹剛過完72歲生日,已經寫了42年小說,跑了42年步,聽了無數場爵士,給無數隻貓起了無數個奇奇怪怪馬馬虎虎的名字了.國外有網友做了一個村上春樹bingo遊戲,每次他出版新的小說,都要比照著圖片找找「村上元素」。爵士樂,貓咪,跑步,還有菲茨傑拉德,都是他小說中的常客。
  • 影響青年村上春樹的 3 間爵士咖啡店
    「村上春樹史上初次,自己導演,配合主題的選曲、解說!」點擊閱讀:《村上春樹史上首次當電臺DJ,他都說了什麼?》1978 年 4 月 1 日午後,東京明治神宮球場,正在進行東京養樂多燕子隊對廣島東洋鯉魚隊的棒球比賽。
  • 村上春樹:我和你們想像的摩羯座不一樣!
    他就是村上春樹。生於1949年1月12日,摩羯座,血型為A型。如果你簡單地認為摩羯座都是乖寶寶,那就大錯特錯了。摩羯座的人都很固執,他們有自己的原則,那就是忠於自我。看上去種種「離經叛道」的行為,其實都是為了堅守自己內心的選擇。
  • 村上春樹主持音樂節目開播 他表示從音樂中學習文章寫法
    村上春樹在東京廣播電臺(圖片來自《日本時報》網站)參考消息網8月6日報導 日媒稱,69歲的作家村上春樹首次主持的「村上RADIO RUN&SONGS」8月5日在TOKYO FM據日本《東京新聞》8月6日報導,村上在節目中主要分享了他跑步時常聽的海外搖滾樂等,並闡述了寫作與音樂之間較深的聯繫。並表示:「我是從音樂中學習文章寫法的。」村上春樹節目中介紹了喬治·哈裡森的「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和喬伊·拉莫內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等曲目,覆蓋範圍廣泛。
  • 70歲的村上春樹:若沒有迷醉於音樂,我可能不會成為小說家
    說這句話的小男孩村上春樹,今天滿70歲了,除了是個全世界最愛慢跑,最受歡迎的暢銷作家之一,可能也是最愛音樂的其中一位。2018年村上春樹也正式成為了一名DJ,電臺節目「村上Radio」目前已經做了三期,主題分別是「跑步歌單」、「秋季長夜歌單」和「村上選擇的聖誕歌單」。
  • 村上春樹:世界級的暢銷書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的「萬年陪跑者」
    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公布了,村上春樹不出意外,又沒有獲獎。我一直認為,除非他的文風發生巨大的改變,或者是諾貝爾獎的評委大換血,否則他得獎的機率微乎其微。然而,每一次開獎之前,他都會被人「惡意」炒作上榜。
  • 村上春樹當DJ去了
    ,「最近世道變了,作家也經常跑步。」▲ 在參加波士頓馬拉松的村上春樹除了跑步,寫作中村上也總是(原詞是almost always)在聽音樂。他認為音樂是寫作的老師,「與其說是從某位作家的小說中,不如說是從音樂中學到了文章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