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談歌「談」小說

2020-12-21 燕趙之聲

千墨藝術網消息(續軍/文、張子彬/圖)2020年12月16日,由宣化上谷文化研究會舉辦的宣化大講堂第139期特別講座《談歌談小說》如期開講。

課前,上谷文化研究會安排專人採取嚴格的消毒、測溫、發放口罩等措施, 以確保疫情期間聽眾安全。

談歌,原名譚同佔。1954年出生於龍煙鐵礦。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先後在龍煙鐵礦西二區小學、宣化第四中學就讀。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曾做過鍋爐工、修理工、車間主任、地質隊長、機關秘書、宣傳幹部、報社記者、政府副市長等職務。

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迄今共發表長篇小說19部,中短篇小說千餘篇,計有1500餘萬字。部分作品被譯成法、日、英等文字介紹到國外。曾獲《當代》《十月》《人民文學》《小說選刊》《小說月報》獎,被文學界譽為「河北三架馬車」之一。

講座由上谷文化研究會會長顧建中老師主持。

講座上,談歌老師從自己的筆名講起,詼諧幽默的開場白馬上把大家帶入輕鬆愉快的課堂佳境。

談歌老師對寫作小說的心得和對當代小說的看法有的放矢,高屋建瓴,引人入勝。

為使聽眾更好掌握寫作技巧,談歌老師把講課重點放在了互動環節,大家提問踴躍,談歌老師不厭其煩一一給予解答。

講座精彩紛呈,聲情並茂的互動講解博得聽眾陣陣掌聲。

講座中,談歌老師金句不斷,觀點鮮明,如:「超越不是技術是境界思想」,「語言問題很重要,不是外國話,說好中國話,有個性」,「小說是人物關係,不是故事」,「沒有無師自通,都有師」……大家深受啟發。

課後,聽眾紛紛表示,聽完此次講座受益匪淺,希望大講堂今後還能舉辦類似講座。針對大家意猶未盡的求知慾望,上谷文化研究會顧建中會長表示,有機會上谷文化研究會大講堂還會積極舉辦類似講座,滿足大家對文化的渴求。

相關焦點

  • 尹燕忠文存:作家莫小談老師談小小說創作
    著名作家莫小談老師談小小說創作 尹燕忠整理 第一部分,就是作者在下筆之前,是以寫故事為主,還是寫思想為主。我們經常說小小說好寫,但也不好寫,好寫在哪兒,不好寫在哪兒?其實我們經常看到了這個笑話,說的大獎,我在想有很出名的這個寫作的老師。我們寫作之前,是寫故事還是寫思想,其實這就是,決定了你這一篇作品的故事性和文學性的問題。
  • 疫情下的小說家與小說:阿特伍德等作家創作現代「十日談」
    十日談(Decameron),桑德羅·波提切利繪於1487年我們從該欄目中選編了五篇小說,其中有參與銀河系援助計劃的外星人,遊蕩在隔離牢房裡的孤獨靈魂,一個「樂善好施」的強盜,一種概念裝置下的相互守望以及一份充盈著家庭之愛的臨床記錄,這些小說以或詼諧或冷靜或溫情的筆調展現了疫情時期的人們對希望與愛的極度渴求。
  • 臺灣著名言情小說作家樓雨晴
    樓雨晴,曾用筆名樓心月,臺灣著名言情小說作家。代表作有:《七月七日晴》、《風雪盟》、《欠你的幸福》等。Q:對愛情的看法?Ans: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凡事順其自然,有緣自然是我的,無緣也不強求。Q:寫作的動力?
  • 《摩天大樓》原著作者與眾多作家談:小說文本和影像改編如何「相愛...
    作家陳雪是今年熱播網劇《摩天大樓》原著小說的作者,27日在滬開幕的2020上海-臺北兩岸文學營暨小說工作坊,她與多位青年作家、評論家以網絡連線方式展開「雲上」交流,談及對虛構的理解時,她認為,虛構往往從真實而來,但不是照著真實的樣子寫出來,而是通過不同類型的小說專長、喜好以及志向加以二度創造。
  • 作家談吃:吃的不是食物而是文化
    普通人愛吃,滿足的是口腹之慾;作家愛吃,不僅會吃,還能把食物寫的活色生香,進而描繪出吃的感受吃的文化,讓讀的人唇齒留香,回味無窮。周作人《知堂談吃》「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的塵夢。喝茶之後,再去繼續修各人的勝業,無論為名為利,都無不可,但偶然的片刻優遊乃正亦斷不可少。」《知堂談吃》是周作人所作關於吃食的文章的結集,由著名出版人鍾叔河先生編選。
  • 畢飛宇談怎樣讀小說
    書中輯錄了他在南京大學等高校課堂上與學生談小說的講稿,所談論的小說皆為古今中外名著經典,既有《聊齋志異》《水滸傳》《紅樓夢》,也有哈代、海明威、奈保爾乃至霍金等人的作品。《小說課》,畢飛宇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1月第一版,38.00元如庖丁解牛式的解讀中,畢飛宇將自己閱讀過程中體會到的那些欣喜、感動、驚訝甚至戰慄與讀者分享。
  • "FOX 2000"展映 流瀲紫張小北談小說改編影視
    "FOX 2000"展映 流瀲紫張小北談小說改編影視 共6張 1905電影網訊 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已於6月17日啟幕,此次上影節首次設立的「FOX 2000」展映單元,《搏擊俱樂部》、《怒火救援》、《與歌同行
  • 作家談官場小說:表達主旋律
    「我寫的是主旋律」《國畫》作者王躍文浸淫官場多年,小說中諸多類似的情節總會激起讀者探究其是否「寫實」的興趣。1984年,王躍文大學畢業後先是去了老家湖南漵浦縣政府辦公室工作,此後仕途還算順利,先調到懷化市政府,再到湖南省政府。在作家中,他是官員;在官場中,他是作家。只是,按王躍文自己的說法,「我是邊緣人,什麼都不算。」
  • 懷舊的旋律響起,聽作家馬世芳講述臺灣民謠往事!| 樂藝談
    第十七期「樂藝談」來啦!本期樂藝談,讓我們暫時放下古典樂,把視線轉向海峽對岸,聆聽一場臺灣音樂往事。臺灣作家、廣播人馬世芳將帶領各位觀眾,從最初臺灣青年開始唱自己的歌的時代說起,歷數至臺灣本土音樂迎來真正流行的時刻。
  • 臺灣作家陳雪來鄭「談」戀愛
    記者遊曉鵬實習生槐養浩本報訊 「一個人要談多少場戀愛合適
  • 專訪著名作家嚴歌苓:為寫小說,我當了把賭徒
    嚴歌苓在《媽閣是座城》新書發布會上談創作感受。本報記者 張 妮電影《芳華》的熱度還未散盡,又一部根據著名作家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媽閣是座城》日前上映。影片由白百何、吳剛、黃覺領銜主演。媽閣,即澳門(MACAU)。這部賭博題材的作品是嚴歌苓第一部描寫中國當代生活的小說。
  • 讀《汪曾祺談吃》
    □周齊林讀完汪曾祺的這本專門談吃的散文集,腦海裡會不由想起周作人的那本《知堂談吃》。周作人也是著名的人文美食家,但細細琢磨之後便會發現,周作人談吃的散文多的是一絲書卷氣,而少了一些人間煙火的味道。汪老是一位風雅獨特的美食家,之前與著名作家陸文夫被人稱為「南北人文美食家」。想來這樣的稱謂冠在汪老身上是非常合適的。與其他人文美食家相比,汪老不僅寫的一手關於吃的美文,美味佳餚也吃過不少,自然是見多識光,而且還能烹飪一手好菜。這應該說是難能可貴了。著名作家鄧友梅在《漫憶汪曾祺》一文中有這樣的回憶:路邊有個小酒鋪賣羊尾巴油炒麻豆腐。
  • 伯娜丁·艾瓦裡斯託談性別、族裔與小說寫作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的小說編輯託比·利希蒂希在播客節目中採訪了艾瓦裡斯託,討論獲獎的影響,以及英語文壇的性別、族裔生態。《上海書評》經授權翻譯此次對談以饗讀者。雖然這是很多不想要代表任何一種他們應當代表的人群的那種作家的觀點,但我不認為這是一種負擔。我對此有著一種不同的關係。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對作為一個黑人作家的想法有過很多不同的態度,有一個階段的我受夠了,我那時想的是,不要叫我黑人作家,我只是一個作家。
  • 著名作家李學輝長篇小說《國家坐騎》榮獲梁斌小說獎
    在榮獲第六屆《芳草》漢語文學女評委獎最佳抒情獎、第九屆敦煌文藝獎後,我市著名作家李學輝長篇小說《國家坐騎》日前又榮獲第29屆梁斌小說獎長篇小說二等獎。小說情節跌宕起伏,語言樸實自然,許多業界大家給予《國家坐騎》高度評價。著名作家劉醒龍說:「從最早寫唯有涼州大地上才出現的那位緊皮手,到此次只能馳騁在涼州大地上的義馬,李學輝用小說很好地傳承了王維、高適和岑參等人的古典浪漫精神,給文學長河的涼州畫卷,留下了品相純粹的一部。」
  • 祝賀《艾立新小說選集》出版 ——與艾立新先生一席談
    我最想見的就是艾先生的小說選集。他從書房裡拿出一本印刷精美厚重的小說集。小說集裡90%小說,我都讀過,還寫過相關評論,諸多評家也寫過相關評論。總之,艾先生的小說引起了較為廣泛的關注,結集出版,很有必要。我一直讀艾先生的作品,但並不了解艾先生的創作歷程。所以,這次來,一者為書,二者了解一下他的創作歷程。一席話談下來,終於明悟,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有所成就。艾先生從讀書時起就愛看書,愛寫作。這是初心,基礎也就是從此開始打下。
  • 臺灣著名作家亮軒福州與讀者分享臺灣讀書經驗
    臺灣著名作家亮軒福州與讀者分享臺灣讀書經驗 2015-11-21 16:41:1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想要談一場曠世奇戀?《烈火如歌》手遊了解一下!
    畢竟,晉江系小說已經用滿滿十幾年的HP向眾人證實了一個事實——在這個談戀愛滿是套路的現實世界裡,電視劇裡男女主人公非君不可的曠世奇戀,依然是現代人深深嚮往的東西。只是很可惜,不管是縹緲的仙人還是腹黑的男神,他們都只會出現在小說或者影視劇裡,現實生活中想要談一場這樣的戀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豬豬女孩想要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真的就沒有機會了嗎?
  • 八礦九月‖臺灣崔可銓老師專訪:少了我的這把吉它,臺灣搖滾還談什麼談!
    談到內地流行音樂就不能不談港臺音樂;而談港臺音樂,尤其是臺灣音樂,有一個人更不能不談。,也是臺灣當時最富盛名的美女作家…… 「我家有個有整面牆這麼大的大書櫃,很多作家的書出版前都要先送給我母親審稿,所以幾乎全臺灣作家的小說我家書櫃裡都有。
  • 楊照:談生命中的小說創作 蘇州沙龍
    楊照:談生命中的小說創作
  • 東西談創作經歷:優秀電視劇需用真情才能打動觀眾
    小說《後悔錄》改編為電視劇《愛你一生》,著名作家東西談創作經歷優秀電視劇需用真情才能打動觀眾「電視劇與小說越來越分化,我沒法繼續編劇,只寫了第一稿。」近日,著名作家東西在接受採訪時說出了之前一些未曾公開的觀點,同時引出關於影視與文學的一串話題。目前,河南衛視正在播出根據作家東西長篇小說《後悔錄》改編的44集電視連續劇《愛你一生》,東西是編劇之一。據悉,《愛你一生》是第二次衛視播出,首次播出是2015年5月1日的湖北衛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