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當年唱片銷量過百萬張的港臺歌手組合,知道一個就證明你老了

2021-01-09 切個洋蔥

這些當年唱片銷量過百萬張的港臺歌手組合,知道一個就證明你老了。

1、優客李林

1983年,17歲的李驥和林志炫就讀於專門培養專業的工程師的明新工專(後改名明新科技大學)。李驥在校時期以積累音樂和人生感受為主,他與室友組成的樂團主要是翻唱國外樂團。林志炫則接受音樂老師楊春華專業的美聲音樂培訓,在假聲男高音上的天賦已經初現端倪。機緣巧合之下,林志炫成為了李驥樂團的主唱。有了林志炫的加入,他們開始在臺灣的各種歌唱比賽裡嶄露頭角。1991年以國語專輯《認錯》出道,首張專輯銷量即超百萬張、入圍第四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演唱專輯獎、入選臺灣百佳專輯(1975~1993)第25位 ;1992年發行國語專輯《黃絲帶》;1993年發行國語專輯《少年遊》 和英文翻唱專輯《Ocean Deep》;1994年發行國語專輯《捍衛愛情》,同年11月入圍第六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演唱組獎;1995年發行組合的第二章英文翻唱專輯《Perhaps Love》;1995年,優客李林以精選集《昨日今日永遠》宣告解散。1997年,林志炫復出歌壇,先後推出個人代表作《散了吧》、《蒙娜麗莎的眼淚》、《單身情歌》。2006年,優客李林補開巡迴告別演唱會「再見,優客李林」 。

2、達明一派

達明一派(TatMingPair)是由劉以達(Tats Lau)與黃耀明(Anthony Wong)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成立的二人流行音樂組合。其中,劉以達主要負責作曲、編曲及樂器演奏,黃耀明擔任主唱,兩人亦擔任專輯的製作人。

1985年成立組合,1986年發布第一張EP《達明一派》。1987年4月推出專輯《石頭記》,確立其融會西洋流行音樂和中國民族音樂的電子風格。1987年年底推出專輯《我等著你回來》。1988年推出專輯《你還愛我嗎?》,同年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佳樂隊組合獎。1989年5月推出專輯《意難平》,主要表現各種形式的愛與欲,同年獲得第一屆叱吒樂壇流行榜組合金獎。1990年推出專輯《神經》,及精選集《不一樣的記憶》(含三首新曲),同年蟬聯叱吒樂壇流行榜組合金獎。1991年兩人宣布暫時分開發展,1996年重組並推出專輯《萬歲萬歲萬萬歲》及《萬歲萬歲萬萬歲演唱會》,之後再次分開。2004年,兩人再度重組,推出專輯《The Party》及《為人民服務演唱會》,2005年獲得中國歌曲排行榜華語樂壇傑出成就獎,同年獲得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殿堂樂隊獎,之後復又分開。 劉以達在周星馳主演的喜劇電影《食神》中飾演夢遺大師。黃耀明則與周華健等共同演繹了《真心英雄》。

3、小松小柏

小松小柏不是組合的名字,實際的組合名字叫「Twin-star」,他是比小虎隊還要早的青春組合,由臺灣雙胞胎包小松和包小柏於1986年組合成立,代表作並不多,例如《夢在飛》、《你是永遠的兄弟》等。哥哥包小松為很多大牌歌手製作過銷量不錯的唱片專輯,如無印良品、周華健、蘇慧倫、辛曉琪等。而弟弟包小柏除了給音樂人寫歌外,還參加了很多內地的選秀節目,曾經在快樂女聲裡怒批曾軼可。

4、草蜢

草蜢,中國香港歌唱組合,成立於1985年,由蔡一智、蔡一傑、蘇志威三人組成,因三人姓氏的部首都是「艹」(草字頭)而得名,蔡一智、蔡一傑是親兄弟,蘇志威則是二人的表兄弟。

草蜢1985年參加香港第四屆新秀歌唱大賽參出道,隨後師從梅豔芳,給梅豔芳伴舞。1988年發行首張粵語同名專輯《草蜢》 ,之後相繼推出《寶貝對不起》《失戀陣線聯盟》等歌曲,1990-1995年草蜢連續六年奪得香港叱吒樂壇流行榜「組合金獎」。

2000年後三人各自發展,但並未解散,2005年三人加盟BMA公司,再戰香港樂壇,2010年草蜢舉辦成立25周年紀念演唱會。

5、太極樂隊

太極樂隊,中國香港搖滾樂隊,香港八十年代樂隊熱潮的中流砥柱,由雷有曜(Albert Lui),雷有輝/暉(Patrick Lui),盛旦華(Edde Sing),鄧建明(Joey Tang),朱翰博(Ricky Chu),劉賢德(Ernest Lau)和唐奕聰(Gary Tong)七名成員組成 [1]。

1985年憑《暴風紅唇》獲首屆非主流「嘉士伯流行音樂節」冠軍,繼而進軍流行樂壇。成名作《紅色跑車》反應不錯,代表作《迷途》由雷氏兄弟合唱,宣告太極將在搖滾和商業之間尋求發展。《迷途》,《吶喊》,《冷血人》等作品寫出失落一代的迷惘。太極日後的作品部分主流化,初期的凌厲風格亦隨樂壇衰落日漸淡化。《全人類高歌》 令太極首先衝上單曲排行榜。2016年,太極樂隊獲得金針獎這個香港樂壇的最高榮譽。

這些都是當年我在初中時候聽到的樂隊,曾經令我們張狂,不小心洩露了年齡,但是經典就是經典,會一直傳承下去。

相關焦點

  • 華語樂壇唱片銷量最高的六位歌手,劉德華第四,沒有周杰倫
    時代在進步,科技更在進步,曾經的唱片時代真的一去不復返了,如今歌手紛紛選擇網絡發布音樂專輯,雖然如此,但曾經那些憑藉唱片叱擦風雲的歌手實在太值得我們關注,正是他們的歌聲陪伴了我們整個青春,今天黑史小編就來盤點下華語樂壇唱片銷量最高的六位歌手,純屬個人觀點,不喜隨便噴!
  • CD唱片過時 歌手賣什麼?
    以紅透亞洲的臺灣歌手周杰倫為例,2002年到2004年,周杰倫先後發行了《八度空間》、《葉惠美》、《七裡香》三張專輯。儘管很多人抱怨聽不懂小天王含糊不清的發音,擁躉者仍是蔚為壯觀。根據百度顯示的數據,三張專輯CD加上DVD的全亞洲銷量分別是280萬份、300萬份、320萬份。更別提小天王前面還有「歌神」張學友、「校長」譚詠麟、「哥哥」張國榮等一個個「豐碑」式明星。
  • 韓國人氣愛豆姜丹尼爾,累計唱片銷量突破100萬張,成為百萬銷量歌手!
    韓國人氣愛豆姜丹尼爾,累計唱片銷量突破100萬張,成為百萬銷量歌手! 8月7日,經紀公司表示,歌手姜丹尼爾在SOLO出道1年後,僅憑藉三張專輯就登上了百萬銷量歌手的寶座,想要了解更多他的最新動態資訊,不妨點擊上方關注一下吧!
  • 唱片沒人買,我們知道咋回事
    那麼,實體唱片的輝煌是如何在十幾年間轟然崩塌的?如今的樂壇該如何運轉?本期《貴圈》為你解讀這些年實體唱片過山車式的沉浮興衰。 CD音質好過mp3,黑膠更是音樂發燒友必備,可為何如今人們只圖方便?實體唱片的輝煌是如何在十幾年間轟然崩塌的?沒有了唱片銷量的保障,如今的樂壇該如何運轉?這些問題隱隱存於樂迷心間,需要一個更通俗易懂的答案。本期《貴圈》採訪了音樂發燒友、資深音樂人以及音樂產業經營者,帶你解讀這些年實體唱片過山車式的沉浮興衰。
  • 盤點港臺華語流行樂壇消失的十大唱片公司下篇
    張清芳單純一個歌手,專輯水準相對穩定,與搭檔音樂人曹俊鴻的關係就相當大。曹俊鴻早期為蔡琴、黃鶯鶯、蘇芮這些女歌手寫過歌,90年代也為滾石的「男神」級歌手張信哲寫過風靡一時的《有一點動心》和KTV神曲《過火》,創作實力毋庸置疑。
  • 《中國唱片銷量排行榜》:樹唱片市場新航標
    劉梅(1 /1張)2006年,中國唱片市場如日中天,內地及港澳臺歌手紛紛發片,各種音樂排行榜火爆螢屏,這當中最獨樹一幟的當屬CCTV-3《綜藝快報》欄目每周推出的《中國唱片銷量排行榜》。之所以說它獨樹一幟,因為它具有獨特的視角和評判標準——銷量。這也是《中國銷量排行榜》創始人,《綜藝快報》欄目主編劉梅,為這一節目賦予的全新視點。由於唱片市場的急劇繁榮,浮誇之風陡然盛行,歌手每每發片,唱片公司都會爆出超過百萬的銷量,但真正的銷量究竟是多少呢?
  • 韓國上半年唱片銷量排行:BTS登頂,小十七緊隨其後,邊伯賢第3
    2020年2月份,BTS推出第七張專輯,並且在韓國銷量達到426萬張。這一數字即使放在過去唱片行業景氣的時代,也是個相當亮眼的成績。另外,這張專輯在美國的銷量達到55.2萬張,並且成為美國樂壇上半年的銷量冠軍,也是唯一一張銷量突破50萬的唱片。
  • 世界音樂唱片總銷量排行,席琳迪翁超2億銷量,華語歌手沒上榜?
    席琳·迪翁的唱片銷量全球累計超過2億張。艾爾頓·約翰1964年在一個周末酒吧開始了音樂生涯,在1969年推出了首張個人專輯《Empty Sky》。在20世紀70年代,艾爾頓·約翰的七張專輯都登上了美國排行榜的冠軍位置,並且其中有六張入選了《滾石》雜誌評選的「史上最偉大的500張專輯」。在1987年的時候憑藉歌曲《That's What Friend Are For》獲得了第29屆格萊美「最佳流行樂隊/組合」獎。
  • NCT今年專輯賣出511萬張,成為雙百萬銷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大家知道,NCT今年的專輯銷量有多少嗎?NCT大家肯定都知道了,因為這個組合的特點決定的,他的人數沒有限制,可以無限增長,但是想來無限是不可能了,因為舞臺就這麼大,想要容納這麼多人一起唱跳,難度就不是一點點了。
  • 盤點港臺華語流行樂壇消失的十大唱片公司中篇
    ,包裝推出一些本地歌手發行唱片,事業非常興旺,最鼎盛的階段至少有15年左右,寶麗金在港臺地區的重要轉折的確是以重大歷史進程的1997為一個時間節點。例如陳慧琳的走紅都知道雷頌德居功至偉(國語歌方面還有一個重量級人物是殷文琦,殷文琦本來和飛碟淵源極深,但畢竟與寶麗金的合作也非常密切)。前期雷頌德與華納唱片來往較多,比如一手將郭富城從當年的偶像型人物改造成極富個性的新風格代表,《純真傳說》專輯為郭富城音樂事業帶來一個轉變。
  • 盤點港臺華語流行樂壇消失的十大唱片公司中篇​
    鄧麗君代表作《難忘的一天》 1979年     寶麗金公司當年在亞洲地區專門設立分公司,包裝推出一些本地歌手發行唱片,事業非常興旺,最鼎盛的階段至少有15年左右,寶麗金在港臺地區的重要轉折的確是以重大歷史進程的1997為一個時間節點。     曾幾何時,寶麗金幾乎要算外資公司在港臺地區流行音樂界最風光的代表。
  • 盤點港臺歌手90年代在內地的排名
    20大金曲)2,周華鍵(5次當代歌壇港臺男歌手,9次音像世界唱片銷量月冠,5.5首當代歌壇金曲,7首音樂榜中榜20大金曲)3,王菲(5次當代歌壇女歌手,4次音像世界唱片銷量月冠,6首當代歌壇金曲,8首音樂榜中榜20大金曲)4,劉德華(4次當代歌壇男歌手,3次音像世界唱片銷量月冠,6首當代歌壇金曲,8.5首音樂榜中榜20大金曲)5,張信哲(3次當代歌壇男歌手
  • 當年,這張唱片讓她賺了名聲卻賠了銷量!
    一直以來斌少收集黑膠都以二手為主,但偶爾會有全新的,近日斌少在香港花了近四位數「搶」到一張「逼格」十足的全新黑膠:2012年新世紀出版·林憶蓮《野花》,這張雙圖案彩膠的黑膠碟由德國老虎魚製造,保持最原音效果,珍貴之處是全球僅發行1000張,斌少搶到的這張編號是:0273.
  • 老唱片上的張國榮(中)
    《Monica》是香港流行音樂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為香港樂壇注入了一種勁歌熱舞的活力,成為粵語勁歌的鼻祖式作品 並於1999年入選港臺「世紀十大金曲」 1985年 他在紅館連開十場個人演唱會,打破了香港歌手初次開演唱會的場數紀錄 1986年
  • 盤點:專輯銷量最高的華語歌手,你的偶像上榜了嗎?
    她是一位歌者,也是一個文化符號。作為「華語一代歌后」,至今100張唱片,僅在1984年到1987年四年在日本就狂賣專輯970萬張,平均每張唱片有100萬的銷量。1984至1986年間,先後以《つぐない》、《愛人》、《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三曲三次獲得日本有線大賞和全日本有線放送大賞兩項日本音樂頒獎禮大獎的最高獎項,是國際公認的最成功和最具影響力的中國歌星。
  • 我最喜歡的港臺歌手
    在這麼多的歌手當中,我最喜歡的港臺男歌手是歌神張學友。張學友(Jacky Cheung),1961年7月10日出生於香港,1984年因獲得首屆香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而出道。1985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Smile》;同年憑藉歌曲《遙遠的她》在香港樂壇獲得關注 。
  • 唱片銷量遠超「四大天王」的王傑為什麼要宣布退出歌壇?
    現在的95後,00後,可能知道張杰,但也許不知道王傑!王傑歌裡傳達著一種真情,悲傷,又帶奮發向上的情懷!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王傑無疑是華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歌手之一,他的成名曲《一場遊戲一場夢》是很多70後和80後的記憶。黃國倫和黃子佼都是臺灣知名的藝人,都表示這張專輯曾經力壓當時紅極一時的「四大天王」狂銷1800萬張,成為華語歌壇的一段傳奇。
  • 下一個杰倫?華晨宇居然在臺灣省也那麼紅?五大唱片銷量榜單全部冠軍
    華晨宇的《新世界》排名臺灣五大唱片銷量榜單全部冠軍,最恐怖的是91.02%的銷售佔比,讓大家不得不服。話說,如今的華語音樂巔峰,逐漸被內地的歌星所取代。雖然大部分新歌都無法打動喜歡懷舊的8090後,但隨著00後聽眾的迅速崛起,內地流行音樂,主宰了整個華語音樂圈。
  • 「安德魯的老唱片」艾敬《我的1997》1992
    專輯名稱:我的1997歌手姓名:艾敬製作公司:大地唱片發行公司:魔巖有限公司發行公司: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Japan) Inc.專輯由香港著名作詞人劉卓輝創立的獨立廠牌「大地唱片」出品。這張專輯樂手和幕後製作團隊請來了幾乎當時中國原創樂壇的全部精英,黃曉茂、王迪、臧天朔、劉效松、三兒、王勇、**、陳勁、三寶等等。
  • 盤點香港樂壇黃金時期銷量冠軍唱片:張學友霸榜,劉德華痛失冠軍
    香港在70年代開始經濟騰飛,市民消費力旺盛,也推動了唱片工業的發展,本地歌手的唱片,當年銷量最高可達四十萬張左右,俗稱「八白金」。在香港歷史上,這些銷量冠軍唱片推動了粵語樂壇,乃至華語樂壇的發展,下面就根據香港樂壇頒獎典禮(主要是金唱片和十大中文金曲)的銷量冠軍獎項,評價2000年之前的銷量冠軍(進入21世紀,唱片銷量大減,唱片銷量與歌曲影響力已經不能劃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