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英華蘭DrBing
ID:HiDrBing
知性逗比德國兒童教育學者,精通英法德三語,遊走生活於多個國家和文化,通過對無數孩子和不同階層家庭背景孩子生命軌跡的思考,呈現給你一副兒童教育的總體畫面。
這年頭,很多工作都是「螺絲釘」性質,有人願意去幹,也只是為了養家餬口,就是「看在錢的份上忍了」和「中彩票肯定趕緊找老闆辭個職」那種雞肋工種。
就傳統工作而言,就連發達郭嘉傳統職業中「高富帥」的醫生,律師,企業管理,幹得也是很悲催的。
我認識的人裡面明確表示「元氣滿滿去上班」「愛工作」的,要麼是工程師(或者創造性職務),要麼就是企業主(僅限業務好的時候),而且少之又少!
就連Bing公,他對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不是「我愛你」,而是「明天不想上班」。
於是我們的問題來了。
怎麼可以不被社畜工作和金錢綁架,真正幸福地生活呢?
我Bing很小的時候就有一個執念,就是像「在海灘上上班」概念的提出者維珍老總richard brandson那樣:
這個好像不難,首先海邊買個豪宅,然後找一個soho遠程作業的工作。
隨著疫情後soho的大面積推廣,我覺得天堂離我們已經不遠了。
然而工作爛,家離海再近一樣解決不了問題。
工作本身真滴嗨皮才是重要滴。
那就是,怎樣才能真正地,站著把錢賺了。
現在就開始8。
一邊週遊世界一邊賺錢
昨天逛知乎,看到有人說,一輩子最大一宗奢侈品,是一時興起給自己買了條破冰船玩。
我就想,我見過最牛逼的也就是買條遊艇玩,誰口氣那麼大?拎出來溜溜。
一看名字,我擦,惹不起惹不起,這不就是那對一言不合賣了公司跑去環遊世界的冒險家夫婦嗎?
張昕宇梁紅和他們的破冰船
對於張昕宇梁紅這兩口子來說,買私人飛機遊輪這種已經沒啥意思了,於是他們就挑戰了個一般人聽都沒聽過的破冰船,貴不說,還是艘「破」冰船。
但畢竟這玩意屬於「國之重器」,不是想買就能買,所以他們全世界跑了不少國家,找了各種機構和人,攢了一大摞機票,才終於買到這艘船。
然後他們現在是全世界唯一合法擁有這個級別破冰船的個人。
酸了酸了,感覺這兩個人就完全是那種工作嗨皮、站著賺錢的典範呀!
說起他們站著賺錢的故事,也是很精彩。
張昕宇和梁紅4歲就認識了。
1999年,張昕宇從部隊退伍,不希望被分配到動物園,就拿著2萬元的退伍費,和梁紅開始創業。
倆人賣過冷飲、烤過羊肉串、承包過公共廁所、鼓搗過豆腐機,再後來,慢慢進入到大型機械的進出口貿易行業,開始了快速積累財富的階段。
但那段時間也是最累人的。
用張昕宇的話說:
一個月可以用掉30張機票、12張火車票、2張船票,沒在床上完整睡過一個覺,一度抑鬱,奔波幾年的疲憊積累在身體裡,像火山一樣。
有錢後的日子,就覺得單純賺錢太不開心了!
只有賺錢,沒有生活,如果錢只是堆在銀行卡裡的數字,那賺再多錢又有啥用呢?
於是08年的時候,兩人決定去「過一下自己的想過的生活」——賣了公司和房子,準備用一個億的預算制定一個為期十年的週遊世界計劃!
有人問,環遊世界需要花一個億嗎?
那就看你怎麼遊了。
比如張昕宇梁紅想來個環球飛行,那麼就需要一架飛機,差不多剛好是北京三環的一套房。
再比如他們駕帆船航行兩萬海裡去南極結婚,那麼光一艘帆船的成本就要1200多萬港幣。
10年時間,這兩個人民幣玩家走過了全世界200個國家,於是有很多人擔心,一個億預算夠沒夠啊,錢花完了怎麼辦?回來以後找工作嗎?不然吃什麼?
那真是多慮了。人家8年後回來賺了2個億。
那兩個億是怎麼賺的呢?
因為他們在旅行的時候,把沿途所看到的風光都以紀錄片的形式拍攝了下來,取名叫《侶行》,放到各大視頻網站裡,很快他們就擁有了大批的粉絲。
一經播出,它的點擊量比一些熱門的影視劇還要高,慢慢地,名聲就開始打響了,很多贊助商也找上了他們。
本來是為了cover成本才接的贊助,再後來,他們的節目慢慢上了軌道,就把這做成了一門生意。
所以人家現在是在一邊旅行,一邊賺錢。
這是多少人畢生的夢想啊!
最主要的,還賺的很開心!覺得自己做的事特別有價值!
比如15年的時候,他們駕車走了1萬公裡,從北京到阿富汗,使用建築投影技術,重現了被塔利班炸成碎片的巴米揚大佛;
在伊拉克的巴格達,他們記錄下一個大提琴演奏家用音樂安慰戰亂中的百姓的故事和感人畫面,這個人每當城市發生爆炸,都會拿起大提琴演奏;
他們用無人機幫庫德人定位了isis的軍事基地,然後把基地炸毀了,被isis懸賞人頭。。。
未來,他們的計劃是幫助更多的人一起去看世界;開著他們的破冰船幫助中國科學家去北極,完成國家的科考任務;徵集上百個中國年輕人,完成屬於他們的「侶行」。
用張昕宇梁紅自己的話說:
「從充滿著欲望和銅臭味的商人,變成了一個旅行者,走遍了世界,聽了上千個故事,在世界各地有了各種各樣的朋友,發現了生活有很多另一面,不只有賺錢。」
不過,這樣一邊週遊世界一邊站著賺錢的路子,也是需要很高的門檻啊,一般人真是羨慕都羨慕不來。
全世界飛著賺錢的
前陣子在網上閒逛,看到一個視頻,說今年頭等艙的餐食標準已經降到和經濟艙差不多了。
不過在看視頻的時候,更能引起我注意的是這個拍視頻的人——SamChui。
這人是幹啥的呢?
他的職業聽著就灰常高大上——專業頭等艙測評師!
因為經常乘坐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的頭等艙,加上身份神秘,航空愛好者們都稱呼他為「神豪SamChui」。
此人的職業目標也很純粹,就是把全世界飛機的頭等艙都體驗一遍!
完全符合我們舒舒服服、高高興興就把錢賺了的標準!
有粉絲問他是怎麼進入的這個行業。
他說:對自己來說,這不是一項工作,實際只是一個愛好。
嗯。。。
確實,出生在北京的80後Sam從小就很喜歡坐飛機,喜歡關於飛機的一切。
用他的話說,「別人去遊樂場,我跑去機場」。
sam和媽媽
後來和媽媽一起搬到香港,他的學校在半山區,而啟德機場在九龍城,車程都得花一個小時。為了去機場看飛機他甚至不惜逃課,還喜歡收集不同航空公司的時間表、行李標籤、貼紙。
1993年他13歲時,就第一次獨自坐飛機去旅行了。之後用了幾年時間,他就把米國十幾個州遊遍了。
也是從那時起,他更加愛上了這種「空中飛人」的感覺。
後來去了澳洲生活,在剛拿到駕照後他第一個去的目的地還是機場。
Sam的航空攝影集
90年代末,他每年都要回一次北京,而每次他都會在首都機場拍飛機。
當時還是用膠捲相機,他把底片掃描後放到網上,很多人覺得他拍的很好,也跟著去拍。
再後來就慢慢發展到拍視頻。
工作出差,或者有假期出遊坐飛機,他都很喜歡用視頻記錄下來,放到網上給大家看。
然後他發現這種東西還挺多人喜歡看的,就愈發開始鑽研琢磨,怎麼樣把視頻拍的更好看,更生動。
但其實sam的主業一開始並不是「坐飛機」,而是在阿聯一家投資銀行做數據分析,百萬年薪也讓人很多人羨慕。
不過銀行的工作總覺得沒激情,sam心裡還是最喜歡和飛機有關的事物。
直到2017年,他拍了阿提哈德「空中官邸」那條片子,一下子就火了,居然有2000多萬點擊!
他才發覺,原來Youtube有這麼多喜歡飛機的人,看來專門「坐飛機」也能養活自己呀!
阿提哈德航空的「空中官邸」
就這樣,38歲的sam乾脆地辭了職專心幹起了自媒體,做「頭等艙測評師」,真正實現了把興趣當事業。
到現在,他已經坐過接近2000個航班,是世界知名的航空博主。
從民航機到直升機、小型飛機、私人飛機,甚至貨機,所有的機型幾乎都體驗過了。
他每天的工作,實在是很讓人羨慕。
今天在浪漫的稻城亞丁,體驗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機場:
明天又從倫敦飛雪梨,感受可以看兩次日出的全世界最長航班:
在頭等艙裡欣賞舞蹈演員的空中芭蕾:
在全球頂級豪華的「空中皇宮」波音747-SP裡,參觀閃瞎狗眼的飛機洗手間:
在法航品嘗地道豐盛的法式早餐:
嘗試速度是音速兩倍的全世界最快飛機——協和式超音速客機:
說白了,這不是站著賺錢,而是躺著賺錢啊!
Sam在享受阿提哈德航空的「The Residence」服務
那sam具體是怎麼賺錢的呢?
其實就是靠把視頻上傳到網站,然後賺取網絡廣告分成。
Sam說,現在當網紅的收入已經超過了當初在投行的收入了。
目前他在西瓜視頻主頁有122個視頻,裡面90%以上都是他乘坐頭等艙的經歷。
而在Youtube頻道上,sam大概有120萬粉絲,他拍攝的飛行體驗短片總共有2.4億次的播放量。
他不光做播客發布視頻,還有自己的網站,出過3本關於飛行的書,還會定期向CNN、彭博社等媒體提供關於航空的評論。
2018年Sam的飛行地圖
對於別人來說,坐頭等艙是享受,對於sam卻是工作。
這不就是把享受當工作嗎?
看過他的經歷後,很多人都被他的職業所吸引。
但一般人想要做到他這種程度還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一開始Sam都是用自己的工資和存款體驗頭等艙的,也是慢慢紅了之後才能出書、建網站、賺廣告分成。
所以胖友們,看來站著賺錢還是需要有資本的啊!
歲月靜好、在家賺錢
不好意思,因為我Bing從小認知中(被週遊世界的bing媽影響)總覺得全世界跑才是人生最高境界,忽略了一些把宅在家歲月靜好作為終極理想的人。
但其實宅在家裡賺錢它也很香!
比如日本這個92歲的老太太,就是很好的例子。
如果你覺得前兩個例子起點門檻太高,可模仿性太低,那麼日本老太太的故事也許能給你啟發。
她就是來自日本熊本縣的,人稱「西本奶奶」的西本喜美子。
如今西本奶奶是日本攝影界紅人,但她其實是72歲才開始接觸相機的。
1928年西本出生在巴西,8歲時回到日本生活。
年輕時,她開過美容店,也當過職業自行車選手。
27歲那年,她從運動界退役,嫁給了同鄉的一名公務人員。
隨著三個孩子的出生,西本就在家做了全職媽媽,過著平靜而瑣碎的家庭生活。
但其實西本一直有個夢想,那就是等娃長大,有自己的時間了,她想給自己找點樂子,幹點自己想幹的事。
有一天,開辦攝影培訓班的兒子回到家,突然對西本想出一個建議:反正你閒著也是閒著,拿相機拍照玩玩唄。
就這樣,72 歲的西本奶奶第一次拿起了相機。
結果一通「咔嚓咔嚓」之後,老太太就迷上攝影了,原來拍照這麼好玩!
作為攝影培訓班裡年齡最大的學生,西本奶奶也沒在怵的。
而且她發現,與其出去到處找拍攝素材,宅在家裡自拍它不香嗎?
只要點子妙,生活中就處處是素材啊!
就在自家的屋子和小院子裡,西本奶奶布置上簡單的場景和道具,一天的「自拍」工作就開始了。
有時候,她演一個「碰瓷兒」老太太:
有時候是愛玩刺激的瘋奶奶:
扮演個小動物咱也不在話下:
誰還不是個寶寶呢?
也有時,你完全猜不透她在幹嘛?
今天天氣不錯,掛出來曬曬太陽!
今天小酌一杯,我就是啤酒本酒:
別看咱年紀大,走起路來不輸快銀!
高空拋物,後果不堪設想!
垃圾分類,人人有責:
寶寶苦,寶寶不說!
總之,西本奶奶的風格時而滑稽可笑,時而毫無邏輯,時而精分詭誕。。。
也因此,她被網友評價為「『賤萌痴呆』不驚人死不休」的老太太。
可能她自己也沒想到,80多歲還能一不小心當上自拍網紅。
再加上她74歲才自學成的高超後期PS技術,「日本攝影新星」就這麼誕生了!
在2011時,西本奶奶還舉辦了個人影展,2016年,老奶奶又出版了第一本攝影集:《不是一個人喲》。
89歲那年,她又在京東舉辦了自己的攝影展,還曾連續4年在熊本縣美展上獲獎。
2017年和2018年,她又受到知名數字媒體Adobe公司的邀請,擔任新年賀卡藝術總監。
總之,靠在家自拍賺的錢已經讓西本奶奶過上了很不錯的生活。
而且她對粉絲說,「在拍照的過程中,其實人生已經獲得了較之前100倍的快樂!」
現在,西本奶奶家已經變成了一個專業攝影工作室,器材和道具遍地都是。
但她樂在其中:「對我來說,都是寶物!每天都好開心!」
所以說,有一項熱愛的並為之投入的事業,高高興興就把錢賺了,是多幸運、幸福的事啊!
看完上面這三個故事,我們會發現這些站著掙錢的人有一些共同點:
首先,他們從事的一定都是自己真正感興趣、真正熱愛的行業。
其次,他們前期一定都在這件事上投入了大量成本,這個成本不光是金錢,還有時間、精力。
第三,即便是自己熱愛的行業,有一天變成了恰飯的工作,也容易有「吃屎」的感覺。
所以仍需要拿出最飽滿的熱情去認真對待,把事情做到極致,否則是一定沒法成功的。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如果想讓娃子今後找一份站著賺錢的工作,需要培養他們哪些品質呢?
對這個世界報以廣博的興趣,對生活充滿熱愛和好奇心,對自己所做的事能夠持之以恆,不輕易放棄,勇於挑戰,那麼找到一份站著掙錢的工作並不難!
最後,祝願大家都能開開心心,站著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