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不要再被《舌尖》這種歲月靜好的美食節目欺騙了!什麼中華美食源遠流長,八大菜系各有千秋……你們都還被蒙在鼓裡!
從古到今,中華大地上都存在著一股可怕的黑暗飲食勢力,他們神秘而且勢力龐大。
今天,文字君就冒死為大家揭露中華傳統黑暗料理的真相!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的飲食用度必須是最好的。但即便如此,一國之君也逃不過黑暗料理的影響與控制。
甚至,這些詭異到肝顫的菜餚都可以堂而皇之地成為國宴。
▽
/ 傳說中的八珍,大猩猩的嘴唇 /
八珍就是八種國宴級別的頂級美食,這種說法最早在先秦的《周禮》中就已經出現過了。
《禮記.王制》篇有一句話說:
庶人無故不食珍。
意思是說,小老百姓們沒有特殊的緣故,不可以吃美食,更別提人間至尊美味八珍了。
這麼高大上的皇家特供,你知道它們是哪八種食物嗎?明代俞安期所輯《唐類函》指出:
按《禮》所謂八珍者……後世則侈雲龍肝、鳳髓、豹胎、鯉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蟬。
什麼,豹子的胎盤?你不要讓我去試吃,我根本就不會給你這個機會的好嘛!
另外,猩猩的嘴唇好不好吃,這在今天,除了非洲還在吃猩猩肉的朋友們之外,大概也沒人了解了吧?
▽
/ 古代老乾媽,才是真火辣 /
古人非常喜歡吃醬菜,他們把這叫作醢(hǎi),就是用各種肉,搭配鹽、酒、香料、發酵用的曲製作成的調味品,也可以直接當菜吃。
那麼,這種聽起來比老乾媽還好吃的肉醬,黑暗在哪兒呢?
請看他們使用的諸多食材中的這幾種:
蠃醢:蝸牛
螷醢:蛤蚌
蚳醢:螞蟻
是不是頓時感覺難以下咽了?吃肉醬仿佛在吃蟻力神……
▽
/ 聖人食甘露,真相令人吐 /
天降甘露,在古代是可以用來拍馬屁的祥瑞。漢武帝特意造過一個承露盤,漢宣帝還曾經以甘露作為自己的年號。
可是,下個露水有什麼可祥瑞的?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
(甘露)其凝如脂,其甘如飴。
這玩意是塊狀、甜的,吃了甚至可以修仙。
這麼神秘的保健食物,到底是什麼呢?根據明代人的吐槽:
乃蟲之尿也。
其實就是蚜蟲屎!
皇帝一生蹲在深宮裡,缺少人間煙火知識,被黑暗料理洗腦也在所難免。
▽
/ 古人多甜黨,甜到很憂傷 /
從南北朝到宋明(這已經幾乎可以代表整個傳統歷史了),從民間到皇室,古人都超級愛吃甜。
吃貨陸遊曾經在自己的書裡記載過一款蜜漬豆腐,嗯,身為鹹黨的文字君表示不能忍受……
堪稱甜黨殺手鐧的一道菜,叫蜜漬逐夷。聽著挺文雅,但是口味相當重。
逐夷,就是河豚,蜜漬逐夷就相當於蜜糖醃的魚肉。《南齊書》記載:
帝素能食,尤好逐夷,以銀缽盛蜜漬之,一食數缽。
如此詭異的黑暗料理,南朝齊明帝居然一次能吃好幾小盆。古人的味蕾,真是不可理喻。
▽
/ 做菜擱香水,一桌薄荷味 /
唐宋時期,東南沿海一帶多有西域大食人(請注意斷句!)旅居,時間長了,也很能影響當地的飲食習慣。
其中一種習慣就是,吃什麼都要加香料!動輒:
撒以薔露,散以冰腦。
薔露就是玫瑰露,屬於可食可用的古代香水,看過《紅樓夢》的朋友應該對這玩意印象深刻。
冰腦就是冰片,可藥用,味道很像薄荷但是有點苦。
所以大家感受一下,滿桌子食物散發著玫瑰花露水和薄荷味,這飯還能吃嗎······
▽
/ 不被虐一把,就不叫過年 /
你還記得每次點菜前,跟煎餅師傅、涼皮師傅、各種師傅囑咐過的那句「不要香菜」嗎?
那古人過新年必吃的一道菜「五辛盤」,你是沒法碰了。
所謂五辛盤,就是五種辛味(刺激性口味)食材匯在一起的拼盤菜。哪五辛呢?——蔥、蒜、韭菜、油菜、香菜。
晉代為民除三害的那個周處,在自己的書《風土記》裡寫到:
元日造五辛盤,以發五臟氣,即蒜、蔥、韭菜、芸苔、胡荽是也。
新年第一天就這樣虐待自己,古人的精神我是很佩服的。你們慢慢吃,我先走了。
▼
不要幼稚地以為大中華黑暗料理只能在國內肆虐,實際上,他們早就已經全面攻陷整個東亞和南亞了!
比如「黑暗料理」一詞的原產地日本,堪稱深受其害。
▽
/ 黑暗老前輩,壽司詭異味 /
日本「國菜」壽司的吃法,最早是我國唐代傳過去的,它的前身叫做鮓(zhǎ)。
《齊民要術》中記載:
鯉魚切片,撒鹽,壓去水,攤甕中,加飯於其上,一層魚,一層飯,以箬封口。
這不就是壽司做法嗎,沒毛病呀!一層魚加一層飯,聽起來就很有食慾!
但重點是,鮓的製造過程中,要掉倒一次發酵出來的紅湯,然後成熟。最後去掉米飯,只吃那些發酵得黏黏糊糊的魚肉······
▽
/ 你有口子窖,我有口來嚼 /
大家記得《你的名字》裡女主角吐米飯的橋段嗎?那個不是瞎編的,歷史上確有其事。
日本古代的酒,是用人嘴嚼過的米發酵成的,被稱為「天甛酒」。
我們中原文化沒有口嚼酒的習慣,但是在史料上卻能找到東北的滿族人(又稱勿吉、靺鞨)「嚼米為酒」的記錄。
▼
吃吃吃說完了,喝喝喝也不能放過。
▽
/ 唐人請喝茶,水煮老虎菜 /
我們今天說泡茶,擱唐代就是煮茶;今天喝完茶有茶渣,唐代喝茶都是茶末,喝完乾乾淨淨。
唯一能體現他們重口味就是:唐代人喝茶要加鹽,還要加蔥姜、棗、桔皮、茱萸、薄荷……一起放水裡煮開。
友情提示,這種酸爽的味道可以參考潮汕兩廣地區的鹹擂茶,文字君親測,結果喝吐了。
▽
/ 萬物皆可鹹,隨時要帶鹽 /
前邊說古代中國人愛吃甜,其實不全面,古代人也極愛吃鹹。
新下來的水果,用鹽醃了吧!路邊上買的飲料,鹹的!
傳說中周邦彥趴在宋徽宗和李師師床下寫的那首《少年遊》裡說: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縴手破新橙。
吃個橙子也要蘸鹽!古代買鹽難道都是白送嗎?什!麼!都!要!加!鹽!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古代食譜:
三百顆梨,五斤糖熬,加一斤鹽,半斤酥油,燒黑為止,晾涼請吃。
祝各位看到今天的推送能有個好胃口!
▼
反轉套路表情包 丨土姓汙姓取名指南
老外神評論尬吹國貨丨爸媽認識你不認識的字
一張圖看文豪黑歷史 | 細思極恐的歌詞
關注和分享,總有一個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