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中華料理」和「中國料理」傻傻分不清?快來了解一下吧

2021-02-07 日本物語

日本的中餐,分 「中華料理」和 「中國料理」兩種。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其中卻有不小的區別。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中餐在世界遍地開花,頗負盛名,徵服了天南海北食客們的味蕾。在日本,中餐店更是隨處可見,大家有沒有在日本嘗試過中國菜呢?日本的中餐店分為兩種,一種叫「中華料理」,一種叫「中國料理」。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在菜品、價格、餐廳的檔次和氣氛環境上有著很大差別。前者,也就是「中華料理」的餐館一般提供天津飯呀幹燒蝦仁呀等適合日本大眾口味的日本中式家常菜,價格經濟實惠,多由日本人或是老華僑經營,店面以質樸狹小的居多,並且在街頭隨處可見;而後者,即寫著「中國料理「的中餐店,老闆和廚師很多都是中國人,一般不會為迎合日本人的口味而特意去改變傳統味道,提供地地道道的中國菜,比如魚翅、北京烤鴨等,價格自然也比較貴,屬於高級餐館,店內布置也頗有中國風格,有些還給人以富麗堂皇之感。因而,對於一般的普通日本百姓來說,他們更熟悉的是「中華料理」,提到中餐,往往腦袋裡浮現的也是經濟實惠的日本化的中餐。中餐在日本一般認為是在江戶時代最先傳入長崎的。最初主要是以點心為主的「卓子料理」。之後在定居長崎的華僑們的推廣下得到普及,而且為了迎合日本人的口味而作了種種改變。慢慢地,在京都大阪東京等城市也得到普及。到了大正昭和時期,「中華料理」作為大眾菜餚開始流行。日本人最喜歡吃的拉麵其實也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日本最早關於中國麵條的記載中稱,明朝遺臣朱舜水流亡到日本後,用麵條來款待日本江戶時代水戶藩的領主德川光國。明治時代,日本人在中國面的基礎上,為迎合一般百姓的口味,進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創新,逐漸形成為現今風味獨特的一種日本大眾麵食,也成為了每位中國遊客到日本必去品嘗的日本美食之一。

另一個很有代表性的食物是餃子。據說日本人最早吃到中國的餃子是在江戶時代,但那時還是百姓可望不可及的食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在一般民眾中得到普及。由於戰敗後的日本兵士回國以後失去了工作,走投無路之下,就把在中國學到的做餃子的手藝用上,開起了中華料理店,讓一般的老百姓也吃上了餃子。

日本的餃子皮薄,注重餃子餡;而中國的餃子皮厚,不僅講究餃子餡,中國人還非常在意餃子皮是否勁道。在對餃子的認知上,中日兩國之間還有一個非常大的不同。那就是,在中國,餃子是作為主食食用的;而對日本人來說,餃子是一道菜,在日本的中華料理餐館裡,你常常能看到日本人餃子配米飯吃的奇異光景,讓中國人大跌眼鏡。另外,在日本說到餃子,一般指的是煎餃,而且餃子餡裡還喜歡放大蒜,把蒜剁碎放在裡面。而在中國說到餃子,大家往往聯想到的都是水餃吧,大蒜則是放在蘸汁調料裡的。有意思吧!

日本還有許多中國人沒有聽說過的中國飯菜,比如天津飯。提到天津飯,大概很多喜歡動漫的朋友會想到「七龍珠」,是的!那裡面的名字就是來源於此。日本的「天津飯」,是將雞蛋和水、蝦仁、蟹肉、蔥花、香菇等配料攪拌在一起,煎出一張鬆軟的芙蓉蛋,然後蓋在米飯上。其實在天津根本沒有這道菜,它不過是日本人發明的「中華料理」而已,因為符合了喜歡吃雞蛋的日本人的口味而大受歡迎。另外還有一種叫「辣醬炒蝦仁」的菜,它是四川出身的日本著名中餐廚師陳建民在川菜乾燒蝦仁的基礎上,結合日本人的口味 「再創作」而成的一道中式日本名菜。由於日本人不習慣豆瓣醬,因而在調味時添加了番茄醬和蛋黃,以此來調和辣味。日本的「中華料理」普遍味重又偏甜,麻婆豆腐也同樣因為口味問題而改用日本山椒來代替花椒,和四川正宗的麻婆豆腐比起來,少了一份辛辣的刺激,更易於被日本人接受。

所以,概括地來說,在日本,相對於正宗地道的高級中餐「中國料理」,「中華料理」指的是已經本土化的、迎合了日本人口味的大眾菜。當你去日本旅遊時,不妨找一家「中華料理」小飯館,去嘗一嘗那裡的日本味兒中餐,比較一下「中華料理」的味道和我們的中餐到底有哪些不同,這一定也是個不錯的外國文化體驗吧。



(文章內容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如果喜歡我們的作品,請持續關注日本物語和我們的知日圈App,並動動您的小手給我們加星標,以及文章右下角的「在看」!

以下是星標的添加方法,在這裡要感謝各位讀者,我們需要大家的支持,你們的支持是我們一所懸命的動力!

 


別忘了點「在看」喲↓↓


相關焦點

  • 那些出生在日本的「中華料理」
    中華料理在日本人氣挺高,中國人經營的中華料理店隨處可見。平時在日劇裡,我們也可以常看到豬腳們出入中華料理店,點點麻婆豆腐、餃子吃。但是在日本,有些中華料理和地道的中國菜卻不一樣。比如常常還會看到日劇男女主角溫馨分饅頭吃的片段,當時也在吐槽,日本的饅頭居然有餡!豆沙餡的叫豆沙饅頭(中國部分地區也有這樣稱呼的),肉餡的叫肉饅頭……許多日本的中華料理,在中國都不常見。在日本的中華料理店裡常常混雜著日本出生的中國菜,這也是比較有趣的現象。這裡我們一起盤點一下那些出生在日本的中國菜吧!▼
  • 在日本的中國料理和中華料理的區別
    >中華料理」或「中國料理」,那麼問題來了,這些中華料理和中國料理,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同時中國的料理,為什麼叫法卻不一樣呢?日本某綜藝就圍繞這個問題展開了研究~為此,節目組請來了對中日飲食文化有著深入研究的徐航明教授為此說明~
  • 日本的「中華料理」和「中國料理」,哪個是正宗中餐?
    在日本這道菜也是日本人心中比較好吃的「中餐」,但是除非是相熟的中國人開的中國料理店做的,如果是隨便找的中華料理店裡的麻婆豆腐總會覺得,味道有點奇怪。當然如果是超市買的方便性麻婆豆腐素,味道就更奇怪了。今天就正好借著喵喵肚子餓,給大家聊聊日本的「中餐」大家想到日本料理都會想到一個詞「清淡」,好看是好看,但是總吃這樣的東西,估計大家都受不了吧。
  • 日本的中華料理!作為中國人甚至沒吃過?!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身為中國人竟然不知道的在日本出生的中華料理吧!
  • 出生在日本的"中華料理" 咱中國人怎能不認識?
    平時在日劇裡,我們也可以常看到主角們出入中華料理店,點點麻婆豆腐、餃子吃。但是在日本,有些中華料理和地道的中國菜卻不一樣。日本的中華料理,在中國都不常見。在日本的中華料理店裡常常混雜著日本出生的中國菜,這也是比較有趣的現象。其中有些菜中國人見了甚是吃驚,這……這是中國菜,為什麼身為中國人卻都沒見過!這裡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出生在日本的中國菜吧!
  • 「中華料理」和「中國料理」有什麼區別?
    喜歡看日劇的小夥伴,一定對「中華料理」並不陌生。比如在《孤獨的美食家》中五郎就經常出沒在中華料理店——而在日本街頭,有時你也會看到寫著「中國料理」的店。中華料理、中國料理一字之差,究竟有多大差別呢?阿研就帶大家一探究竟~你小時候有沒有看過一部日漫,叫做《中華小當家》呢?故事中確實出現了麻婆豆腐、蒜泥白肉、松花蛋等等中國本土才會有的食物,看上去十分「中國」,但日本人常吃的「中華料理」,卻完全不是大家想的那樣。
  • 中華料理已徵服日本人的胃!
    日本的飲食文化有其獨到之處,但也有很多菜餚和中華文化分不開,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日本的中華料理~吃貨們是不是也經常感覺疑惑,為什麼日本有中華料理還有中國料理呢?這一字之差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實際上,中華料理就是在中國菜的基礎上有所改變的料理~會依據日本人的口味做改良。
  • 日本人的中華料理秘術,什麼水平?
    如果有人問你,有沒有吃過「中華料理」?相信每個被問到這個問題的中國人都會嗤之以鼻,這簡直是在侮辱我的智商啊,我可是從小吃到大啊。但,相信我,這 「中華料理」,尤其是日本的中華料理,你可真不一定吃過,在日本,中華料理和中國菜還是有不小的區別的。
  •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為了方便在家也想吃到中國料理的人,日本食品製造商味之素,特別開發拳頭產品中華料理CookDo速成調料包,特別受家庭喜歡。
  • 日本有「中華料理」和「中國料理」,哪個正宗?一字之差有大不同
    中華料理店和中國料理店中華料理店和中國料理店,乍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不同,只是店鋪招牌上有一字之差,常去日本旅遊的朋友,或是剛到日本留學上班的朋友,肯定經常會搞錯這些店鋪。中華料理店日本最流行的「三大中華料理」,分別是拉麵、餃子、炒飯,但是在日本,這三種料理的吃法沒有一個和中國相同。拉麵就是日式拉麵,以醬油、豚骨、味增等熬製湯料,湯底濃稠,味道較為醇厚。
  • 日本網友票選的人氣中華料理TOP10!
    ——20代女性 ふう肉包的大小和滿足感正好在肚子餓的時候吃。吃甜的包子皮和裡面多汁有味道的肉可以消除疲勞。外出途中買來在公園吃也很方便。幹燒蝦仁是一道傳統的四川菜和上海菜。雖然名字裡面有蝦仁這兩個字,但其實用蝦球做這道菜的也不在少數。
  • 日本人愛吃的這些中華料理,在中國卻是從未見過......
    事實上,很多中國人第一次到日本就會發現,不少日本店鋪在做著中華料理的買賣。而那些所謂的中華料理,不僅外觀和味道很奇特,不少人還真是頭一回見。下面小編就來盤點下,那些在中國沒有,卻在日本被發揚光大的「中華料理」吧! 一、天津飯
  • 中華料理啟示錄
    有人說,料理是不分國界的,比如你喜歡吃日本料理,可我愛吃義大利料理,究竟哪個國家的料理好吃?
  • 「中華料理」不是中國菜?純正中餐在日本原來屬於高檔消費
    那麼,有人就要說了,日本滿大街都掛著「中華料理」兩個字的招牌,分明是很愛中餐的嘛。其實,日本的「中餐館」應該分為兩種,一種叫「中華料理」,一種叫「中國料理」。雖僅一字之差,在菜品、價格、餐廳的檔次和氣氛環境上都有很大差別。
  • 來這家中華料理店吃飯,竟然吃出了懷石料理的感覺?
    從拉麵、包子、餃子等中國特色美食,到遍布街頭的中華料理店,「吃」這個中國人最重視的生活文化,也成了日本人中國認知的啟蒙老師~今天姑娘就來給吃貨們推薦一家中華料理店,【恵比壽 中華 泰山】,就在orange恵比壽的2樓。儘管是中華料理店,但是店內的風格卻是偏日式的,就連做出來的美食,也如懷石料理般精緻、優雅~
  • 日本料理│美味不分國界,看看日本家庭料理吧
    日式蛋卷也是一種華麗吃雞蛋的方式,不僅如此,他還是一種獨特的日本料理。你知道沙拉你知道日本風格的沙拉嗎?據說這是一道希臘風味的菜,不過,獨特的日式「日式芥末明太子調味汁」和切成片狀的麵包,結果卻是令人驚嘆的美味,這也是一道非常適合客人的菜。
  • 你知道中華料理和中國菜的區別嗎?
    當然,對很多身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來說,吃中華料理也是他們回味故土生活的一種方式。但是,如果你在日本街頭看到了中華料理店,不要開心得太早,因為日本的中華料理跟真正的中國菜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大家都知道中國有魯、川、粵、閩、蘇、浙、湘、徽八大菜系,但是日本的中華料理只有四個主要的菜系——北京料理、上海料理、廣東料理、四川料理。
  • 那些火遍日本的「中華料理」,在中國卻沒有姓名...
    事實上,很多中國人第一次到日本就會發現,不少日本店鋪在做著中華料理的買賣。而那些所謂的中華料理,不僅外觀和味道很奇特,不少人還真是頭一回見。下面叔就來盤點下,那些在中國沒有,卻在日本被發揚光大的「中華料理」!「天津飯」可以說是日本家傳戶曉的「中華料理」,有點像是日式蛋包飯,不過茄汁換上了中式茨汁。
  •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少腦洞和歪樓?《料理東西軍》保準你看到又笑又餓~
    看著他們一本正經(紅紅火火恍恍惚惚)地介紹著中華料理,比方說,火鍋,擔擔麵,青椒肉絲我感覺,人生中好像從未吃過這些高級貨!我簡直都不配當中國人!料理間對抗,既有日本料理和中國、韓國的對抗,也有同一國家同一菜系不同菜的對抗。有一集,他們請來了四川料理之父(日本地區)陳建明的兩個親傳弟子,比川菜。介紹超牛的樣子⬇️
  • 這些中華料理我竟然都沒吃過
    但是在日本,有些中華料理和地道的中國菜卻不一樣。比如常常還會看到日劇男女主角溫馨分饅頭吃的片段,當時也在吐槽,日本的饅頭居然有餡!豆沙餡的叫豆沙饅頭(中國部分地區也有這樣稱呼的),肉餡的叫肉饅頭……許多日本的中華料理,在中國都不常見。在日本的中華料理店裡常常混雜著日本出生的中國菜,這也是比較有趣的現象。這裡我們一起盤點一下那些出生在日本的中國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