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日劇的小夥伴,
一定對「中華料理」並不陌生。
比如在《孤獨的美食家》中
五郎就經常出沒在中華料理店——
而在日本街頭,
有時你也會看到寫著「中國料理」的店。
中華料理、中國料理
一字之差,究竟有多大差別呢?
阿研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你小時候有沒有看過一部日漫,叫做《中華小當家》呢?
故事中確實出現了麻婆豆腐、蒜泥白肉、松花蛋等等中國本土才會有的食物,看上去十分「中國」,但日本人常吃的「中華料理」,卻完全不是大家想的那樣。
「中華料理」一般提供的是適合日本大眾口味的中式家常菜,也就是本土化之後的菜餚,價格比較經濟實惠。
江戶時代,日本雖然採取了鎖國政策,但中國清朝的廚師到達了日本長崎的出島,並將四川和廣東菜帶入日本,於是中餐風靡日本,之後也出現了希望學習菜餚做法的日本人。這些學徒之後離開了出島在日本全國各地開店,並將四川和廣東菜根據日本當地的口味進行調整,「中華料理」因此而誕生。
而「中國料理」則保留了比較正宗的中國菜系味道,老闆和廚師也大多數是中國人,提供的菜比較地道,在日本屬於高檔餐廳,價格自然也就比較貴了。
那麼,經過日本本土化的「中華料理」,與我們吃的中餐有什麼區別呢?來看看最受日本人喜歡的幾道菜就知道了~
日本一般常說的「餃子」是煎餃,中國常說的「餃子」大多是指「水餃」,在日本叫「水餃子」。
日本的飲食習慣是飯+小菜,主食多為米飯。「中華料理」中的餃子不是主食,而是一道菜。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日劇匯總餃子配米飯、餃子配拉麵這種像是主食+主食的搭配——
日本的餃子餡,和我們常吃的也不太一樣:會有大蒜、蔬菜、韭菜……而且大蒜是肉餡中十分關鍵的材料。
天津飯和餃子可以說得上是「中華料理」的代表。
說起「天津飯」,尤其是天津人,大家可能紛紛表示沒有聽說過…
嗯…像是有湯的蛋包飯…?
天津飯,又名「蟹玉丼」,即蟹肉蛋燴飯。做法是在攪勻的雞蛋液中加入蟹肉蟹黃、蔥花等,炒熟後整塊蓋在米飯上,再澆個芡汁。日本東部主要用番茄醬勾芡,日本西部則用醬油和鹽勾芡。
至於為什麼叫「天津飯」,一種說法是最開始用的米是來自天津,也有說是在大正時代用的螃蟹是天津的梭子蟹。
總而言之,「天津飯」完全就是日本的菜!
麻婆豆腐在日本極受喜愛,在日本人眼裡也可以說得上是中餐的代表。
上世紀50年代,一個叫陳建民的中國人將麻婆豆腐帶到了日本,並由他的兒子陳建一將其發揚光大。
不過「中華料理」中的麻婆豆腐已經變得偏甜,辣度也極大地降低了。(川渝朋友直呼不可)
糖醋裡脊,作為不少喜歡酸甜口味人士的飯館必點菜餚,也廣受日本乾飯人的喜愛。
但是看到中華料理的糖醋裡脊,阿研的拳頭默默攥了起來……因為中華料理的糖醋裡脊,長這個樣子——
放了很多蔬菜,肉軟軟酥酥的…可能是要作為米飯的配菜,所以變成了又能吃到肉、又能吃到蔬菜的配置。
而中國的糖醋裡脊,實際上只有肉,口感外酥裡嫩(口水(¯﹃¯))。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不少中華風味美食廣受日本人的喜愛,比如炒飯、幹燒蝦仁、炸雞塊、咕咾肉、青椒肉絲、小籠包……
你在日本or國外都吃過哪些「地道」的中餐?
歡迎留言分享~
圖文:壬九 | 編輯:小妖子
圖文資料整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