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開啟中國電影超級英雄時代

2020-09-05 雲說新語

流浪地球》毫無疑問是近年來最為成功的國產電影之一,更是國產科幻電影的裡程碑,而它帶來的影響也在逐漸發酵。

流浪地球的意義是全方位的,而以劉啟/劉培強等人為代表的英雄角色更為國人帶來的中國超級英雄的曙光。

超級英雄,在以前我們只能通過歐美等國外影片看到,尤其是美國好萊塢電影,更是超級英雄的淵藪。像美國隊長、蝙蝠俠、超人、鋼鐵俠、綠巨人、X戰警等等,這些超級英雄曾經是很多人追慕的唯一來源。

然而,《流浪地球》讓我們看到,中國電影同樣可以擁有超級英雄。《流浪地球》的成功讓我們更堅信這一點,也帶來了諸多啟示。

中國超級英雄的身份

不同於美國漫威電影中的超級英雄,大多數是單打獨鬥的生猛高手,像鋼鐵俠,一副鋼鐵戰甲上天入地,美國隊長握有盾牌和高超的戰鬥技能,綠巨人則擁有伽馬能量。

超級英雄映射了社會的英雄情節。在北美大陸出現西方文明以來,短短三百年,美國的超級英雄更像開拓西部的牛仔,能量爆棚,但是總是勇武有餘,卻缺少人性化的一面。

在《流浪地球》中,劉啟是整個故事最為重要的角色,他卻只是一名學生。出於好奇,他要去看看已經因為地球逃逸而荒涼的陸地,而他和夥伴們所能夠做的卻極其有限。

不論是救援杭州地下城,還是去開啟蘇拉威西地球發動機,劉啟只是萬千救援大部隊的一員。中國的超級英雄是群像,劉啟只是其中的代表。

這也許是最大的不同。中國的歷史塑造,長達五千年。這樣厚重的歷史孕育了同樣深厚的英雄情節,不畏艱難,不言放棄。千千萬萬的普通人構成了一代又一代的救世英雄,而這正是中國超級英雄最大的不同。


中國超級英雄的人文關懷

在《流浪地球》中,劉啟被王磊以流浪地球法案強制徵召進救援小分隊。後來,在面對木星引力突然加強的危機中,劉啟與隊友一起實施了點燃木星拯救地球的方案。而劉啟父親劉培強則為拯救地球點燃木星而壯烈犧牲。

在危機中,中國超級英雄可以捨棄小我,成就大我。即便力有不逮,不可為而為之。這是中國超級英雄最為讓人感動的捨生取義,殺身成仁。

而這種精神已經鐫刻在人們的心底,讓所有人感同身受。昔日人們以嶽飛,文天祥,于謙為傲,今日人們從這些中國超級英雄身上發現了同樣的精神,感受到了同樣的關懷。

《流浪地球》很溫暖,這是在美國漫威科幻電影中極為缺少的。我們不需要英雄們去國會橫加指責,也不需要英雄們毀滅一個城市換取功勞,更不需要英雄們為了一己私利知難而退。這樣的英雄,我們寧可不要。

超級英雄電影的商業價值

超級英雄極具商業價值,以美國著名的漫威電影為例,其全球票房可以達到十幾億美元,席捲全球電影市場。

《流浪地球》票房則達到中國電影票房第二名,達到了46億元。因為其帶來的巨大影響,2019年也成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可見,不論在美國,還是中國,超級英雄電影都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而隨著超級英雄電影的熱映,整個電影產業也被激活。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637億元人民幣,而美國的電影總票房則為113億美元(約合789億元人民幣),囊括全球票房冠亞軍。

電影產業的繁榮,培育了超級英雄電影的商業土壤,同樣也預示著更多的可能。

中國超級英雄的前景

超級英雄不僅僅是電影角色,更是文化的較量。

美國學者亨廷頓在《文明的衝突》中寫道,二戰後的世界,衝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而是文化方面的差異,主宰全球的將是「文明的衝突」。文化的較量成為國家間競爭的主戰場。

超級英雄為美國人帶來的文化輸出和壟斷。好萊塢電影,佔據全球熒幕,將美國的影響力傳播到全世界。

我國是文化產品進口大國,其中包括大量的美國電影。文化大餐成為洋快餐,既沒有營養,也很難消化。

而隨著資訊時代的快速發展,信息碎片化,帶來了亞文化泛濫,文化認同感面臨危機。而喜聞樂見的超級英雄擔當文化圖騰,聚集人們的文化認知,增強文化凝聚力,最大可能求同存異,消除隔閡,增加共同語言。

就像美國早期超級英雄初代霹靂火,是一個生化人,在學會控制自己的能力後,在二戰期間,他加入美國隊長率領的同盟國超能力小隊侵襲者,並多次重創納粹空軍,為盟軍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這鼓舞了人們戰勝敵人的熱情和決心。

《流浪地球》同樣引起了全民熱議,在這背後,是人們深藏的英雄共識,這是潛伏在心底幾千年的英雄情感,在流浪地球誕生的一刻,再次噴薄而出,席捲世界。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日前表示,《流浪地球2》已經開始籌備,預計需要四年時間,目標是要超越第一部。

未來可期,希望中國電影人為我們帶來更多的超級英雄,和我們一起見證這個偉大的中國時代。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金雞獎擊敗《藥神》《紅海》,開啟重工業電影時代
    而今,終於有一部《流浪地球》,開始探知這個華語電影的未知新領域,光是從 2018年11月, 當《流浪地球》發布短短一分鐘的首款預告片時, 就足以讓無數中國科幻迷,無數中國特效大片影迷,燃起了熱切期望。《流浪地球》上映首日,無論豆瓣評分、貓眼分還是淘淘票評分,第一天就都在春節檔同期影片中一騎絕塵,在首日排片量只有10%的情況下,強勢逆襲拿下46.55億票房,創造春節檔票房歷史記錄,至今仍是華語電影市場總票房前三名。
  • 「新時代」中國電影藝術審美賞析《流浪地球》
    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 流浪地球 》 中體現的中國親情觀念、英雄情懷、奉獻精神、故土情結和國際合作理念,電影不再是超級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類共同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樣的理念是對好萊塢科幻電影需要套路的突破,將中國獨特的思想和價值觀念融入對人類未來的暢想與探討,拓展了人類憧憬美好未來的視野。
  • 流浪地球,真正做到了讓中國人拯救世界,美國超級英雄滾蛋的地步
    在以往我們看過的科幻電影中,每當地球遇到了危機,出來拯救地球的一定是美國的超級英雄,而我們中國人,只能暫時的一邊晾著。不僅如此,還會充當逃難者的角色,十分的狼狽。但是最近我們中國人拍的流浪地球,卻是一改這種情況,拯救地球的中國人隆重的登場。
  • 《流浪地球》:講講這部高光電影幕後的故事
    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這部電影,開啟了中國的科幻元年,它是中國科幻電影的裡程碑,代表著中國電影進入了工業時代。與美國好萊塢的科幻電影對比,這部電影在拍攝過程中面臨著資金不足,設備不夠完善,中西方文化表達衝突等許多問題。
  • 江曉原 l《流浪地球》當得起開啟中國科幻元年的重任
    :「所謂的中國科幻元年,它只能以一部成功的中國本土科幻大片來開啟。網上倒是出現過一部名叫《三體》的電影,那是將西方科幻電影中的片段剪輯成一部正常影片的時間長度,同時用畫外音簡述了《三體》三部曲的故事梗概。有一部名叫《三體》的舞臺劇上演了,還得到了劉慈欣的好評。然而,這些零敲碎打怎麼能夠開啟中國科幻元年呢?
  • 人民日報用兩個版面評《流浪地球》:體現中國電影文化自信
    他指出,家庭是積極的建構性的社會力量,《流浪地球》帶來的不僅是時空的改變,更是新的價值觀和對人的全新理解。國防科工局新聞宣傳辦公室副主任孟華談道,「英雄」「科幻」「拯救地球」這樣的詞長期充斥在好萊塢大片中,而《流浪地球》講述的是一個具有中國文化特點的故事,對地球未來命運的思考具有未雨綢繆的現實意義,一百代人的流浪地球計劃投射的是中國人自古崇尚的堅韌不拔的精神。
  • 《流浪地球》:開啟國產科幻電影元年
    》黑馬逆襲 朋友圈掀起「影評大賽」              中國科幻電影由《流浪地球》出發 卡梅隆送祝福              春節檔電影盤點:票房口碑雙豐收 科幻電影迎來大突破              《流浪地球》上映以來熱度不減 對國產科幻電影多一份期待              《流浪地球》奪冠助春節檔電影票房再創新高
  • 地球流浪之後,中國科幻電影走向何方?
    除了成為一個時代記憶的《少林寺》,當下的中國功夫電影因缺乏新故事元素,和千篇一律的畫面節奏,已難以再現輝煌。當下,大火的《流浪地球》被人推崇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再次掀起觀影狂潮。這樣一部由中國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據說命運多舛,曾因某些追求流量小生的投資人不看好,差點夭折。幸運的是,一個有二桿子拼勁的導演和一群認同科幻電影的主演們排除萬難,為大家呈現了一個腦洞無限大的宇宙視聽新畫面。
  • 中國科幻電影新紀元,影爺帶你看懂《流浪地球》
    人們把這五步分別稱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Ⅰ(加速)、流浪時代Ⅱ(減速)、新太陽時代。」可惜如果就是光靠發動機就能帶動整個地球就有點想當然了,所以這裡需要用到引力彈弓效應,將行星的重力場用來給地球加速。就像蕩鞦韆一樣,在最低點的時候給地球加大加速度,地球就可以飛出去啦。
  • 《流浪地球2》能否成為中國科幻電影的新高峰
    《流浪地球》第二季概念海報《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佳作《流浪地球》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於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流浪地球的故事背景是在2075年的地球,那時的地球已經不再是一顆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太陽也即將毀滅,人類需要尋找新的家園,而人類面對這一事實,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領地球逃出太陽系,尋求新的生機。
  • 《流浪地球》電影內外
    2/ 吳京接受採訪的時候說,自己之所以接下這個角色,是因為想給自己的兒子留下一個超級英雄的銀幕形象,好讓兒子知道,不管到什麼時候,爸爸都會腳踏七色祥雲來救自己。3/ 韓朵朵第一次出場是在模擬課堂上上課,老師問什麼是希望,她不置可否,而電影的最後,在最後的營救行動中,韓朵朵終於明白了希望的可貴。
  • 流浪地球,出發!開啟國產科幻新紀元
    而今年卻不同,一位讓人意想不到的選手亮相——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截至2月9日凌晨,它已斬獲了12.67億的票房,以一半票房佔比的優勢,領跑新春賀歲檔。人類為尋求生機,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建造了一萬臺行星發動機,試圖將地球「推」離太陽系,在太陽系外尋找新的家園。《流浪地球》改編自國內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同名短篇作品,是基於原著基礎上的故事內容拓展。
  •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從影院出來我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終極預告從流浪地球計劃啟動的第一天起,就再也回不去了;地球錯失了最後的逃逸機會;地球將於37小時4分12秒後,撞擊木星……今年春節檔,有一部電影看得人熱血沸騰!它是被贊為「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上面幾句話來自影片預告,寥寥數字將末日來臨的緊張感和拯救地球的急迫感,烘託得恰到好處。太陽即將毀滅,為了拯救人類文明,地球必須逃離太陽系,開啟「流浪地球計劃」。
  • 首屆中國(白沙)影視工業電影周幕後英雄盛典榮譽頒出:《流浪地球...
    當晚首屆中國(白沙)影視工業電影周的重頭戲幕後英雄盛典正在這裡舉行,來自各個專業學會、聯盟的專家學者、各大劇組的幕後工作者、著名導演、攝影、剪輯等,以及首屆中國(白沙)影視工業電影周的形象大使徐崢,都亮相盛典,現場頒發出的各類榮譽,贏得了觀眾們熱烈的掌聲,也第一次讓觀眾們看到了幕後英雄的身影,聽到了他們的聲音。
  • 流浪地球票房預測分析,流浪地球票房能超戰狼嗎?
    流浪地球上映5天票房累計超12億,成吳京第二個爆款之作,按目前的趨勢打破戰狼2的票房記錄也是有可能的。這部中國科幻片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據貓眼電影專業版的數據,《流浪地球》首日票房1.87億,截止發稿累計票房9.01億,目前貓眼評分9.3分,豆瓣評分8.1分。
  • 《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驕傲
    春節期間火遍各大影院和朋友圈的《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太陽即將毀滅,人類為了自救,把地球從太陽身邊偷走的故事。
  • 《流浪地球1》重映,《流浪地球2》定檔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2019年大年初一,電影《流浪地球》用熱血與感動點燃了春節檔觀眾的熱情,這部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收穫46.68億的票房佳績,躋身中國影史票房第三名11月26日,增加了11分鐘內容的《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重映。就在11月26日重映當天,導演郭帆共同宣布,電影《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並曝光首張概念海報。《流浪地球》上映後,口碑與票房都獲得了驚人的好成績,許多觀眾在影片上映近兩年來不斷嚮導演郭帆「索要」續集。
  • 開票&在線購 | 學術放映《流浪地球》3D:中國科幻電影起航之作!
    因此,眾多觀眾看完《流浪地球》後、發出了「2019年應該被稱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感慨,這其中的激動是可以理解的——一部西方的科幻電影再好,你也會覺得這是外國人的故事和文化,離我們很遠,即便其中有中國因素,那也不過是好萊塢科幻大片為了中國市場而恩賜式地安排兩個華人面孔。
  • 哈哈說電影:開啟中國科幻片"新紀元",《流浪地球》口碑熱評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哈哈說電影。今天哈哈要給大家帶來的是《流浪地球》,其實哈哈一直是一個不太趕得上潮流的人,很多時候電影很熱門的時候哈哈不會去看,基本都是熱度過了哈哈再在網絡上找。不曉得這是不是跟單身有關,不太喜歡去電影院。
  • 流浪地球-中國電影崛起的標誌
    科幻小說大家劉慈欣的劇本提供了科學縝密的劇情,加上精良的特效製作,表現出中國英雄勇於犧牲拯救地球高尚情操。思想性、藝術性得到了高度的統一。流浪地球-一定會成為中國電影崛起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