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流浪之後,中國科幻電影走向何方?

2020-12-02 樂羊子說

中國電影人的創造力與想像力能有多遠?曾是一個令人窒息的話題。

對娛樂至死的影視圈來說,自上世紀一部少林寺掀起武俠熱以來,近四十年時間裡,中國電影拍攝類型最多、最廣為人知的是表現身輕如燕、飛簷走壁,摘花點穴殺人於無形的武俠片。這種超脫地球引力、打鬥令人眼花繚亂的功夫,一時成為外國人認知中國的獨有符號。

歷史上但凡會功夫,有點名氣的習武人,如霍元甲、葉問、黃飛鴻等等,被電影人翻來覆去地炒剩飯。老套的橋段,流俗的情節,過時的話題,讓如今年輕一代,是越看越沒有熱血澎湃地激情。除了成為一個時代記憶的《少林寺》,當下的中國功夫電影因缺乏新故事元素,和千篇一律的畫面節奏,已難以再現輝煌。

當下,大火的《流浪地球》被人推崇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再次掀起觀影狂潮。這樣一部由中國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據說命運多舛,曾因某些追求流量小生的投資人不看好,差點夭折。幸運的是,一個有二桿子拼勁的導演和一群認同科幻電影的主演們排除萬難,為大家呈現了一個腦洞無限大的宇宙視聽新畫面。

有人說,《流浪地球》能火,是電影設定的由中國人拯救地球的故事立意好,它擺脫了幾十年來,凡地球有難,歐美人出頭做英雄的理所當然。其次是帶著地球去流浪的偉大、浪漫創舉,滿足了中國人的科幻自豪心結,綜合種種因素,成就了它的高票房。也有人說,《流浪地球》擺脫了由歐美科幻電影主導的怪獸、AI人工、外星人的三俗套路,第一次把地球當做宇宙災難來臨時的潛逃者,成為影片最大的主角,以此凝聚人類為了活下去,同心保護地球的新橋段,升華了影片的新意,與打怪獸、鬥異形的歐美入侵式科幻電影在創意上高下立判。

做為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火的恰當時。但影片在細節刻畫上,與歐美科幻大片相比,還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故事中的父子情線索就有些略顯生澀,催情效果稍顯突兀。這些在高額的票房面前,是可以被忽略的瑕疵。人們談論更多的是,由中國人主導的偉大拯救行動,為它贏得了超越影片本身的民族自豪感與成就感,成為吸金王也就在情理之中。

據說《流浪地球》火爆,引發了國人對同類型電影的熱切期待。小道消息是,已有幾部出自同一個人創作的科幻小說被納入開拍計劃。看到這,為中國科幻電影即將邁入新高峰而興奮。同時,也為中國科幻創作缺乏精品而憂慮。

從現在看,《流浪地球》的大熱,將刺激目光短淺的影視圈大拍特拍劉慈欣餘下的作品,急功近利地操作,會造成電影質量參差不齊,讓中國科幻電影未熱先衰。

在中國電影迷科幻情節被點燃的風口,一個困擾科幻電影創造瓶頸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當我們拍完劉慈欣的作品後,還有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科幻idea?我們的科幻創作又將走向何方?

一部《流浪地球》引發的科幻種子,能不能在年輕一代心中綻開美麗的花,目前無從知曉。也許,只有當中國孩子的科幻創新意識被徹底喚醒,未來的中國電影也許才會有更多精品出街吧。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的科幻電影走向何方
    2019年春節,《流浪地球》橫空出世,46億,創造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奇蹟。不少人將2019年稱為中國科幻元年,很快一股科幻熱在中國影視圈瀰漫。以科幻為名的項目越來越多,都夢想它可以成為第二個《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2》能否成為中國科幻電影的新高峰
    果然是科幻電影,宣布上映日期都是有著先人一步的前置意識。《流浪地球》第二季概念海報《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佳作《流浪地球》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於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流浪地球》可謂是目前中國電影史上,科幻影片中拿得出手的佳作,雖然在特效上面還有很多不足,但其實事求是,在能夠做到極致的地方精益求精,利用特效去構建一個恢弘磅礴,猶如末日的世界觀,更好地渲染了影片的時代背景,在此基礎上給觀眾講述了了一個擁有著中國本土色的科幻大片。
  • 《流浪地球》之後 中國科幻產業向何處去
    原標題:《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科幻產業向何處去來源:科技日報《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科幻產業向何處去剛剛落幕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流浪地球》熱度延續。這部上映於2019年年初、票房高達46.88億元的科幻電影橫空出世般,把中國科幻產業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驕傲
    春節期間火遍各大影院和朋友圈的《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太陽即將毀滅,人類為了自救,把地球從太陽身邊偷走的故事。
  • 《流浪地球》破46億之後,郭帆說中國科幻電影未來在「工業化」
    在這個情況下,很多疑問撲面而來:《流浪地球》之後,業界與媒體將2019年稱為科幻元年,是否合理?中國下一部票房40億以上電影什麼時候會出現?是否是科幻電影? 今年上影節,騰訊影業出品科幻電影《上海堡壘》,某種程度上被視為《流浪地球》之後國內科幻電影的接棒選手。「到底算不算科幻元年,得看後續電影跟不跟得上了。」有業界人士說。
  • 《流浪地球》:開啟國產科幻電影元年
    誰能想到,春節檔鳴鑼72小時之後,伴隨著「遠遠超出預期」「中國終於有了自己的科幻片」「看哭了」等難掩激動的網友評價,該片便攀升至票房榜第一位,至此,冠軍地位便再難以被撼動。     《流浪地球》不但口碑好,還擁有足夠的話題性,也是其成績好的原因。
  • 《流浪地球》之後,下一個中國科幻的引爆點在哪裡?
    ◎ 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剛剛落幕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流浪地球》熱度延續。這部上映於2019年年初、票房高達46.88億元的科幻電影橫空出世般,把中國科幻產業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會期間發布的《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科幻產業總值、科幻閱讀市場總值、周邊產品市場總值等均有大幅增長,全都不同程度得益於《流浪地球》的熱映。但不可否認的是,之後的近兩年時間裡,《流浪地球》託舉起的科幻熱潮漸漸沉寂,科幻產業暫時沒有新的爆點。所有人都在關心,《流浪地球》的輝煌可超越嗎?中國科幻產業的前路又在哪裡?
  • 《流浪地球》之後,科幻電影除了《三體》還有這些等待著上映!
    或許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但如果提名科幻電影的話,相信大家不會有其他異議。自《流浪地球》上映之後,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就此被打開。雖然《上海堡壘》帶來了小意外,但是大家對科幻題材的熱忱並沒有因此熄滅。 郭帆更是憑藉《流浪地球》一片,拿下了第32屆金雞獎最佳影片,以及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可謂是大贏家。
  • 《流浪地球》之後,科幻電影除了《三體》還有這些等待著上映
    或許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但如果提名科幻電影的話,相信大家不會有其他異議。自《流浪地球》上映之後,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就此被打開。雖然《上海堡壘》帶來了小意外,但是大家對科幻題材的熱忱並沒有因此熄滅。,官方還舉辦了以「打造新時代的科幻電影」為主題的中國科幻電影高峰論壇。
  • 《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抬頭,我們離美國科幻還有多遠?
    在這個假期裡,除了大年三十早上的《復聯4》預告,最讓院長激動的應該算是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了。眾所周知,科幻類電影一直是國產電影的一個短板,但國內以劉慈欣為代表的科幻類小說《三體》卻是世界級別。所以說問題不是沒有好本子,而是沒有好機會。這次大劉的《流浪地球》被改編為電影,果然沒有讓人失望。
  • 劉慈欣大讚《流浪地球》電影:難以置信的中國科幻大片
    由於有「大劉」的原著背書,預告特效也不五毛,不少網友將其稱為「國產第一科幻大片」,相當期待。今日,剛剛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的劉慈欣發表了他的看法,將其碰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劉慈欣表示:「一時間很難相信這是中國科幻大片的第一次嘗試,即使以美國科幻電影的標準,在各方面也都達到了一流水準。
  • 《流浪地球》登頂北美票房中國紀錄,中國科幻電影實現軟輸出了?
    當「小破球」一路向前並成功「出海」,中國科幻電影也終於在世界科幻電影市場上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帶著地球去流浪,《流浪地球》科幻外衣下的「中國心」「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正如影片中MOSS的這句話,《流浪地球》貫穿始終的正是與理性所對抗的東方式情感邏輯。當末日即將來臨,地球面臨危機,人類如何自處?
  • 《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之崛起
    《流浪地球》,講的就是以為是主演結果是龍套的吳京,在中國農曆新年這一天,率領著地球人開著地球拋棄太陽,然後教唆兒子在木星上點了個超級大炮仗的勵志親子故事!其實對於筆者而言,這部電影給中國電影,尤其是科幻題材的電影所帶來的影響和意義,已經遠超這部影片存在的本身。之前看國產的科幻電影,諸如《未來警察》《機器俠》之類,都是披著科幻電影的外衣取了這麼一個冠冕堂皇的噱頭來賺觀眾的眼球,結果那些粗製濫造的特效水平和無聊的劇情,將觀眾對於國產科幻電影的信心一次次擊得粉碎。
  • 《流浪地球》給中國科幻電影起了一個好頭
    但無論如何,《流浪地球》終究是成功了,從第一天11.06%的排片,到第二天18.39%,再到第三、第四天的25.87%和31.08%,一路超越《瘋狂外星人》、《飛馳人生》和《新喜劇之王》,其逆襲幅度遠大於去年的《紅海行動》,真可謂贏得非常漂亮,不僅為中國科幻大片打了一注強心針,還為中國科幻元年起了一個好頭。
  • 流浪地球驚喜亮相 劉慈欣:中國科幻電影正式起航
    定於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近日在北京、南京、成都等12個城市舉行了提前觀影活動,原著作者兼監製劉慈欣1月20日在北京觀影后認為,「中國的科幻電影正式起航了。」以知名文化學者戴錦華為代表的觀影人認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真的來了!」  「和大劉一起看《流浪地球》」活動是《流浪地球》首次大規模集體超前看片。
  • 《流浪地球》:國產科幻電影的新紀元
    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正式與觀眾見面,首映當日就突破了2億元的票房大關,同時豆瓣評分飆升至8.3分,最終以46.55億的票房躍升為國產電影票房第二(僅次於《戰狼2》)。許多影評人和觀眾將《流浪地球》的上映稱作是中國科幻片元年的開啟,同時也將《流浪地球》稱為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改編自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了2075年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必須通過「流浪地球」計劃逃離太陽系另尋家園的故事。所謂「硬科幻」是指運用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硬科學為基礎,通過嚴格且專業的計算和推演,描寫新技術和宇宙探索為人類命運與未來帶來改變的科幻作品。
  • 中國科幻電影如何突破瓶頸期?|流浪地球|三體|科幻|科幻電影
    2019年,科幻電影《流浪地球》46億的票房神話,在國內掀起了一陣科幻影視熱。自去年年底至2020年9月,先後有B站、騰訊影業和Netflix聲稱將把劉慈欣的科幻巨製《三體》改編成動畫/電視劇集。在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吳巖在發布《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時也表示:「中國科幻產業平穩向上發展。
  • 《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座裡程碑
    中國導演能拍出如此硬朗的科幻片,看到完成度,想一想就興奮起來,這能讓人原諒所有的不完美!很難說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畢竟,中國製作的軟科幻電影很多,但這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個裡程碑,也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元年,誰也不能否認。
  • 《流浪地球》——中國首部現象級硬科幻電影誕生!
    2019 年春節,中國誕生了首部現象級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
  • 劉慈欣:《流浪地球》的冒險成功了,但中國科幻電影不可能每次冒險...
    中國科幻作品改編 原本只面對科幻迷的作品現在要面向大眾這一年與《流浪地球》有關的話題層出不窮,用導演郭帆的說法就是,「被這個小破球折騰了一年」。有觀點認為,原著作者劉慈欣的作品更加硬核,而電影《流浪地球》比較軟。由此也產生了一種爭議,對科幻作品進行電影改編時,「軟一點好還是硬核一點好,是還原度高一點好還是創新多一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