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人的創造力與想像力能有多遠?曾是一個令人窒息的話題。
對娛樂至死的影視圈來說,自上世紀一部少林寺掀起武俠熱以來,近四十年時間裡,中國電影拍攝類型最多、最廣為人知的是表現身輕如燕、飛簷走壁,摘花點穴殺人於無形的武俠片。這種超脫地球引力、打鬥令人眼花繚亂的功夫,一時成為外國人認知中國的獨有符號。
歷史上但凡會功夫,有點名氣的習武人,如霍元甲、葉問、黃飛鴻等等,被電影人翻來覆去地炒剩飯。老套的橋段,流俗的情節,過時的話題,讓如今年輕一代,是越看越沒有熱血澎湃地激情。除了成為一個時代記憶的《少林寺》,當下的中國功夫電影因缺乏新故事元素,和千篇一律的畫面節奏,已難以再現輝煌。
當下,大火的《流浪地球》被人推崇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再次掀起觀影狂潮。這樣一部由中國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據說命運多舛,曾因某些追求流量小生的投資人不看好,差點夭折。幸運的是,一個有二桿子拼勁的導演和一群認同科幻電影的主演們排除萬難,為大家呈現了一個腦洞無限大的宇宙視聽新畫面。
有人說,《流浪地球》能火,是電影設定的由中國人拯救地球的故事立意好,它擺脫了幾十年來,凡地球有難,歐美人出頭做英雄的理所當然。其次是帶著地球去流浪的偉大、浪漫創舉,滿足了中國人的科幻自豪心結,綜合種種因素,成就了它的高票房。也有人說,《流浪地球》擺脫了由歐美科幻電影主導的怪獸、AI人工、外星人的三俗套路,第一次把地球當做宇宙災難來臨時的潛逃者,成為影片最大的主角,以此凝聚人類為了活下去,同心保護地球的新橋段,升華了影片的新意,與打怪獸、鬥異形的歐美入侵式科幻電影在創意上高下立判。
做為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火的恰當時。但影片在細節刻畫上,與歐美科幻大片相比,還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故事中的父子情線索就有些略顯生澀,催情效果稍顯突兀。這些在高額的票房面前,是可以被忽略的瑕疵。人們談論更多的是,由中國人主導的偉大拯救行動,為它贏得了超越影片本身的民族自豪感與成就感,成為吸金王也就在情理之中。
據說《流浪地球》火爆,引發了國人對同類型電影的熱切期待。小道消息是,已有幾部出自同一個人創作的科幻小說被納入開拍計劃。看到這,為中國科幻電影即將邁入新高峰而興奮。同時,也為中國科幻創作缺乏精品而憂慮。
從現在看,《流浪地球》的大熱,將刺激目光短淺的影視圈大拍特拍劉慈欣餘下的作品,急功近利地操作,會造成電影質量參差不齊,讓中國科幻電影未熱先衰。
在中國電影迷科幻情節被點燃的風口,一個困擾科幻電影創造瓶頸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當我們拍完劉慈欣的作品後,還有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科幻idea?我們的科幻創作又將走向何方?
一部《流浪地球》引發的科幻種子,能不能在年輕一代心中綻開美麗的花,目前無從知曉。也許,只有當中國孩子的科幻創新意識被徹底喚醒,未來的中國電影也許才會有更多精品出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