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給中國科幻電影起了一個好頭

2020-08-29 何以一刀傾城

《流浪地球》足夠優秀,優秀到票房很可能突破50億元。至於能否取代《戰狼2》的老大地位,那要看接下來的《阿麗塔》和《馴龍高手3》是否給力,現在看還是有希望的。

《流浪地球》優點很多,比如構思、特效、音響效果,還有吳京和達叔的演技。《流浪地球》缺點也很多,比如劇情、細節、男女主角,還有主題的不明確。但無論如何,《流浪地球》終究是成功了,從第一天11.06%的排片,到第二天18.39%,再到第三、第四天的25.87%和31.08%,一路超越《瘋狂外星人》、《飛馳人生》和《新喜劇之王》,其逆襲幅度遠大於去年的《紅海行動》,真可謂贏得非常漂亮,不僅為中國科幻大片打了一注強心針,還為中國科幻元年起了一個好頭。

2019年稱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因為除了《流浪地球》外,今年還有《明日戰記》、《上海堡壘》、《拓星者》等多部國產科幻電影陸續上映。隨著《流浪地球》獲得巨大成功,業內人士和觀眾們將會對國產科幻電影抱以極大的信心,這些信心終會對後面幾部電影產生積極的影響,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憑心而論,《流浪地球》有很多吐槽點,筆者隨意都可以列舉出幾個:1、屈楚蕭飾演的男主角劉啟,在整部電影中都沒什麼存在意義。僅僅是因為他是劉培強的兒子?僅僅是因為他會開挖掘機?他的所作所為也沒有一定的邏輯可遵循。整部電影都看不到他的亮點。2、劇情問題。作為科幻電影,裡面的基本構思應該符合現實。但在影片中作為整個人類存亡的流浪地球,在靠近木星時,難道之前所有科學家沒有任何演算以及預防措施嗎?全世界35億人類就措手不及的等待事情發生?這方面的劇情設置的非常不合理。3、細節問題。全世界的軍人都以絕對執行命令作為行動指引,其中以中國軍人更為遵守命令。為何裡面援救小隊女隊員竟然突然拔槍把命令中最高指示的火石破壞掉,而她的理由就是不能再為火石犧牲人命了?姐姐,如果真是現實發生的情況,這顆火石可是關係到幾十億人的性命啊!4、主題的不明確。縱觀整部電影,本片主題應該是論述愛的,來自家人的愛。但在整部電影中,筆者基本看不到各人的關愛。達叔的跌落是個意外,他臨死前的回憶只是介紹了女主角的身世,但愛從何來?怎麼表現?劉啟對父親的愛,也只限於最後哭幾聲,何來感動?其他幾位救援兵之間就更不用說了,太平淡。影片中唯一體現了愛的,就是吳京飾演的劉培強犧牲自己,從而引爆了大氣層,把地球推離木星軌道的場面,也僅是這個而已。

誠然,《流浪地球》的優點也很明確,首先構思很精彩。在之前《2012》上映時,有評論者說,很多科幻災難片都是局部的,《2012》索性把整個地球都淹沒了,很有想像力。而《流浪地球》更是創新到把地球推離原來軌道,進行2500年的流浪之旅。這個構思確實大膽,劉慈恩不愧是中國科幻作家第一人。至於之前筆者列舉的特效、音響、吳京和達叔的演技,都是影片出彩的地方。這裡要特別指出一個亮點,就是電影裡劉啟突然冒起把大氣點燃從而拯救地球想法這個細節,筆者要誇獎一下。

筆者當時看到這裡,心想這麼簡單的想法難道其他科學家想不到嗎?這個有點不合邏輯。果然到影片最後證明了這種想法是行不通的,因為火焰離點燃木星大氣還有5000公裡,從而才引出吳京的一系列動作。這個細節的鋪設、響應以及反轉都很好,真要讚一個。

《流浪地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全球票房更是超過6億美元,但這歸根到底只是集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罷了,還算不上很好的科幻電影,離好萊塢優秀的科幻電影還有很遠很遠很遠的距離。話雖如此,但總要鼓勵的,《流浪地球》表現真的很好,為後國產科幻電影打開了一條光明大道,希望國內電影人士可以藉助這個拓荒者,把國產科幻電影帶到更廣闊的道路上。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驕傲
    春節期間火遍各大影院和朋友圈的《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太陽即將毀滅,人類為了自救,把地球從太陽身邊偷走的故事。
  • 地球流浪之後,中國科幻電影走向何方?
    除了成為一個時代記憶的《少林寺》,當下的中國功夫電影因缺乏新故事元素,和千篇一律的畫面節奏,已難以再現輝煌。當下,大火的《流浪地球》被人推崇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再次掀起觀影狂潮。這樣一部由中國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據說命運多舛,曾因某些追求流量小生的投資人不看好,差點夭折。幸運的是,一個有二桿子拼勁的導演和一群認同科幻電影的主演們排除萬難,為大家呈現了一個腦洞無限大的宇宙視聽新畫面。
  • 江曉原 l《流浪地球》當得起開啟中國科幻元年的重任
    有抱負的中國科幻作家和有抱負的中國電影人,都必須接受這一使命。」當時,我和該書的策劃人,都被《三體》電影即將問世的消息所鼓舞,相信這個元年即將到來。    從那時起,已經四年過去了。每年都有人在媒體上呼喚,希望新到來的這一年是中國科幻元年,但是人們一再失望。《三體》改編的電影依然遙遙無期。
  •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從影院出來我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終極預告從流浪地球計劃啟動的第一天起,就再也回不去了;地球錯失了最後的逃逸機會;地球將於37小時4分12秒後,撞擊木星……今年春節檔,有一部電影看得人熱血沸騰!它是被贊為「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上面幾句話來自影片預告,寥寥數字將末日來臨的緊張感和拯救地球的急迫感,烘託得恰到好處。太陽即將毀滅,為了拯救人類文明,地球必須逃離太陽系,開啟「流浪地球計劃」。
  • 《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抬頭,我們離美國科幻還有多遠?
    在這個假期裡,除了大年三十早上的《復聯4》預告,最讓院長激動的應該算是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了。眾所周知,科幻類電影一直是國產電影的一個短板,但國內以劉慈欣為代表的科幻類小說《三體》卻是世界級別。所以說問題不是沒有好本子,而是沒有好機會。這次大劉的《流浪地球》被改編為電影,果然沒有讓人失望。
  •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的科幻電影走向何方
    2019年春節,《流浪地球》橫空出世,46億,創造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奇蹟。不少人將2019年稱為中國科幻元年,很快一股科幻熱在中國影視圈瀰漫。以科幻為名的項目越來越多,都夢想它可以成為第二個《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2》能否成為中國科幻電影的新高峰
    果然是科幻電影,宣布上映日期都是有著先人一步的前置意識。《流浪地球》第二季概念海報《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佳作《流浪地球》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於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流浪地球》可謂是目前中國電影史上,科幻影片中拿得出手的佳作,雖然在特效上面還有很多不足,但其實事求是,在能夠做到極致的地方精益求精,利用特效去構建一個恢弘磅礴,猶如末日的世界觀,更好地渲染了影片的時代背景,在此基礎上給觀眾講述了了一個擁有著中國本土色的科幻大片。
  • 《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之崛起
    《流浪地球》,講的就是以為是主演結果是龍套的吳京,在中國農曆新年這一天,率領著地球人開著地球拋棄太陽,然後教唆兒子在木星上點了個超級大炮仗的勵志親子故事!其實對於筆者而言,這部電影給中國電影,尤其是科幻題材的電影所帶來的影響和意義,已經遠超這部影片存在的本身。之前看國產的科幻電影,諸如《未來警察》《機器俠》之類,都是披著科幻電影的外衣取了這麼一個冠冕堂皇的噱頭來賺觀眾的眼球,結果那些粗製濫造的特效水平和無聊的劇情,將觀眾對於國產科幻電影的信心一次次擊得粉碎。
  • 《流浪地球》登頂北美票房中國紀錄,中國科幻電影實現軟輸出了?
    當「小破球」一路向前並成功「出海」,中國科幻電影也終於在世界科幻電影市場上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帶著地球去流浪,《流浪地球》科幻外衣下的「中國心」「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正如影片中MOSS的這句話,《流浪地球》貫穿始終的正是與理性所對抗的東方式情感邏輯。當末日即將來臨,地球面臨危機,人類如何自處?
  • 劉慈欣大讚《流浪地球》電影:難以置信的中國科幻大片
    由於有「大劉」的原著背書,預告特效也不五毛,不少網友將其稱為「國產第一科幻大片」,相當期待。今日,剛剛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的劉慈欣發表了他的看法,將其碰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劉慈欣表示:「一時間很難相信這是中國科幻大片的第一次嘗試,即使以美國科幻電影的標準,在各方面也都達到了一流水準。
  • 《流浪地球》:開啟國產科幻電影元年
    誰能想到,春節檔鳴鑼72小時之後,伴隨著「遠遠超出預期」「中國終於有了自己的科幻片」「看哭了」等難掩激動的網友評價,該片便攀升至票房榜第一位,至此,冠軍地位便再難以被撼動。     《流浪地球》不但口碑好,還擁有足夠的話題性,也是其成績好的原因。
  • 劉慈欣:《流浪地球》的冒險成功了,但中國科幻電影不可能每次冒險...
    中國科幻作品改編 原本只面對科幻迷的作品現在要面向大眾這一年與《流浪地球》有關的話題層出不窮,用導演郭帆的說法就是,「被這個小破球折騰了一年」。有觀點認為,原著作者劉慈欣的作品更加硬核,而電影《流浪地球》比較軟。由此也產生了一種爭議,對科幻作品進行電影改編時,「軟一點好還是硬核一點好,是還原度高一點好還是創新多一點好?」
  • 中國科幻電影如何突破瓶頸期?|流浪地球|三體|科幻|科幻電影
    2019年,科幻電影《流浪地球》46億的票房神話,在國內掀起了一陣科幻影視熱。自去年年底至2020年9月,先後有B站、騰訊影業和Netflix聲稱將把劉慈欣的科幻巨製《三體》改編成動畫/電視劇集。在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吳巖在發布《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時也表示:「中國科幻產業平穩向上發展。
  • 《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座裡程碑
    它的產業化程度在中國絕對是史無前例的,可以載入中國電電影史電影!事實上,中國觀眾對這種硬科幻並不陌生,但在中國拍攝這種硬科幻作品卻沒有產業基礎。也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沒有這樣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國獨特的文化語境,也不相信中國人能夠拯救地球和世界。直到現在,一些導演終於做到了,他們做得非常好。他們為中國硬科幻小說樹立了很高的行業標杆。在中國人的文化語境中,他們可以用中國人的方式拯救全人類。
  • 流浪地球驚喜亮相 劉慈欣:中國科幻電影正式起航
    定於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近日在北京、南京、成都等12個城市舉行了提前觀影活動,原著作者兼監製劉慈欣1月20日在北京觀影后認為,「中國的科幻電影正式起航了。」以知名文化學者戴錦華為代表的觀影人認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真的來了!」  「和大劉一起看《流浪地球》」活動是《流浪地球》首次大規模集體超前看片。
  • 《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上海堡壘》,中國科幻電影得與失
    西夏:從《流浪地球》上映大火以後,有一個現象,因為我供職的成都八光分是一家以傳播科幻文化為主的公司,我們代理國內很多優秀科幻作家和作品,在《流浪地球》火了以後,很多電影公司找我們,問有沒有更多的《流浪地球》那樣的科幻作品
  • 《流浪地球》:不那麼「硬」的硬科幻電影
    較於往年「孫悟空」題材霸佔春節檔的情況不同,這兩部電影都帶有科幻元素。「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概念又被適時拿出來炒作一番。上映第一天,《流浪地球》在豆瓣的評分就達到8.4,票房超過2億。豆瓣上有評論:華語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硬科幻大片。
  • 《流浪地球》:國產科幻電影的新紀元
    許多影評人和觀眾將《流浪地球》的上映稱作是中國科幻片元年的開啟,同時也將《流浪地球》稱為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改編自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了2075年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必須通過「流浪地球」計劃逃離太陽系另尋家園的故事。所謂「硬科幻」是指運用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硬科學為基礎,通過嚴格且專業的計算和推演,描寫新技術和宇宙探索為人類命運與未來帶來改變的科幻作品。
  • 聊聊流浪地球和科幻小說
    從初一到今天,朋友圈裡最大的熱點就是電影《流浪地球》。朋友們也分成三派。一派說「流浪地球拍得好極了」,好派;一派說「好個屁」,屁派;還有一派不說好壞,但也有自己的明確觀點——看個大片,過節開心開心 ,你們吵來吵去真是招人煩,算是逍遙派。還是領袖說得好啊:朋友圈無派,千奇百怪。
  • 中國科幻電影新紀元,影爺帶你看懂《流浪地球》
    提到中國科幻,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劉慈欣。這個憑藉一己之力把中國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的男人,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所有科幻電影迷的希望。電影《流浪地球》在大劉的原著的基礎上大膽的進行改編:在原著故事的大背景下,講述了一個全新的故事。所以你也甭擔心沒看過原著能不能看懂這個故事,因為電影可以說是小說的一個同人版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