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頭不避諱,自家是種五常大米的,連結如下:
五常大米的名聲現在幾乎是人盡皆知,但這兩年市場造假現象卻越發猖獗,甚至有燎原之勢。網絡上文章眾說紛紜,究其根源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很多消費者往往分辨不出孰真孰假,只能模糊嘗試。聽到過不少人,說五常大米不值當這麼貴,完全是在忽悠人,都是吹出來的品質。
今天,就來好好聊聊這些事!
見過太多人噴五常大米,但這些人卻不一定吃過純正的五常大米。有些人略懂一二,有些人盲目跟風,還有些人根本就是在起鬨,很少有人真的懂米,懂專業知識。
他們只是自己以為所知道的是「真理」而已,可能連自己所吃的大米是假的都不知道。
如今,摻假手段高超,現在連專業人士也不敢僅憑肉眼就下定斷,更不要提對大米知識一知半解的消費者了。說五常大米究竟什麼價格之前,咱們先來明確一下五常大米的定義。
「五常大米」算是個比較寬泛的設定,這範圍說起來挺大,能指品牌,也能指品種。嚴格意義上講,五常大米早就是地域性特色農產品,具備品牌效應,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獲得近700億市場價值。
五常當地一共24個鄉鎮,能看成24個不同產區。各產區由於氣候條件、水質、水源等不同方面的因素差異,產出大米品質也略有不同。
真正的五常大米,只有五優稻系列的粳米,官方命名五優稻4,也就是大家俗稱的稻花香2號。
下面我們來談談,為什麼五常大米會是這個價格?比普通大米貴出這麼多?
很多人都質疑過這個問題,覺得五常大米口感沒什麼特別的,品質也沒覺得那麼好。只能說,因為沒吃過純正的,所以也無法讓這類人心服口服。畢竟沒吃過純正五常大米,真沒辦法描述那個味道。
我想說的是成本,是確確實實的高。
有人提問,難道五常不算東北,不算黑龍江,不算哈爾濱?憑啥你們五常種植成本就這麼高呢?
五常大米的種子是稻花香2號,需要去專門的種子站購買,這跟其他自留種和別的品種成本壓根不一樣。此外,別拿一年一季的稻子跟一年兩三茬的稻子對比,時間成本上來講根本不一樣。
五常大米要經過至少138天的漫長無霜期,如果把育苗期等都加在一起,那就是快要半年。
另外,每年新米下來,人工收割的口感要比機械收割口感好,但價格上也很美麗。倒伏的稻穀,扶稻子跟機器收割成本一畝地差一倍。再加上自然晾曬,時間偏長,配合烘乾塔,這也算是時間成本。
最最重要的一點,稻花香出米率極低,只有5個點,比普通大米7個點,差了最少20%。
了解完這些,是不是還會張嘴就說忽悠人兩個字?暴露了自己的無知。要是覺得這些還不算客觀,那我們就拋掉今年自然災害三次颱風的影響,拋去受今年上半年疫情影響,算一筆最真實的帳。
每畝地的承包價格算平均1450元
稻花香二號種子算65元
翻地60元,罷地60元
每畝地有機肥260元
插秧280元,割地500—600元,脫粒120元
零工300元,日常機械維修、採油、水利電費100元,葉面肥80元
計算下來每畝地成本共計3015元。
這個費用算不上運輸費、加工費、包裝費和人工成本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
哪怕算每年畝產1300斤,合計水稻2.31,
這價格是農民辛苦幹活一年到頭的錢,可能有的一家老小整整悶頭幹了一年,一分錢沒掙。
但這個價格,農民肯賣嗎?
市場上有很多在吹噓有機水稻的,這價格還不是有機水稻價格,真正有機水稻價格遠遠超過普通五常大米。
如果再算上今年上半年疫情影響,下半年新米上市水稻價格上漲,那麼農民更加無法自主市場價格。今年三場颱風使得大面積五常水稻倒伏,人工收割成本增加,自然晾曬成本增加。
就按眼下的行情來算,農戶手中收稻子也差不多將近3元/斤,一些核心產區的好品質稻穀價值只可能更高。接著算上包裝、人工費等等,基本上純正五常大米,還沒離開五常,價格就低不了8塊錢。
然後再來算每斤0.7—0.8的快遞費,就算是從農戶手裡面直接發貨,這價格也不會低於每斤10元。
五常市委常委在今年第三屆國際大米節中說過官方指導價格,是15元/斤。
可這實際上,是從農戶手中買走,被收購商米販子拉到加工廠,再繼續加工,並向批發商、分銷商分發,最終流通到超市的價格。經過層層中間商的加價,核算成本後才出的這個指導價格。如果在了解了這些後,還相信並去拼命搶購三四塊錢所謂的「五常大米」,我也只能說個人有個人的選擇。
秋天寒風刺骨,迎著風冰冷中作業。。。
早出晚歸,幹到手腳凍麻的感覺。。。
迎著冷風吃午飯,下著雨雪進行搶收。。。
這樣筋疲力竭的感受,跟無情的老天賽跑,是那些批發商、收購商都不懂的苦楚。
沒有人比農民,更能懂農民,更能感同身受。
以前我也提過一些行業內造假的問題,主要就出現在批發商、分銷商等中間商上。況且,他們這些人也要層層加價,這也讓商品在達到消費者手中的時候,價格早就遠遠超過實際價格。歸根結底,還是傳統出米渠道的繁瑣性。
農民自己沒銷路,只能找米販子,找當地的大型米業公司。
這兩種渠道幾乎壟斷了五常大米收購的市場,農民秋收稻子下來,只能等米販子來收。米販子收購之後給了收購商,到了加工廠加工。進了加工廠後,就沒人敢保證這米的純正了。
這麼多步驟,誰能保證到手裡的是純正的五常大米?
別的人保證不了,最根源的農戶卻最懂得這個品牌的珍惜性,也了解五常大米的優越品質。
農民靠天吃飯,一年辛苦到頭就為了自己種植的大米能賣上一個好價錢,又怎麼會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呢?
但恰恰也是因為出米渠道,讓農戶無法直接對接消費者,雙方也沒有一個直接的銷售渠道。這就形成了閉塞,而中間商的那些貓膩,卻在無形之中敗壞了五常大米的名聲,消耗五常大米的品牌,讓農戶有苦難言,消費者買不到真米。
文章最後,打個廣告,不喜勿噴。
給大家誠心推薦這家五常大米,好米從播種生產、收割加工再到最後的包裝銷售,全程可靠看得見。農民伯伯自產自銷,去掉中間環節,最大程度保證價格和品質,吃這樣的米,才放心。
感謝大家抽出寶貴的幾分鐘認真讀完這篇文章,如果還有哪裡不懂,歡迎交流,共同探討~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