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一直是基礎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而背誦單詞就自然而然成為了廣大用戶學習英語的入門方式。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用戶對於英語的需求與日俱增。在百度指數中,以英語作為關鍵詞的搜索指數已經達到了整體環比77%的程度。有關英語單詞的app層出不窮,紛紛搶奪市場。而墨墨背單詞以自己的方式,在這個市場中擠佔出了一條基於傳統記憶理論和數據統計模式的專業背單詞之路。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墨墨背單詞進行分析,並給出具備一定操作性的優化改良建議:
筆者將墨墨背單詞拆分成6個業務模塊:詞彙量測試、選詞、複習、設置、學習統計和商業變現業務。在每個業務線下,對細分業務功能和服務進行了詳細展示。
具體可見下圖:
墨墨背單詞(英文名稱:MaiMemo)是一款高效率的抗遺忘英語背單詞軟體。該軟體旨在基於艾賓浩斯遺忘曲線(The Ebbinghaus Forgetting Curve)的理論原理,對個人的記憶程度進行個性化分析,打造出針對性的記憶規劃和抗遺忘策略,讓背單詞這件枯燥的事情變得更有效、更持續。
墨墨背單詞(下文簡稱:墨墨)有著純粹的市場和用戶定位:專注於學習類英語考試(四六級、考研、雅思、託福等)的單詞學習背誦和與之相對應的年齡群體(15-25歲的學生)。這樣的市場策略,讓墨墨的商業渠道比較單一,但又同時吸引了大量的年輕化和接受教育程度高的用戶群體。高強度的用戶粘性和穩健的發展策略,讓墨墨在未來擴展其他業務方向的潛力上有很好的起點和發展空間。
墨墨作為教育大類下的外語學習類app,並不具備充分的業務多樣性。由於墨墨是專注於英語單詞的學習工具,其他的語言類產品如日語 U 學院、新概念韓語等,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英語學習產品如每日英語聽力、英語趣配音等,都不屬於墨墨的直接競品行列。
因此,筆者將競品範圍鎖定在同樣是英語單詞類的app裡,根據較新的月活躍人數數據(具體可見下圖),挑選出了三款app作為競品來進行分析。
綜上所述,筆者選擇百詞斬、滬江開心詞場和扇貝單詞作為墨墨的同平臺競品。
根據上圖總結的墨墨和其主要競品的業務分布圖,可以分析得出:
四款產品在核心業務上的功能都高度統一,以單詞背誦為主,數據統計為輔,分別採取了不同的背單詞策略。墨墨和扇貝單詞都主要借鑑了記憶保持理論,對用戶的背誦任務展開針對性的複習計劃;百詞斬和滬江開心詞場則更加注重「背單詞的趣味性」,分別採用了圖背單詞和遊戲闖關背單詞的形式。
此外,墨墨和扇貝單詞更加注重單詞記憶的有效程度,以此為出發點墨墨詳細展示了複習數據的統計圖供用戶進行自我分析和總結,而扇貝單詞則是提供額外的深度複習測試來強化單詞記憶。相比較之下,百詞斬和滬江開心詞場主要提供與好友組隊或PK的互動功能來進一步強化「背單詞的趣味性」,以此來增加用戶粘性。
四款產品都開發了自己旗下的詞彙量測試業務。百詞斬和扇貝單詞業務模式類似,都將測試項目區分為閱讀單詞和聽力單詞,具備一定的擴展性和針對性。
滬江開心詞場在該業務上的設計思維單一,只是對單詞進行常規測試,但由於滬江開心詞場的目標用戶並不僅限於英語人群,還包括日語、韓語甚至於其他小語種範圍的學習,在可測試的語言選擇的多樣性上,相比另外三款英語app有著絕對優勢。
墨墨則是四款應用中,對詞彙量測試「挖掘」最深的一款。墨墨對單詞進行了類型上的拆解(詞族、詞目、單詞),將測試結果歸納於不同級別的英語考試,還加入了測試嚴謹度這一概念。專業的數據整合和結果分析,讓墨墨把測試次數作為商業變現的渠道之一(需購買),在競品中獨樹一幟。
在社區建設方面,三款競品都擁有相似且豐富的業務設置,墨墨則缺少一定程度的開發。百詞斬、滬江開心詞場和扇貝單詞都把社區建設的重點放在好友組隊和好友PK背單詞上,此外,百詞斬有圈子業務,滬江開心詞場有滬江社團,扇貝單詞則有翻譯、問答類的互動項目,並沒有對社區進行大範圍整合。
墨墨選擇了完全不同的策略,並沒有開發社區性業務,而是把用戶之間的互動和交際建立在精益業務上。精益旨在讓用戶互相分享和投票各自的助記和例句,從而為單詞學習提供多元化的方案。
在商業化方面,三款競品優勢明顯,業務支線豐富,有著全面的變現渠道,而墨墨的商業渠道非常單一,只有補籤卡、單詞上限和詞彙量測試次數的銷售作為變現渠道。三款競品都推出了課程類的銷售,在此基礎上,百詞斬和扇貝單詞有自己的商城體系,可以購買旗下自製或與其他品牌合作商品,百詞斬還開發了自己的周邊產品。
由此可以看出,在商業程度上,百詞斬更趨於完善。此外,三款競品都開發了自己的虛擬貨幣系統,用戶可以積攢貨幣來兌換相應禮品和商品。
從上述墨墨和三款競品的發展歷程統計中可以看出:
(1)墨墨
14年下半年正式上線,相比於其他三款競品來說更為年輕,市場地位不牢固。上線初期,在確定基本的功能之外,墨墨更注重用戶的反饋,因此初期版本更多是建立用戶反饋系統,以及新用戶引導業務。
15年墨墨全新改進了app界面和學習統計系統,更加明確了產品專注於「對單詞記憶的系統分析」方案,從而在一眾英語學習軟體中獨樹一幟。
16年進一步對複習基礎算法做出改進,為用戶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同時推出聽寫模式。
17年墨墨的詞彙量測試業務上限,進一步擴大了業務線範圍,也為商業變現提供了渠道。
18年推出了用戶等級系統和「精益」業務,墨墨開始探索與用戶的交互體系,藉此增加用戶粘性。
19年墨墨將業務擴展到線下產品,推出了自己旗下的實體工具書《考研英語詞彙深度記憶寶典》,同時也對自身品牌推廣和商業化起到推進作用。
(2)百詞斬
百詞斬是四款產品中最早開始背單詞業務布局的app,於12年下半年就已正式上線,資本市場反應良好,因此13年初就完成了千萬級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14年百詞斬進一步獲得了三百萬美元的融資,同年新增了電臺和TV的業務,為自己的業務線打下良好基礎。
之後15年新增了好友圈業務,正式布局社區平臺,同年再次獲得千萬級融資,並開始打通線下平臺,與線下實體書籍進行合作。16年新增個性化學習模式和單詞包,吸引廣大年輕用戶,並完成C輪融資。17年好友系統更名為圈子,並推出好友PK功能,展示了百詞斬在社區功能上大力開發的決心。18年新增閱讀欄目,百詞斬的業務線更加豐富,完善了以背單詞為核心,閱讀、課程和社區集一體的業務策略。
(3)滬江開心詞場
滬江開心詞場的市場地位相比其他三款產品來說更為穩固,且有充足的資金鍊來源,這是由於滬江開心詞場是基於滬江網的發展而創辦出現的。滬江網於07年完成天使輪融資,09年正式成立並完成數千萬元A級融資,11年又進一步獲得了股權融資,在app推出前就擁有了充足的資本積累並被市場看好。13年滬江開心詞場的iOS端正式上線,並著重於應用基礎功能的開發。
14年獲得了八千萬美元的融資,隨之15年滬江開心詞場正式推出遊戲背詞的模式,並新增好友PK、組隊等背單詞業務,主打趣味背單詞。此時市場反響優秀,完成1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在四款產品的對比中,滬江開心詞場是唯一獲得此級別資本投資的app。
16年新增詞彙量測試業務,並上線商城業務,開始在商業化上持續發力。17年開始布局社區版塊,新增好友業務,發現業務,藉此增強用戶粘性。18年新增網課功能,開始進一步開發背單詞核心業務外的功能支線。此外,由於滬江開心詞場還開發了其他語言學習的業務,因此目標群體也更多樣化。
(4)扇貝單詞
扇貝單詞13年正式上線,在創辦時間上,和墨墨一樣並沒有搶佔到市場先機。與另外三款產品發展策略不同,扇貝單詞最開始便發力於商業化和社區業務的建設上,13年新增課程購買,14年新增扇貝社區,可以看出扇貝的目的是在資本市場扎穩腳跟。
此後的15年至16年,扇貝才逐步開發單詞學習方面的業務功能,並上線鍊句計劃等活動,想藉此激勵用戶,增強用戶粘性。18年扇貝推出四六級備考活動,藉此在學生群體中進行品牌推廣。19年開發了獎學金計劃,可以看出扇貝在用戶激勵方面的策略態度非常積極,同年扇貝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背單詞業務的功能線,在背單詞的專業性上,扇貝和墨墨有異曲同工之妙。
通過對四款產品的發展歷程進行拆解和分析,可以看出墨墨在市場競爭上的優缺點都很明顯。優點是在發展對比中,墨墨是最注重「背單詞」的專業性的,墨墨大部分的發展策略都放在了對學習算法的優化、對數據統計的優化上,甚至於墨墨的商業化渠道(詞彙量測試、線下實體書)和社區類功能建設(精益),也與「背單詞」高度相關。
而相比於三款競品,墨墨的不足之處在於商業變現業務線的狹窄,以及社區平臺的落後導致的用戶粘性不足。誠然,墨墨的專業性使得墨墨的忠實用戶很多,但本身互動功能開發的匱乏,導致墨墨的用戶數量與競品相比有著顯著的缺失,在筆者看來,這是墨墨未來有必要考慮的發展方向。
上圖總結了墨墨和三款競品在2019年06月的數據表面,可以看出:
在用戶規模方面,百詞斬獨佔鰲頭,總計達906.8萬活躍人數。這方面數據表現和行業獨佔率相吻合,百詞斬達25.3%,遠高於另外三款產品。滬江開心詞場的用戶數量居第二位,擁有315.1萬活躍用戶,而扇貝單詞和墨墨則處於邊緣地位,活躍人數僅有144.5萬和94.4萬人次。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最早將背單詞這一業務投入市場的百詞斬有著顯著的收穫,再加上迅速開發好友圈社區業務,讓百詞斬在早期便已獲得大量用戶。
而滬江開心詞場能從中佔據第二的地位,在筆者看來離不開它背後的滬江網絡早早就建立起來的市場,更不用說滬江開心詞場的用戶群體還包括其他語言學習者。
扇貝單詞在業務布局上,首先發力於商業化和社區建設,因此比墨墨更快地成功宣傳了自己的品牌,並吸引了一批用戶進駐。而墨墨在四款app中用戶體量最低,甚至不達100萬活躍群。
筆者認為這方面缺失主要還是因為墨墨並沒有主力宣傳自己的業務,也沒有在社區方面進行擴展,對用戶的吸引力度不夠。
在人均使用次數和時長方面,四款競品的兩類數據的對比呈現了相反趨勢的局面(如上圖所示):在使用次數上,以扇貝最多(人均25.0次),滬江開心詞場最少(人均13.8次);而在使用時長上,以滬江開心詞場最長(人均28.8分鐘),扇貝最短(人均18.7分鐘)。
一般來說,使用次數越多的app,用戶粘性越高,會擁有平均更長的使用時長,但數據表現卻與此觀點截然相反。筆者猜測,扇貝使用次數多,說明扇貝對用戶擁有更高的吸引力。由於扇貝兼具背單詞的專業性(複習的個性化定製)和業務體系的完備性(商城、網課、活動一應俱全),因此能吸引到更大範圍的用戶使用。而扇貝使用時長偏短,或許也是同樣原因導致的反作用——業務全而不精,弱於培養長期高粘性用戶。
滬江開心詞場的使用次數少,可能是其業務不具備充分的吸引力,但使用時間長,筆者認為與滬江的玩遊戲背單詞密切相關。玩遊戲的模式具備更佳的激勵與反饋機制(背單詞—通關—繼續背—更高關卡),很容易讓用戶覺得「上癮」,從而延長使用時間。剩
下兩款產品墨墨和百詞斬,擁有相似的用戶粘性表現(人均22次/20分鐘;人均20.8次/21.5分鐘),可以看出兩款軟體都具備更成熟和穩定的用戶忠誠度,筆者認為墨墨作為後起之秀能擁有如此穩固的用戶群體主要在於墨墨對於背單詞業務的高專業性,而百詞斬則是長年累積起來的市場經驗和用戶反饋的體現。
在次月留存率方面,滬江開心詞場的留存率最高且遠高於其他三款競品(55.1%),百詞斬和扇貝單詞數據表現相當(33.3%;34.1%),而墨墨表現最差僅有16.4%。從中可以看出,滬江的遊戲背單詞業務具備優秀的市場反應,大部分用戶都高度接受這種「趣味」的模式並保持使用此產品。
此外,筆者認為滬江的留存率佔如此優勢還有一個可能原因是滬江還擁有其他語言學習者的擁護,在小語種市場方面,滬江有著絕對的優勢來留住對應群體。百詞斬和扇貝單詞的數據表現都說明學習業務+外圍業務(商業化、社區)是能留住大量用戶的有效模式,而墨墨的劣勢表現也正說明在此方面的匱乏。
在行業獨佔率方面,四款產品都被易觀千帆歸類於教育行業下的外語學習版塊,其中百詞斬有著絕對優勢,以25.3%的獨佔率居於最高,滬江開心詞場和扇貝單詞表現相當,分別有著5.6%和4.7%的獨佔率,墨墨最差只佔據2.8%。
筆者認為,百詞斬的優勢主要在於作為最早一批的背單詞軟體,百詞斬比起另外三款競品更早地開始了市場和用戶的積累,其次是百詞斬有著較全面的業務體系,從周邊商城到講堂視頻,從看圖背詞的趣味模式到好友互動,百詞斬覆蓋了大面積的用戶群體,為自身的體量打下了良好基礎。
上圖簡單總結了墨墨背單詞目前存在的優勢和劣勢,進一步分析可得出:
墨墨背單詞涉及的角色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內容生產者、內容消費者、產品(平臺),如下圖所示:
從百度指數2020年1月-2月的最新數據中可以看出(上圖所示):
根據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墨墨主要的目標用戶分布在中大學生和進入職場時間較短的人群中,因此尋找了以下四個典型的用戶畫像:
筆者根據競品分析和用戶調研發現墨墨的單詞複習業務和統計業務受到一致好評,因此優化的重點在於增加墨墨社區版塊和優化商業變現的方案。
4.1.1 存在問題
4.1.2 優化思路
4.1.3 功能優化腦圖
在優化中,筆者將精益從選詞版塊中移除。作為墨墨目前唯一的用戶交流渠道,精益放在選詞版塊下的分類目的不明確,同時由於只設計了一個小型入口,精益在很大程度上會被部分用戶忽略。
而選詞目前的界面對詞書並沒有更生動直觀的展示,書籍分類也顯得繁瑣。用戶如果要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籍,需要一直往下划動頁面。一些最新的詞彙書也只是放在最底端,並沒有放在顯眼的位置來吸引用戶注意力。
優化前頁面:
根據以上優化分析,筆者建議:給詞庫增加熱門書籍和好友在背兩個子類,引導用戶尋找更受歡迎的書籍;為詞書分類做展示優化,讓尋找詞書更簡單高效。
優化後頁面:
在上文中已經提到,墨墨的用戶粘性相比其他競品明顯不夠,同時也缺乏有效的商業變現手段。因此筆者認為,為墨墨加入新的社區版塊可以幫助用戶和用戶,以及用戶和平臺之間加深交流,由此吸引更多的用戶入駐平臺,並誘導他們增加活躍度。
在社區業務中,筆者建議:將選詞界面中的精益移至社區界面中,增加曝光度,此外再增加學習榜、挑戰活動、每日推薦和社團版塊。
優化後頁面:
4.3.1 精益
優化建議:從先前調研中了解到,有些用戶並不了解精益,因此在正式進入精益界面前,為精益增加一個介紹說明型歡迎頁,更加直觀幫助用戶了解此業務的玩法。在發起精益頁面,增加跳轉發起精益的交互按鈕,為用戶初次使用增加便利性。
優化後頁面:
4.3.2 學習榜
優化建議:增加學習榜單,對全平臺和好友的詞彙量、完成詞書和例句助記分享數進行排行展示,並對位於排行榜前列的用戶發放獎勵,鼓勵用戶在墨墨進行學習和分享。
優化後頁面:
4.3.3 挑戰活動
優化建議:為了進一步刺激用戶活躍度,增加挑戰活動版塊。主要將活動類別分為聽力、閱讀、寫作和口語,在增加學習趣味性和擴展性的同時,讓用戶在英語學習的四個方面都能得到鍛鍊。並為墨墨日後拓展單詞線以外的學習業務打下基礎。
優化後頁面:
4.3.4 每日推薦
優化建議:增加每日推薦版塊,讓優秀的助記和例句分享得到更多曝光度。此頁面建議不要設計過多元素,以最直觀的方式展示內容。
優化後頁面:
4.3.5 社團版塊(以四六級社為例)
優化建議:增加幾大學習社團,按照英語學習團體的人數密集度區分為四六級社、考研社和留學社。在對應社團中,設置子級業務攻略、課程和交流。將攻略和交流作為用戶與用戶交互的渠道,而課程作為新的商業化渠道,並吸引高質量內容生產者入駐平臺。
優化後頁面:
4.4.1 優化統計圖表數據顯示
優化前頁面:
優化建議:墨墨現有的統計業務,圖表顯示功能清晰,但涉及到學習情況的往日數據時,沒有提供更詳細的展示區域。因此建議為圖表增加一個交互連結,讓用戶可以更直觀地看見自己往日每天的學習數據。
優化後頁面:
4.4.2 增加總結業務
優化建議:在調研中,有用戶表示對統計功能使用不多,並不明確統計對自己背單詞的作用。因此筆者建議,在統計中增加一個總結業務,運用算法讓墨墨對用戶的學習數據進行分析,並給出更具備實踐性質的總結學習方案,主要為部分不習慣(或不情願)看圖表的用戶提供幫助。在總結頁面進行展示前,增加一個過渡性動畫頁面,為這個功能添加一些趣味性和專業性。
優化後頁面:
4.5.1 增加虛擬貨幣「墨葉」入口
優化前頁面:
優化建議:根據調研結果,筆者發現有不少用戶自稱自己為「普通用戶」,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免費單詞上限。由於墨墨的商業變現來源主要依靠於可背誦單詞上限的收費模式,因此引起了一些用戶的不滿。
在前面的優化方案中,筆者已經給出了更多的無需依賴於單詞業務的變現渠道,因此建議墨墨可以在單詞業務收費上做一些「退步」,從而給出了這個「墨葉」方案來取代原本的商業化模式。
優化後頁面:
4.5.2 「墨葉」模式方案
根據以上優化,筆者建議可以讓「墨葉」完全取代原本的收費模式(網課用現實貨幣進行收費)。用戶可以選擇快捷的方式進行墨葉充值,也可以完成一系列成就或任務來獲取墨葉。而墨葉可以用來兌換單詞上限、詞彙量測試次數、精品類公開課以及未來的其他交易型業務。
墨葉的獲取方式可以參考以下方案:
4.6.1 增加英英釋義選項
優化建議:為了讓單詞頁面能有更多的信息選擇,筆者建議增加英文釋義選項,為部分有需要的用戶提供英文解釋的顯示。
優化後頁面:
4.6.2 增加例句發音按鈕
優化建議:根據調研得知,部分用戶在背單詞中會遇到即使背會了單詞卻依舊無法清晰流暢讀出完整句子的問題,以及部分用戶也想要知道例句中的連讀、爆破等發音原則的讀法。因此筆者建議墨墨為自己的官方例句錄製讀音,並給出發音按鈕進行交互。而其他用戶分享的例句,可以在未來考慮新增讀音分享業務。
優化後頁面:
墨墨背單詞從2014年正式發布開始,便選擇走上了一條與其他英語學習產品不一樣的道路,更加專注於背單詞這件事本身,更多從用戶角度考慮個性化的學習方案,以及對專業性記憶曲線理論的引入,讓墨墨從一開始便能吸引到更多的高質量學習用戶。但在用戶流量主導市場的局面下,墨墨的業務線專注卻也同樣有著單一的缺陷,這讓墨墨陷入了新用戶粘性不高,以及商業化能力差的困境。
墨墨推出精益業務和線下的考研單詞類書籍是好的嘗試,但精益這項業務存在用戶交互程度不夠,實體書籍則早已在紙媒數位化環境下發展受限,因此墨墨沒能突破局面。
筆者認為,或許墨墨可以考慮更加折衷式的方案,在維持對單詞背誦的專業性的同時,為墨墨增加一些可擴展的業務線和可玩性更高的嘗試,去持續刺激老用戶的使用,並吸引新用戶的加入。
在此基礎上,增加虛擬貨幣的體系,來引導用戶使用墨墨並分享優質內容,讓墨墨成為一個以個性化複習方案為主的高質量英語學習產品。
本文由 @Twists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