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傷人分享射線底片評定中需注意的幾個點,缺一不可

2021-02-07 NDT網際網路聯盟

射線底片評定需注意的問題


1.黑度


黑度是射線照相影像質量的最基礎參數。它影響影像對比度和顆粒度(噪聲),進而影響靈敏度。


提高底片黑度對底片的靈敏度和缺陷的檢出靈敏度都是有利的。


故標準都規定了底片黑度的下限值,對於上限值標準中規定只要底片觀片燈的亮度經法定計量部門鑑定符合觀片要求,可進行評定,不作為不合格底片處理,而黑度不合要求,就可能影響到焊接接頭中缺陷的檢出。


在用黑度計測出的黑度中,通常都包括灰霧度。


灰霧度同整個膠片系統、顯影時間、定影時間、水洗條件、暗室條件及散射線都有關聯。


灰霧度<0.3時,對射線底片的影響不大,但灰霧過大會損壞影像對比度,降低清晰度和靈敏度。


膠片本底灰霧度可簡單測取,但總黑度中的灰霧度量值(包括散射灰霧和化學灰霧等等)目前幾乎無法定量。


一些底片經測定黑度雖已達到標準要求,但由於底片總體灰霧度或暗室定影時間偏短而造成對比度偏高時,一些細小缺陷影像往往難以判別,很可能漏檢,也只有在底片保證一定清晰度以及對比度的前提下,測出底片的黑度才有意義。


評片人員在對一些經焊接後產生細長危害缺陷(如細微的裂紋)的材料檢測時,尤其要注意底片不能太發灰,對那些清晰度不大且對比度很差的底片可拒收並要求拍片人員重拍。


2.靈敏度


靈敏度是衡量射線底片是否能檢出一定數量缺陷的最重要的指標,而檢驗這一指標目前國內均採用金屬絲像質計,應在底片上至少應看到第幾號像質計(線絲徑),又因透照技術等級不同(A級、AB級、B級)、透照方法不同、像質計擺放位置不同(源側、膠片側),從而使得在實際檢測過程中,如何確保射線底片的靈敏度,是必須認真進行的一項工作,如果靈敏度因特殊情況不能達到標準要求時,必須進行對比試驗。


如空分設備中一些小口徑合金壓力管道固定口對接時,為保證焊透且不被燒穿往往採用奧氏體不鏽鋼襯墊,其厚度一般為1.5mm,寬度一般為20~30mm,環上開10mm圓孔或用不鏽鋼襯環外加鋁槽型材支撐的複合型襯墊。


根據JB/T4730.2-2005《承壓設備無損檢測》規定,選定像質計靈敏度所依照的透照厚度不包括焊縫餘高,也不包括墊板厚度。


對上述鋁合金小徑管薄壁接頭隔120°分3次垂直透照時,要達到標準所要求的靈敏度幾乎不可能。


為此,建議檢測人員通過一系列試驗以找出佳靈敏度,並將此試驗過程及靈敏度作記錄,以供監檢人員及客戶代表查驗確認。


經檢測方技術負責人批准及監檢人員、客戶代表認可,此靈敏度可作為以後底片評定的驗收依據。


3.深孔和針孔


深孔和針孔類缺陷是承壓設備焊接接頭中的一種危害性缺陷,影響焊縫的緻密性。


JB/T4730-2005標準明確規定,對緻密性要求高的對接焊接接頭,製造方底片評定人員應考慮將圓形缺陷的黑度作為評級的依據。通常將黑度大的定義為深孔缺陷,其質量級別評為級。


但標準對黑度大到什麼程度並沒有很明確的描述,而且由於底片評定人員的實際工作經驗的緣故,在確定是有一定的難度,易引起爭議。


故本人在實際工作中,對板厚<10mm且有焊縫餘高的焊接接頭,通常以母材黑度為基準,當圓形缺陷的黑度明顯大於母材黑度時,該缺陷即可評為深孔缺陷;


而對於較厚板焊接接頭中發現較大黑度的圓形缺陷,本人認為可以通過超聲檢測或將射線束方向相對缺陷深度方向即壁厚方向偏移一個較大角度後重新拍片,以估測該圓形缺陷的深度,以此確認為深孔缺陷時才能評為級。


徑鋁合金壓力管道固定口奧氏休不鏽鋼環襯墊上開的10mm圓形影像不應誤判為缺陷而應將其評級。


4.疊孔


由於射線照相投影時會產生影像重疊,因而有時會在射線底片上出現多孔重疊從而引起黑度的疊加。


如果其黑度高於母材黑度,那麼評片人員就要分析一下這些疊孔是否是在同一個壁厚方向上的,否則不能一概評為不合格。


5.鏈孔


在壁厚較薄的焊縫中,鏈空通常分布於焊縫的軸線上,評定時要特別注意其是否伴生有未焊透。


對鏈孔的評定,JB/T4730-2005標準沒有特殊說明。


一般依據壁厚在評定區內按圓形缺陷評定。


而對於一些比較重要的設備,製造方底片評定人員認為有必要時應加以控制,可以參考美國ASME第八卷一分冊附錄4有關一直線上圓形缺陷或條形缺陷的評定圖進行質量評定。


6.焊瘤


外表面焊瘤一般應打磨去除,內表面焊瘤要視生產工藝流程而定。


除了影響介質流動外,焊瘤有時還會加速腐蝕;


但對於特別難於焊接的對接接頭採用V型坡口氬弧焊打底、手工電弧焊焊接的對接接頭,應視焊瘤的嚴重程度、返修可能產生V型坡口根部變寬;


氬弧焊打底困難、焊接質量難以保證時,必須慎重對待。


如氧氣管道和輸送熔融介質的管道就必須去除內表面焊瘤(必要時割口重焊)。


7.墊板與母材間的熔渣


在根部焊趾與墊板影像中出現的白色雲塊狀或條雲的影像,一般不作處理。


8.衍射斑紋


在不鏽鋼薄板焊接接頭和鋁合金焊接接頭的射線底片上,有時會出現線狀或羽毛狀衍射斑紋。


衍射斑紋一般加以仔細分析可以容易地從影像中識別出來,另外還可以通過改變透照參數(如改變管電壓、工件底面與膠片間距或透照角度等)重拍來判斷是不是真的衍射斑紋。


常用的是適當提高管電壓的技術,一般提高5~10kV,絕不能提高太多,否則會降低射線底片的對比度,從而影響靈敏度。


缺陷影像一般不會隨透照參數改變發生明顯的分布變化,而衍射斑紋通常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衍射斑紋不是裂紋、未焊透、夾雜等焊接缺陷,一般不作返修處理。但也可防止將真的裂紋和未焊透影像誤判為衍射斑紋。


9.小徑管的根部未融合和未焊透


小徑管(Ф≤100mm)進行透照時,常採用傾斜透照方式橢圓成像。


前提條件是壁厚T≤8mm且g(焊縫寬度)≤Do/4時,由於橢圓成像時射源側焊縫的幾何不清晰度(Ug值)遠遠大於膠片側焊縫的幾何不清晰度,焊縫變形嚴重,較難以區分是根部未融合還是根部未焊透。


此時,應改變透照方法或透照角度,如改用垂直透照以區分這兩類缺陷;


如受條件限制無法進行透照時,應按根部未融合評定,即「就嚴不就松」的原則進行評定。


相關焦點

  • 射線底片評定與典型缺陷圖譜分析
    先學習焊縫射線底片評判規律:1、  探傷人員要評片,四項指標放在先,底片標記齊又正,鉛字壓縫為廢片;2、  評片開始第一件,先找四條融合線,小口徑管照橢圓,根部都在圈裡面;3、  氣孔形象最明顯,中心濃黑邊緣淺,夾渣屬於非金屬,雜亂無章有稜邊;4、  咬邊成線亦成點,似斷似續常相見,這個缺陷最好定
  • 射線檢測之底片暗室處理要點
    為保證射線檢測底片的質量,我們制定了以下規定,本規定適用於射線照相底片的手工暗室處理或自動衝洗。進行膠片暗室處理的人員必須持有射線I級以上證書或在二級人員指導下完成。裝卸片、顯影、停顯影、定影等暗室處理過程中,除安全紅燈外,不能開啟其他照明燈。要有良好的工作習慣:裝膠片前應注意膠片是否過期、增感屏是否光潔完好、暗袋是否漏光、手和工作檯面是否乾淨、顯影液溫度是否正常;裝拿膠片要小心,防止粘搭、劃傷;裝拿膠片時一定要戴乾淨的薄紗手套。
  • 工業射線底片減薄與加厚的原理及方法
    工業射線照相底片由於在曝光參數或暗室處理過程中的偏差,造成底片黑度在一定範圍內的偏大或偏小,雖然能夠評定,但底片可能是不符合標準要求的,一般這是需要重新拍照的,但某些情況下,無法重新拍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搜集了多種減薄和加厚方法,但資料上介紹的方法全都是面向照相館或攝影愛好者少量的黑白底片,沒有找到專門的針對工業射線照相用的現成的詳細操作方法的資料,而我們面對的是數量大的多的工業射線底片
  • 常見焊縫缺陷在X射線底片上的特徵是什麼?
    自動焊焊縫中的氣孔比手工焊的大,影像較深,呈圓形或卵形,邊緣較明顯,多分布在焊縫中心處。2,夾渣:呈現不同形狀的黑影,外形不規則,邊緣輪廓分明、黑度均勻並呈帶有稜角的黑色點狀和寬窄不均的條狀影像,分布無一定規律,群狀的夾渣一般呈較密的黑點群。
  • 底片暗室處理不得不知道的小知識
    圖片來源:網絡    為保證射線檢測底片的質量,我們制定了以下規定,本規定適用於射線照相底片的手工暗室處理或自動衝洗。     一、進行膠片暗室處理的人員必須持有射線I級以上證書或在二級人員指導下完成。     二、裝卸片、顯影、停顯影、定影等暗室處理過程中,除安全紅燈外,不能開啟其他照明燈。
  • 開啟了現代物理學的大門—倫琴發現X射線
    倫琴敏感地分析著,「莫非是一種未發現的新射線!」他大膽地揣摩著。他這樣想著,不覺一陣激動。今年自己已50周歲,多年如一日,寒來暑往,沒日沒夜地在這黑屋子裡工作,苦心探尋自然奧秘,總不見一絲曙光,莫非這點螢光正是命運之神降臨的好兆頭?想到這裡,他不失時機地關燈,再三重複實驗。
  • 自學吉他能否成功的幾個關鍵原因,網友:缺一不可
    自學吉他不成功的人以及成功的人,其實區別就在於幾個關鍵的原因,所以說只要把這幾個關鍵的原因掌握好了,你也可以自學成才。自學吉他能否成功有幾個很關鍵的原因,你都掌握了嗎?網友們看完之後表示。:缺一不可。1、興趣,興趣,還是興趣。
  • 哪種底片掃描儀好用?教你如何挑選掃描儀...
    1975年發明的,可是直到2003 年左右,數位相機才開始市面普及,而用智慧型手機照相的大量普及還是近十年內的事,換言之,目前家裡絕大多數的老照片仍是用底片拍攝,然後送到照相館衝印出來的。無論是家裡帶著珍貴回憶的舊底片或幻燈片,還是近年拍照的新底片,都需要透過掃描轉成數位檔,才方便瀏覽欣賞、分享給親朋好友、或其他應用。但是要如何選購合適的掃描儀呢?
  • 告訴你如何區分X射線DR、CR和膠片成像?
    DR 是一種X射線直接轉換技術,通過平板探測器接收X射線,由探測器上覆蓋的晶體電路把 X射線光子直接轉換成數位化電流;CR 是一種X射線間接轉換技術,圖像板受X光照射後發出螢光,以潛像的形式儲存空間圖像中殘留的X光強度變化。掃描儀掃描圖像時,潛像信號經雷射轉化為可見光,通過光電系統送到計算機成像;膠片成像是X射線照射到膠片的乳劑層,其中的滷化銀晶體發生化學反應,留下影像。
  • 底片的整理與保存
    點擊上方膠捲迷俱樂部快速關注,這裡是膠捲迷們堅實的陣地所有內容均為原創,配圖來自群友和網絡,所有水印保留最下方為微信自帶廣告,支持本號點一點如果你的底片存儲環境能夠比較好地控制溼度,那麼裝在盒子裡問題也不大。135幻燈片一般一卷是36張以上,但現在主流幻燈片袋是20格,所以整理起來要注意時間。頁片的保存一般也可以入袋,也可以單獨一張一張保存之後封存起來。
  • 活動回顧 |「老底片復活記」底片翻拍&校色體驗活動
    7月31日晚上,第一次「老底片復活記」底片翻拍&校色體驗Workshop中,X-SPACE講師史文斌為大家介紹了如何通過富士數位相機構建一個「底片/照片翻拍系統」。「底片翻拍的原理其實與膠片時代的底片放大機有著相同的光學原理。都是將底片透過光源進行感光,只不過在數碼時代我們使用相機來作為「感光材料」。」
  • 直男叔|正妹教你上底片 135底片機,喂喂喂看哪裡呢流氓
    最近看到有些人開始玩底片,卻因為沒裝好整卷報銷的慘事,因此想說來寫篇如何正確裝底片的分享文。
  • 藝術|底片的「真相」:啟發與揭發
    幾個青年在河邊放鬆享受午間休息,而一股濃煙正從曼哈頓下城遇襲的世貿中心升起。攝影:託馬斯·赫普克© Thomas Hoepker/Magnum Photos底片印樣被比作攝影師的速寫本、手稿,它們常常被封存、上繳而秘不示人。
  • 如何更好地保存底片?
    點擊上方膠捲迷俱樂部快速關注,這裡是膠捲迷們堅實的陣地所有內容均為原創,配圖來自群友和網絡,所有水印保留QQ群重新開放,群號94014103,最下方為微信自帶廣告,支持本號點一點如何保存底片對於膠捲迷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事情。
  • 底片的魅力何在?4個底片攝影師,帶你用他的視角看這個世界!
    他的作品大多記錄著社會上的樣貌,喜歡以第三者的角度,觀察並記錄這個世界,不單是捕捉對生命的感動,更保存了一些不曾被注意的角落。她的作品場景常常在漫畫和現實中交錯,再透過音樂營造緊張且緊湊的氛圍,讓一系列的影像成為一篇篇故事。「起初是想快點看到拍攝成果,但又因為不想浪費任何一張底片,才開始使用連續性的畫面,連著播放後便成為一篇一篇故事。」
  • 老底片翻拍,轉成電子照片,這樣給黑白照片上色
    相機負責記錄數字信息,支架保持穩定不抖動虛焦,燈光負責照亮底片,底片位於相機和燈光之間。明白了這個原理,可以針對性的使用自己有的設備。比如,沒有單反可以數位相機、手機等,沒有專業燈光可以找發光均勻的普通燈,其實上圖中的燈就是普通的廚衛燈,普通燈影響的主要是顏色,而黑白照片可以不用考慮色溫的問題。沒有支架可以用三腳架,再沒有,小板凳也可以,主要是讓相機穩定。
  • costcoGMP驗廠審核與評定點 costco驗廠有效期
    GMP驗廠審核與評定目前CostcoGMP驗廠主要委託SGS、ITS和BV三家審核機構進行審核。整個審核不光採用打分制,看最後審核報告的得分,同時也需要看發現的問題點,比如minor(輕微)、moderate(中等)、major(主要項)、critical(重大項)等,也有按照紅橙黃綠幾個等級來區分的。
  • 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發現X射線的倫琴
    發現X射線的實驗室       1895年12月22日晚,倫琴請他的妻子幫忙做了一個實驗。她用黑布把右手包得嚴嚴實實,然後放在裝有照相底片的暗盒後面,等待倫琴接通電源。這張照片成為X射線史上最早、最著名、最有紀念意義的照片,它標誌著人類可以藉助X射線透視骨骼!
  • 老照片、老底片翻拍
    在掃描和翻拍對比測試中發現,好的翻拍效果並不比一般平板掃描儀掃描的差。掃描儀採用逐行掃描,不存在像場變形的問題,且效果穩定統一,但專業的翻拍在小尺寸照片上很有優勢,使用1:1微距鏡頭翻拍1寸照片,能完整的提取照片原始信息。翻拍主要由相機、支架和補光三個部分組成,下圖:
  • 混跡潘家園的底片收藏家,用30萬張底片復原一個時代
    冊子裡裝滿排列整齊的膠捲底片,它們被置於泛黃的紙層中,外面覆有一層透明薄膜。冊子中,4張底片為一組,每頁4組,共計16張,整個冊子加起來足有上百張底片。通過後期掃描,我將這些底片轉為數字版照片,得出溫馨的家庭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