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 |「老底片復活記」底片翻拍&校色體驗活動

2021-02-12 XSPACE富士影像共享空間

7月31日晚上,第一次「老底片復活記」底片翻拍&校色體驗Workshop中,X-SPACE講師史文斌為大家介紹了如何通過富士數位相機構建一個「底片/照片翻拍系統」。

「底片翻拍的原理其實與膠片時代的底片放大機有著相同的光學原理。都是將底片透過光源進行感光,只不過在數碼時代我們使用相機來作為「感光材料」。」

在課程中,講師還為大家講解如果對底片進行校色與後期處理。通過後期處理軟體進行色調與影調處理,便可以將一張負相的彩色負片變成一張適合觀看的影像。

在理論部分結束後,攜帶底片前來的觀眾朋友能夠親自體驗底片翻拍,將實體化的底片使用富士GFX100中畫幅相機轉換成數碼影像。

8月14日第二次「老底片復活記」底片翻拍&校色體驗Workshop報名中!

名額有限,上期活動未能成功報上的朋友抓緊機會報名參加活動!

(記得攜帶底片SD存儲卡哦)

「Hi,Film!」膠片季系列活動 

老底片復活記

底片翻拍&校色體驗Workshop

底片掃描雖然是數碼時代將膠片電子化保存最為常用的方式,但在某些特殊的場景下,翻拍帶來的寬容度等優勢能讓一張底片重獲新生。

家中存放了幾十年的底片,該如何使其煥發生機?

在底片掃描或者翻拍後,面對一張偏色嚴重或是完全反相的「圖片」,又該如何進行校色處理?

8月14日,X-SPACE講師史文斌將會與大家分享膠片翻拍以及數碼後期校色處理的技巧。屆時大家可以攜帶底片前往進行翻拍體驗。

X-SPACE富士影像共享空間

上海市淮海中路398號

報名方式

本次活動通過X-SPACE官方小程序報名

本次活動免費參加,請記得攜帶底片哦!

報名完成後工作人員將會致電與您確認

(請務必確保所留電話號碼正確)

一、底片翻拍原理

    1、照片放大機與翻拍設備的結構原理

    2、底片翻拍與底片掃描的區別

    3、底片翻拍的具體使用場景

    3、為何使用GFX系統翻拍底片

二、現場翻拍體驗(記得攜帶底片哦!)

三、膠片校色技巧

    1、彩色反轉片的校色技巧

    2、為負片去除色罩

    3、快速尋找負片的白平衡

    4、一些在PS中校色的技巧

第二季「Hi,Film!」膠片季期間,我們複製了一間膠片時代的暗房。在這裡你可以:

· 參觀膠片時代的暗房設備

· 回顧富士膠片以及膠片模擬的研發歷史

· 免費體驗GFX100中畫幅相機進行底片翻拍*

* 翻拍攜帶底片與SD存儲卡,每人限三張。

*記得關注公眾號「XSPACE富士影像共享空間」哦!

* 本體驗不含校色及修片服務。

如果您想獲得更專業的底片校色與後期服務,可購買「底片翻拍套餐」服務。

· 底片翻拍3張(含底片校色服務)

· 輸出6寸紙質照片3張

注意事項:

1.由於底片保存狀況與主觀色彩判斷等原因,工作人員只負責相關色罩去除與顏色校準,完成後將會同時交付tiff文件,方便您進行顏色調整。

2.「底片翻拍套餐」交付時間為3個工作日。

相關焦點

  • 老照片、老底片翻拍
    老照片翻拍老照片數位化一般是通過掃描獲得正常的電子版照片,但如果沒有掃描儀,翻拍也是照片數位化不錯的方法,特別是自己有單眼相機的攝影愛好者和從業人員,設備、技術都不是問題,掌握正確的方法就可以獲得標準的電子版照片。在掃描和翻拍對比測試中發現,好的翻拍效果並不比一般平板掃描儀掃描的差。
  • 老底片翻拍,轉成電子照片,這樣給黑白照片上色
    我們上一篇文章《老底片沒地方洗,這樣翻拍,黑白還能變彩色》,有網友反映,步驟交代不清楚,上色太敷衍。想到這幾天準備做個自動發帖的腳本而去了解代碼,面對一堆字符號,完全看不懂,才明白隔行如隔山,對高手簡單得不值一提的問題,新人未必看得懂。
  • 技巧丨底片、書畫作品數位化 更高清的解決方案來了
    甚至還有部分掃描儀,需要把底片剪成單張才能掃描,而使用相機翻拍,不必修剪底片即可獲得超高解析度和極佳色彩的圖像。不論是掃描儀還是相機,對成像素質影響最大的,不外乎傳感器和鏡頭這兩個組件。以富士GFX中畫幅系統為例,GFX100相機所擁有的1億200萬像素中畫幅CMOS傳感器,16bit色深,以及高素質GF鏡頭群,無論工藝還是規格上,都比常見的衝印級掃描儀(小於全幅的CCD傳感器)更加優秀。
  • 膠片數位化的合理打開方式——翻拍與校色教程
    從理論上分析:翻拍的光源可採用專業底片觀片器,顯色指數有保障。至於掃描儀掃描的是否比數位相機翻拍的結果更具膠片的韻味,其實不管是頂級掃描儀哈蘇X5掃描的FFF還是數位相機翻拍的RAW,都是要通過人工手動校色才能獲得正常色彩的,歸根結蒂,翻拍與掃描,是讓底片這個實物數位化的兩種渠道而已,殊途同歸,機器只決定色彩還原是否準確,這一點時至今日的數位相機難道不值得信任嗎?
  • 老底片沒地方洗,這樣翻拍,黑白還可以變彩色
    今天,41圖片老照片修復技術服務中心就以一張老底片為例,介紹怎麼使用現代數碼技術,使一張沒法正常觀看的老底片恢復成正常照片,甚至變成彩色。看下圖,左邊為原始底片翻拍出來的效果,右邊為轉換成正常電子照片再上色的效果:一張反向影像底片,通過數字轉換,變成一張正常的彩色照片。
  • 自製底片翻拍器 ——忽然
    於是想自己製作一套裝置,用佳能百微鏡頭進行翻拍。網上搜索了一下,竟然發現了各式各樣的做法,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受到這些高手的啟發,確定了我的製作思路。 首先製作兩段式可伸縮翻拍筒。找出一個閒置的轉接環,是67-82的,用它可以把翻拍筒接到鏡頭上。在車庫找到一個快遞包裝紙筒,直徑約80釐米,用轉接環一試,大小正好。
  • 富士X-SPACE膠片季活動搶先探
    膠片季活動,於是帶上同事和大家熟悉的 懶懶同學(微博:@一朵胡蘿蔔丶vhv ——沒辦法,人家姑娘的名字就是如此個性)一起去那邊替大家搶先探探展。事實上,第二季「Hi,Film!」膠片季是由多個不同部分組成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從7月24日到8月16日舉行的《時間膠囊》影展。
  • 虹膜 日本的底片衝印水準為何遠高於中國?
    這可不是紅極一時的電視劇《犀利人妻》,當然也非原典出處、張愛玲經典的《半生緣》,而是兩個老男人的嘆息,侯導與賓哥,在看過衝洗出來的大九湖毛片時,有了這般感嘆。回不去,指的是全球的電影業再也回不到底片的時代了。
  • 使用手機和應用程式Snapseed翻拍底片
    以前的老相機得裝上膠捲才能拍照,拍完了又得去專門的衝洗店洗照片,拿回底片,然後照片放在相冊裡,掛在牆壁上來欣賞。Snapseed將底片顏色調正,可以直接將底片翻拍成數位化的照片啦。首先是準備必要物件:- 底片- 白色光源(LED)- 用於均勻散光的材料- 拍照用的手機,手機上安裝應用程式Snapseed除了上面必備的物件,我還找來了玻璃相框上的兩塊玻璃用來夾底片。
  • 老照片修復【案例】,120老底片轉電子版高精度精修,模擬手工上色
    很多網友在選擇老照片修復時,自然而然的就想到翻拍照片後修復,卻不知道如果還保留有底片,翻拍底片的效果比翻拍照片的效果更好。 120老底片翻拍 上圖為一張小規格的120老底片,使用焦段50mm
  • 一次對底片掃描的竭像測試
    證明竭像的策略如下:先用iXG採集一張120底片滿幅的影像「圖1」,裁剪邊框後大約為8000萬像素。用最大的微距比例,採集同一張120底片的部分細節,獲得「圖2」。並且我們做了4x5畫幅的底片掃描測試之後進一步證實了這個想法,後面會說到。第二個測試是一張情況比較極端的底片,在大光比並且昏暗的室內,手持欠曝拍攝。(這種事兒我沒少幹...)這種底片的問題是,幾乎用任何掃描設備都不可避免的在暗部出現大量彩噪,即使是X5。而如果是用彩色暗房走傳統的放大工藝,那麼則只有膠片的自然顆粒。所以這也暴露了數碼設備在極暗區域的弱點。
  • 只準靜看,不許回憶,原版延安老底片
    看到這些老底片,我仿佛回到了童年;也仿佛,坐在了那輛自行車上…。——————————————聲明:以下這些照片不是我拍的,是我耗時近10年收藏的原版老底片,不是那些在網絡上東拼西湊劣貨。在此,我向老一輩攝影家致敬,感謝您,讓歷史凝固;感謝您,讓昨日重現!大約是1977年的延安城,老延安飯店是最矚目的建築,寶塔和南關災民樓還沒有建起來。
  • 專業攝影的大基本功:底片掃描系統(彩色膠片版)
    在拍攝階段,我們把透過鏡頭的光以「紅綠藍的負色」的方式——紅變成了青(也叫「負紅」),綠變成了紫(也叫「負綠」,藍變成了黃(也叫「負藍」),請見〈什麼是「色彩空間」?〉。——記錄在了彩色膠片上,掃描階段就是要將膠片上的三原色準確地投射到屏幕上。既然要準確,我們的目標就是「取得所有的原色數據」,同時不對原色的呈現方式動任何手腳,或者說讓伽馬值=1。
  • 老底片老照片,這樣翻拍再修復
    翻拍或掃描都是常見方法。不過翻拍總讓人感覺棘手,因為對非專業人員來說,卷邊和炫光都不太好處理。如果你注意以下幾點,新手,也可以做到!翻拍器材要求        照片翻拍相機1800萬像素以上的相機足夠使用。好的翻拍相機最重要的要素是傳感器和鏡頭的素質,推薦中高端單反或無反相機。
  • 2 年,翻拍 180 萬張照片和底片,他們「鼓搗」出了這個神器……
    中國圖片社自主研發的翻拍儀(中國圖片集團融媒體製作)2020 年 6 月,中國圖片社購入的那套漂亮的「文化遺產解決方案飛思 one(phase one)」,引起了「老技師」張勝利的好奇心。,操作臺上躺著的底片,就被拍下了一張高清數位化影像,單張照片數據量達幾百兆——這個數據量,可以輕而易舉地製作出一整面牆大的照片;最後,採用翻拍數位化模式純物理隔離的翻拍,最不容易對原作產生不可控損傷,最大程度上確保了原作的安全性,可很好地滿足珍貴底片和檔案的數位化的需求。
  • 底片的魅力何在?4個底片攝影師,帶你用他的視角看這個世界!
    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他有時候會採取「特意不讓鏡頭對焦」的方式,產生一種朦朧又具備濃厚色彩的風格,完美呈現最自然且獨具個人特色的作品。對他來說,自然光就是最美麗的光線來源,也能呈現景物最真實的樣貌。「小孩的行為總是令人難以掌控與捉摸」,因此捕捉他們動作的瞬間就更顯有趣且多變,還能凸顯他們的生活樣貌。他在拍攝時會保持旁觀者的客觀態度,不站離太遠或太近,僅是靜靜在一旁紀錄。
  • 藝術|底片的「真相」:啟發與揭發
    攝影:託馬斯·赫普克© Thomas Hoepker/Magnum Photos底片印樣被比作攝影師的速寫本、手稿,它們常常被封存、上繳而秘不示人。一旦有幸閱讀底片,可從中汲取的信息相當豐富: 一方面,在整卷底片的「前因後果」中觀看被選中的圖片,可憑藉想像力體驗攝影經典的誕生過程。
  • 潘 科 |《底片》一/序
    綜合社會情境、個人體驗、攝影實踐,以此作為解讀脈絡,為廣大對影像文化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了生動獨特的分析角度。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陳小波說:《底片》是中國圖像比較學的開山之作。那天說的什麼現在早忘了,記得清楚的是他老愛皺著眉頭,思考時習慣性地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著上嘴唇。到了1983年,因為經常在一起參加攝影活動彼此熟悉了,談的東西也越來越深入,從攝影觀念到具體實踐,從政治傾向到周圍人事,都能敞開心扉。侯登科1986年在陝北農村。(潘科 攝)侯登科有一次問我欣賞藝術品看重什麼?我回答:「悲天憫人。」打那以後他就開始主動地給我看他的新作品。
  • 膠片季系列主題活動開幕
    膠片季系列主題活動正式在上海富士影像共享空間X-SPACE(上海市淮海中路398號)拉開帷幕,續寫第一季狂歡熱潮,為滬上影人帶來知名國內外攝影師聯展、大師面對面及復古攝影體驗等繽紛活動。膠片季也準備了廣受好評的復古體驗活動。富士X-SPACE在店鋪空間內複製了一間膠片時代的暗房,邀請大家步入「Hi,Film!暗房裝置體驗」,參觀久遠時代的真實暗房設備,回顧富士膠片以及膠片模擬的研發歷史。如果自帶過去的老照片或老底片,還可以體驗GFX100中畫幅無反數位相機膠片翻拍,用像素再現過去的老照片,延續珍貴回憶;另有「Hi,Film!
  • 過期底片筆記
    首先,過期底片因乳劑衰退的原因,常常無法和新鮮底片相較。但有些保存尚好的底片仍然可以在過期三十年之後準確曝光並顯影得出滿意結果。然而這種期望下的失敗率也是很高的。於是朋友問,是什麼讓你覺得過期底片,或說無法捉摸控制的結果迷人且難以捨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