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報恩寺琉璃寶塔:看中國古代對塔建築的情有獨鍾之處

2020-12-20 文史淺聊

在中國歷史上,古建築的種類繁多,各有各的特色,其中塔形建築以獨特的形狀,展現在世人面前。在中國歷史上,古塔非常之多,以南京市秦淮區的大報恩寺中的琉璃寶塔來看,它堪稱是一座奇蹟,被譽為「天下第一塔」,琉璃寶塔建於明朝朱棣時時期。當時明成祖讓鄭和監督建造,歷經近20年才完工。

琉璃寶塔也成為中世紀七大奇觀之一,1856年,毀於太平天國運動中。2010年,在遺址中發現佛祖頂骨舍利,加上之前發現的玄奘法師的頂骨舍利,這兩顆舍利如同至寶般,以及許多遺物,為此,琉璃寶塔的重建工程提上日程。稱為琉璃寶塔,主要是當時明朝採用琉璃修建的多。而2012年開工重建,2015年完工,但如今的琉璃寶塔,採用的是玻璃修建而成。

為什麼不用琉璃修建?主要是考慮到地下地宮的安全,裡面出土了佛祖舍利和阿育王塔等珍貴文物。如果採用木材料或石材料,重量必然會加重,對地宮形成威脅,因此採用比較輕盈的玻璃材料,但看起來沒有古樸典雅。根據史料記載,大報恩寺琉璃寶塔高達78.2米,採用琉璃修建,明朝動用了10萬人力,耗資248.5萬兩白銀,寶塔共有9層,設有146盞長明燈。

在《明會典》中的記載:「如燒制琉璃磚,所用白土,均在太平府採取」。在《太平府志》的記錄中,這裡的確生產白土。明朝利用這裡的白土,燒制而成各種琉璃磚和琉璃瓦,由於是皇家修建,寶塔精益求精,光是琉璃工匠,就集齊了1714名。建成後的琉璃寶塔,用光彩奪目吸引世人的目光。

一:塔建築的起源

塔建築在中國有著不一樣的歷史文化,而塔也和佛教有聯繫。在古印度中,塔伴隨著佛教的興起,然後和佛教一起傳入我國,在中國稱塔,但在古印度並不叫塔,而是稱為窣堵坡,後來又簡稱為兜婆和塔婆。在中國的塔,種類繁多,可分為:八角形塔、方塔、圓塔、六角形塔、九重塔、無縫塔、龕塔、雁塔、樓閣氏塔等等,多達幾十種類型,中國如今保存著兩千多座古塔。

在佛教中,塔的意義很大,它不僅是藏經的重要地方,更是舍利的供奉地。當塔建築跟隨佛教文化進入中國時,卻發生了變化,中國文化影響了塔的發展。從地域文化上來看,有印度塔、藏式塔、漢式塔,這三種塔比較常見。印度塔屬於南亞次大陸,以及東南亞各個國家都有這種塔。藏式塔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有藏民的地方,基本也有藏式塔。而漢式塔主要分布在中國內地和朝鮮半島,以及日本和越南等國,基本是受漢文化影響的地方,塔都是漢式塔的類型。

古代中,建塔也是分等級的,不同的等級,露盤層數也不同。根據《真諦三藏》等史料的記載,一:如來,露盤(層數),八層以上;二:菩薩,七盤;三:緣覺,六盤;四:羅漢,五盤;五:阿那含,四盤;六:斯陀含,三盤;七:須陀洹,二盤;八:輪王,一盤。

從這裡看到塔的等級,等級越高代表的地位越尊重,八層以上都是供奉如來佛的,琉璃寶塔擁有九層,可見它的地位之高。在中國,漢式塔基本以土木、磚、金屬、琉璃等材料修建。這和印度的不同,印度的是覆缽式類型。本土的塔,有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存在,印度的塔卻出現了與性有關的文化,這和印度的文化有關,也是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而修建塔中,在佛教裡,是一種功德的表現,也是對佛教的信仰。

二:中國古代塔的類型變化

從如今的塔的造型來看,漢式塔都非常優美和漂亮,有稜有角,加上琉璃瓦的閃亮,襯託出中華文化的魅力,這在西方都很難找到這種類型的塔。漢朝末年以後,在玄學、道教、佛學等的影響下,審美觀念發生重大的變化。以前重在實用,如今人們更加注重審美,不管是社會、建築、人物、自然、山川等,人們都以審美眼光來欣賞。在精神層面,更加追求放飛自己的心靈。此時的塔,還沒有進入真正的發展期,只因製造的材料和技術,都缺乏經驗。

隋唐時期,塔進入一個鼎盛時期,經過南北朝時期的發展,到隋唐時候,塔的類型、高度、美觀等,都有了巨大進步。此時佛教興盛,塔更是繁榮。隋唐的塔剛健質樸,以大雁塔為例,它是中國如今最早最大的四方樓閣式磚塔,和印度的塔有點相似,還不能完全突出中國漢式塔的特點。而小雁塔才是真正突出唐朝塔的審美觀念,大雁塔被明朝修建過,塔不能表現出唐朝的審美。

宋元時期,開始出現清秀雅典的塔,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繁榮,從中也影響到塔的修建。此時的塔,屋簷更加鮮明,下有楠木製作的鬥拱支撐,簷角向上翹,看起來非常漂亮。此時的塔,逐漸形成明清時期的塔。明清時期的塔,繁複華美,更加體現儒家文化。此時明清的建築不再追求創新,而是在細節上發揮,塔建築也是如此。特別是在建造技術,以及雕刻技術上,發揮得淋漓盡致。比如:明朝的塔,都修建基座,宋元時代就缺乏這個。

明清的塔,代表中國塔建築的巔峰,它形成一種塔文化,伴隨的是中國塔建築的演變史。為了追求美觀,明清的塔,均有琉璃出現,其中大報恩寺的琉璃寶塔就是典型的代表。作為八面九層的琉璃寶塔,是八角形塔的巔峰,更是塔建築的典範。根據《御製大報恩寺左碑》的記錄,琉璃寶塔:高壯堅麗,度越前代。由此可見評價之高。

三:中國塔文化的獨特

在中國,一般寺廟中,都有塔的存在,只因為塔是埋葬舍利的地方,而寺廟又是法師修行的地點,兩者的結合,形成了獨特的關係。當然,也有不存在寺廟中的塔,這個因地域文化有關。寺廟中的塔,位於中間的位置,這是佛教精神性,崇拜主導的地位,更是在建築形式上的表現。從印度傳入進來的塔,一開始是沒有宮塔制度這個造法的,經過中華文化的漢化,塔不再是一座單調的塔,它四周還匹配著各種建築群,所以常出現在寺廟中。

所謂的宮塔制度,宮是指中國的宮殿模式,由圍牆劃分區域,結合中國的宮殿模式,建造出獨一無二的中國塔。如今我們看到的塔,特別是明清時期的,和皇宮中的建築,類型相似,尤其是屋簷部分,這種塔的寺廟,稱為宮塔式寺院。除了這個,還有樓塔式寺院,它們都是寺院與塔的結合。不管什麼樣的寺院,塔都是寺院的主體建築,和印度的相比,中國塔文化更加豐富,更能代表儒家文化和漢化後的佛教。

四:中國對塔文化的情懷

中國對古塔情有獨鍾由來已久,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古塔對中國的意義非凡,在許多方面影響著中國人,由此中國產生了對塔的眷戀之情,都有哪些因素?

1:佛教的影響,由於佛教對古代中國的影響之深,人們信仰佛教,而塔是佛教的中心象徵。當佛教世俗化後,塔建築也被中國古代建築師吸收與改進,配合庭院式的建築,塔更是以一種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2:皇家權威的影響,由於皇權至上,皇家的建築是完美、精湛的代表。朝廷在建造塔上,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許多傑出的建築,都有朝廷的身影。以琉璃寶塔來看,沒有朝廷的支持,是不可能完成的,畢竟需要的人力物力太多,不是一般人能夠支撐的,因此,輝煌的古塔,是離不開朝廷身影的,由此也影響到平民百姓的思想和崇拜。

3:高層感體現,在中國古代許多建築中,唯一最高的建築是塔,用高度是對佛教文化的尊敬。對於皇家園林,或許很多人無法進入,感受不到,但對皇家修建在寺廟的塔,還是可以近距離觀看的,而塔的高度,一般都會成為一個地方的標誌性建築,高層建築塔文化和文學文化完美地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獨特的中國塔。

五:總結

從塔的形式類型、高低不同、精密與複雜程度等,都體現每一個朝代,每一個地方的塔,均有差別。中國對塔的情有獨鍾,是由歷史文化所薰陶出來的,即使是從古印度引進的,但也經過漢化、本土化、世俗化等,形成一種中國人喜歡的獨特建築文化。塔不僅僅是在建築造型上讓人留戀,它的細節更是讓人驚嘆。

在眾多塔建築中,佛教文化隨處可見,有佛祖、菩薩、金剛等眾多佛像,它們可以是雕塑像被人供奉,也可以是被雕刻在牆上,被人欣賞。在中華民族文化中,塔文化有著獨特的魅力,吸引眾多人的喜歡。在如今現代化中,高層建築如雨後春筍般的崛起,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建築同時。塔建築,也有著自身的古老、滄桑、樸質、文化底蘊深等魅力,它們是中華文化中一部分。

相關焦點

  • 驚豔世界的大報恩寺琉璃,原來出自這裡!
    南博歷史館的大報恩寺塔琉璃拱門大報恩寺琉璃塔,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是明代皇家寺院——大報恩寺的標誌性建築。在西方人心目中,大報恩寺琉璃塔尤其具有崇高的地位。西方人筆下的大報恩寺琉璃塔這座足可以代表中國的瓷塔,在歐洲家喻戶曉,以至於從沒來過中國的安徒生,將其寫進了童話《天國花園》之中。
  • 大報恩寺遺址景區開放5周年,二期將建南京名人館
    12月16日,為紀念大報恩寺遺址景區開放五周年,當天,該景區對遊客免費開放;與此同時,「探尋南京城市文化底蘊」主題分享會舉行。在分享會上,文博領域專家「螺旋真理」則從中國的塔文化入手,講述了大報恩寺琉璃塔的前世今生。
  • 金陵大報恩寺塔被毀之謎
    ,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大報恩寺為明初「金陵三大剎」之一, 華麗精美的琉璃塔呈九層八面, 高約 32.9丈(一說約 24.6 丈),明末文人張岱稱其為「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 歷史上的大報恩寺及琉璃塔屢遭厄運,幾番修繕。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二月十八日暴雨,雷電襲寺,大火自塔上而下燃燒,並將該寺三大殿和畫廊等140 餘間房屋燒毀,所幸塔身安然無恙。
  • 佛教史話丨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塔的前世今生
    在長城、天安門之外,西方人還把這座塔看成中國的標誌性建築。 這個寶塔的形象並非虛構,它的原型很可能就是曾經矗立在秦淮河邊的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塔。曾幾何時,這座琉璃塔與羅馬大鬥獸場、比薩斜塔、中國萬裡長城等一道被稱為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蹟,並被西方人視為中國的標誌性符號。
  • 中國最早的佛塔,如今是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你知道在哪嗎
    遍布我國南北東西的上萬座佛塔,是古代高層建築的代表,而其中有一座中國最早的佛塔,如今是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你知道在哪嗎。答案是南京--報恩寺。看了很多南京攻略,卻唯獨對大報恩寺情有獨鍾,這段為報恩而來,得大願而歸的綿延曆史,講述著琉璃塔前世的愛恨情愁,伴隨著深掩的重門,雕花的窗欞,青苔的石階,幽淡的檀香,還有縹緲的風鈴聲,這裡的一草一木仿佛也有靈性一般,一片清幽空靈,頗具禪意。
  • 明朝最美寶塔,外國人視為奇蹟之一,卻沒多少中國人認識
    物道君語:在外國人心中,中國建築的代表不是故宮,而是明朝一座寶塔。如果不是被太平天國燒了,萬裡長城可能沒有機會取代它,成為世界七大奇蹟。這座寶塔就是大報恩寺琉璃塔,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寶塔的前世今生。在美劇和美國電影裡,總能看到中國菜外賣盒上,印著一座搶眼的紅色寶塔。這不是哪家大餐廳每次都來投廣告,也絕對跟紅塔山沒有半毛錢關係。
  • 《江南百景圖》應天府大報恩寺琉璃塔怎麼玩 應天府大報恩寺琉璃塔...
    導 讀 《江南百景圖》的應天府大報恩寺琉璃塔這個關卡我們應該怎麼過呢?
  • 金陵瑰寶 | 看!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見證者,多精緻!
    金陵瑰寶 | 看!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見證者,多精緻!●出土於南京大報恩寺遺址●現藏於南京市博物總館●沿徑5.7釐米,口徑1.2釐米,底徑6釐米,高13.8釐米
  • 世界中古七大奇蹟,中國本來佔兩個,為何現在只剩一個了?
    雖然八大奇蹟尚存爭議,但還有一個世界中古七大奇蹟之說,而在這份名單中,我國有兩處宏偉的人造景觀入選,佔到了很大的份額,但如今卻也只剩下了一處,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這世界中古七大奇蹟有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亞歷山大地下陵墓、中國萬裡長城、英國巨石陣、中國大報恩寺琉璃塔、義大利比薩斜塔和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
  • 中國曾經的世界第一高塔,秒殺艾菲爾鐵塔,卻不幸毀於太平天國內鬥,重修的新塔令人不忍直視
    相傳,大報恩寺琉璃寶塔是明成祖朱棣為紀念其生母貢妃而建的,但由於得位不正,他也想借建塔來彰顯自己的威儀,並營造天下太平,萬國來朝的氣氛。自建成之日起就點燃長明塔燈140盞,每天耗油64斤,金碧輝煌,晝夜通明。從此,大報恩寺琉璃塔蜚聲宇內,張岱在《陶庵夢憶》中記載到:「塔上下金剛佛像千百億金身。一金身,琉璃磚十數塊湊砌成之,其衣折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鬚眉不爽忽,鬥筍合縫,信屬鬼工…….夜必燈,歲費油若干斛。天日高霽,霏霏靄靄,搖搖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菸燎繞,半日方散。」簡直不似人間之物。
  • 大報恩寺還原中秋傳統拜月禮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邢虹)淨儀、請月、祭月、拜月……古代傳統的中秋拜月禮儀,昨天在大報恩寺遺址景區重現。&nbsp&nbsp&nbsp&nbsp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更是月圓人團圓的重要時刻。
  • 《最強蝸牛》大報恩寺琉璃塔怎麼獲得 大報恩寺琉璃塔獲得方法介紹
    導 讀 最強蝸牛大報恩寺琉璃塔怎麼獲得?
  • 中國建築的奇蹟,為什麼我們卻是從外國人口中知道的?
    ,就是南京的大報恩寺琉璃塔。視頻不過癮精彩向上滑大報恩寺琉璃塔,近年來風靡的許多美劇中,一個有意思的細節被網友「扒出」:但凡出現中餐外賣,都伴隨著一個紅色的中國寶塔形象。它被印在所有美劇、美國電影甚至動畫片裡出現的中餐外賣盒上。
  • 世界中古七大奇蹟,中國就有兩個,一個是長城,另一個在南京
    兩個在中國,一個是萬裡長城,另一個在南京,評價很差,是哪個觀光景點?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的正中央,聳立著浪漫的羅馬帝國,整體呈圓形建築結構,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以上,最多可以看到9萬人的鬥獸,曾經在這裡和許多激烈的人進行過猛獸的戰鬥,最多的是9000頭家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