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天拜月 祈福中秋
昨晚,客天下景區舉行的拜月儀式活動深受遊客追捧,吸引了不少遊客聚集景區內體驗傳統習俗,共同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良辰吉時,庚子年中秋拜月祈福典禮起始……」華燈初上,夜幕降臨,在客天下景區新開闢的客家小鎮內,一群身著漢服的表演者領銜展示傳統中秋拜月習俗儀式,上貢品、拜月、歌舞祈福、分月餅……遊客們也紛紛行祭拜之禮。
-
2020首屆三聖鄉中秋拜月大典完美落幕
9月28日,三聖鄉首屆中秋拜月盛典在「三聖福苑」完美落幕。為到場的嘉賓和遊客獻上了一場穿越古今、浪漫唯美、古典雅致的傳統文化盛宴,呈現了一場古韻悠揚的拜月儀式,彰顯了中華傳統文化之美。據悉:由成都三聖花鄉景區管理局,成都市錦江區三聖花鄉景區餐飲協會為指導;三聖福苑、王家花園、鮮逸食坊主辦;合家歡文化傳播公司、成都薇薇千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國潮蜀韻》組委會、純白文化、漢儀禮邦等多家公司聯合承辦的迎中秋慶國慶首屆中秋拜月活動在「三聖福苑」隆重舉行。
-
中秋玩月、賞月、拜月
中秋節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但在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四個傳統節日中,直到唐代才有中秋節,是出現比較晚的。為什麼叫中秋節呢?這是因為中秋節在秋季的第二個月,同時又以十五月滿為標誌,這天正是三秋之中,於是人們叫它「中秋」。為什麼唐代會出現中秋節?
-
好熱鬧,北湖公園裡面眾多漢服美女拜月,展現傳統禮儀風採
在主祭的帶領下,一群身著飄逸漢服的男女緩緩走到祭席前,向月亮鞠躬致禮。隨即,主祭在案桌紅燭上點燃三柱香,拜後插在香爐中,並依次完成「淨手」「奠酒」、「讀祝文」、「焚祝」等儀式。之後,到場嘉賓依次登臺拜月,祈福月圓人圓,遙寄對友人「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美好祝願。
-
古今輝映、泉民共享 印象濟南泉世界兩周年慶暨第三屆中秋拜月大典...
新聞中心 古今輝映、泉民共享 印象濟南泉世界兩周年慶暨第三屆中秋拜月大典圓滿舉行
-
【文學高安】中秋拜月
【文學高安】中秋拜月 2020-10-01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秋拜月,蘊含著怎樣的民族文化?
向月供而拜之 但古人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是在農曆八月十五晚上,是日是中秋佳節。此風延續至今。因時代、地域不同,「拜月祭」俗,大同而小異。一般的家庭是:在庭中陳瓜果、月餅供月,進行祭拜,然後賞月。如嘉靖河南《固始縣誌》:「中秋列瓜果酒餅,男女望月羅拜,已而歡飲,謂之玩月。」《帝京景物略》又曰:「於月出所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這些,都是家庭祭拜的形式。
-
中秋拜月,瘦西湖里如期而至!
說到中秋拜月,不得不提一個人,就是拜月儀式傳承人夏梅珍。從2006年開始,夏梅珍每年都會組織各種形式的中秋拜月,這塊恰逢國慶中秋雙節,昨兒個夏老師從下午就開始準備拜月儀式了。
-
中秋拜月的風俗是怎麼來的?看完長知識!
就在昨天晚上,一場盛大的拜月活動,讓很多人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10月1號晚上,一場盛大的拜月活動在樊西新區關聖古鎮舉行,晚上七點前,主祭方在活動現場擺上香案,放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等祭品,晚上七點整,拜月儀式開始。中秋拜月的風俗是怎麼來的呢?
-
中秋節祭月或拜月習俗是月崇拜信仰最直接的表現方式
民間信仰存活於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中國的傳統節日歷史悠久、流傳面廣,具有極大的普及性、群眾性、甚至全民性的特點。正是由於民間信仰與歲時節日的這些特點,使得中秋節俗成為月崇拜信仰時間上和空間上的載體,中秋節俗文化在各個方面作用於月崇拜信仰,它們以習俗的形式潛藏在人們思維的深處,又通過各種習俗活動體現出來,不斷得到傳承與發展。中秋節祭月或拜月習俗是中秋節俗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月崇拜信仰最直接的表現方式。
-
宋宴、拜月、網紅帶貨大賽……今年中秋,西湖別樣精彩
宋宴、拜月、網紅帶貨大賽……今年中秋,西湖別樣精彩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
明天就中秋了,如何設一張拜月臺?
去年中秋,花花設的小小拜月臺不求姻緣,不求子,求手藝,求貌似嫦娥,人生圓滿如皓月。從古代至民國,女子都在中秋之夜拜月,一般由家中主婦、女性長輩、或自己親手布置祭月用品,求姻緣、求子、求手藝;也求貌似嫦娥、人生圓滿如皓月。拜月不是迷信。讓美好的心願有所託付,以願力加持,即是如願的開始。
-
洋湖水街中秋拜月儀式啟動 遊客可賞水街夜景放祈福水燈
10月1日晚,洋湖水街「首屆中秋拜月儀式」啟動。啟動儀式現場。紅網時刻10月2日訊(記者 黎鑫 通訊員 王璐銘)除了和往常一樣在家吃吃月餅、賞賞月,你想體驗從宋朝流傳至今的中秋拜月習俗嗎?10月1日晚,洋湖水街「首屆中秋拜月儀式」啟動。
-
中秋拜月懷舊
經歷過不同的年齡段,總有對過中秋節日的不同感受。人間有千種的感嘆,也有萬般的祝福。 去年中秋節,駕校放假一天,學員沒來駕校練車,想想,我還是回老家過節吧。山間村莊古樹猶存,松風竹韻,環境清幽,令人怡然悅勝的勝境。
-
榆社太行尋夢園將舉辦「首屆萬人拜月大典」帶你穿越千年!
一年一度中秋來臨,中秋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的習俗。2018中秋節太行尋夢園重拾傳統習俗,舉辦首屆「古韻中秋、萬人拜月大典」系列活動《萬人拜月大典》。巨資精心打造首屆「古韻中秋 萬人拜月大典」重塑古典文化 飽覽中秋盛宴第一部分:拜月典禮拜月大典將有邀月、漢服、上香、行禮、祭酒、讀祭文、行禮拜月、 文化演藝等環節。整場儀式莊重古樸,將再現古時中秋拜月祈福的傳統文化,表達中華民族「月圓家團圓,月圓天下圓」的美好願望。
-
中秋佳節|月到中秋分外明 古今中外共此時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數千年的歷史沉澱使得中秋節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是幾千年來中國人流傳不息的節日傳統,漢族「摸秋」、苗族「跳月」、傣族「拜月」、雲南白族「漁潭會」等是漫長歷史演變下形成的地方特色中秋習俗。任時光荏苒、寒來暑往,亙古不變的是那「月到中秋分外明」。
-
拜月、走月、摸秋……南京中秋節習俗,你知道幾個?
2020-09-30 12:07圖文來源: 南報網 中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
-
貞豐:中秋拜月 祈求福佑 傳承文化
祭月、拜月、賞月、頌月是中秋節的傳統習俗,在中秋節到來之際,貞豐縣國學讀書會組織傳統文化愛好者在古城閣樓舉行拜月儀式,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貞豐古城閣樓,當地100多名傳統文化好愛者身著漢服,莊嚴肅穆祭拜月神。
-
臨近中秋,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男人為啥不能拜月?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臨近中秋,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男人為啥不能拜月?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羨慕起農村的生活,一方面是因為目前農村得到長遠發展,跟城市的差距在減小,另一方面則是農村的自然環境比城市更好,保存的傳統也更多,更有人情味。經常在農村生活的人,可能都隔三差五地聽到很多俗語、老話,大多都是從村裡的老人口裡說出來的。
-
周六廣元最良心景點免門票,還可以看拜月大典,適合全家人前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它不僅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之一,還在漢文化圈產生深遠的影響,直到如今,依舊有許多東亞國家有著過中秋的傳統習俗。你知道什麼是拜月節?9月14日,朝天明月峽景區將舉行中秋漢服拜月大典。在現場遊客,可以觀賞一場穿越古今、浪漫唯美、古典雅致的中秋傳統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