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首屆三聖鄉中秋拜月大典完美落幕

2020-12-23 一家創作室

9月28日,三聖鄉首屆中秋拜月盛典在「三聖福苑」完美落幕。為到場的嘉賓和遊客獻上了一場穿越古今、浪漫唯美、古典雅致的傳統文化盛宴,呈現了一場古韻悠揚的拜月儀式,彰顯了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據悉:由成都三聖花鄉景區管理局,成都市錦江區三聖花鄉景區餐飲協會為指導;三聖福苑、王家花園、鮮逸食坊主辦;合家歡文化傳播公司、成都薇薇千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國潮蜀韻》組委會、純白文化、漢儀禮邦等多家公司聯合承辦的迎中秋慶國慶首屆中秋拜月活動在「三聖福苑」隆重舉行。

本次拜月大典以「同一輪明月 同一個夢想」為主題,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構建幸福中國夢」為目的,讓傳統文化真正走進百姓生活,活動加強傳統習俗及文化氛圍的營造,重點突出對於傳統文化的認知性、傳承性和儀式感。拜月大典在結合古代祭月習俗的基礎上,以遊園、漢服秀、五福拜月演出、中秋拜月大典、放荷燈等多個傳統習俗展開,整個現場飄逸著濃濃的中國傳統佳節氣氛和傳統民俗文化氛圍。

下午兩點,拜月大典籤到,猜燈謎、琴瑟表演,漢服秀等各種環節陸續展開,吸引了上千人的圍觀及參與,遊客欣賞到了嚴謹古樸的傳統儀程儀規、規模浩大的執禮團隊、雍容華貴的漢代禮服,恢弘大氣的編鐘鼓樂,以及敬拜月神等精彩的傳統文化表演;現場遊客亦可身穿漢服行古棧道、行漢禮,感受漢文化魅力。

晚上六點,由《國潮蜀韻》推送的「五福拜月」,把整個活動推向高潮,將「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五福灑滿人間,在一陣恢弘大氣的漢宮古樂聲中拉開拜月帷幕,現場呈現著一種時光緩緩、歲月靜好的氛圍,大家都被這穿越時空的驚人場景所震撼,紛紛為這難得的一幕拍照留影。

活動當晚,主辦方還為所有客人準備了荷燈,猜燈謎、放荷燈,為家人、為朋友月下祈福。

本次大賽由成都薇薇千禧、合家歡全程策劃。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拜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源自我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中秋節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祭月作為中秋節重要的祭禮之一,從古代延續至今,逐漸演化為民間的賞月、頌月活動,同時也成為現代人渴望團聚、寄託對生活美好願望的主要形態,讓傳統文化真正的走進百姓生活。該活動圓滿成功,深受當有關地政府和現場所有來賓的好評!

相關焦點

  • 榆社太行尋夢園將舉辦「首屆萬人拜月大典」帶你穿越千年!
    一年一度中秋來臨,中秋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的習俗。2018中秋節太行尋夢園重拾傳統習俗,舉辦首屆「古韻中秋、萬人拜月大典」系列活動《萬人拜月大典》。巨資精心打造首屆「古韻中秋 萬人拜月大典」重塑古典文化 飽覽中秋盛宴第一部分:拜月典禮拜月大典將有邀月、漢服、上香、行禮、祭酒、讀祭文、行禮拜月、 文化演藝等環節。整場儀式莊重古樸,將再現古時中秋拜月祈福的傳統文化,表達中華民族「月圓家團圓,月圓天下圓」的美好願望。
  • 古今輝映、泉民共享 印象濟南泉世界兩周年慶暨第三屆中秋拜月大典...
    新聞中心 古今輝映、泉民共享 印象濟南泉世界兩周年慶暨第三屆中秋拜月大典圓滿舉行
  • 周六廣元最良心景點免門票,還可以看拜月大典,適合全家人前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它不僅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之一,還在漢文化圈產生深遠的影響,直到如今,依舊有許多東亞國家有著過中秋的傳統習俗。你知道什麼是拜月節?9月14日,朝天明月峽景區將舉行中秋漢服拜月大典。在現場遊客,可以觀賞一場穿越古今、浪漫唯美、古典雅致的中秋傳統文化盛宴。
  • 洋湖水街中秋拜月儀式啟動 遊客可賞水街夜景放祈福水燈
    10月1日晚,洋湖水街「首屆中秋拜月儀式」啟動。啟動儀式現場。紅網時刻10月2日訊(記者 黎鑫 通訊員 王璐銘)除了和往常一樣在家吃吃月餅、賞賞月,你想體驗從宋朝流傳至今的中秋拜月習俗嗎?10月1日晚,洋湖水街「首屆中秋拜月儀式」啟動。
  • 與天拜月 祈福中秋
    昨晚,客天下景區舉行的拜月儀式活動深受遊客追捧,吸引了不少遊客聚集景區內體驗傳統習俗,共同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良辰吉時,庚子年中秋拜月祈福典禮起始……」華燈初上,夜幕降臨,在客天下景區新開闢的客家小鎮內,一群身著漢服的表演者領銜展示傳統中秋拜月習俗儀式,上貢品、拜月、歌舞祈福、分月餅……遊客們也紛紛行祭拜之禮。
  • 【文學高安】中秋拜月
    【文學高安】中秋拜月 2020-10-01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秋拜月,蘊含著怎樣的民族文化?
    向月供而拜之 但古人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是在農曆八月十五晚上,是日是中秋佳節。此風延續至今。因時代、地域不同,「拜月祭」俗,大同而小異。一般的家庭是:在庭中陳瓜果、月餅供月,進行祭拜,然後賞月。如嘉靖河南《固始縣誌》:「中秋列瓜果酒餅,男女望月羅拜,已而歡飲,謂之玩月。」《帝京景物略》又曰:「於月出所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這些,都是家庭祭拜的形式。
  • 中秋玩月、賞月、拜月
    《全唐詩》中收錄了很多吟詠中秋月色之美的詩句,表明唐代的文人雅士十分喜愛欣賞中秋明月,但是這時候的普通人還沒有過中秋節的習慣。直到宋代,普通人才開始大量參與到中秋節活動當中。一方面,宋代人過中秋節也像唐代人一樣,重視欣賞月色之美,吟詩作賦,表達秋思之苦。宋代人喜歡在桂花樹下飲酒,將月亮攬入杯中,「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 宋宴、拜月、網紅帶貨大賽……今年中秋,西湖別樣精彩
    宋宴、拜月、網紅帶貨大賽……今年中秋,西湖別樣精彩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 中秋拜月,瘦西湖里如期而至!
    說到中秋拜月,不得不提一個人,就是拜月儀式傳承人夏梅珍。從2006年開始,夏梅珍每年都會組織各種形式的中秋拜月,這塊恰逢國慶中秋雙節,昨兒個夏老師從下午就開始準備拜月儀式了。
  • 大報恩寺還原中秋傳統拜月禮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邢虹)淨儀、請月、祭月、拜月……古代傳統的中秋拜月禮儀,昨天在大報恩寺遺址景區重現。&nbsp&nbsp&nbsp&nbsp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更是月圓人團圓的重要時刻。
  • 明天就中秋了,如何設一張拜月臺?
    去年中秋,花花設的小小拜月臺不求姻緣,不求子,求手藝,求貌似嫦娥,人生圓滿如皓月。從古代至民國,女子都在中秋之夜拜月,一般由家中主婦、女性長輩、或自己親手布置祭月用品,求姻緣、求子、求手藝;也求貌似嫦娥、人生圓滿如皓月。拜月不是迷信。讓美好的心願有所託付,以願力加持,即是如願的開始。
  • 中秋拜月懷舊
    經歷過不同的年齡段,總有對過中秋節日的不同感受。人間有千種的感嘆,也有萬般的祝福。  去年中秋節,駕校放假一天,學員沒來駕校練車,想想,我還是回老家過節吧。山間村莊古樹猶存,松風竹韻,環境清幽,令人怡然悅勝的勝境。
  • 南京夫子廟舉辦祭孔大典
    9月28日上午,為紀念孔子誕辰2571年,祭孔大典在南京夫子廟舉行。今年的祭孔活動將以「和」字為主題,「和」字滲透著中國人幾千年來待人接物的原則與智慧,體現了中國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與祭孔大典同步開啟的,還有孔子文化月系列活動,包含了互動遊戲、展演、手工體驗等,將讓遊客從不同的層次和角度,了解和弘揚傳統文化。上午9點多,鼓擂鐘鳴,典禮正式開始。
  • ​中秋拜月的風俗是怎麼來的?看完長知識!
    就在昨天晚上,一場盛大的拜月活動,讓很多人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10月1號晚上,一場盛大的拜月活動在樊西新區關聖古鎮舉行,晚上七點前,主祭方在活動現場擺上香案,放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等祭品,晚上七點整,拜月儀式開始。中秋拜月的風俗是怎麼來的呢?
  • 2020年國慶節中秋節假期文化和旅遊工作情況(10月1日)
    作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來的首個國慶中秋長假,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假日文化旅遊工作,市文化和旅遊局科學謀劃、周密安排、精心組織,推出一批特殊時期、富有特色的文旅融合新產品,全面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復甦發展。一、「國慶」「中秋」特色濃鬱。
  • 拜月、走月、摸秋……南京中秋節習俗,你知道幾個?
    2020-09-30 12:07圖文來源: 南報網 中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
  • 中秋節祭月或拜月習俗是月崇拜信仰最直接的表現方式
    正是由於民間信仰與歲時節日的這些特點,使得中秋節俗成為月崇拜信仰時間上和空間上的載體,中秋節俗文化在各個方面作用於月崇拜信仰,它們以習俗的形式潛藏在人們思維的深處,又通過各種習俗活動體現出來,不斷得到傳承與發展。中秋節祭月或拜月習俗是中秋節俗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月崇拜信仰最直接的表現方式。
  • 好熱鬧,北湖公園裡面眾多漢服美女拜月,展現傳統禮儀風採
    嘉湖書院開展古禮拜月活動 聽古樂、跳漢舞、唱月詩、拜月神、放福燈、吃月餅……10月1日,北湖公園嘉湖書院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一群身著漢服的美女,在悠揚的古樂聲中,擺案焚香,一場穿越時空、如夢如幻的漢禮漢儀拜月祈福大典正在舉行。
  • 2020庚子年中秋祭月活動暨紹興攤簧傳承演出今晚在安昌古鎮舉行
    為傳承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紹興中秋習俗」,弘揚優秀民俗文化,歡慶國慶中秋,今晚,由紹興市柯橋區文化廣電旅遊局、紹興市柯橋區安昌街道辦事處聯合主辦,柯橋區非遺保護中心(區非遺館)、安昌古鎮管委會承辦,愛依漢婚工作室協辦的柯橋區2020漢服傳統古禮中秋祭月大典在安昌古鎮勝利橋上舉行。小橋流水,烏篷搖曳,參加祭月的十幾位身著明制漢服的姑娘們坐著烏篷船涉水而來,花燈搖曳,人頭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