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道君語:在外國人心中,中國建築的代表不是故宮,而是明朝一座寶塔。如果不是被太平天國燒了,萬裡長城可能沒有機會取代它,成為世界七大奇蹟。這座寶塔就是大報恩寺琉璃塔,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寶塔的前世今生。
在美劇和美國電影裡,總能看到中國菜外賣盒上,印著一座搶眼的紅色寶塔。
這不是哪家大餐廳每次都來投廣告,也絕對跟紅塔山沒有半毛錢關係。這座紅色寶塔其實是大報恩寺塔。
我們可能對這個名字很陌生,但是直到今天,在許多老外心中,能代表中國的符號不是長城、不是故宮、也不是熊貓,就是這座大報恩寺塔。
雖然它只有26層樓高,但已經是明清時最高的塔。老外把它跟羅馬鬥獸場、比薩斜塔合稱為「世界七大奇蹟」,他們覺得這是東方最豪華的建築。幾乎每一個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老外,不去北京見天子,也要去南京看一眼大報恩寺塔。
張岱寫過:「永樂時,海外夷蠻重譯至者百有餘國,見報恩塔,必頂禮讚嘆而去,謂四大部洲所無也。」說著一百多種不同語言的外國人,見到報恩塔都一定讚不絕口,這是世界其他地方沒有的。
今天帶大家穿越到古代,聽聽幾個關鍵人物講述他們跟大報恩寺塔的故事。
暢銷書作家·安徒生
「這是天國才有的瓷塔,會唱歌、會閃爍」
整天寫歐洲國王的生活,大家也看膩了。最近想追一下熱點,寫一下東方皇帝的故事。
自從法國那邊興起「中國風」,其他歐洲貴族就覺得,現在自家莊園沒一兩處中式園林都不好意思叫貴族。他們喝下午茶也要拿中國來的瓷杯、泡中國的茶葉。
我在書上看過,東方最豪華的摩天大樓叫「南京瓷塔」。
上面掛了152個銅風鈴,風一吹過整座塔就在唱歌。還有146盞油燈,一到晚上就會有100個和尚輪流值班,添燈油、剪燈芯,確保夜夜塔燈通明,聽說一個月就能燒1530斤油。
天國的花園應該也有一座瓷塔吧,風一吹過,塔會唱歌、會閃爍。
▲ 十七世紀荷蘭版畫師尼霍夫畫的《南京大報恩寺》
時尚達人·路易十四
「康熙老哥有,我也要有!」
時尚的弄潮兒不好做,發明了高跟鞋以後就沒什麼新想法了。幸好最近看了《尼霍夫遊記》,我的天啊!大開眼界!
原來康熙老哥他家那邊有座用琉璃砌出來的瓷塔,我也要有,立馬找人蓋蓋蓋!
我要有中國亭的樣子,可能一座亭子有點小,三座連起來吧。屋頂、牆全給我貼瓷片,我要白底藍花的青花瓷,馬上去魯昂瓷廠下單。然後每層簷翼都給我掛個響鈴,我的瓷宮也要會唱歌!
都17世紀了,花園還做什麼對稱,過時了!搞中式園林,假山、巖洞、拱橋、曲溪,能垂釣、能捉迷藏的。別再種梧桐了,水邊給我來點楊柳。
還有!給我用絲綢做一套中國天子的衣服,再做一頂八人大轎。到時我要開個變裝舞會,要做得跟中國宮廷宴會一摸一樣。你們回去也弄一套中國人的衣服。
▲18世紀德國著名版畫家Habermann手繪南京大報恩寺古琉璃塔版畫
中國建築狂熱愛好者·錢伯斯
「建高仿南京瓷塔,成為英國之最!」
法國瓷宮都什麼玩意兒?沒用幾年就漏水了,現在全換了粉紅色水泥屋頂。
威爾斯親王那麼賞識我,讓我負責邱園這個大項目。我要在這個英國最大的皇家植物園裡建一座真正的中國寶塔,送給親王作新婚禮物。
▲ 邱園中最初所設計製造的建築繪本
別說英國,整個歐洲都做不出中國那麼高水平的琉璃磚。沒事,我用白綠相間的「鍍鉻金屬板」代替,嵌滿塔簷外壁。每根塔脊都放一條木質鍍金龍,放80條,夠氣派!大紅色塔頂再鑲一個金色浮雕圓環。
這下就跟南京瓷塔像極了。足足有50米高,算得上是英國最高的建築,比原版瓷塔還要高一些。親王可以跟王妃在塔上鳥瞰整個倫敦。
總設計師·朱棣
「天下第一帝國,天下第一塔!」
朕知道許多人不服,說朕是篡位。甚至有人說,朕不是馬皇后親生的!
重修大報恩寺,朕就是要報答明太祖和馬皇后的恩,昭示全天下,朕就是正統天子!而且朕不光要修,還要修一座天下最輝煌、最高的琉璃塔,讓大明國威遠揚天下。天下第一國,天下第一塔!
之所以選在長幹裡,因為這裡在東吳那會兒曾是江南第一座寺廟,一切佛緣就從這裡開始。北宋僧可政還請回來了三藏大師的頂骨舍利,藏在原先的「慈恩塔」裡。
也就在朕登基第二天,這裡就起了一場大火。朕想了想,乾脆把這裡燒得一乾二淨。於是命人不準滅火,之後把灰燼雜物全部鏟到長江去!朕要重造浮圖,度越前代!
包工頭·鄭和
「耗資相當於10個三峽工程!」
我太難了!當初我就知道大報恩寺這個項目是個要掉腦袋的活兒。
人家紫禁城那邊工程量是大報恩寺的好幾倍,3年半就做完了。從永樂十年到現在快16年(一說是19年),萬歲爺都換了兩個了。
前幾天明宣宗說了,今年(宣德三年)8月還不完工絕對饒不過我,不用下第七次西洋了……
但真的沒辦法!那寶塔,除了第1層,其餘八層都是琉璃砌的。一塊琉璃磚至少5個色,高溫窯定好底色,上了不同色的釉還要送進不同溫度的窯接著燒。為了成色好看,每次出海我都專門帶些外國顏料回來。
當初萬歲爺擔心琉璃塔不耐用,一開始就讓工人每個琉璃構件都要多燒兩個備件。就是說事實上我們要做3個塔出來,只不過另外兩個拆散埋在地庫備用。
不考慮工時,至少也想一下錢,光是琉璃塔就花了248萬餘兩,這相當於國庫年收入十分之一了。按這個比例來看,能修10個你們現在的三峽工程了。最開始的啟動資金,我還把下西洋用剩的百餘萬兩,幫萬歲爺先墊了。
最後的見證者·美國海軍軍醫法斯
「它的毀滅和破壞,讓人不免感到悲哀!」
聽說我是最後一個親眼見到南京瓷塔(外國人對大報恩寺塔的別稱)的老外。
真是見鬼!我不知道怎麼說,面對這個巨大而壯麗的建築物的毀滅和破壞,就算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但不免感到悲哀!
下船後很快我們就走近了瓷塔,它就在城壕外、城牆南邊。一塊幾英畝的大方形空地,只剩這親愛的老夥計矗立在那,周圍佛殿、僧房全倒在地上,巨人似的偶像被打成無數碎片。
塔底的石臺周圍有平滑的砂石石板臺階,上面有精緻的雕刻。琉璃磚被打掉的地方,露出了精美的紅砂石內牆。
瓷塔確實是一個絕佳的制高點,士兵把火炮推到塔上,對準城內轟炸。但是同樣的,它也是個很容易被瞄準的目標。
據說我走了沒多久,中國人把地基挖空埋炸藥,幾天後塔就轟隆倒塌。
大報恩寺塔在太平天國那時燒掉以後,直到2015年才重新建了起來。
但重建的大報恩寺塔只保留了最初的線條,樣子卻完全不像。從原本的磚木結構、外罩琉璃外衣,變成了鋼架套玻璃。但依然很高大,塔內依然藏著經、住著佛像;即便沒風吹過,四周音響也會流出銅鈴聲;一入夜每層玻璃都能閃出不同的色彩,依然夜夜通明。
有人不太能接受這樣的重建,「太現代化、太網紅臉了。完全破壞了文物的形象。」
設計師馬曉東解釋說,塔的原址下面還有一個放滿文物的地宮,如果做成原來磚木配琉璃的話,需要打很深的地基,害怕會讓地宮坍塌。
另外就是現存大報恩寺塔的史料很少,要還原當初每個細節是不可能的。如果塔還在,還能修舊如舊。既然做不到原樣,與其做個贗品糊弄人,不如用現代的審美、現代的材料保留她的靈魂。
·
文字為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