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美寶塔,外國人視為奇蹟之一,卻沒多少中國人認識

2021-01-15 物道

物道君語:在外國人心中,中國建築的代表不是故宮,而是明朝一座寶塔。如果不是被太平天國燒了,萬裡長城可能沒有機會取代它,成為世界七大奇蹟。這座寶塔就是大報恩寺琉璃塔,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寶塔的前世今生。

在美劇和美國電影裡,總能看到中國菜外賣盒上,印著一座搶眼的紅色寶塔。

這不是哪家大餐廳每次都來投廣告,也絕對跟紅塔山沒有半毛錢關係。這座紅色寶塔其實是大報恩寺塔。

我們可能對這個名字很陌生,但是直到今天,在許多老外心中,能代表中國的符號不是長城、不是故宮、也不是熊貓,就是這座大報恩寺塔。

雖然它只有26層樓高,但已經是明清時最高的塔。老外把它跟羅馬鬥獸場、比薩斜塔合稱為「世界七大奇蹟」,他們覺得這是東方最豪華的建築。幾乎每一個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老外,不去北京見天子,也要去南京看一眼大報恩寺塔。

張岱寫過:「永樂時,海外夷蠻重譯至者百有餘國,見報恩塔,必頂禮讚嘆而去,謂四大部洲所無也。」說著一百多種不同語言的外國人,見到報恩塔都一定讚不絕口,這是世界其他地方沒有的。

今天帶大家穿越到古代,聽聽幾個關鍵人物講述他們跟大報恩寺塔的故事。

暢銷書作家·安徒生

「這是天國才有的瓷塔,會唱歌、會閃爍」

整天寫歐洲國王的生活,大家也看膩了。最近想追一下熱點,寫一下東方皇帝的故事。

自從法國那邊興起「中國風」,其他歐洲貴族就覺得,現在自家莊園沒一兩處中式園林都不好意思叫貴族。他們喝下午茶也要拿中國來的瓷杯、泡中國的茶葉。

我在書上看過,東方最豪華的摩天大樓叫「南京瓷塔」。

上面掛了152個銅風鈴,風一吹過整座塔就在唱歌。還有146盞油燈,一到晚上就會有100個和尚輪流值班,添燈油、剪燈芯,確保夜夜塔燈通明,聽說一個月就能燒1530斤油。

天國的花園應該也有一座瓷塔吧,風一吹過,塔會唱歌、會閃爍。

▲ 十七世紀荷蘭版畫師尼霍夫畫的《南京大報恩寺》

時尚達人·路易十四

「康熙老哥有,我也要有!」

時尚的弄潮兒不好做,發明了高跟鞋以後就沒什麼新想法了。幸好最近看了《尼霍夫遊記》,我的天啊!大開眼界!

原來康熙老哥他家那邊有座用琉璃砌出來的瓷塔,我也要有,立馬找人蓋蓋蓋!

我要有中國亭的樣子,可能一座亭子有點小,三座連起來吧。屋頂、牆全給我貼瓷片,我要白底藍花的青花瓷,馬上去魯昂瓷廠下單。然後每層簷翼都給我掛個響鈴,我的瓷宮也要會唱歌!

▲ 特列安農瓷宮 ·凡爾賽

都17世紀了,花園還做什麼對稱,過時了!搞中式園林,假山、巖洞、拱橋、曲溪,能垂釣、能捉迷藏的。別再種梧桐了,水邊給我來點楊柳。

還有!給我用絲綢做一套中國天子的衣服,再做一頂八人大轎。到時我要開個變裝舞會,要做得跟中國宮廷宴會一摸一樣。你們回去也弄一套中國人的衣服。

▲18世紀德國著名版畫家Habermann手繪南京大報恩寺古琉璃塔版畫

中國建築狂熱愛好者·錢伯斯

「建高仿南京瓷塔,成為英國之最!」

法國瓷宮都什麼玩意兒?沒用幾年就漏水了,現在全換了粉紅色水泥屋頂。

威爾斯親王那麼賞識我,讓我負責邱園這個大項目。我要在這個英國最大的皇家植物園裡建一座真正的中國寶塔,送給親王作新婚禮物。

▲ 邱園中最初所設計製造的建築繪本

別說英國,整個歐洲都做不出中國那麼高水平的琉璃磚。沒事,我用白綠相間的「鍍鉻金屬板」代替,嵌滿塔簷外壁。每根塔脊都放一條木質鍍金龍,放80條,夠氣派!大紅色塔頂再鑲一個金色浮雕圓環。

這下就跟南京瓷塔像極了。足足有50米高,算得上是英國最高的建築,比原版瓷塔還要高一些。親王可以跟王妃在塔上鳥瞰整個倫敦。

▲ 英國明信片上的「邱園寶塔」

總設計師·朱棣

「天下第一帝國,天下第一塔!」

朕知道許多人不服,說朕是篡位。甚至有人說,朕不是馬皇后親生的!

重修大報恩寺,朕就是要報答明太祖和馬皇后的恩,昭示全天下,朕就是正統天子!而且朕不光要修,還要修一座天下最輝煌、最高的琉璃塔,讓大明國威遠揚天下。天下第一國,天下第一塔!

之所以選在長幹裡,因為這裡在東吳那會兒曾是江南第一座寺廟,一切佛緣就從這裡開始。北宋僧可政還請回來了三藏大師的頂骨舍利,藏在原先的「慈恩塔」裡。

也就在朕登基第二天,這裡就起了一場大火。朕想了想,乾脆把這裡燒得一乾二淨。於是命人不準滅火,之後把灰燼雜物全部鏟到長江去!朕要重造浮圖,度越前代!

包工頭·鄭和

「耗資相當於10個三峽工程!」

我太難了!當初我就知道大報恩寺這個項目是個要掉腦袋的活兒。

人家紫禁城那邊工程量是大報恩寺的好幾倍,3年半就做完了。從永樂十年到現在快16年(一說是19年),萬歲爺都換了兩個了。

前幾天明宣宗說了,今年(宣德三年)8月還不完工絕對饒不過我,不用下第七次西洋了……

但真的沒辦法!那寶塔,除了第1層,其餘八層都是琉璃砌的。一塊琉璃磚至少5個色,高溫窯定好底色,上了不同色的釉還要送進不同溫度的窯接著燒。為了成色好看,每次出海我都專門帶些外國顏料回來。

▲ 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

當初萬歲爺擔心琉璃塔不耐用,一開始就讓工人每個琉璃構件都要多燒兩個備件。就是說事實上我們要做3個塔出來,只不過另外兩個拆散埋在地庫備用。

不考慮工時,至少也想一下錢,光是琉璃塔就花了248萬餘兩,這相當於國庫年收入十分之一了。按這個比例來看,能修10個你們現在的三峽工程了。最開始的啟動資金,我還把下西洋用剩的百餘萬兩,幫萬歲爺先墊了。

最後的見證者·美國海軍軍醫法斯

「它的毀滅和破壞,讓人不免感到悲哀!」

聽說我是最後一個親眼見到南京瓷塔(外國人對大報恩寺塔的別稱)的老外。

真是見鬼!我不知道怎麼說,面對這個巨大而壯麗的建築物的毀滅和破壞,就算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但不免感到悲哀!

下船後很快我們就走近了瓷塔,它就在城壕外、城牆南邊。一塊幾英畝的大方形空地,只剩這親愛的老夥計矗立在那,周圍佛殿、僧房全倒在地上,巨人似的偶像被打成無數碎片。

塔底的石臺周圍有平滑的砂石石板臺階,上面有精緻的雕刻。琉璃磚被打掉的地方,露出了精美的紅砂石內牆。

瓷塔確實是一個絕佳的制高點,士兵把火炮推到塔上,對準城內轟炸。但是同樣的,它也是個很容易被瞄準的目標。

據說我走了沒多久,中國人把地基挖空埋炸藥,幾天後塔就轟隆倒塌。

▲ 大報恩寺塔遺址

大報恩寺塔在太平天國那時燒掉以後,直到2015年才重新建了起來。

但重建的大報恩寺塔只保留了最初的線條,樣子卻完全不像。從原本的磚木結構、外罩琉璃外衣,變成了鋼架套玻璃。但依然很高大,塔內依然藏著經、住著佛像;即便沒風吹過,四周音響也會流出銅鈴聲;一入夜每層玻璃都能閃出不同的色彩,依然夜夜通明。

有人不太能接受這樣的重建,「太現代化、太網紅臉了。完全破壞了文物的形象。」

設計師馬曉東解釋說,塔的原址下面還有一個放滿文物的地宮,如果做成原來磚木配琉璃的話,需要打很深的地基,害怕會讓地宮坍塌。

另外就是現存大報恩寺塔的史料很少,要還原當初每個細節是不可能的。如果塔還在,還能修舊如舊。既然做不到原樣,與其做個贗品糊弄人,不如用現代的審美、現代的材料保留她的靈魂。

·

文字為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從大報恩寺琉璃寶塔:看中國古代對塔建築的情有獨鍾之處
    在中國歷史上,古塔非常之多,以南京市秦淮區的大報恩寺中的琉璃寶塔來看,它堪稱是一座奇蹟,被譽為「天下第一塔」,琉璃寶塔建於明朝朱棣時時期。當時明成祖讓鄭和監督建造,歷經近20年才完工。琉璃寶塔也成為中世紀七大奇觀之一,1856年,毀於太平天國運動中。
  • 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琉璃塔重現!商業大鱷斥資10億,就在南京
    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琉璃塔重現!商業大鱷斥資10億,就在南京你是否讀過這樣一個安徒生童話:我剛從中國來,我在瓷塔周圍跳了一陣舞,把所有的塔鈴都弄得叮噹叮噹地響起來!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指的是南京大報恩琉璃塔,大報恩琉璃塔自1428年建成到1856年太平天國被毀,這座瓷塔一直是東方的象徵,也是中國最高的塔,世界七大奇蹟中國有兩個,一個是北京的萬裡長城,另一個就是南京的大報恩琉璃塔,在這座塔存在的百年歷史中,沒有哪個建築可以與之相比,大報恩寺琉璃塔被稱為天下第一塔,從17世紀開始就享譽海內外,南京瓷塔承載了外國友人對中華文化的嚮往,荷蘭畫家紐霍夫將琉璃塔的形象帶去西方
  • 最美的中國大峽谷!但並沒有對外國人開放,中國人是免費的
    全國有十大峽谷,被譽為最美的十大峽谷,金口大峽谷位居榜首!金口大峽谷中最寬的有八公裡,且深達達2600米,而金口大峽谷中又多險多險,成為一大奇景。由於它的地形險峻,風景優美,這條峽谷也被稱為全國最美麗的峽谷。
  • 被歧視的為什麼總是中國人,明明外國人也很沒素質
    但是,來英國以後,我發現, 「沒素質」的何止中國人吶,外國人的一些行為有過之而無不及。  「外國的月亮」有時確實更圓,比如在社會公共設施設計方面;有時卻沒有比較圓,比如在國民素質問題上,絕不僅僅是「中國人素質比外國人差」這種武斷的觀點。  除此之外,與其質疑中國人在外國所表現出的素質問題,還可以轉過頭想想,「歪果仁」難道就是十全十美的嗎?  「外國人在公共運輸上很吵,而且晚上喜歡開趴體,特別吵鬧,讓人休息不好。」
  • 中國人和外國人的旅遊方式,有什麼不同?
    ,外國人甚至專門拍了一部紀錄片。 中國人傾向於前者,外國人選擇後者。 或者像營地露宿、房車旅行等等脫離常規的出遊方式,在國外也很受歡迎。因為他們幾乎不準備多少行李,拎起包就走。 但中國人出行往往會準備足夠大的行李箱,以便於最後在免稅店滿載而歸。
  • 中國人和外國人不一樣的婚戀觀:外國人看《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這種婚戀觀滿足了很多中國人對從一而終美好愛情的嚮往,這也是這部電視劇走紅的主要原因。《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自從到泰國任教以來,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會條件反射地般地注意周圍的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反應。男外教聽了,聳聳肩,漫不經心地咕噥了幾句,眼睛像牛皮糖一樣粘著一個剛剛表演了中國武術的留學生,問:「你認識他嗎?可以給我介紹一下嗎?我要跟他照相。」我無語,這是沒看過《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也擺明車馬沒興趣了。
  • 明明是中國人,卻被認為是國外演員,他因長相當40年「外國人」
    雖然當年《狼牙》一炮而紅,但盧靖姍在劇中表現平平,並沒有多少觀眾記得她。之後在3年前,再次與吳京搭檔出演《戰狼2》。2鄭合惠子如果盧靖姍因為長相被人誤會是外國人,那鄭合惠子便是因為名字被誤會是日本人。其實不然,她是純純正正的中國人,比24K金都純。
  • 中國最早的佛塔,如今是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你知道在哪嗎
    遍布我國南北東西的上萬座佛塔,是古代高層建築的代表,而其中有一座中國最早的佛塔,如今是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你知道在哪嗎。答案是南京--報恩寺。歷史上大報恩寺的歷史地位極其崇高,是中國十九座阿育王道場之一,也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從建初寺、長幹寺、天禧寺到大報恩寺,一直都是皇家禮佛聖地。明成祖朱棣為報父母恩修建大報恩寺,以皇宮的標準來建造,歷時十七年,直到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年)才全部完工,為明代金陵三大寺(靈谷寺、天界寺)之首。
  • 本是中國人,卻被誤認為是外國人的5位明星,你認識哪一位呢?
    說到娛樂圈的趣事,就是明星的外貌或名字被人誤會了,很多明星因為有「特殊」基因導致的偏洋氣的外貌被誤認為外國人,而有些明星因為名字的原因也讓很多人懷疑她的國籍,不過他們都可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哦,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這麼五位經常被誤認為外國人的明星,看看你有沒有熟悉的呢?
  • 中國建築的奇蹟,為什麼我們卻是從外國人口中知道的?
    視頻不過癮精彩向上滑大報恩寺琉璃塔,近年來風靡的許多美劇中,一個有意思的細節被網友「扒出」:但凡出現中餐外賣,都伴隨著一個紅色的中國寶塔形象。它被印在所有美劇、美國電影甚至動畫片裡出現的中餐外賣盒上。這個細節可能讓很多中國人感到意外,在長城、天安門之外,西方人還把這座塔看成中國的標誌性建築。曾幾何時,這座琉璃塔與羅馬大鬥獸場、比薩斜塔、中國萬裡長城等一道被稱為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蹟,並被西方人視為中國的標誌性符號。只是,琉璃塔在中國人的視線中已經消失得太久,以至於它在國內反倒不是那麼知名。
  • 是中國人卻被當成外國人的藝人,有的因為名字,而他沒演過國人
    在有一些作品當中藝人們的造型都是非常大膽的,而有一些的影視作品中也是需要飾演外國藝人,而有一些藝人因為某些原因也是被人誤以為是外國人,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說明明是中國人卻被當成外國人的藝人,有的因為名字,而他沒演過國人。
  • 成吉思汗到底是中國人還是外蒙古人?
    但是,沒人認為李白是吉爾吉斯斯坦人。甚至吉爾吉斯斯坦的民眾,是否知道它們的土地上曾經出生過一位唐朝詩人,都是一個未知數。李白之所以被視為中國人,是因為:李白自我認同自己是大唐的人,並且李白的族群也源自中華,而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因此,李白被視為中國人。再說李元昊。李元昊是党項族人,並且比較仇視宋朝。李元昊是不是中國人?答案也是肯定的。
  • 這場疫情為何成為外國人對中國人偏見和歧視的爆發點?
    生活在西方國家的普通人或許都知道「中國」的存在,可是,會有多少人想要去了解中國。  又有多少生活在美國的普通人,像了解歐洲等國家一樣了解中國?  疫情成為了一個爆發點。  在一個瞬間,幾乎所有的外國人都知道中國人在吃蝙蝠。
  • 中國人早期對歐洲人到底有什麼誤解?
    原創 張國剛 北京大學出版社晚明前清時期, 外國人紛至沓來, 中國人則除了少部分沿海居民, 總體上固守本土。這時了解外國人的渠道主要有東南亞諸朝貢國、赴南洋貿易的中國商人、歐洲使團、傳教士帶來的知識。
  • 外國人體驗漢服,金髮碧眼像精靈,黑人莫名喜感
    漢服是中國的傳統服飾之一,很多人卻對其感到熟悉而又陌生。從春秋戰國一直到明朝滅亡,漢服是始終傳遞的,是人們的日常服飾。不過在明朝結束之後,就很少再有人穿漢服了,對於漢服的構成知之甚少。不過如今又流行一股漢服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這種傳統的古風服飾。尤其是女孩子,更是非常喜歡。
  • 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吳哥窟
    有生之年有機會真的要去走一次,去看看世界現代的八大奇蹟,其中有:古埃及的吉薩大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中國的萬裡長城、中國秦始皇陵及兵馬俑、義大利的羅馬大鬥獸場、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印尼的婆羅浮屠佛塔、柬埔寨的吳哥窟。
  • 長著一張洋人臉,從藝幾十年的外國人,竟是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
    我們都以為他是外國人,他常常飾演劇中的洋人:湯若望」、「郎世寧」等,但是他其實是一個中國人。&34;徐亞洲出生於山東青島,中國內地男演員,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俄羅斯人,而徐亞洲是中國人。1948年10月1日,中國山東青島的土地上,誕生了一名小小的男嬰。
  • 徐亞洲:演了40年外國人從不用化妝,其實他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
    在娛樂圈中,一些演員們因長相比較出眾,便有著不用化妝的特權,像演員徐亞洲便是其中之一。他也憑藉自己的長相和努力賺取了不少的金錢,但同樣也遭受著令眼看待的苦楚。徐亞洲是一個混血,他的父親是河南人,而母親則是俄羅斯人。
  • 這些明星是土生土長中國人,卻被誤會成外國人,他被誤會了一輩子
    在當下繽紛多彩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見一些飾演外國人的演員。這其中雖然有真正的外國演員,但是也有不少其實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只不過是長得更像是外國人而總是被誤會。她的母親認為徐亞洲的長相只能演外國人,而那個年代的劇中,外國人都是反面角色
  • 中國人早期對歐洲人到底有什麼誤解
    晚明前清時期, 外國人紛至沓來, 中國人則除了少部分沿海居民, 總體上固守本土。這時了解外國人的渠道主要有東南亞諸朝貢國、赴南洋貿易的中國商人、歐洲使團、傳教士帶來的知識。明清人能接觸到的歐洲信息其實相當豐富, 但是從時人記錄中體現出來的卻相當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