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最討厭的動畫家是他!還曾嚴厲批判:他的言論都是錯誤的

2020-12-22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原文標題:宮崎駿最討厭的動畫家居然是他!還曾嚴厲批判:他的言論和主張都是錯誤的!

《設計百人》是日本設計小站推出的新欄目,聚焦100位設計大師,講述他們精彩的人生物語。第七期設計人物:手塚治虫(漫畫家)

努力到最後才是生存的真正意義。

——手塚治虫

「手塚治虫之於日本,如凱撒之於羅馬。」有人這樣形容。

如今的日本動漫風靡全球,宮崎駿、新海誠是中國年輕人最耳熟能詳的名字。但說到現代日式動漫的「開山鼻祖」,還是被譽為「漫畫之神」的手塚治虫。

他是日本第一位導入助手制度與企業化經營的漫畫家,首創了電影式的鏡頭語言來表現漫畫,最先提出創立不同風格流派的動漫,也是少女漫畫第一人……可以說,手塚治虫是整個現代日本動漫產業的締造者。

1953年,手塚治虫的《緞帶騎士》是公認的世界第一部少女漫畫

1989年2月9日,手塚治虫去世,日本舉國哀悼,並追憶這位先驅對日本動畫、漫畫事業做出的貢獻。

但當時年僅48歲的宮崎駿,卻站出來說:"手塚治虫的作品我很不喜歡,不僅不喜歡,而且很不以為然,他迄今的所有言論和主張都是錯誤的!"

宮崎駿為什麼這麼說?這兩位日本動畫界的巨擘之間又有怎樣的愛恨糾葛?

手塚治虫VS宮崎駿:

兩代動畫大師的生死愛恨

· 從學生到反叛者 ·

1947年出版的《新寶島》被譽為「日本現代漫畫起點」。

在手塚治虫的啟發下,後來創作了《哆啦A夢》的藤子·F·不二雄、《假面騎士》的石森章太郎等一大批年輕人才開始走上漫畫創作的道路。

手塚治虫在東京居住的公寓,被稱為"漫畫聖地"。十幾位後來日本響噹噹的元老級漫畫家都搬來過這裡,只為了方便向手塚治虫請教。

宮崎駿也是看手塚治虫的漫畫長大。他一度加入過手冢的「蟲製作株式會社」工作。後來為了擺脫手冢風格的影響,宮崎駿還親手撕毀了自己的漫畫。

從學生到「反叛者」,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

· 手塚治虫的原罪論 ·

說到兩人的對立,不得不說到那部日本動畫的「開山之作」——《鐵臂阿童木》。

《鐵臂阿童木》之前,在日本人印象裡,動畫片還只是「哄孩子」看的。

當時一集6-9分鐘的動畫,需要畫上大半年時間。成本高,工期長,受眾小,關注度低,電視臺都不想在動畫上做投入。

為了幫助動畫片在電視上普及,手塚治虫接受了電視臺開出的極其廉價的製作費,以及「周更」這樣在當時業內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為了趕上「周更」,製作班底通宵加班作畫是常態,但與高強度工作對應的卻是極低的薪水。

雖然《鐵臂阿童木》大獲成功,但這種低價合同也直接影響了之後其他動畫公司與電視臺的合作——手塚治虫的價格都只有這麼多,其他人怎麼好意思開高價?

當時在東映動畫的宮崎駿也受到了這種衝擊。除了創作,他還要代表一線動畫人與投資方談判。

儘管這一切並非手冢的本意,但卻給當時的宮崎駿造成了極大困擾:如果不是手塚治虫籤下如此廉價的合同,或許一切都會不一樣。

· 商業VS藝術,日本動畫的兩條道路 ·

為了實現「周更」,手塚治虫想盡辦法來「偷懶」。當時主流的動畫是每秒24幀(12張),《鐵臂阿童木》每秒只有8張。

還有就是局部作畫。畫面其他不動,只有嘴在張開、閉合、半張……通過這些「騷操作」,手冢完成了這項當時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

雖然當時宮崎駿還未成名,但已經敢叫板手塚治虫了。他認為這種粗製濫造的動畫,根本不應該存在於世上。

在這之後,手塚治虫只要出新片,宮崎駿就會跑去批鬥一番。日本某網站上有個「宮崎駿暴言榜」,幾乎每句都是針對手塚治虫的。

但手塚治虫從未公開回應過宮崎駿。

面對兩人的勢不兩立,日本業界也分為兩派。

一派認為,手冢讓動畫通過電視獲得大眾關注,開闢了商業化道路,並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得以存活,並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文化。

手冢鼓勵更多人加入動畫行業,他當時的工作室,不用考核任何專業技能,僅僅面試覺得你行就可以上崗。

MADHOUSE創始人丸山正雄,京都動畫創始人八田陽子,SHAFT創始人若尾博司……現在日本動畫的半壁江山都是蟲製作株式會社當年撒下的種子。

另一派站宮崎駿。認為手塚治虫讓動畫劣質化,快餐化。他將動畫從業者帶入深淵,是導致至今為止,動畫從業者活多錢少、工作環境惡劣的始作俑者。

漫畫家安彥良和說: 「在一直行走在動畫片正途道路上的宮崎駿眼中,我們這些人是根本無法原諒的。」

罵了手塚治虫大半輩子,70歲時,當記者再度問宮崎駿對手塚治虫的評價。

他說:「如今的我已經是比六十歲去世的他年長的人了。對於年紀比我輕的人,我不必多說什麼了。」

商業化的手塚治虫真的是愛錢嗎?

· 商業化並不是為了錢 ·

將動畫製作商業化的手冢真的是愛錢嗎?實際上,很難這麼說。如果是為了錢,身為醫學博士的手塚治虫完全可以去當醫生,不僅收入豐厚,社會地位也高。

事實上,為了解決緊缺的製作費,手冢四處低頭打廣告,募集資金,拉贊助,先是賣掉了阿童木玩具的版權,接著還自掏腰包,拿出自己漫畫賺來的錢填補。

早年發現中國出現很多自己作品的盜版,手冢不但不追究賠償,反而為中國的孩子也能讀自己的漫畫而高興。

· 他的夢想是拓寬動畫的邊界 ·

與宮崎駿對畫面的極致要求不同,手塚治虫更注重動畫的故事性,他將動畫當作一種講故事的手段。

他把電影的構圖引入到漫畫創作中,用分鏡表現故事和情感,現在所有的漫畫都在沿用這種方式。

手冢的集大成之作《火鳥》,創作歷經34年,系列中的每一本都可作為獨立故事進行閱讀,串聯起來卻又是一個螺旋狀的時間環。

「火鳥」擁有不死的生命,它的鮮血是人們不擇手段想得到的「靈丹妙藥」……通過「火鳥」和追逐它的貪婪者,手冢想探討的是「輪迴」「永生」「善惡」等哲學的終極問題。

手冢最早提出要將動畫的邊界拓寬,不僅是給小孩子看的東西。

所以,相比宮崎駿筆下永遠溫暖、正義的故事,手冢創作了很多真正的悲劇。《佛陀》、《火鳥》、《怪醫黑傑克》都是很複雜的敘事和主題。

一生熱愛是漫畫

手冢從小喜歡看漫畫。原本是醫學院學生的他,因為看了動畫片《海神兵桃太郎》深受感動,立志要做動畫家,並在學生時代就開始獨立創作漫畫。

· 在30位討債人面前作畫 ·

因巨大虧損,1973年,蟲製作株式會社倒閉,欠下三億巨債。但手冢沒有停止手中的畫筆,《怪醫黑傑克》就是他在30位討債人面前畫的。

手冢有間沒有門牌的工作室,只有本人有鑰匙。手冢一周有5天在這裡閉門創作,一日三餐和報紙都是由經紀人送來。

· 創作動力是截稿前一刻的喜悅 ·

在閉門創作的日子,手冢獨自待在工作室中。

30分鐘一頁的漫畫,有時3部連載漫畫的原稿同時進行,剛畫完少年漫畫的第一頁,就開始畫時代劇漫畫的最後一頁。

40年如一日,有時為了趕稿,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

他堅持角色的動作和表情主線,都由自己親自來畫。

有時連吃外賣的功夫都沒有,手冢後來因胃癌去世,應該跟這種不規律的飲食有很大關係吧。

出行時,隨身攜帶稿紙,方便在等車、坐車時繼續作畫。有時車子明明經過家門口,也不能進屋去看一眼。

他焦慮自己的老化現象,有段時間發現自己畫不了圓,就關在房間裡跟自己較勁。「不是害怕的問題,想要更多的時間啊!」

如果不是真的熱愛,誰能堅持下來呢?時刻被截稿的恐懼支配,創作的動力,就是截稿前一刻完成原稿的喜悅和解脫感。

這部紀錄片拍攝於手冢去世前兩年,完成原稿時的他在鏡頭前難得放鬆,開心得像個孩子。

他說自己還想再畫40年,直到100歲。

永遠的「漫畫之神」

2019 年 10 月,東芝存儲器公司 Kioxia公布了一個名為「手冢2020」的項目。

通過AI對手塚治虫的65部作品進行分析,模仿手冢作品的畫風和思想,創作了一部新漫畫向他致敬。

漫畫的主人公是 AI 學習了 6000 張手冢漫畫角色圖像之後生成的,之後由專業創作者添加服裝和對話之類的元素進行完善。

2014年,日本NTT DOCOMO電信公司,針對「最能代表日本的漫畫家」發起了群眾投票,手塚治虫以10751票,44%的得票率高居榜首。

從18歲發表首部職業漫畫作品《小馬日記》起,42年時間,他留下了700餘部漫畫作品15萬張漫畫原稿

他是日本現代動畫的奠基人,以一己之力,推動了日本動畫的新發展。直到生命最後一刻,說的還是「給我一支鉛筆。」

因為他說:「努力到最後才是生存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宮崎駿VS手塚治虫,站在命運十字路口的日本動畫 動畫學術趴

2、遠比「996」苛刻的日本動畫業:跟宮崎駿、手塚治虫工作,你能堅持多久?WeLens

3、AI 復活已故漫畫家手塚治虫,出版新作續寫傳奇 HyperAI超神經

4、NHK檔案館:手塚治虫創作的秘密 嗶哩嗶哩視頻

5、東映興衰史:驚了?日本漫畫之父手塚治虫居然要立志打敗東映 幽谷靈夕 嗶哩嗶哩視頻

6、焦點扯談:手塚治虫是毀滅日本動畫的罪魁禍首?謠言與臆想是如何產生的?JK低手魚太 嗶哩嗶哩視頻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在資本的言論操縱之下,安妮·海瑟薇成了美國人最討厭的女明星
    更重要的是,在美國,由於演員的風評有時候還會涉及到一些獎項相關的事宜,因此在言論這一塊,資本們都是非常重視的。,作為勢力大到能影響奧斯卡的資本,他要捧哪個女星,哪個女星想不火都難。在那段時間,不但幾乎所有媒體、社交平臺全部都充斥著批判安妮的言論,甚至如《紐約時報》這種大型社報都來參上一腳。
  • 在資本的言論操縱之下,安妮·海瑟薇成了美國人最討厭的女明星
    韋恩斯坦這人大家都很熟悉了,作為勢力大到能影響奧斯卡的資本,他要捧哪個女星,哪個女星想不火都難。在2013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裡,作為「韋女郎」的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競選奧斯卡影后,當時的安妮則是競選奧斯卡最佳女配,而最後她們也都得獎了。
  • 宮崎駿他瞎說!?動畫業界低薪不是手塚治虫的鍋
    「手塚治虫瘟神說」也是這樣的一個故事,而將這一「錯誤的歷史」擴散出去的人之一,就是宮崎駿。1989年手塚治虫去世時,漫畫雜誌《Comic Box》1989年5月號做了一期紀念手塚治虫的採訪專題:「特輯:我們的手塚治虫先生」,在其中,宮崎駿的訪談回答,與其他一眾對手塚讚不絕口的口吻迥然不同,他是其中唯一一個全盤否定了手塚治虫的人。
  • 曾紅遍亞洲的他,現在為什麼被票選為最討厭男演員?
    前兩天,2020年的評選結果公布了——最討厭的男演員第一名是木村拓哉,而且他已經連續六年蟬聯榜首。拍攝間隙導演當著大家的面問他:都快吃飽了吧?他立馬做了一個「噓」的手勢讓大家不要再追問,因為他不想讓群演尷尬。)這樣的他,曾連續15年被評為日本最受歡迎男性Top1。可也是這樣的他,一位曾風靡全亞洲、被稱為「日本最強偶像」 幾乎完美的男人,為什麼如今卻被大眾討厭了呢?
  • 宮崎駿作品集【值得轉載,收藏】
    宮崎駿 Hayao Miyazaki增改描述、換頭像影人簡介  · · · · · ·  1922年,法國影評家埃利·福爾滿含感情的預言
  • 討厭蔡徐坤的人有許多,可誰真正能夠說出他的錯誤在哪裡
    有人喜歡的明星,就有人討厭,而近些年來崛起了不少的流量明星,大眾對他們的態度也是分化兩級,有喜歡的,就有討厭的。而男性化妝大多數都是因為職業的本身,戲曲表演,或者影視作品之中為了呈現出更好的視覺效果。而像蔡徐坤這樣露面就要化妝,甚至是畫嘴唇,眼影這樣女性濃妝這樣的妝容對於一個男人而言,的確有些不適。可是不適歸不適,這也不能算是一個錯誤啊,一個人的愛好如此,又或者說他的公司要求他如此妝容,他也無法拒絕,為了工作,他只能選擇妥協。
  • 宮崎駿作品:傳遞反戰信息 拷問否定歷史者良知
    多年來,宮崎駿不僅通過一部部影片傳遞著堅強與愛的氣息,還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告訴公眾什麼是藝術家的良知。  另類反戰動畫  宮崎駿是個有著濃厚飛翔情結的人。在他幾乎所有的作品中,都糅進了大量有關飛翔和飛行器的元素,甚至讓一些患有恐高症的觀眾「叫苦不迭」。
  • 宮崎駿、史匹柏、喬治盧卡斯...都是他的腦殘粉
    喬治·盧卡斯與科波拉▼要說誰是黑澤明最死忠的粉絲,那非喬治·盧卡斯與科波拉這哥倆莫屬。▲ 不遠萬裡來探班的盧卡斯與科波拉1970年開始黑澤明陷入人生低潮,電影《電車狂》票房不佳,經濟更是陷入困頓,71年甚至自殺未遂。這段陰霾期一直持續到80年代初,期間還遠走蘇聯拍戲。
  • 日本評最受歡迎和最討厭的政治家 竟然都是他
    網站20日報導,該雜誌近日舉行了第29次「男人選擇喜歡的男人·討厭的男人」評選。結果顯示,在最受歡迎和最討厭的政治家選項中,位列榜首的都是同一個人。據報導,此次調查的受訪者約有500名,年齡在30歲到49歲之間。他們接受問卷調查後,再按照慣例進行投票。結果顯示,在這次「喜歡的政治家」及「討厭的政治家」兩項排行榜中,榮登首位的都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 華春瑩駁斥蓬佩奧涉華錯誤言論:他編造的又一個謊言
    原標題: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美國務卿蓬佩奧涉華錯誤言論答記者問問:10月1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聯大舉行紀念北京世婦會25周年高級別會議之際,發表聲明批評中國對維吾爾族婦女進行強制墮胎、絕育,打壓婦女言論自由和結社自由,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答:這是蓬佩奧編造的又一個謊言。
  • 有關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幾件軼事 他曾多次宣布退休
    在過去幾十年來,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一直受到各個年齡層的觀眾的喜愛,而這些作品也是伴隨人們成長的美好回憶。儘管你是宮崎駿的粉絲,對他的作品耳熟能詳,但你不一定了解宮崎駿這個人和他不平凡的一生。宮崎駿於1941年出生在東京。
  • 他是《大鬧天宮》孫悟空的設計者,曾讓中國動畫領先世界,連宮崎駿都是他粉絲
    與20世紀同齡的他,親證了20世紀最不一樣的面貌,這些,也影響到了他的創作。日本的漫畫大家手塚治虫,宮崎駿等,都曾受到他的影響,很是崇拜他。中國典型的藝術形式,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後來還有,民國漫畫。
  • 沒有他就沒有今日的宮崎駿與吉卜力!日本最偉大的動畫導演之一!
    高田勳與宮崎駿可說是最要好的朋友,沒有高田勳可能也沒有今日的宮崎駿以及吉卜力動畫,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位導演的傳奇故事。 1935年10月29日高田勳出生於日本三重縣伊勢市,年輕時的高田勳因為看到《邪眼暴君》這部片子,深受感動勵志參與到動畫產業,而之後也如願以償的努力加入了東映動畫公司,並在1968年拍攝了第一部電影作品《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
  • 還活著真好!宮崎駿80歲生日快樂
    到底是大師宮崎駿,他的每一部電影都是永恆的造夢經典。此次舊夢重溫,我們看到了電影中所展現的人性美好和純粹的愛。無疑,由他所創造的動畫世界是夢幻且生動的。由於海員父親常年海航,5歲的小男孩宗介與母親理紗終日相伴。一次偶然,宗介救下了出逃遊玩卻不幸被困的小金魚波妞,彼此漸生喜歡。然而波妞的魔法師父親認為人類世界汙穢不堪,強行要將波妞帶回海裡。
  • 宮崎駿:我厭惡日本人 對中國心存罪惡感
    而這一點讓宮崎駿自己不知該喜歡還是懊惱,因為他發現,那種雜亂無章的處世風格、與矛盾和平共處的態度,繼承自他從小以為是錯誤示範的父親。許多年後,再被問到他身上的矛盾之處,他開始回答:「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沒有矛盾的人估計也是無趣的人。」現在,儘管看起來,他似乎已經變成他本人曾期望的「有著溫厚的白髮和鬍鬚的老人」。其實,歲月並沒有把他變得心平氣和。
  • 宮崎駿新作品要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2013年,宮崎駿曾經宣布隱退。但在2016年,為了製作這部動畫,他再次回到了一線。只是原本計劃2020年上映的電影,此時製作進度卻慢了很多。03在動漫產業成熟且市場巨大的日本進入工業化並不是什麼難事,何況他是宮崎駿。
  • 宮崎駿八十歲了,為什麼人人都愛他?
    我想皮克斯動漫工作室的這種敘事方式的改變,應該從宮崎駿動漫裡獲益匪淺。在宮崎駿動漫裡,二元對立幾乎消弭不見,即若看上去很兇惡的人與事物,亦有他(或它)可愛的一面。宮崎駿本質上是一個「性本善」論者,他相信愛可以消融一切隔閡。譬如《千與千尋》裡嗜財如命面貌醜陋的魔女湯婆婆,亦是個遵守規則寵溺兒子的母親。
  • 他是「哆啦A夢之父」的老師,被宮崎駿「鞭屍」,他拿走了一個男孩的48個器官
    否則,他不能成為初代日本漫畫家夢幻軍團共同的老師,更不會成為宮崎駿愛極恨極、甚至不惜在悼文裡「鞭屍」的前輩對手。手塚治虫動畫方面的主張,全是錯誤的先從刺激的說起。關於他對動畫業所做的那些事,我不想評價。我並不喜歡蟲製作的東西——豈止是不喜歡,我覺得那都是不正常的!」是宮崎駿在「鞭屍」。「手冢先生開創了故事漫畫的新領域,為我們今天從事的工作打下了基礎……但是關於他的動畫片,我認為自己多少有發言的權利和義務,手塚治虫迄今的所言和主張,全部都是錯誤的。」多大怨多大仇,要在悼念特輯裡對死人寫檄文?
  • 宮崎駿,你除了圈錢還會幹嘛
    他既討厭戰爭,又熱愛武器;他既討厭中國人,也對中國人充滿愧疚;他既討厭自己是日本人的身份,也對自己是日本人充滿期待他還得意洋洋對自己的孩子說:「反正戰爭這種蠢事,喜不喜歡都得幹,不如好好賺一筆。管他什麼忠義禮孝,什麼家國命運。」
  • 宮崎駿電影為什麼如此迷人?
    好像都很重要,又好像都不重要。但若深思,他的作品中有著對現實國度的不滿與憤怒,以及對現代社會的批判與思考,並把自己的陰暗面悄悄加入角色中。但多年後,有人發現《龍貓》的故事好像是取材於日本一則兩姐妹被虐殺的真實事件,發生地點所澤與電影中的所澤不謀而合,日本也曾有人發文稱當事者姐姐在做筆錄時說自己見過很大的狸貓之類的話,似乎事件與電影很多地方都存在了很多共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