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股再添一員。近日,老鋪黃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老鋪黃金」)更新招股書,擬募資5.5億元,用於開設線下門店、信息化系統建設和品牌形象提升項目。
募資投入線下
公開資料顯示,老鋪黃金的經營範圍包含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承辦展覽展示、工藝美術設計、產品設計、銷售金銀製品、珠寶首飾、工藝品等,營收主要來自黃金珠寶首飾零售。
雖為「老鋪」,但老鋪黃金並不「老」,公司成立於2016年,是由其實控人另一家公司北京金色寶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旗下剝離而來的。獨立營業的近四年中,老鋪黃金已成立18家店鋪/專櫃,而本次招股投資項目中,還將有7成資金用於11家新店鋪/專櫃的建設。
無論是已過會上市或是仍在排隊的IPO名單中,黃金珠寶企業的身影並不少見,但其中大多數公司招股募資都是以線上營銷項目為主,再加上新冠疫情對實體消費的打擊,線下實體店的布局,老鋪黃金卻在「逆風而行」。
此外,老鋪黃金的投資項目中,並未像大多數IPO公司一樣列入「補充流動資金項目」。但根據其招股書數據,其貨幣資金並不充裕,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也連續為負,既然如此,老鋪黃金在流動資金方面是否已有其他打算?
老鋪黃金在招股書中表示,募集到的資金在支付項目剩餘款項和置換先期投入後,如有剩餘,才會補入流動資金,若有不足,則會通過公司內外部財務資源自籌解決。
值得一提的是,在招股書中的風險要素部分,老鋪黃金提出了有關網際網路及電商衝擊傳統銷售模式會帶來的風險,但項目安排上還是做出了如此分配,或許在線上營銷方面,老鋪黃金還有其他打算。
現金流量三年為負
從盈利數據來看,老鋪黃金的業績相當可觀,2017年-2020年前三季度,老鋪黃金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35億元、6.63億元、9.45億元和6.27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3248.56萬元、3550.02萬元、9146.10萬元和6833.77萬元,逐年增長。
不過,2017年-2019年,老鋪黃金的現金流量淨額連續三年保持為負數,分別是-6164.03萬元、-6124.55萬元、-4336.19萬元,直到今年才轉負為正,達到5472.98萬元,這或是因為疫情環境下,公司未新開設店鋪/專櫃,且黃金原材料採購減少所導致。
而根據老鋪黃金的投資選擇,未來只會加大對線下店鋪的投資力度,加上公司仍處於成長期,現金流量偏低或為負的狀態很可能會持續很久。
另外,老鋪黃金也在招股書中披露了有關存貨的風險。報告期內,公司存貨帳面價值分別為3.35億元、4.56億元、6.06億元和5.84億元,佔各期末總資產比例分別為82.38%、71.99%、75.73%和72.85%,佔比較高。
老鋪黃金表示,公司存貨規模較大是由行業特點和經營模式所決定,一方面黃金珠寶款式多樣,另一方面,公司以自營模式為主,就意味著需要自主備貨以滿足陳列需求。
關聯交易遭問詢
除了盈利質量有待提高,老鋪黃金的供應商問題也引發了諸多猜測。
招股書披露,老鋪黃金的前五大供應商幾乎每年都有些許變化,但諸多變動中唯一屹立不倒的就是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工美集團」),這家公司不僅常年排在供應商名單的第一位,其採購金額佔比更是高居不下,報告期內的比例分別為81.67%、86.61%、89.16%和87.34%,保持在近9成左右。即便如此,老鋪黃金也並沒有在風險要素中提到供應商集中的風險。
從工美集團進行採購,再賣給工美集團的成員公司,這一操作是否合理,而交易價格又能否公允?
另外,招股書中提到,在供應商方面,國內的黃金珠寶企業一般是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以下簡稱「上金所」)、黃金租賃業務或是上金所會員單位進行採購。
工美集團雖然是上金所的會員單位之一,但在最新的採購均價對比當中,上金所的黃金均價甚至較工美集團低了近14元/g。老鋪黃金為何不直接從上金所進行採購,卻選擇了工美集團成為其採購比例最高的供應商家?
對於這謎一樣的關係,證監會也投入了關注。問詢函中,證監會提出,需要老鋪黃金補充說明工美集團既是發行人客戶又是供應商的原因,相關交易定價是否公允,以及是否存在利益輸送。
對此,老鋪黃金在招股書中列出了報告期內採購黃金的價格與規模,並表示,公司向工美集團採購黃金價格基於上金所黃金標準金公開價格加相應手續費確定,具備公允性。且公司與工美集團是基於正常商業合作關係開展業務合作,不存在利益輸送情形,雙方也不存在關聯關係。
(END)
作者|劉向南
來源|每日商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