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巨星雲集,匯聚了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杰、李截、鄭佩佩等知名華人影星,但上映之路卻一波三折,終於在經歷定檔、改檔、撤檔等一系列烏龍後,在9月4日率先與北美觀眾見面了。不過,因為疫情影響,觀影形式改為線上,票價29.99美元。
影片一播出,在北美就收穫了一片好評,英國每日電訊報、休斯頓紀事報、芝加哥太陽時報等多家報社評論「《花木蘭》的視覺效果讓人眼花繚亂、劇作太有生命力了、最優秀的真人動畫重建、劉亦菲的扮演很不錯!」
反觀國內,觀眾似乎並不買帳,豆瓣上的評分已經跌到4.9。更有觀眾吐槽,這還是我們認識的花木蘭嗎?
為何這部耗資2億元的大製作,東西方觀眾評價會產生這麼大的反差呢?
外國人翻拍中國元素的電影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我認為,最主要還是由於東西方文化差異,西方對中國文化的諸多誤解,不可避免地呈現在影片中,帶來的觀影感受的差異。
具體到《花木蘭》這部電影,我們來聊一聊,的確雷點多多,顛覆了我們心中的花木蘭形象。
花木蘭人設變化讓人難以接受 替父從軍的柔弱女子變成了功夫高手
電影《花木蘭》改編自1998年的同名經典動畫,動畫中的花木蘭是個柔弱的鄰家姑娘,無奈之下替父從軍。可是,電影中的花木蘭卻從小就身懷絕技,懂得運「氣」,最後竟然蛻變成了一個可以自如運用「氣」的功夫高手。更厲害的是,在戰場上花木蘭憑藉高超武功打敗柔然敵軍,所向披靡,後又領兵保護皇帝,活脫脫一個戰無不勝的超人女英雄形象。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在國內家喻戶曉,花木蘭是我們國人心目中的巾幗女英雄,但也架不住這樣改編啊,這還是我們認識的那個花木蘭嗎?
是不是導演和編劇太喜歡中國功夫了,畢竟最先闖入好萊塢的華人影星李小龍、李連杰、成龍等都是功夫明星,於是就認定了「中國功夫」是英雄片必備的中國元素呢?可是,這樣的人設,實在和我們印象中的美麗善良深明大義的花木蘭相去甚遠。
深明大義替父從軍的花木蘭 被定格成女戰士形象
其實,我們都知道,在花木蘭所處的那個年代,替父從軍,實屬無奈,如果被查出是會被滿門抄斬的,並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可是,影片中花木蘭的臺詞卻是「我會為我的家族帶來榮耀,我的職責就是戰鬥」,似乎她生來就是為了從軍打仗。我們理解這樣的操作是為了讓人物形象更加高大,可是,這樣的花木蘭實在讓我們感覺太怪異。
而且,影片中關於花木蘭的一系列神操作,不願意嫁人,替父從軍男扮女裝,遭遇到了人生重大挫折,幸運地遇上了人生導師,各項技能突飛猛進,還加上一個女巫大反派,最後從敵軍手中救回了皇帝,保衛了祖國。花木蘭一路打怪升級,仿佛動漫遊戲中無所不能的戰士,離我們十分遙遠。
另外,動畫片中的花木蘭是有感情戲的,最後她和李翔將軍在一起了。在影片中捨去了,估計也是為了突出花木蘭獨立的女戰士形象。
所以,這樣一個我們熟悉的鄰家女子花木蘭,被迪士尼一番神操作,變成了一個陌生又奇怪的花木蘭。
巨星捧月表現平平 神仙妝容讓人不容直視
影片中聚集了不少華人巨星,李連杰、甄子丹都是著名的功夫明星,很期待兩人在片中的表現,結果在影片中兩人卻沒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功夫動作,表現平平。
本片中演員的妝容也讓人看不懂,飾演女巫的鞏俐和飾演媒婆的鄭佩佩,都是特別濃的濃妝,非常突兀,甚至有點驚悚。李連杰和甄子丹的妝容也非常灰暗,顯得老態,特別是李連杰,不仔細看還真認不出來。是老外對於中國人的形象有偏見,還是東西方審美差異?
總之,感覺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為了眾星捧月女主花木蘭。
國內馬上9月11日就要上映了,大家還是去影院看,自己細細品味吧。
我是寒煙翠,愛生活,愛寫作,關注我,一起發現生活美好。本文文字系原創,圖片來自網絡,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我,微信:gerc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