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策劃公司散布上萬名涉疫凍品購買者個人信息!法院:道歉並賠償1元

2020-12-23 河南商報

據重慶法院網消息,近日,渝北法院受理並審結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

「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原告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

案件回顧:

萬名購買進口白蝦的人員信息被洩露

7月14日,重慶沙坪垻區西部物流園一冷凍倉庫部分厄瓜多進口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相關部門迅速組織涉事產品及購買人員進行核酸檢測。

但在這個時候,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卻將一份名為《重慶已購進口白蝦顧客名單》的文章發布在其管理的公眾號供下載,該名單包括原告趙某在內的重慶各區縣一萬多名購買進口白蝦的人員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詳細個人信息。

原告趙某將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被告在案涉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並要求被告賠償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

渝北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未經相關權威機構授權及原告等名單當事人的同意,且明知侵犯相關當事人隱私的情況下,以「目前是非常時期,沒有什麼東西比安全和生命更重要」「目的在於希望涉及到的群眾主動配合官方」為藉口擅自將涉及原告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的案涉文章發布在公眾平臺。

該名單不但被大量瀏覽轉載,還提供下載,造成了廣泛的二次傳播,致原告隱私嚴重洩露,情節惡劣,且其行為不但會導致原告個人信息被洩露並被廣泛傳播,為其人身、財產安全帶來巨大安全隱患,還會造成社會公眾恐慌,給原告的日常生活造成負面影響,嚴重影響原告的日常人際交往和正常生活。

故法院對原告要求被告在報紙和案涉微信公眾號刊登發布書面道歉文章並賠償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中央網信辦要求經脫敏處理的信息才可公開

借疫情洩露他人隱私的案件,並非個例。此前,四川成都男子王某將一張內容涉及「成都疫情及趙某某身份信息、活動軌跡」的圖片在自己的微博轉發,嚴重侵犯他人隱私,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王某因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已被成都市公安局成華區分局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早在今年2月,中央網信辦就發通知指出: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公開姓名、年齡、身份證號碼、電話等個人信息,個人隱私權不可侵犯,在疫情防控面前也不例外。今年10月徵求完意見的《網絡數據處理安全規範》要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工作結束後,指定機構應在60天內或者國務院相關部門規定的時限內,刪除事件應對中已收集、調用的個人信息。

法官提醒:

除擅自將未經相關權威機構授權及名單當事人同意的個人信息進行公布涉嫌違法外,普通公民下載後在微信群等社交媒體上進行轉載、傳播的行為亦會侵犯公民隱私權甚至涉嫌違法犯罪,所以廣大市民在看到相關涉及公民個人信息的名單時,不能進行轉載、傳播,亦應及時提醒親戚朋友刪除,避免二次傳播給涉事公民造成更嚴重侵害。

(來源:中國青年報、重慶法院網、央視網等)

原標題:因購買進口白蝦,1萬多名顧客信息被洩露!法院判賠1元

編輯 施尚景 劉夢鴿 吳冰

相關焦點

  • 重慶一公司洩露萬名涉疫凍品購買者個人信息!被判道歉賠1元
    (原標題:重慶一公司洩露萬名涉疫凍品購買者個人信息!被判道歉賠1元) 該案法官提醒稱,市民下載後在微信群等社交媒體上進行轉載、傳播的行為也會侵犯公民隱私權甚至涉嫌違法犯罪,看到相關涉及公民個人信息名單時不要傳播,應及時刪除,避免二次傳播給涉事公民造成更嚴重侵害。
  • 散播涉疫凍品購買者名單,重慶一策劃公司被判登報致歉
    散播涉疫凍品購買者名單,重慶一策劃公司被判登報致歉 杜芸逸/重慶法院網 2020-12-20 12:48
  • 疫情期間,重慶某營銷策劃公司洩露1萬餘公民個人信息,法院判了
    近日,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法院受理並審結一起涉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圖片來源:重慶市衛健委官網但在這個時候,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卻將一份名為《重慶已購進口白蝦顧客名單》的文章發布在其管理的公眾號供下載。該名單包括原告趙某在內的重慶各區縣一萬多名購買進口白蝦人員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詳細個人信息。
  • 1萬多人信息被洩露!法院判賠1元
    「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原告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案件回顧:萬名購買進口白蝦的人員信息被洩露7月14日,重慶沙坪垻區西部物流園一冷凍倉庫部分厄瓜多進口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相關部門迅速組織涉事產品及購買人員進行核酸檢測。
  • 因購買進口白蝦,1萬多名顧客信息被洩露!法院判賠1元……
    據重慶法院網消息,近日,渝北法院受理並審結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原告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
  • 一例涉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案宣判: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費1元
    「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原告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原告趙某一紙訴狀將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被告在案涉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並要求被告賠償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
  • 因購買進口白蝦,1萬多名顧客信息被洩露!法院判了!
    因購買進口白蝦,1萬多名顧客信息被洩露!法院判了!「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原告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
  • 萬名購買進口白蝦的人員信息被洩露!法院判了
    據重慶法院網消息,近日,渝北法院受理並審結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原告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
  • 重慶一例涉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案宣判: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費1元
    記者從重慶法院網了解到,近日,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法院受理並審結一起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原告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
  • 1萬多人隱私信息洩露,不能止於賠償
    近日,重慶渝北法院受理並審結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原告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被告將一份名為《重慶已購進口白蝦顧客名單》的文章發布在其管理的公眾號供下載,包括原告趙某在內的重慶各區縣一萬多名購買進口白蝦的人員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詳細個人信息。
  • 群發兩封郵件侮辱同事 被判公開道歉並賠償5000元
    揚子晚報訊 都說流言猛於虎,在職場中,這種造謠誹謗所帶來的殺傷力是巨大的,不僅會造成個人名譽損失,甚至會影響個人發展前途。昨日,鎮江潤州法院介紹了一起名譽權糾紛案件,原告高女士就不幸成為了「人言可畏」的受害者。院方告訴記者,原告高女士與被告戴某某曾是同事關係。
  • 四川移動公司侵犯臺灣明星林志穎肖像權 法院判決道歉並賠償30000元
    法庭上,林志穎的委託訴訟代理人彭麗萍林出示了相關侵權證據,廣安移動公司並擅自使用林志穎及其兒子的多幅照片作為配圖,為所經營的通訊類產品進行宣傳和推廣,該行為具有明顯的商業性質,嚴重侵害了林志穎的肖像權,林志穎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遂訴至法院。
  • 江津區法院審結一起企業盜用個人信息虛假報稅案
    原來,韓某的個人信息被重慶某鋼管公司在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間盜取,並被該公司用於虛報個人所得稅。韓某任職的公司發現該情況後,以為韓某在其他公司也有任職,才對韓某作出停職處罰。這才導致韓某陷入了一處「被入職」,一處又被停職的尷尬局面。氣憤的韓某立即與重慶某鋼管公司交涉,要求刪除錯誤信息,賠償其損失。
  • 重慶一涉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宣判:發布購買陽性凍品人員名單...
    近日,渝北法院受理並審結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原告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但在這個時候,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卻將一份名為《重慶已購進口白蝦顧客名單》的文章發布在其管理的公眾號供下載,該名單包括原告趙某在內的重慶各區縣一萬多名購買進口白蝦的人員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詳細個人信息。幾天內,很多重慶市民所在的微信群裡都收到了這樣一份名單,大家紛紛查詢自己所在小區是否有相關人員並將該名單廣泛轉載傳播。
  • 在朋友圈罵人被判賠償1000元!法官這樣說…
    2019年1月30日,原告柳某委託重慶潛衛律師事務所向被告皮某發出律師函,要求被告刪除針對原告的所有不當言論,並在微信平臺(微信號為「p*****91*」、微信名為「皮XX」)公開發布向原告的道歉信息。皮某收到該律師函後,刪除了2019年1月28日在微信朋友圈的發布內容。但雙方就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未達成一致意見,故原告起訴到法院。
  • 【三打兩控一遏制】引以為戒!疫情期間故意散布他人隱私信息被拘留
    案件一:2021年1月4日23時,愛輝分局接市局任務指令,居民張某故意散布涉他人個人隱私信息,造成嚴重社會負面影響。接警後,分局成立專案組連夜行動,經調查核實,查明違法行為人張某通過手機微信分別向多個微信群散布關於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密接者個人信息,導致該信息在網絡上大量傳播。
  • 獲賠1元,意義重大!法官發出重要提醒,事關每個人
    「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原告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案件回顧:萬名購買進口白蝦的人員信息被洩露7月14日,重慶沙坪垻區西部物流園一冷凍倉庫部分厄瓜多進口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相關部門迅速組織涉事產品及購買人員進行核酸檢測。
  • 女子在朋友圈罵人被起訴 法院:賠償5000並發文道歉
    &nbsp&nbsp&nbsp&nbsp6月20日,成都商報記者從四川省閬中市人民法院獲悉,張女士的朋友趙女士因侵犯張女士的名譽權,客觀上影響了張女士的社會評價,法院判決趙女士立即刪除其朋友圈相關侮辱性言論,並在朋友圈發布道歉函至少保留3天,同時賠償張女士5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
  • 公眾號侵犯臺灣明星林志穎肖像權 法院判決道歉並賠償30000元
    法庭上,林志穎的委託訴訟代理人要求,廣安移動公司立即刪除涉嫌侵權微博及相關圖片;在全國公開發行的報紙上向林志穎公開賠禮道歉,且致歉內容應包含本案判決書案號、侵權圖片及使用位置、致歉版面面積不小於6.0cm*9.0cm;賠償林志穎經濟損失250000元、精神撫慰金30000元以及維權成本等合理開支10000元。
  • 微信群散布不實消息 法院:侵權
    某廣告公司認為徐某、劉某侵害了公司名譽權,嚴重影響了公司在房地產行業多年積累樹立的形象,嚴重影響了公司的主要業務來源,要求二人向其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名譽損失和業務損失。因此,徐某、劉某在微信群發布不實評價的行為侵犯了某廣告公司的名譽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院依法判決被告徐某、被告劉某在其發布詆毀信息的微信群內發布致歉聲明,因某廣告公司未對具體損失後果予以舉證證明,故對其要求給予經濟賠償的主張未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