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首例!江津區法院審結一起企業盜用個人信息虛假報稅案

2020-12-28 上遊新聞

納稅是企業的基本社會責任。但有的企業卻出於為員工少繳納個人所得稅或衝減利潤少繳稅等目的,在納稅申報時盜用他人身份信息進行申報。近日,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法院審結一起企業盜用他人個人信息虛假報稅案件。據悉,該案系重慶首例因個人信息盜用引發的一般人格權糾紛案件。

信息被盜,男子莫名「被入職」

韓某系重慶某集團公司下設公司的法定代表人。2020年6月,原本事業蒸蒸日上的韓某,卻因為一件事情失去了集團公司管理層的信任,還被停了職。

原來,韓某的個人信息被重慶某鋼管公司在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間盜取,並被該公司用於虛報個人所得稅。韓某任職的公司發現該情況後,以為韓某在其他公司也有任職,才對韓某作出停職處罰。這才導致韓某陷入了一處「被入職」,一處又被停職的尷尬局面。

氣憤的韓某立即與重慶某鋼管公司交涉,要求刪除錯誤信息,賠償其損失。2020年7月,重慶某鋼管公司向江津區稅務局申請更正,江津區稅務局及時刪除了韓某在該公司繳納個稅的錯誤信息,且已不在國家稅務總局個人所得稅APP中顯示。隨後,韓某為進一步維護自己的權利,消除不利影響,向江津法院提起了訴訟,請求判令該公司消除通過報稅記錄、公開道歉,並賠償交通費、律師服務費、精神撫慰金等。

構成侵權,企業被判賠償並道歉

法院審理認為,重慶某鋼管公司虛構韓某在該公司的工資薪金收入向稅務局申報,系採取虛構方式使韓某的個人信息發生錯誤變化,雖然證據不足以證明對韓某的名譽造成了現實侵害,但確實破壞了韓某對其個人信息正確性的合理期待,損害了韓某的個人信息權益,造成了韓某生活、工作上的不安,引發了一定精神痛苦,應當認定為侵犯了韓某的個人信息權益。鑑於錯誤信息已被刪除,江津法院遂依法判決被告公司對其未經許可使用原告韓某的身份信息虛構工資收入報稅的行為,在重慶市級媒體刊登道歉聲明;賠償原告韓某交通費、精神損害撫慰金共計5100元。

判決生效後,被告公司於11月27日登報向韓某道歉,並全部支付了韓某5100元交通費、精神損害撫慰金。

加強保護,法院發出司法建議

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加大對偷稅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江津法院於12月18日向稅務部門發出《司法建議書》。

《司法建議書》中提到,企業盜用他人身份信息虛報個人所得稅等行為不僅侵害了自然人的個人信息,還破壞了經濟秩序,損害了國家利益,應予重視。法院建議,要加強對企業申報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的事中事後監管,及時發現盜用他人身份信息虛假申報個人所得稅的行為。同時建議加大對盜用他人個人信息虛假申報個人所得稅行為的打擊力度。

法官說法

該案將自然人的個人信息納入一般人格權範疇,更好地維護了當事人權益。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它屬於一般人格權範疇,受到法律保護。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當秉持誠實、守信、善意原則,杜絕虛假納稅申報行為。對於公眾而言,應當注意對個人信息的保護,不要隨意將個人信息告知他人或授權給第三方,在遭到侵權後,要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及時消除危害。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個人信息被盜,竟被企業拿去虛假報稅...
    個人信息被盜,竟被企業拿去虛假報稅......近日,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法院審結一起企業盜用他人個人信息虛假報稅案件。據悉,該案系重慶首例因個人信息盜用引發的一般人格權糾紛案件。1
  • 一邊「被入職」一邊遭停職 重慶首例因個人信息盜用引發的一般人格...
    法院供圖華龍網消息,為了讓員工少繳納個人所得稅或衝減利潤少繳稅,有企業在納稅申報時盜用他人身份信息進行申報。近日,重慶市江津區法院審結了一起企業盜用他人個人信息虛假報稅案件。據悉,該案是重慶首例因個人信息盜用引發的一般人格權糾紛案件。一邊「被入職」一邊遭停職 他將涉事公司告上法庭韓某是重慶某集團公司下設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 廣東首例「個人破產」案公布
    其中,全省首例「個人債務清理」案引發關注。盤活資金上百億元在推進企業破產案件審結方面,廣東法院充分發揮破產審判職能,近三年來,共審結破產案件7387件,破產案件平均審限由25個月下降到12個月以內,促使2313家企業依法有序退出市場,推動75家企業經破產重整、和解恢復生機,盤活資金上百億元。
  • 捏造事實虛假訴訟 東陽市法院判決首例虛假訴訟罪案
    2018-03-20 14:37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黃保平 通訊員 張越美 虞天浩資料圖片3月16日,東陽市法院審結一起虛假訴訟罪案件,被告人何某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據悉,該案是市法院宣判的首例虛假訴訟罪案件。
  • ...審結一起涉「維好協議」申請認可和執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判決案
    上海金融法院審結一起涉「維好協議」申請認可和執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判決案 2020-11-17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吉林省審結首例偽造販賣假文憑假證件案
    吉林省審結首例偽造販賣假文憑假證件案2001年9月4日17:22 新華網  新華網長春9月4日電(記者王強) 長春市南關區法院日前審理了一樁偽造販賣假文憑假證件案,依法判處7名被告有期徒刑2年至5年。這是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做出有關偽造學歷將追究刑事責任的司法解釋並自7月5日施行以後,吉林省審結的首例此類案件。  據查,劉菊和、蔣正紅等7人通過從深圳採購原材料,加工製作並販賣各種偽造的高等院校畢業證、身份證並從中獲利,嚴重破壞了社會管理秩序,侵害了事業單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和信譽,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已構成偽造居民身份證罪和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2年至5年不等。
  • 霞浦法院審結首起偽證案 被告人獲刑7個月
    寧德新聞網8月31日電 (林澤)日前,霞浦法院審結一起張某甲犯偽證罪案件,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本案是該院審結的首起偽證案。經審理查明,2017年,章某某因與何某某存在債務糾紛而策劃讓何某某被追究刑事責任,逼迫何某某還錢。
  • 視頻|重慶破產法庭已審結案件1248件 力帆系企業重整計劃獲批並...
    重慶五中法院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4日13時30分訊(記者 李嫋)依法穩妥審理力帆系24家企業破產重整案、北汽銀翔公司破產重整案、重慶華生園食品公司破產重整案……今(14)日,重慶破產法庭發布破產審判白皮書,成立一年以來,重慶破產法庭受理各類案件 1586 件,審結 1248 件,盤活企業資產 116.78 億元。
  • 重慶法院​51篇案例分析獲獎!
    嚴夏非法經營案——重慶市首例非法經營電子菸彈案編寫人: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 尹華、張曉威3.雷世江訴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開案——被申請行政機關將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作轉交處理能否免除其答覆義務辨析編寫人:重慶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 劉津坤27.
  • 一策劃公司散布上萬名涉疫凍品購買者個人信息!法院:道歉並賠償1元
    據重慶法院網消息,近日,渝北法院受理並審結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原告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
  • 疫情期間,重慶某營銷策劃公司洩露1萬餘公民個人信息,法院判了
    近日,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法院受理並審結一起涉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圖片來源:重慶市衛健委官網但在這個時候,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卻將一份名為《重慶已購進口白蝦顧客名單》的文章發布在其管理的公眾號供下載。該名單包括原告趙某在內的重慶各區縣一萬多名購買進口白蝦人員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詳細個人信息。
  • 1萬多人信息被洩露!法院判賠1元
    據重慶法院網消息,近日,渝北法院受理並審結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但在這個時候,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卻將一份名為《重慶已購進口白蝦顧客名單》的文章發布在其管理的公眾號供下載,該名單包括原告趙某在內的重慶各區縣一萬多名購買進口白蝦的人員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詳細個人信息。
  • 萬名購買進口白蝦的人員信息被洩露!法院判了
    據重慶法院網消息,近日,渝北法院受理並審結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原告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
  • 重慶首例涉新冠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宣判
    近段時間,新冠肺炎患者的個人隱私被洩露引起社會關注。近日,渝北區法院受理並審結全市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原告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
  • 因購買進口白蝦,1萬多名顧客信息被洩露!法院判賠1元……
    據重慶法院網消息,近日,渝北法院受理並審結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原告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
  • 散播涉疫凍品購買者名單,重慶一策劃公司被判登報致歉
    > 重慶法院網12月18日發布了一起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的判決結果。
  • 因購買進口白蝦,1萬多名顧客信息被洩露!法院判了!
    因購買進口白蝦,1萬多名顧客信息被洩露!法院判了!,近日,渝北法院受理並審結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但在這個時候,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卻將一份名為《重慶已購進口白蝦顧客名單》的文章發布在其管理的公眾號供下載,該名單包括原告趙某在內的重慶各區縣一萬多名購買進口白蝦的人員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詳細個人信息。
  • 重慶一涉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宣判
    近日,重慶渝北法院受理並審結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原告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
  • 東昌區人民法院審結一起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刑事附帶...
    東昌區人民法院審結一起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2020-12-18 1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首例!夫妻欠債600萬元走上「個人破產」道路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柳通訊員 籲青 趙瑋瑋廣東高院今天(12月20日)發布了21個優化營商環境破產審判典型案例,其中王某慧、肖某翠個人債務清理案是全省首例「個人債務清理」案件。肖某翠每月工資收入約8000元,工資卡已被法院凍結。兩人還有老人要贍養,兩個小孩在讀書需要撫養。如按正常執行程序,法院會拍賣兩人名下房屋,提取肖某翠工資收入,所得款項不足清償債務,在將兩人納入限制高消費名單後終結本次執行程序。法院在執行中,兩人按執行傳票規定到庭如實申報財產,並積極配合處置名下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