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首例「個人破產」案公布

2020-12-22 央廣網

南方日報訊 (記者/尚黎陽 通訊員/籲青 趙瑋瑋)12月20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21個優化營商環境破產審判典型案例。其中,全省首例「個人債務清理」案引發關注。

盤活資金上百億元

在推進企業破產案件審結方面,廣東法院充分發揮破產審判職能,近三年來,共審結破產案件7387件,破產案件平均審限由25個月下降到12個月以內,促使2313家企業依法有序退出市場,推動75家企業經破產重整、和解恢復生機,盤活資金上百億元。

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中,重整、和解的有15個,佔71%。廣東法院通過重整,盤活了企業資產、維護了企業運營價值。疫情期間,廣東法院指引陷入困境的企業及時提出重整申請,利用法治化、市場化途徑進行救治。

對執行程序中發現的困境企業,廣東法院積極利用執轉破程序,促進破產重整啟動時點前移,避免企業資產耗盡後挽救無果。對確實不具備重整條件的企業,廣東法院則採取資產整體轉讓的方式,保存企業商業價值,提升債權人回收率。

探索個人破產程序設計

在全省首例「個人債務清理」案中,王某慧、肖某翠夫婦的公司因經營不善倒閉,夫婦倆因擔保欠下了銀行近600萬元債務。按正常執行程序,法院會拍賣兩人名下房屋,提取肖某翠工資收入,所得款項不足清償債務,在將兩人納入限制高消費名單後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鑑於兩人積極配合執行、如實申報財產的誠信表現,東莞第一法院將其列入首批個人債務集中清理試點,確定債務重組方案為:被執行人配合法院處置名下房產,所得款按照法定順序分配;每月保留生活費用3000元,剩餘收入用於債務償還;確定10年的破產保護期,期間遵守各項規定,到期免除債務並復權。

經過債權人會議協商,雙方在現有法律規定框架下,以籤署《執行和解協議》的形式完成「個人破產」和解程序流程。為保障債權人利益、加強對債務人監管,債務人在破產保護期每一年周期內向管理人及債權人定期申報財產及收入明細。

該案為廣東首例「個人債務清理」案件。東莞第一法院在現有法律框架下,以執行和解的相關規定為依據,發揮執行和解的靈活性,在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前提下,探索個人破產程序設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掌握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心態和需求,給陷入債務困境的被執行人一條退出路徑。該案彰顯了個人破產的制度價值,對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廣東首例「個人破產案」公布 破產保護期10年 到期債務不自動免除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12月21日了解到,日前,廣東高院發布了21個優化營商環境破產審判典型案例。其中,「王某慧、肖某翠個人債務清理案」是廣東全省首例「個人債務清理」案件。最近,雙方以籤署《執行和解協議》的形式完成「個人破產」和解程序流程。為保障債權人利益、加強對債務人監管,債務人在破產保護期每一年周期內向管理人及債權人定期申報財產及收入明細。廣東高院介紹,本案為全省首例「個人債務清理」案件,給陷入債務困境的被執行人一條退出路徑,彰顯了「個人破產」的制度價值。
  • 廣東首例!夫妻欠債600萬元走上「個人破產」道路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柳通訊員 籲青 趙瑋瑋廣東高院今天(12月20日)發布了21個優化營商環境破產審判典型案例,其中王某慧、肖某翠個人債務清理案是全省首例「個人債務清理」案件。鑑於兩人的誠信表現,東莞第一法院將其列入首批個人債務集中清理試點。結合兩人的基本情況,法院確定債務重組方案為:(一)被執行人配合法院處置名下房產,所得款按照法定順序分配;(二)每月保留生活費用3000元,剩餘收入用於債務償還;(三)確定10年的破產保護期,期間遵守各項規定,到期免除債務並復權。
  • 廣東首例個人破產案,透露了什麼?
    日前,廣東高院發布了21個優化營商環境破產審判典型案例。其中,「王某慧、肖某翠個人債務清理案」成為全省首例「個人債務清理」案件。 個人債務清理,也就是「個人破產」。近年來,對於個人破產,公眾關心關切,相關討論頗多。而全省首例,無疑具有風向標意義。 以小見大。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出什麼?
  • 廣東首例「個人債務清理」案件:夫妻欠債近600萬元 走上「個人破產...
    夫妻欠債近600萬元 走上「個人破產」路  12月20日,廣東高院發布了21個優化營商環境破產審判典型案例。其中,「王某慧、肖某翠個人債務清理案」是全省首例「個人債務清理」案件。  因經營不善,王某慧、肖某翠夫婦的東莞市安普化工有限公司倒閉。
  • 市區首例,「個人破產」!
    市區首例,「個人破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案件類似於「個人破產」裁定受理祝某、程某個人債務集中清理,並指定浙江南孔律師事務所擔任個人債務集中清理一案的管理人。 根據《浙江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工作指引(試行)》有關規定,債務人祝某夫婦由於沒有清償能力,在取得全體債權人同意後,只需償還借款本金部分,利息部分全部予以免除償還義務。
  • 全國首例個人破產什麼意思?全國首例個人破產的是誰事件始末
    個人破產制度開始試點破冰。10月9日上午,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平陽縣人民法院召開新聞通報會,通報全國首例具備個人破產實質功能和相當程序的個人債務集中清理案件情況。在該案例中,債務人蔡某系溫州某破產企業的股東,經生效裁判文書認定其應對該破產企業214萬餘元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 以「個人破產」機制守護創業創新
    原標題:以「個人破產」機制守護創業創新   日前,廣東高院發布了21個優化
  • 個人破產管理人制度面臨多重挑戰 溫州公職管理人半年介入23案
    在辦理全國首例個人債務集中清理案件的溫州,紅星新聞從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了解到,溫州在全國率先探索在個人債務集中清理工作中建立公職管理人制度。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已有23件個人債務集中清理案件指定公職管理人介入,其中11件成功清理結案。
  • 廣東首例「個人破產案」體現了「人情味」 引發廣泛關注
    12月20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21個優化營商環境破產審判典型案例。其中,「王某、肖某個人債務清理案」是廣東省首例「個人債務清理」案件,引發廣泛關注。明年3月起,《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將正式實施,深圳將成為全國第一個在法律層面允許個人破產的城市。
  • 我院審理的亞太三家公司破產重整案入選廣東優化營商環境破產典型...
    五、王曉慧、肖興翠個人債務清理案六、廣東邯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七、廣州凱路仕自行車股份公司破產重整案八、德奧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九、深圳市鵬桑普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案十、華瀚科技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
  • 張玲說法|《個人破產條例》全文公布 深圳會成為「老賴」的天堂嗎?
    (本網資料圖片)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2日訊(記者張玲)9月1日,深圳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官網公布了《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以下簡稱《個人破產條例》)全文,在法律界引發熱議。今天的張玲說法,我們就來詳細解析《個人破產條例》對每個人可能產生的的影響。
  • 張玲說法|《個人破產條例》全文公布,深圳會成為「老賴」的天堂嗎?
    (電話:83521468,傳真:83911897,郵箱:zhangl@sznews.com )深圳先行一步在國內首次進行個人破產立法的嘗試,引發社會關注。(本網資料圖片)9月1日,深圳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官網公布了《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以下簡稱《個人破產條例》)全文,在法律界引發熱議。
  • 2019年度廣東律師典型案例名單公布
    為進一步總結我省律師辦案經驗,加強業務交流,省律協於今年面向全省律師開展2019年度廣東律師典型案例徵集和評選活動。經申報、審核、集中評議等程序,共評出典型案例166個,現予以公布。
  • 廣東高院發布優化營商環境破產典型案例
    五、王曉慧、肖興翠個人債務清理案六、廣東邯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七、廣州凱路仕自行車股份公司破產重整案八、德奧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九、深圳市鵬桑普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案十、華瀚科技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
  • 上有老下有小,廣東這對夫婦破產獲「重生」
    上有老下有小,廣東這對夫婦破產獲「重生」在現實生活中,當企業主因公司經營不善、資不抵債時,基於他們過往良好的誠信表現和確有困難的生活現狀,能否給他們一條法律認可的退出路徑呢?12月20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21個優化營商環境破產審判典型案例。其中,「王某、肖某個人債務清理案」是廣東省首例「個人債務清理」案件,引發廣泛關注。
  • 廣東法院三年審結破產案件7387件
    記者20日從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近三年來,廣東法院充分發揮破產審判職能,共審結破產案件7387件,破產案件平均審限由25個月下降到12個月以內,促使2313家企業依法有序退出市場,推動75家企業經破產重整、和解恢復生機,盤活資金上百億元。
  • 如何申請個人破產?並不是所有人都符合申請條件的
    2020年6月2日,深圳市公布了國內首部地方性的個人破產條例,2019年溫州法院也公布了國內首例個人破產案件,所以在司法實務中,個人破產制度逐漸走向臺前,那麼個人如何申請破產呢?這是大家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個人破產適用的法律條件有哪些呢?
  • (法治)廣東探索個人破產 誠信夫婦欠債近600萬元有「退路」
    新華社廣州12月21日電(記者毛一竹)日前,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外發布了一批破產審判典型案例。其中,廣東東莞一對夫婦經營的一家公司,因經營不善倒閉,夫婦二人欠下近600萬元債務。鑑於二人的誠信表現,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將其列入首批個人債務集中清理試點,成為廣東首個個人破產案件。
  • 早報| GAP將停發8萬員工工資;全國首例假冒LV等箱包原材料案告破
    全國首例假冒LV等箱包原材料案告破 據央視新聞消息,上海警方日前破獲全國首例製作與銷售假冒名牌箱包原材料案,涉及金額高達2億元,抓獲嫌疑人50餘名。嫌疑人在廣東東莞私自非法印製帶LV、Gucci等奢侈品牌Logo的皮料並銷售,被用於加工生產假冒名牌包,於實體店和社交媒體銷售。
  • 個人破產制度探索提速 全面推廣值得期待
    個人破產制度探索提速。2020年12月3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浙江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工作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這意味著浙江正式探索個人破產制度。實際上,自2018年底以來,以溫州、台州、麗水遂昌為代表的個人破產制度探索便逐步開展,在具有個人破產實質功能的個人債務集中清理案件辦理方面實現破冰。2019年10月9日,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平陽縣人民法院召開新聞通報會,通報平陽法院辦結的溫州某破產企業股東蔡某個人債務集中清理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