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論之以牙還牙策略:不要什麼人、什麼事都忍讓,適當表達憤怒

2020-12-23 人生智慧全解讀

先來了解下什麼是博弈論中的以牙還牙策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羅伯特愛克斯羅德教授為了研究合作中的一些問題,帶頭髮起了一個博弈模擬競賽,這個競賽有兩個大前提:其一,競賽每一方都是自私的;其二,競賽過程不會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約束,也不會有權威力量強行幹預競賽者的決策。

在上面這兩個前提下,羅伯特教授要研究的合作問題有三點:第一,為什麼要合作?第二,何時會合作,何時不會合作;第三,怎樣才能使對方與你合作。當時,有很多科學家和著名機構都參與到了這些模擬競賽中,最終,令人驚訝的是,「以牙還牙」的博弈策略成為最優策略,與《聖經》中所說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相契合。

以牙還牙的博弈策略有四個主要特點:其一,友善性。以牙還牙者最開始採取的,往往都是忍讓與合作態度,不會率先破壞合作或者背叛對方;其二,報復性。在遭到對方背叛時,以牙還牙者不會一味忍讓,一定會還擊作出報復;其三,寬恕。對方一旦停止背叛,有認識到錯誤的跡象,以牙還牙者往往會原諒對方,繼續合作;其四,不嫉妒對手。以牙還牙者不會耍小聰明,不會有意佔對方便宜,只是堅守原則和底線。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以牙還牙的博弈策略,尤其適合做人太老實的人,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做人不能太老實,不要什麼人、什麼事都忍讓,要適當表達你的憤怒!

當然,通過以牙還牙策略的第一個特點可以看出,它與忍讓並不矛盾,只是強調不能過分忍讓,不能什麼都忍讓。事實上,那些能成就大事業的人,既是善於忍讓的,也不是沒有怒氣、不會發怒的,他們非常清楚應該如何自衛,他們敢於直面前來挑釁的人,他們不僅能夠很好地維護自己的尊嚴,而且,還會讓對方敬畏自己,不敢再有無事生非的造次之舉,像這樣的人,就是很好的掌握了「以牙還牙」的博弈策略。

林肯擔任美國總統時,曾遇到過一個非常無禮、令人憤怒的求職者。一天,林肯正在和屬下討論正事,這個求職者不知道用什麼辦法,竟然強闖了進來,肆無忌憚地打斷林肯,提出自己的求職請求,而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這樣做了。林肯先是禮貌地回答說:「朋友,你回去吧,這樣做沒用,我無法安排那樣的位置給你。」

被林肯拒絕後,那個人並沒有退縮,反而更加大聲地說道:「總統閣下,假如你不答應我的要求,我還會再來的,一定還會再來的,直到你答應。」林肯貴為一國之首,且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忍耐力自然是非常強的,一般也不會發怒,可就在屬下以為他會再次忍下去之時,林肯卻動作迅速地走到那人面前,像一個鬥士一樣,將那人的衣領揪起,一把推出了門,隨後又將門關上。

那個人被嚇住了,根本沒有反抗,回過神來,又覺得這樣走有點窩囊,總得留點面子,於是又把門推開,不過,這次卻是支支吾吾道:「把證書還我!」林肯一句話也沒說,抓起桌子上的文件丟給了他。從此以後,那位肆無忌憚的求職者就再也沒有來過。

的確,做人不能太老實,不要什麼人、什麼事都忍讓,要適當表達你的憤怒!以此讓對方知道你的厲害,在這方面,林肯總統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榜樣。

成大事者,必須要能忍!打落牙齒和血吞,忍別人所不能忍,但與此同樣,忍也要看人和事,有些時候,也要敢於表達自己的憤怒。其實,不管是忍讓還是憤怒,都是一種自衛和獲勝的博弈方式,想要保護好自己,想要贏,在不同的時候,就要採取不同方式,不能太過老實,呆板地一直選擇忍讓,也不能讓情緒失控,肆意發洩憤怒。(百家號獨家內容)

相關焦點

  • 什麼才是長期合作博弈的最佳策略
    很多人都聽說過「囚徒博弈」,博弈雙方都朝著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向進行理性決策,最終卻無可奈何地得出「雙輸」的結果。但現實並不是只博弈一次的一錘子買賣,參與博弈的對象往往也遠多於兩個。那麼,在長期的、多次的、多人參加的博弈中,什麼才是最佳策略呢?
  • 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是什麼意思?
    那麼,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且聽小編為大家解惑。關於博弈論之「囚徒困境」,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則故事,故事的版本很多,但大體意思相同。說是有一個富翁在家中被殺,家裡的財物被人盜走了,經警方偵查破案的過程中,抓到了兩名嫌疑犯,並且從這兩名嫌疑犯的住處搜到了受害人所丟的財物,但是這兩名嫌疑人都不承認是自己殺了人,也不承認自己偷了受害人家裡的財物,還說自己是在發現受害人被殺後,才順手牽羊偷了點東西。之後,警方將兩人隔離開進行審問。檢察官說:「你們兩個人犯了盜竊罪,這一點可以判刑一年。
  • 怎樣用博弈論「追女生」?
    回想起讀研究生時,學博弈論,學得並不好。老師說,這很難,我儘量講得簡單。考試的時候,題目基本上都是事先講過一遍的,幾乎是按圖索驥。博弈論的難度,不是因為它的數學方法有多麼的複雜。恰好相反,博弈論並不像高等代數、概率、線性代數、立體幾何那樣,充滿數學技巧,相反,初步的博弈論只是一些簡單的加減計算。
  • 博弈論-美麗心靈
    在劇的末尾,男主角在領諾貝爾獎時說到, 「我一直相信數字,不管是方程式或邏輯學,都引導我們去思考。但經過終生的追求,我問自己『邏輯到底是什麼』,誰來決定?我的追求帶領我穿過了物理,形上學,幻覺,又帶了回來。在事業上我有了最重大的突破。在生命中我也找到了最重要的人,只有在這神秘的愛情方程式中,才能找到邏輯或原因來。
  • 博弈論大師——納什
    為納什帶來諾貝爾獎之殊榮的、他對博弈論發展的巨大貢獻,以及他的坎坷生平,也再次引起人們極大的反響和關注。           什麼是博弈論?古語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個人如同棋手,其每一個行為如同在一張看不見的棋盤上布一個子,精明慎重的棋手們相互揣摩、相互牽制,人人爭贏,下出諸多精彩紛呈、變化多端的棋局。
  • 博弈論給你不一樣的答案
    但在火車站,由於人流量龐大且不固定,商販此時最佳的博弈策略就是「單次博弈」,即在價格和外觀上做出優勢,甚至是飯的數目上,對火車站的攤販來說,不存在回頭客這一說法,而是每天都是「新客人」。
  • 張雨琦:以牙還牙,以刀治渣是人類最佳生存哲學?
    最佳生存策略:一報還一報而勇猛血性的「平頭哥」,虎逼中卻透著閃閃發光的生存智慧。1. 最佳博弈:一報還一報1980年,密西根大學政治學教授阿克塞爾羅德設立了一個生存遊戲,他向博弈論專家們廣發邀請參加「重複囚徒困境」的博弈遊戲。
  • 黃昱寧︱當簡·奧斯丁遇見博弈論
    細讀這段定義,你就會發現小說與博弈論的關係也許並不像你想像得那麼遠,因為「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也恰恰是小說家們最好奇的問題之一。從導論到結語,這本書越來越清晰地讓我們看到兩者之間在關注對象和操作方式上的共通之處。在作者看來,「策略計劃類似於一種夢想,一種每個人按設想的劇本各行其是的夢想,」他追求的是「數學模型和文學敘述的彼此啟發與相互說明」。
  • 對博弈論的基本研究——鄭烜鑫
    佔優策略(Dominant Strategy):每一個博弈中的企業通常都擁有不止一個競爭策略,其所有策略的集合構成了該企業的策略集。在企業各自的策略集中,如果存在一個與其他競爭對手可能採取的策略無關的最優選擇,則稱其為佔優策略(Dominant Strategy),與之相對的其他策略則為劣勢策略。
  • 秦、戰國和博弈論
    秦國 X 博弈論最近幾天,想必大家都在看大熱的電視劇《大秦賦》,我也再看,而且在看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戰國時期這麼愛打仗?為什麼最後勝出的秦國,沒過幾年就垮掉了?從歷史的角度,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挺好回答的,但是我今天想換個角度聊這個話題。什麼角度呢?博弈論,準確來說應該是博弈論中的【壓倒性策略】和【納什均衡】,我們先來聊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囚徒困境。
  • 博弈論是如何用於遊戲中的策略設計的?
    博弈論本身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但是不要認為經濟學的東西只能用於MMO中的經濟系統的構建,而博弈論最為有趣的地方在於將人們的行為和目的量化成數學模型並以數學的方式分析。博弈論本身是一門很深入的學科(很多經濟學家也靠博弈論的研究獲得過諾貝爾獎),所以我這裡只是簡單的思考一下如何將博弈論用於遊戲中的策略設計。我將會從以下幾點去試著從博弈論的角度去分析遊戲中的策略設計:策略類型有幾種?
  • 博弈論雜談:起源
    今天我們來說博弈論的起源。很多人知道博弈論,都是源自一部電影,這就是《美麗心靈》。也許大部分人也沒覺得這部電影好看在哪,但別人都說好看,那就好看吧,正是這部電影,讓我們認識了約翰-納什,也知道博弈論。《美麗心靈》
  • 普通人研究方法,而聰明人研究規則,聰明人用的博弈論是什麼樣?
    01 什麼是博弈論? 博弈論是什麼? 簡單講就是一群聰明人,在一定規則之下,如何選取最有利自己的策略進行競爭。 平時之所以覺得博弈論高深,是因為傳統博弈論都是研究什麼策略最高明。 實際上日常的博弈論並沒有那麼遙遠,我們平時遵守的規則,已經是相互競爭和妥協的產物。
  • 《清徵江湖》第十九期:區塊鏈與博弈論:對抗與統一
    清:我們在之前的節目中,探討過這麼幾個話題:區塊鏈、央行數字貨幣、新基建、比特幣、大數據、Defi等,上一期我們探討了P2P與Defi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簡單回顧上一期內容)。徵:今天我們來和大家一起做一做思維體操,來聊一個邏輯性很強的話題:博弈論。
  • 李呈赫教你了解博弈論的詭計
    在博弈中,每個參與者都在特定條件下爭取其最大利益,強者未必勝券在握,弱者也未必永無出頭之日,因為在博弈中,特別是多個參與者的博弈中,結果不僅取決於參與者的實力與策略,而且還取決於其它參與者的制約和策略。 事實上,博弈過程本來就不過是一種日常現象。
  • 我的博弈論愛情
    我對很多人有過好感,欣賞過很多人,但我不會喜歡或者深愛著一個不喜歡我的人。兩情相悅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認識很多人,他們談戀愛的原則是讓自己爽讓對方不爽,或者對方越不爽越開心,這種人讓他滾出你的生活。在此討論的都是正常的情侶。每天都會遇到很多事情,比如有人回答的看球賽還是看思密達,吃肉還是吃菜,他付錢還是你付錢,吵架後誰先道歉,其實都是一類問題。
  • 納什紀念與博弈論視野下的國際關係
    天才留下的理論對於博弈論來說,這位天才最廣為人知的貢獻是,在他年僅22歲時,就提出了後來被稱為「納什均衡」的博弈理論。納什均衡是一種策略組合,在這一組合中,每個參與人的策略是對其他參與人策略的最優反應。由此,從自身利益出發,沒有任何單獨的一方願意改變其策略。不少學者認為,「納什均衡」使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陷入尷尬。
  • 納什,把博弈論引入管理學
    同行業內的其他電商為了挽回流失嚴重的銷售額,則開始採取更低的價格。這種博弈現象被納什稱為合作博弈,這種情況下達到的均衡被稱為「納什均衡」。這種博弈當然是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因為可以用比從前低很多的價格買到同樣的商品。可如果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價格戰勢必會淘汰大部分小規模商家,剩下的一家或幾家實力雄厚的電商就可以重新進行聯合併對市場進行壟斷,把價格抬的更高。
  • 沒事了解下「博弈論基礎」
    你未來的目標是什麼? 最近在看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因為興趣才能然給自己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如果只是為了生計,生活所迫,那麼結果也不如人意。如何找到自己想要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93001/answer/134037636時間允許,可以花半年到一年都是值得的。
  • 石頭——剪刀——布,《賭博默示錄》中的博弈論
    第一場博弈:「無謂競爭」之敗此時的開司完全是個傻白甜,一個叫船井的人過來告訴他:這個遊戲有必勝之法,我們合作,只要說好彼此出一樣的牌,然後平局耗光手裡的牌,直接等到遊戲結束就ok了。好比你註冊一門課,這門課按比例給分,無論怎樣都只有40%人優秀,40%人良好。這時候如果所有學生達成一個協議:大家都不要太用功,反正分數是一樣的,好不好?想法可以,但無法實施。因為每個學生都只要稍微努力一點就可以超過別人,誘惑太大,行動太容易,以至於每個人都可能這麼做。這種博弈對所有人存在潛在成本,達成和維護合作就成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