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現實的人最終也會被現實逃避|單讀

2021-02-10 單讀

《冬泳》是青年作家班宇的短篇小說集,作品中的人物從印廠工人、吊車司機到失業者、退休中年人,無不詮釋著大時代背景下小個體的生存現狀和心理變化過程——被動、窘迫、而後漸漸慣於沉默並開始接受孤獨和失落。

今天我們選取了發表在單讀共讀群中部分讀者關於《空中道路》和《冬泳》這兩篇小說的讀後感。小說的閱讀雖然極其個人化,但仍不妨礙我們去交流分享各自的理解和認識。如果你也想和我們一起讀書,歡迎添加單讀編輯部的微信~(微信號:editorialows)

《空中道路》



@nina 兔

算起來,文章中的「我」應該是個 80 後,而班立新和李承傑倒推起來應該是倆 60 後爸爸。60 後的經歷其實非常曲折坎坷,饑荒、上山下鄉,恢復高考、進工廠、獨生子女政策、改革、下崗等等,他們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踏實去活著的一代。解決溫飽是隱在心頭的一根刺,養家餬口是天生就背負著的責任。

班立新和李承傑低頭走在活著的路上,卻實在找不到任何一丁點兒年輕人的浪漫主義。

兩個人在停擺纜車中的那一、兩個小時,是全篇最感人的部分。而這也可能是他們一生中最浪漫和最幸福的時刻。從死亡的恐懼中逐漸放鬆下來,倆人開始聊起了文學並興趣盎然地討論起了關於城市建設天馬行空的構想。那種意氣風發的樣子很美,而這才是年輕人原本該有的樣子。

可能對於那個時代的人來說,只有在死亡面前才能放下生活的擔子,談及華而不實的夢想。所以,比起父輩我們可能呆在了一個過去到現在最好的時代,也可能是現在到未來最壞的時代。但夢想總可以在任何時候乘風破浪地出去溜一溜,許多人,這麼溜著溜著,夢就成真了。

@阿唐


赫拉克利特說,萬物皆流變。悖謬的是,人活著卻不得不追求永恆。人對永恆的執著,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映襯下,就會產生荒誕的效果。

《空中道路》的荒誕感以及隨之而來的唏噓,來自於文中俯拾即是的對比:我的暑假作業與雨果的《九三年》,寫暑假作業的我和九三年裡的巨人侏儒,新聞聯播裡的戰士與客廳裡的父子,下崗工人與城市規劃……小人物與大時代的對比,總會有一種迷人的張力。

班立新的時代和雨果的《九三年》恰恰相反,雨果筆下是宏大的時代,侏儒們登上舞臺;而班立新和李承傑自己就是這樣的「侏儒」,在大時代的規劃設計下謀生。前者是侏儒揮霍時代,而後者則是時代踐踏侏儒。每個人都懸在空中,受時代裹挾。班立新在時代的體制內如魚得水,因此容易忘掉體制本身。而實際上,越是在體制內表現得囂張跋扈,越說明人對體制的依賴。因此,班立新受了處分後,所有的行動都不經意地小心了起來。

而那句「針葉林高於闊葉林」,看似脫離生活,實則永恆不變。

《冬泳》

 

@鏡中行深


開篇寫的相親,真是現代城市生活中好的相親狀態寫照,所謂好,就是還有親可相,不缺相親。至於差,就是一個個男女過著與情感絕緣的生活,疲於奔命,無親可相。程式化地完成一次次統籌安排,讓婚姻在部分人那裡淪為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

文中出現了三處冬泳的描寫。人在岸上與岸下,就像身處於兩個不一樣的空間。文中的岸上即是現實空間,我,大齡,能夠靠工作養活自己,個子不高,家境一般,相親屢屢失敗。看上的隋菲,結過婚,有孩子,不能再生育,還有一個渣男前夫。兩人相處後,還要面對母親的懊惱與阻止,隋菲的思女之情,前夫的耍橫無賴。現實空間冰冷、繁雜且無奈;岸下空間則是虛幻。據有冬泳經驗的人告知,水裡其實比岸上要暖和。在水裡的時候,一切都會變得簡單,人能更加輕鬆愜意,能感受到陽光的照射,甚至還能擁有掌聲。

只是這兩個空間也逐漸焦灼,糾纏,不再界限分明。原來簡單美好的岸下虛幻空間在最後的冬泳時也呈現出混沌的狀態,現實中的廝殺,痛苦,纏繞其中,「我」不斷地扎進去又出來,水裡的嘈雜聲越來越響,沒有光亮。即便如此,仍有人貪戀其中的暖意,遠離岸上,擺脫痛苦。也自然就有人願意掙脫幻影,回歸現實。所有的困苦多半相似,所以大家終會遇見。

@潘潘

第一視角描寫,前面特別多人物你來我往的對話,簡潔緊湊,沒啥深度的開頭通過「我覺得非洲埋汰」、點白開水、胡謅自己愛喝咖啡,對隋菲衣著的觀察,不識電影名字被問也能瞎掰過去,透露出岸上的「我」其實是一個善於觀察並且擅長偽裝自己的人。所以後文與東哥出門取錢,才能夠不動聲色,將他帶到暗街轉彎處,完成「我」的變換,而此時的「我」甚至不顧在小區門口,東哥正打電話時動手,「我」已卸下偽裝,無所畏懼。

第一次送隋菲回家分別之時,「我」想朝著她和她身後的黑暗喊一句,這其實是他對隋菲的某種不舍,可我在「路燈底下停住」「沒喊」,則是一次偽裝的我與黑暗的我的沉默交流。

隋菲讓「我」給女兒拍照,一方面成了兩人得以保持聯繫的正當理由,另一方面也是在試探我是否能接受她離異有孩子的現狀。看到我拍的女兒照片,隋菲謊稱不是她女兒,而且情緒低落,接著連同做愛和不能生育的坦白,「我」表誠心,她卻冷漠地趕走了「我」。再到後面說出照片實情、夢到懷孕和流血,能看出隋菲的矛盾,也愈發依賴於「我」。隋菲在變,而我其實一直是那個我,岸上嘈雜卻能安靜偽裝,水底安靜又覺孤獨的那個我。

冬泳的第一次描寫,我「雙手劃開,像是在破冰」,隋菲在時,我」高臺跳水,像是要將池水分開」的描寫仿佛是愛情讓偽裝的「我」突然有了想要衝破一切黑暗的勇氣。

後面的「我」情緒失控,在黑暗中殺害了隋菲的前夫。如今我對隋菲的在乎以及隋菲對自己父親死因的執著,「仿佛有一個運轉緩慢的漩渦」在絞殺著我們。

「池底與水面同色,我扎進去又出來,眼前全是幽暗的幻影」。此時的我已經完全將岸上和黑暗的世界融合,因為隋菲的存在,因為她的那股勁,「我」所有原本置於黑暗中的事都將歸於現實,而最後的我最終也完全走向了黑暗。

我認為冬泳其實是「我」以無害的方式釋放黑暗自我的過程,是「我」在為自己尋找生存的平衡點,而並非救贖或愧疚。

@阿唐

人遭遇命運的刁難,解脫的途徑就是自我毀滅。

我和隋菲的精神狀態都不太好,兩人都飽受過去的影響,但症狀不同。隋菲直面過去,要解開父親的死因,寧可捨棄未來,停滯當下。而我顯然更懦弱,反覆強調往前看,卻一遍遍地跳水衝刷記憶,尋求安慰。

未來讓隋菲恐懼,而現實則讓我恐懼。

可只有當過去與未來連接,生活才能流暢。小說中,我為了更好的未來,必須為隋菲處理過去的陰影,這個過程是自我實現的過程,是自我救贖的過程,也是自我毀滅的過程。我越努力為隋菲付出,就越加速自己的毀滅進程,當過去吞噬未來,就產生了一種悲劇的力量。

故事開篇,我就表現出異化的症狀,積極融入環境卻始終不成功,這時候是自我在盡力偽裝。對隋菲外貌的評價,比照片老、眼角皺紋明顯,是自我的眼光,參照社會的標準;但我長期被壓抑在這樣的視角下,態度會扭曲,比如「裙子和皮靴間露出一截灰色褲襪,材質好像挺有彈性,接近於襯褲」這種接近顯微鏡般的病態窺視。

幫隋菲給她的女兒拍照並承擔起孩子贍養費的責任,本以為解決了現實中的所有問題,我們就能「像一家人一樣,標準的三口之家,不慌不忙,速度很慢,前面仿佛有整整一生的時間,等著我們度過」。但我忘了自己其實始終在逃避自己的問題,小說結局的那次冬泳就是自我救贖的最終儀式,而這段從一開始就註定無法圓滿的愛情也最終連同著我的毀滅一起沉入河底,或許總會相遇吧,但又是何時何地呢。

編輯|壞壞

圖片來自網絡

▲點擊上圖,購買已經上市的《單讀 18 :都市一無所有》

▼▼特價泳鏡。

相關焦點

  • 人可以逃避現實,但無法逃避「逃避現實」所帶來的後果
    1逃避現實並非解決問題的方法詩人顧城曾在詩裡寫:「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意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因為懼怕困難而退縮,因為害怕失敗而逃避,在懦弱中虛度光陰,最終碌碌而為,這樣的人生就是好的人生嗎?
  • Caligula卡裡古拉:逃避現實的人們VS接受現實的人們
    實際上神樂玲奈是一個很會唱歌的女孩,但是合唱部的同學們嫉妒她,總是在背後說她的壞話,她居然每天吃午飯都是自己一個人躲在廁所裡吃,雖然很離譜,但是可以看出此人十分自卑,沒有勇氣去面對那些誹謗自己的人,就懂得逃避。
  • 喜歡逃避現實的人永遠都逃脫不了宿命
    生活裡我們有太多人在逃避現實了,我自己也不例外。不知道你們,面對生活會不會焦慮不安。在生活面前,工作,感情和家人的親情逃避現實。在生活裡太多讓我可以說「嫉妒別人為什麼他們那麼好的命」,一出生就到達了人生的終點。而我還在一步一步負重前行的走著,即使一生也不一定能達到別人的一半。看著一點點老去的父母,沒能在身邊好好照看他們。
  • 【AnimE文學部】怎麼理解二次元只不過是逃避現實
    「怎麼理解二次元只不過是逃避現實」這是我最近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個問題。對於這一問題,有的回答者表示了肯定,但他們同時表示逃避現實這件事並沒有讓人感到可恥的地方。
  • 王勉在《脫口秀大會》唱逃避現實之歌,他喜歡自己在生活中逃避?
    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成年人則需要適當的方式來緩解自己的壓力和釋放情緒,有的選擇視而不見,有的則選擇頹廢和墮落一陣子,這些都是成年人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但最常見的一種方式,那就是逃避現實。逃避現實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說打遊戲,與網友聊天,還有出門旅遊等,面對著各種壓力的成年人,雖說一直在抱怨生活的種種不滿和不公平,但實際上還是要面對現實,只是在偶爾的時候逃避一下,調侃一下自己和他人。
  • 《盜夢空間》虛幻用來生活,現實用來逃避
    一直到影片的結尾,迷霧般的感覺仍然沒有散去,對於所有的虛幻和現實的疑問,也沒有確定性的答案。對於科布來說,究竟是永遠迷失在意識世界還是能夠重返現實? 永不停止旋轉的標記究竟是能夠打開現實的鑰匙,還是虛幻世界的界線? 影片中對於意識世界和現實世界的設定,是能夠通過意識循環的間隙進入他人的夢境,從而能夠盜取信息。在夢境中我們無所不能、移山填海,時間的流逝被不斷放慢,夢中已垂垂老矣,現實才過而立之年。
  • 逃避現實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逃避現實,指不敢正視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出自: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不能不顧現實,更不能逃避現實,也不能向醜惡的現實投降。」逃避現實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賓語;指不敢面對現實。逃避現實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逃避現實(táo bì xiàn shí)成語釋義:指不敢正視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成語出處: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不能不顧現實,更不能逃避現實,也不能向醜惡的現實投降。」
  •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因為愛與勇氣,我們最終不再逃避
    從劇情之初的美慄不願意隨父母搬離,選擇逃避去名義結婚以做家務這種實際上與外界滿是隔離的工作,再到選擇「妄想」以放緩現實生活,她對津崎說「我很喜歡津崎,但只是工作上的。」觀眾被撩到的同時津崎也因此擁有了希望。這是否是已經對津崎萌生情感的美慄的逃避呢?表達「工作上的情感」以等待井崎的回答難道不是一種隱藏的逃避嗎?美慄把機會和選擇拋給津崎,何嘗不是一種對情感的逃避。
  • 看破無常是不是逃避現實與消極
    問:看破無常是不是逃避現實?不執著是否過於消極?法師答:無常,是世間的真相,是人生的實質。所以,認識無常非但不是逃避現實,恰恰是要我們認清人生最大的現實,整體的現實。世人總是將無常當做人生障礙,當做破壞幸福的無形殺手,那是自身錯誤觀念造成的。
  • 網友:逃避現實
    然而從報紙發行之後到現在的一個多月時間裡,許多日本網友依然對此爭論不休,有人認為這種作品更受未成年人喜愛,也有人覺得報紙說得沒錯,逃避現實是必須的。很多人都覺得既然是動漫題材,那麼這種異世界作品應該比較受未成年人歡迎才對,主要的粉絲怎麼可能是大叔呢?不過也有人覺得大叔的確需要逃避現實的渠道,閱讀這種爽快的內容更能讓人放鬆。
  • 性愛和暴力能否逃避現實
    該劇根據以色列劇所改編,講述在一年前有名青少年在夜總會外被謀殺,而悲劇發生一年後其他青少年同伴試圖通過毒品﹑性愛和暴力來逃避現實,以應對無法確定的未來。Rue在爸爸的止痛藥裡發現了這種快活的出路,像爸爸一樣 體會掙扎現實的痛苦,也體會忘我就是快樂,這種登峰的極樂,便可以從不如意的生活裡出逃,但止痛多虧於麻木 ,現實生活真實的可怕反而不真實。
  • 逃避現實?喜歡異世界穿越作品的多是大叔嗎?
    日本經濟新聞上個月刊出一篇「異世界轉生輕小說」的專題報導,文中指出這類輕小說靠著30到40歲的大叔的廣泛支持而超越傳統的校園題材,因為許多劇中主角都是在現實失意卻在異世界大顯身手闖出一片天,非常符合大叔們想要人生「重來一次」
  • 《道熙呀》逃避現實,卻又充滿憐憫和善意
    第一次看這部戲是因為看了熔爐後,發覺韓國電影超乎想像地描寫社會現實…剛開始覺得鬥娜確實在顏值上不夠吸引人,整個片子拍攝地也很平淡,全劇一開場鄉村的蟬叫聲以及都不太吸人的兩位女主角和幾乎沒有什麼bgm的劇。後面確實是兩位演員帶我真正進入角色…對於所長的喜歡,停留在表面的是她穿上好看的襯衫和警服的時候…覺得氣質驚人…難以想像一個第一眼我以為如大媽級別的演員在短短的一部影片中給我展示了這麼多魅力。
  • 提高職商,是上班族無法逃避的現實
    我理解的職業化就是職商,而提高職商,則是上班時無法逃避的現實。劉潤在文章中提出的10點建議,非常有借鑑性。很多也是自己一直在踐行的原則,比如刻意,控制自己的情,換位思考,做好準備工作,不過分承諾等,也有一些觀點是第一次看到但會努力踐行,比如「在30秒內講清楚自己的觀點」。
  • 習慣逃避現實的人,往往喜歡一件事,有一種弱者心理,你中招沒?
    習慣逃避現實的人,往往喜歡一件事,有一種弱者心理,你中招沒?喜歡的一件事是幻想,弱者心理是心存恐懼。現實生活中,很多內心弱小的人都存在著這樣一種心理狀態:自己的目的未達到,或感覺到現實社會對自己過分殘酷時,就會因為恐懼心理,產生逃避現實的想法,然後把自己引入幻想的世界中去。
  • 《勇敢者遊戲2:再戰巔峰》,現實逃避者≠遊戲王者
    現在的他正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和女友瑪莎感情出現矛盾,可惜是他不敢直面問題,只能選擇逃避。不打電話,不回短消息,再加上在外地生活的不理想,他慢慢的開始和瑪莎以及曾經的小夥伴斷了聯繫。為了找回自己曾經的自信,他再次回到了遊戲世界,想變成巨石強森飾演的勇石博士,找回自信,可惜的是他這一次卻變成小偷阿明。
  • 喜歡逃避怎麼辦:3個方法幫你面對事實,不再逃避
    在《明星大偵探》中有一期名字是《天堂公寓》,在這個公寓中的住戶全部都在逃避真正的自己。明明現實是每個人都過得不好,但是大家都在假裝過得很好。大家一起蝸居在十八環之外的公寓裡,沒有外人打擾。比如撒躺躺,創業失敗後完全喪失了信心,每天躲在公寓裡逃避著過去;張高級逃避現實中完全不高級的自己,永遠沉浸在自己假裝高級的幻想中;林夠夠逃避現實中不知道怎樣努力的自己,沉浸於虛幻的二次元世界裡。其實在現實中,逃避對於我們來說就是家常便飯,每個人都會產生逃避的情緒,但是一時的逃避可以讓我們在打擊中緩口氣,但是的逃避會讓我們再也起不來。
  • 稱乙女遊戲玩家逃避現實,B站納豆奶奶痛哭道歉,網友:偏見太大
    因為在她視頻最後的總結中說道,不少乙女玩家之所以會喜歡遊戲中的虛擬角色,其實是因為在現實中的感情不順利,才在遊戲裡躲避現實。也就是這一點,讓不少真正的乙女玩家都炸了鍋:這是在側面說乙遊玩家都是沒人愛的loser嗎,是不是看不起人?
  • 逃避現實的旅行!
    三月,春暖花開,萬紫千紅,所有人都像初春的花一樣,笑容滿面,神清氣爽。去往高淳的大巴車上,帶上耳機,把所有歡笑聲阻擋在外。窗外的風景,落在心裡變成了灰白色。阿唐拍拍我的肩膀,把我從發呆中抽離出來。「怎麼了,還在想那個項目的事?」
  • 淺析《無限》:戴上名為「逃避」的面具,只會一無所有
    ,人都是脆弱的動物。、她在意的父母,都無人能知曉她的心意,我認為這是可悲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她排斥著所有人的靠近,看似維繫自己的「夢世界」,但實則是逃避現實,夢已支離破碎。>不能永遠,反而只會陰陽相隔。賢人為了逃避現實的紛爭,選擇避而不見、聽而不聞,只想停留在那個爭執的瞬間,既能不回答母親所願,又想保留著自己的夢想,可惜現實並非夢想,名為「逃避」的面具,不能帶給他解脫,反而迎來了煉獄,爺爺的店要倒閉了,曾經影響他頗深的美代也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