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由靈魂和肉體組成的,魂魄主導著一個人的良心、精神、思想、感情等,魂魄離開軀體後人就會死亡。
人有三魂七魄,正常死亡之後,有一個「往生魂」(主靈魂)回天界,可以去投胎;第二個魂入墓成了「守屍魂」(肉體魂);第三個「因果魂」(覺魂)根據在世時的功德上天堂或是下地獄。
七魄是覺魂暗藏的無形力量,即喜、怒、哀、懼、愛、惡、欲這七種情緒反應。動物只有二魂,動物的六識感應,即通過眼、耳、鼻、舌、心、意的感應,而人除了有六識之外,還多了覺魂和七魄。
人與鬼,本來是沒有交集的。鬼魂不佔空間,也不活在時間裡,只是一種能量,是一種超越物質世界的存在。因此,作為人來說,是沒有必要懼怕鬼魂的,而且也無法防範鬼魂。各種驅邪之法,都是加強人自身的能量場,除去人的大腦意識中「怕」所產生的精神力量,才不至於召來鬼魂。
人和鬼的世界是兩個平行空間,互不重合,或者說,鬼魂的世界取決於人的大腦意識,就像電的陰陽兩級,需要有兩根電線才能產生一個迴路讓電流通過。人的意識就是使鬼與人產生聯繫的「媒介」。無神論者不相信鬼魂的存在是因為其意識中並沒有「鬼」這回事,並否認一切無法通過實證方法證明的精神方面的東西,因而,一般不會「見到」鬼魂。
有神論者和宗教信仰者之所以能感應鬼魂的能量,是由於其意識中原本就對鬼魂或未知事物存有畏懼心理,因而當自己的視野中出現某種異象時,因為畏懼而感應了鬼魂這種能量,使身體以恐懼、寒毛直豎等反常的身體反應以及噩夢、精神恍惚、六神無主等精神現象作為回應。這就是宗教體驗。
意識所產生的能量是身體自我保護的屏障,使自我意識中沒有足以與鬼魂能量產生聯繫的條件,如此則不會出現附體現象。鬼魂也不會無緣無故附在一個毫無鬼魂概念的人身上。因而,自古有「正氣內守,邪不可幹」之說。
鬼魂既然是由人自己的意識感召的,也就意味著,如果大腦中沒有鬼魂、心中不產生恐懼感,則鬼魂便不會主動前來。鬼魂是有能量的,宛如磁場,擁有記憶功能。這樣,當鬼魂開始影響一個人的意識,思維就會變得混亂不堪,會胡言亂語、想法怪異,甚至其行為不受控制,並會在大腦中產生多個幻象,這些幻象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別人。就像一個住在精神病院裡的物理學家不斷看到很多個自己在做各種測量工作,這都是精神性的。
從這個層面看,對於鬼魂的問題,我們應做的是減少對鬼魂的恐懼,這樣一來,自己的意識與鬼魂的能量沒有了溝通聯繫的條件。
這也是為什麼宗教界認為,通過修行的方式可以提升自身的能量,或曰「鬼怕修行人」,鬼真正怕的不是修行人這種「名分」,而是通過修行給自己意識中注入了很多「正」的能量,不「怕」鬼魂,所以鬼魂便不會前來幹擾。
由此看來,召不召鬼魂,還是取決於自身。我們常常見到心術良正之人多能百邪不侵,是因為其相信那句老話「白日不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因為言行不違背良知和善性,自然不必懼怕鬼魂。
總而言之,闢邪的最好的方法是培養一身正氣,使言行不虧於本心,然後才能氣定神閒,鬼祟自遠。
地球從開天闢地距今已有46億年,生物起源距今也有38億年,地球是個極其複雜的系統,上面的每一個生命體都是經過無數年的進化而來的,而人類文明在地球上也經歷了長達近萬年的進化,正所謂萬物同源,人類免疫系統的強大超乎想像,健康的免疫系統所產生的抗體足以應對和毀滅任何病毒、細菌和汙染物。但恐懼、焦慮、壓抑、暴躁、擔憂會削弱我們的免疫力,除了讓自己更容易感染之外,於事無補。只有,我們堅定信念,讓我們的生命力達到最佳狀態,病毒才能夠無處遁形,最終被一網打盡。
心存正氣,邪不可侵。
《黃帝內經》有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可見躲開瘟疫的最好辦法就是讓自己正氣長存!何為正氣?它充滿在天地之間,是一種十分浩大、十分剛強的氣。這種氣是用正義和道德日積月累形成的。疫情會人傳人,焦慮、情緒也會人傳人,所以要心存正氣,不以訛傳訛,傳遞負面的信息和情緒,是我們持中守正,以心中正氣抵抗疫病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