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說:一萬個人眼中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
閒翻《西遊記》,忽然一激靈!
神魔小說,團隊合作,管理架構……也許!我分明看到唐僧師徒四人,加上白龍馬,皆為分裂人格中的角色,實則屬於一個人。
你看孫悟空,剛出場桀驁不馴,野性十足。一個筋鬥雲行十萬八千裡。打敗混世魔王,收復七十二洞妖王,結義六大魔王,大鬧天宮,直搗龍宮,甚至闖進陰曹地府,將名字從生死簿上勾銷。
像不像一位無法無天的狂妄少年?
惟有緊箍咒才能鎖定心猿,降服在唐僧的鞍前馬後。
但緊箍咒語並非冷冰冰的禁錮,師徒情,兄弟義,懲惡揚善,在迢迢取經的路上一次次升華,最終功德圓滿,修成正果。
這個過程,像不像我們年深月久開悟,修成了慈眉善目的晚景?
豬八戒性格憨厚膽小,好吃懶做,貪圖小恩小惠,見美女就心旌搖蕩。
憨得可愛,蠢得可以原諒,時不時躥出幾分聰明。
像不像我們骨子裡無法剔除乾淨的惰性和貪念?偶爾,又不失小可愛。
沙僧,自點化歸佛,便忠心耿耿,任勞任怨地追隨唐僧。
不似孫悟空那麼叛逆,也不似豬八戒那般「油膩」,像不像我們重壓在身,寡言又隱忍的中年?稜角銳減,但還努力維護幾分自尊,在忍辱與體面間尋找平衡點。
還有,從無怨言的白龍馬就是忠實我們大腦的四肢啊!
原來,《西遊記》並非4個人的長途跋涉,而是一個人的艱苦卓絕;並非單純的涇渭分明,而是錯綜複雜的多面體。
那樣,九九八十一難,並非虛構出來的妖魔鬼怪,而是現實中的貪嗔痴慢疑。
白骨精的媚,牛魔王的狂,鐵扇公主對丈夫的愛恨交織,以及女兒國王的含蓄矜持,並非鏡像,而是生活裡的自然流露。
原來,呼嘯而至的劫難裡,我們不斷變幻角色,跋涉崇山峻岭,平野大川,飲月露枕松風,僅為一心一意取得「真經」!
這份「真經」就是《西遊記》的核心人物唐僧啊!
你看他面如朗月,身似玉樹臨風。
他堅韌不拔,初心不改;他慈悲為懷,樂善好施;他嚴於律己,抵禦誘惑;他擔綱重任,愛惜徒兒……
他是我們內心千百次呼喚的精神具象,是深藏的渴念啊!
唐僧乾淨得如一塊清泉萬千遍洗滌的白玉,那麼無暇和透亮,即使不慎落上一點點塵埃,也屬白玉微瑕。
如緩緩出水的一朵芙蓉,抖落了塵世的腌臢,閃耀著純粹而聖潔的光芒。
如一盞佛燈,驅趕黑夜和陰霾,綿長地點亮每一次舉眸。
如迎風舞動的塔鈴,搖響寂寞的日子,催發禪思萌動。
無論痛苦或快樂,我們的內心,千百次描畫的精神內核,就似唐僧那樣的纖塵不染,大聖大德。
曾忤逆,曾撒野,曾小惰性小貪念,曾懵懂曾虔誠,像花瓣層層打開,直至露出最美的靈魂。
所以唐僧取經的苦旅,就是我們漫漫修悟,終見自己的磨礪。
生活本質不就是穿越迷宮,經受考驗,最後抵達內心的過程;迷惘、探知、懷疑和尋覓等等,不就是跌宕起伏的心路歷程?
只是,有人疲憊於路遙,有人撲倒於荊棘,有人迷茫於曲折,有人停滯於絕望。還有人跟時光叫板,穿越了生命的所有障礙,即使徒剩下精神踽踽前行。
可見,取經何其難!
既然踏上取經路,跪著也要走完。因為「正果」是唯一選項。
只不過紅塵中我們有自己的道場,信仰的神是內心,精神的光芒:不違心,做個守護心靈的良人。
所以,唐僧一直珍存在我們的生命裡!妖魔鬼怪口口聲聲吃掉唐僧,長生不老,正是強取豪奪我們最寶貴的精神支柱?
看清內心,才能守護聖潔。
況且,生活劫難何止九九八十一回,談論成佛為時尚早。修行的路還長著呢!
棲雲,女,《讀者》籤約作家,《幸福的柴門》、《敬重卑微》等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讀者〉百篇卷首語》等。著有隨筆集《幸福的柴門》、《在指縫間歌唱》(青年文摘叢書)等。個人原創公眾號:棲雲微觀(ID:qiyunweiguan)
棲雲微觀|每周五更新(其他時間不固定)
出品|棲雲工作室
主筆|棲雲 推廣|雪蓮花 潛德懿行 楊min 雲深水渺
真誠無敵 荷 雲淡風輕 唐海洋媽媽 愛麗絲 大洋
商務合作|微信kaimengwx
推薦閱讀
老布希悼文披露一個細節:粗糙的世界,我自柔情以待
他獨守海上小屋,原因讓人落淚:餘生,拼的都是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