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可口可樂」:潮鞋和潮玩

2021-01-10 丫丫港股圈

每個時代,面對酷和好玩的定義都不一樣。 70年代的人,「不愛紅裝愛武裝」,綠皮鞋、軍裝是標配的時代酷玩。

80年代的人,接受者國門開放的新興潮流,喇叭褲、蛤蟆鏡、高跟鞋、燙個爆炸頭,是年輕人交流的標誌。90年代初期的四大件,後面經濟騰飛的小汽車,是體面和財富的象徵。 而新興的「Z時代」,也被稱為Generation Z、Gen Z,是被定義為出生在1995-2012年之間,年齡在6-23歲,還正在校園或者剛剛步入職場這一年輕群體。據稱,95後已經佔了全球總人口1/4的席位,而在國內,95後的群體規模已接近2.5億。在網絡使用頻率上,95後和00後用戶則是最為活躍的一群人,已經超越80後的2.2億,是中國網際網路的中堅力量。而關乎近期市場最熱的話題,泡泡瑪特市值千億的背後,許多人相當的好奇,是什麼驅動這瘋狂的資本魔力。對應的,我們認為這是年輕人對於玩具的一種喜愛,也將從近幾年風靡年輕人的潮鞋說起,

潮鞋潮鞋的發展歷程,不得不說NBA在國內的發展歷程。 從2002年開始,中國籃球明星姚明,作為選秀狀元加入到NBA,由於其優秀的表現,這使得NBA在中國的熱度直線提升。很多贊助商開始和NBA球隊展開合作,國內的相關報導也越來越多。因為姚明在火箭隊,這使得火箭隊當時在中國是粉絲最多的球隊。隨著NBA在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球迷們看球也不僅只限於火箭隊,像其他一些球星也有了屬於自己的中國球迷。商業化的發展讓很多球星都會來到中國進行商業活動,這讓NBA的發展更具多樣化。隨著群眾對於籃球運動理解的加深,年輕一代的「Z時代」也開始熱愛上這項運動,從紫金王朝,凌晨三點的洛杉磯,到勇猛無雙的「小皇帝」詹姆斯。灌輸著他們努力、希望、勇敢的籃球文化。隨之而來的,也是極具價值的品牌合作推廣,極具傳奇色彩的AIR JORDAN品牌,nike和麥可喬丹的歷史合作。

這一合作,使得籃球文化有了極具實體的訴求代表,不再是抽象的精神符號,而是一個群體的共同標誌。 與之相對應的Z世代,2015 年全球95後僅零花錢總量就高達400多億美金,已與同一年中國投資者向歐洲和北美市場的投資額相當。這是一代有相對經濟實力和豐富物質滿足的一代。回歸到馬斯洛需求理論,精神需求恰恰是物質需求的更進一步表達。 再進一步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信息接觸的多元化、便捷性,網絡上產生了大量的KOL,這些意見領袖引領著粉絲們的潮流風向標,曾經觸不可及的明星大牌,也隨著購買力的增強能夠接觸。數據顯示,2019年與國內球鞋市場相關的名人明星熱度前五分別為:Kanye West、吳亦凡、權志龍、Travis Scott。 在球鞋市場火熱的2019年5月,最熱賣的幾款鞋市場交易價格與發售價格相比,漲幅均在100%以上,個別球鞋甚至漲幅達430%。毒APP數據顯示,存有個人用戶半年時間內購買5703雙球鞋的記錄,同時,平臺交易量TOP10的用戶半年內就產生了23635次交易,交易金額共計約3400萬元。 Nike 近期公布 2020 財年第 2 季度的財務報表,計算至 11 月底,其收入成長 12% 達 $98 億美元,而其中 Jordan Brand 就貢獻了 $10 億美元,佔比接近一成。而這也是 Jordan Brand 首次單季度收入突破 $10 億美元大關。2019年,耐克旗下品牌Jordan Brand總銷售額為31.4億美元,與2018年相比增長了10%。 《紐約時報》援引的一位消息人士稱,Adidas旗下的潮鞋品牌Yeezy ,2019年的銷售額預計將超過13億美元。 坊間名言,你可以踩在我身上親鞋,但不可以踩在我的鞋上親我。2018年男人搜索最多的購物關鍵詞就是「鞋」。

圖片來源:微博、知乎

圖片來源:微博、得物可以關注到的一些抖音紅人:北京鞋鬼,球鞋給予了我們快樂,甚至改變了我們。來自廣東22歲的周先生透露,他在球鞋上的月平均花費在5000元左右,每個月至少要購置兩雙球鞋。周先生還介紹,像他這樣的群體在潮流圈被稱作Sneaker(球鞋文化資深愛好者),私下裡也會經常線上聊天交流和參加球鞋發燒友聚會,交流穿搭心得和球鞋文化。 而這些最先體現在的還是在於社交上的文化認同,大夥一眼就能看出你對於球鞋文化的喜愛,以及你所表達體現的風格,其本身就是一種交流。可以說,人本身擁有回歸群體社交的需求。

潮玩「玩具」,顧名思義是可以用來「玩」的器具。加上潮流的品質,更多是標籤價值的綁定。剛開始更多定義的是KAWS這一類玩具,由極具風格的街頭藝術家KAWS創作。價格極具的美麗。

而後來的泡泡瑪特,更多是大眾化的潮玩。其本身並不具備任何的文化屬性,卻有共同的好看屬性。一款Molly,共有26款系列,對於喜歡的夥伴,會覺得十分的喜愛和好玩,翹翹的嘴巴,和豔麗的色彩,映入眼帘的就是可愛。可以深入想像一下,在大清早獨自起來的時候,看到牆旁邊一盒子的小Molly,象是等待你一天的喚醒,或是下班後,等待你回家的「小柯基」。可能這就是這一代與上一代的區別,他們在大平地的四合院裡,街頭巷尾。而「Z時代」的年輕人,則在高樓深院裡,能引起寄託的,可能不會說話的玩具也有一定穩穩的溫暖。

圖片來源:網上 可以很直觀的看到,這種小確幸,是一種能引起共鳴的社交屬性,玩家可以找到有共同話題的好友,互相展示自我的一種另類空間。玩具本身帶來的屬性是好玩,而得到認可後,就會引發更多人的投入,這種正反饋,跟可口可樂拉罐喝下去的刺激感,如此的相似。

閒魚數據顯示,2018年閒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閒置盲盒數量較2017年增長了320%,追捧度最高的盲盒價格狂漲39倍。以盲盒代表公司泡泡瑪特為例,其註冊會員已超過50多萬,活躍會員保持在20萬人左右,直營門店達到100多家,自動售賣店高達300多家。

結尾根據國泰君安的研究顯示,我國潮玩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增速遠高於全球水平。2015-2019年全球潮玩市場規模由87億美元增至198億美元,CAGR(複合年均增長率)為22.8%;我國潮玩市場2015-2019年規模由63億元增至207億元,CAGR為34.6%。隨著Z世代用戶收入水平的逐步提升,我國潮流市場規模有望持續高速增長,預計有望於2024年達到763億元,CAGR達29.81% 看年輕人把時間花在哪裡了,看年輕人買什麼,看年輕人愛什麼。以B站為例,用戶平均年齡大概在21~22歲之間,其日均視頻播放量13億次,月均互動數55億次。B站也何嘗不是泡泡瑪特呢?我記得創始人王寧曾在微博上提問,有什麼玩具是你最喜歡的,結果是Molly的回答最高。也因此促成了這一IP的發現和大火。可以說,其實是時代需要有這個需求。年輕的「Z時代」,太需要屬於他們自己的話題,社交圈子。而他們對於愛好、價值的認可,是完全基於精神上的共鳴,他們是極其富有購買力的一代,改革開放帶來的購買力提升,完全聚集在他們的身上,可以為自己的精神買單,而不單單只是物質。而社交網絡的傳播,促成分裂式的爆炸型增長,促成爆款。追本溯源,品牌長久的活力還是在於,能否給予消費者快樂,也是泡泡瑪特這次招股的改變,趨向於「快樂」的理念。而無文化背景下,給予泡泡瑪特更多的是,怎麼走可口可樂的快樂,糖水給予的多巴胺記憶,在於可複製性。盲盒給予的稀缺性多巴胺,能走多久呢?這也是需要時間的檢驗,到底是朋友還是炮友。

相關焦點

  • 可口可樂玩聯名上癮了?「快樂肥宅水」聯名包太好看了!
    可口可樂與韓國人氣品牌菲詩小鋪(THE FACE SHOP)合作,推出了了聯名款彩妝。而這次也並非兩大品牌的第一次合作,最近幾年可口可樂與菲詩小鋪持續在出聯名款,今年又推出了口紅與粉底液。
  • 江小白雪碧爆紅抖音,可口可樂官宣賣酒,現在流行這麼玩?
    可口可樂居然開始跨界賣酒了?最近可口可樂收購了澳洲的部分葡萄酒業務,今年更是推出了四款高端混合調酒飲料。從去年的檸檬堂罐裝氣泡酒,到今年的高端調酒飲料,三度試水酒飲的可口可樂在這條路持續加碼,「好玩」、「酷」、「年輕」一直是可口可樂的標籤,年輕人喜歡的酒理所當然地成為他的「目標」之一。
  • 年輕人在遠離酒精,可口可樂在日本為餐飲店設計酒水菜單
    GURUNAVI 調查後發現,年輕人在餐飲店裡下單酒精的關鍵是:酒類是否豐富、是否是低酒精飲品,所以他們便找來可口可樂為餐飲店設計飲料菜單。可口可樂設計軟飲料主打 Mocktail(無酒精雞尾酒)。例如一款名為「VANILLA COKE」的飲品需要由可口可樂搭配檸檬果汁、香草糖漿調配而成;而另一款「ORANGE GINGER」則使用了美汁源果粒橙與薑汁汽水 Canada Dry,由於使用到的飲料都是可口可樂產品,所以一旁的文字說明直接用上了產品 logo。
  • 名創優品與可口可樂合作,推出系列聯名產品
    名創優品的產品設計簡約,品質不錯,價格親民,常常能給大眾帶來不少驚喜,尤其是年輕人。2020年,名創優品在產品風格走向上更偏「潮酷」,貼近90、00後新一代年輕群體。相比年輕的名創優品,誕生於1886年的可口可樂已是歷史悠久的經典品牌之一。這個全球最大的飲料公司,是傳承經典與復古的同時,不斷嘗試跨界與創新,賦予這個品牌新的生命力。
  • 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logo的變化
    作為全球廣告活動的一部分,可口可樂於今年7月初在西班牙首次推出「舌頭版」的LOGO設計,目的是想通過這樣一個活動讓消費者能夠與可口可樂一起回味生活中最美好的回憶。在推出新LOGO的同時,可口可樂西班牙還推出了由可口可樂廣告總監 Flo Heiss 執導的60秒電視廣告《品嘗你最美好的時刻》。在廣告中,我們可以看到女主打開一瓶可樂暢飲時,她的舌頭帶她去海灘尋找記憶,與朋友聊天聚會…事實上,這是一項特別針對年齡在15到21歲之間的年輕人的活動,目的是產生品牌之愛,並表明可口可樂在消費者最美好的時刻隨時陪伴他們身邊。
  • 除了讓每個人都能買到可樂,可口可樂還想做什麼?
    玩家攢動、爆品迭出的飲料市場,究竟還能玩出多少新鮮感?汽水依舊好賣,但連可口可樂都不想只做可樂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飲料類累計零售總額達2099億元,同比增長10.4%。即便在疫情期間,飲料銷量居然也做到了逆勢增長。
  • 可口可樂反轉瓶不停嗨!神級操作玩轉夏日營銷
    作者 | 杜少君(廣告洞察主筆)來源 | 廣告洞察(ID:admen888) 夏日營銷怎麼玩出新花樣?當然少不了看可口可樂的神級操作! 可口可樂作為這個世界上最會玩的飲料,已經演變成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尤其在炎熱的夏天,是屬於可口可樂的主戰場。
  • 可口可樂中國進化史
    其實,可口可樂早在1927年的民國,就已經進入中國,那時候它的名字叫「蝌蚪啃蠟」(音譯Coca-Cola)。棕褐色的液體、甜中帶苦的味道和開蓋後上湧的氣體,與中國普通茶飲全然不同的可樂顯然嚇退了第一幫喝可樂的中國人,所以可口可樂在中國第一年的銷售量才25瓶。。。
  • 可口可樂新LOGO,醜到讓人難以接受!
    >  近日可口可樂又雙叒把LOGO玩出了新花樣這次竟然變成了一個大舌頭還吐著兩滴口水?!可口可樂是希望通過融入全新的舌頭版LOGO設計,讓消費者在品嘗可口可樂的同時,回味起最美好的回憶。好友相聚時刻 可口可樂作為年輕人的快樂肥宅水一直以新潮、會玩的特質收割大批粉絲首次推出大舌頭LOGO也是為了更貼近年輕消費者的生活
  • 成王敗寇:揭秘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百年恩怨
    如果用兩種人來類比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 那麼可口可樂就是保守傳統的中年大叔; 而百事可樂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
  • 兩塊五的可口可樂,是如何稱霸國內飲料界?
    一番死皮賴臉操作下來,可口可樂終於在北京五裡店建成投產。但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盲目進入中國市場的後果只能是:「反可口可樂」潮。原本偷偷賣可口可樂了就好,但可口可樂非要在北京各大商場舉辦促銷活動衝銷量。相信大家都會挑選包裝設計好看的和廣告打得好的,在這方面可口可樂可是玩得相當666~小時候街邊士多店,擺放最多的除了風油精味道的沙士之外,就是弧形玻璃瓶的可口可樂。最重要的是,別致的造像以及醒目的logo,基本上一眼就能從貨架上面認出這就是可口可樂。
  • 阿薩·坎德勒,可口可樂之父
    阿薩·坎德勒,他是可口可樂公司的創始人及第一任總裁。他憑著商人的敏感和超人的膽識,把一種普普通通的飲料變成了無數人喜歡的飲料,並把它推向了全世界每一個地方。他使可口可樂公司成為美國最大的軟飲料公司,可口可樂成為軟飲料的象徵;最終也使自己的名字寫在了歷史的畫卷之上。
  • 可口可樂攜手鹿晗,帶你玩轉城市魅力
    然而,在可樂界有著相同地位的毋庸置疑就是可口可樂,無論是發展歷史,品牌影響力,還是營銷技巧,都堪稱是行業之表率。 前幾日,在不少明星網紅的夾帶下,一波「可口可樂城市罐」的話題再次刷屏,可見對於營銷,可口可樂還是一貫堅持自己的「玩瓶」策略。拋開別的不談,論「玩瓶」,可口可樂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當然,這不是針對誰,而是飲料界的所有。
  • 又一次被可口可樂的廣告徵服……
    其中飄帶更是形成了品牌的記憶點,無論是在品牌廣告中還是戶外海報中,化身成為品牌與用戶溝通的橋梁。這樣的案例,可以說是不勝枚舉。在2015年可口可樂在伊斯蘭傳統節日上投放的一組「移除logo的營銷創意」中,可口可樂就採用了辨識度極高的白色飄帶。其目的是想要勸解消費者「放下成見與偏見」。整個瓶身採用可口可樂標誌性的紅色,其品牌logo被移除,只剩下了可口可樂的白色飄帶和一組文案。
  • 迷戀可口可樂的女士收藏了一屋子可口可樂
    人們在代言或支持品牌時一般是要收費的,但由於真心熱愛,這名愛爾蘭女性花了幾千美元來把自己家變成可口可樂收藏館。
  • 可口可樂在乎體是什麼?可口可樂在乎體下載地址
    可口可樂在乎體是什麼字體,這套字體為什麼叫做在乎體呢,根據可口可樂中國的介紹字體靈感靈感來源於可口可樂重返中國時所用的經典商標,經過一年多的悉心打磨,在5月8日正式發布,這裡我們來看下可口可樂在乎體下載的方法。
  • 可口可樂名字瓶的創意玩了10年,這回要把「護士」「醫生」「教師...
    記者 | 馬越編輯 | 牙韓翔可口可樂又開始在包裝上玩花樣了。可口可樂「Share a Coke」(暢享可樂)的系列營銷戰役由來已久。如果你還記得那些年被各種印著「白富美」「文藝青年」「女神」「宅男」以及歌詞的可樂包裝支配的夏天,可口可樂近年來在包裝上玩花樣一直是它最大的創意。這個創意從2011年的澳大利亞市場最先開啟,然後蔓延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 相愛相殺: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的百年較量
    直接挑戰可口可樂的營銷大本營:年輕人。 我們知道,無論從宣傳廣告還是企業標識,可口可樂都是以青春活力的面容出現的。 但是,這一次,百事可樂利用各種廣告來打造「百事可樂新一代」,熱情奔放的年輕人是百事可樂廣告的主旋律。 百事可樂這一次的攻勢同樣大獲全勝,到了60年代中期,百事可樂幾乎成為了美國年輕人的標配。
  • 江小白雪碧爆火抖音,可口可樂開始賣酒!酒圈有大動作了?
    網傳可口可樂有意收購保樂力加旗下葡萄酒品牌,這不禁讓全世界的可樂愛好者嗅到了一絲搞事的氣息。其實,早在去年可口可樂就把「魔爪」伸向了酒類市場。2018年5月,成立125年的可口可樂首次「破酒戒」銷售酒精飲料,在日發售了名叫「檸檬堂」的罐裝氣泡酒;今年6月,面向英國市場推出了四款高端混合調酒飲料。
  • 100年來,可口可樂創意玩瓶的N種姿勢
    可樂對這瓶子很重視嘛!然後繼續往下看的TOP君立刻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怎麼能是「很重視」呢?!那是「相當重視」啊!! 「2015 年,可口可樂全年的營銷投入從 2.5 億美元增至 3.5 億美元。而為了這個百年慶典,可口可樂更是表示,截止到 2019 年,僅這一個營銷項目的投入就將達到 3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