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測試|你是容易被情緒勒索的人嗎

2020-12-20 智賢說書

勒索者 被勒索者

情緒勒索,一定要有一個勒索者和一個被勒索者。這場戲,如果只有勒索者,而沒有被勒索者,就無法唱成。也就是說,情緒勒索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遊戲,所以當你被勒索的時候,通常也是你給了對方機會!

聽到這些,你或許會想:等等!你說什麼?我沒有給對方機會啊!我是被勒索的人耶!

對!你沒聽錯!就是你給了對方機會!但這不完全是你的錯!只是你的身心狀態,造成對方敢於不斷勒索。或許你會問:「面臨情緒綁架的時候,不是每個人都會被勒索嗎?」

當然不是!

面對家人的情緒勒索》一書提出了容易被情緒勒索的幾種性格:

● 極需要別人的認同

● 害怕別人生氣

● 希望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維持表面的平靜

● 容易為別人的生活負一些不必要的責任

● 極端缺乏自信,或經常懷疑自己的能力

● 極需要別人的認同

容易被情緒綁架的人,往往都是極度需要被認同的人。一般來說,需要被別人認同是很正常的情感,但是有些人是需要別人的肯定與認同,才能夠肯定自己的存在,這時候遇上了擅長勒索他人的人,自然成為其囊中之物!

● 害怕別人生氣

有些人,總是害怕衝突,只要有人生氣,就會想要快速平息不愉快。特別是華人社會當中,常常會有「以和為貴」的觀念,所以往往都會想要快速平息對方的怒火,於是走向了被勒索的路。

● 希望無論在什麼情況下,

都能維持表面的平靜

這一點在華人社會當中,也是特別明顯的事情。華人往往不細究事情的本質,只希望能夠獲得表面的和平,所以常會被勒索。尤其在傳統華人的家庭中,如果爸爸跟小孩之間有衝突,媽媽通常會扮演維持表面平靜的人,希望小孩能夠屈服,維持父親的尊嚴,但這樣的行為往往無法獲得好結果,只會讓父親成為家庭的勒索者。等到小孩長大,可能會承襲這樣的習慣,成為另外一個勒索者,不可不慎!

● 容易為別人的生活負一些不必要的責任

有些人非常容易自責,總認為自己需要負責許多事情,所以他們把別人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讓勒索者因此有機可乘!在親子關係當中,最常見的就是所謂的「孝順」,特別是被親情勒索的「孝順」。舉例來說,有些子女在討論照顧父母的時候,常常會說:「我是大哥,所以要承擔大部分的責任!」「我沒有結婚,所以要承擔照顧媽媽的責任!」因為有這種承擔責任的莫名想法,所以常會成為被勒索的人。

● 極端缺乏自信,或經常懷疑自己的能力

極端缺乏自信的人,會想在每一個人的身上找尋自信,所以需要不斷得到別人的肯定,仿佛別人多肯定一點,他們就更有能力一些。甚至因為沒有自信,所以別人的一句話,就可以決定他們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這時候就最容易被勒索。

當我們清楚地知道上述這五種容易被情緒勒索的心理狀態時,就應該想辦法提升心理素質,讓自己可以擁有免於被情緒勒索的體質。

獨家附贈情緒勒索測試表

測測看,你是否容易被情緒勒索

「你是容易被情緒操縱的人嗎?」

(每題5分,最高125分,最低0分)

01我應該要(總是在)取悅別人

02我需要別人的贊同,我覺得獲得別人贊同是重要的

03我對別人如此周到,他們也應如此對我

04我沒有自我認同感

05你們不應該拒絕或批評我

06拒絕別人真的很難

07我常常避免顯露負面情緒

08衝突一定不會有好結果

09發生在我身上的事,其他人比我還更清楚

10我很在意別人的看法

11我習慣按照別人的要求去做事

12我容易覺得羞愧,對不起人

13我很依賴他人的決定

14我的價值取決於我服務多少人

15人們喜歡我,是因為我有求必應

16我很少去拒絕幫助他人

17我很難自行做出決定

(做決定對我來說是件很難的事)

18少了別人對我的看法,我就不太認識自己

(我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

19當對方憤怒或充滿敵意時,我很容易膽怯

20我討厭且極力避免發生衝突

21我總想要把別人當好人看待

(我總是想在別人面前當好人)

22我必須徵詢別人的意見後,才能做出決策

(我覺得考慮別人的意見之後再做決策是好的)

23不要衝突,我習慣面帶微笑,避免發怒

24當別人焦慮的時候,我有責任幫他安靜下來

25如果有人發脾氣,那一定是我的疏失

(如果有人發脾氣,我總是覺得那是我的疏失)

測驗結果:

● 65—100分以上

這表示,你超級容易受到各種方式的勒索、操縱。你這輩子的人生有可能都是在為別人而活。操縱者對你,只要一個眼神或口令,你就一定被吃得死死的。

● 26—65分

你可能已經經歷了幾段被勒索的關係,似乎逃離成功過,但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情緒勒索的「慣犯」還是很有機會牢牢操縱你的一舉一動。

● 0—25分

恭喜你,你不再是容易被欺負或下手的對象了。大部分你所處的氛圍中,根本沒有情緒勒索的字眼,但是你必須小心那些有高超技巧的情緒勒索者,特別是跟你關係最緊密的家人,他們總是會用一些無形的操縱方法企圖拉扯你的資源,讓你再次深陷。

請你再次檢視你曾經打鉤過的那些選項,然後好好調整自己的狀態。

請記得,容易被情緒勒索,不是你的錯,更不是你的罪。

讓我們繼續關注情緒勒索的話題,從後續連載中學習如何從情緒勒索中解脫出來,釋放自己的能量。

更多情緒勒索背後的真相、內在心理練習,歡迎大家閱讀《面對家人的情緒勒索》,關注情緒勒索,學習不帶任何偏見地看待情緒勒索,有意識地解開心結,破解人際紛擾中的控制和傷痛。

這些勒索 你我都曾經歷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容易被情緒勒索?
    我工作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你這樣對得起我嗎。對象:都是因為你的錯我才變得這麼焦慮。你讓我很痛苦,所以你必須聽我的。朋友:我只能拜託你了。這麼小的事情都不幫忙,你有沒有把我當朋友。上司:你不努力,到處都是可以取代你的人。給你機會你這樣浪費,你太讓我失望了。如果你覺得這些話非常的熟悉,那麼恭喜你,那麼你也被情緒勒索了。
  • 你被情緒勒索了嗎?
    我發現我們內心的很多痛苦都來源於親近之人的情緒勒索。你可能已經面臨「情緒勒索」了,一旦「情緒勒索」出現在親密關係中,這段關係就會漸漸失去當初的活絡,雙方甚至會陷入需求與被掌控的泥沼中而無法自拔。情緒勒索與控制的背後,其實就是恐懼。「他們只不過是想藉此尋求安全感及掌控權。不論外表看起來多麼有自信,他們的內心其實還是非常焦慮的。」
  • 情緒勒索
    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挑戰和失望,但是有些人就是比其他人更善於應對這些挑戰和失望。為什麼有的人在面對壓力和考驗的時候能夠冷靜應對,而有些人卻不能呢?這10萬元是作為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愛給你的,希望你在以後的生活中能開心快樂」。可是秋楓沒有被感動,而是讓中間人把這10萬元退給了父親,並且要跟他斷絕父女關係。我被情緒勒索的威力所震撼,他可以讓我們失去理智,做出很偏激的行為,到達難以置信的地步。如果我們的生活中被這樣的情緒所勒索,將是多麼可怕!
  • 從「鍾美美」看情緒勒索
    這實在太容易了,可以說張口就來,生活已經那麼不容易了,隨便傾訴一下生活的艱險,再配合被生活毒打的愁苦就足夠引起那些在乎你的人的共情。為了孩子不離婚,婚姻不幸福;為了孩子不上班,生活很艱難;為了孩子吃遍苦楚,都是為了孩子。三是剝奪你的安全感。這是實現勒索的最後一步,往往都是以傷害自己或威脅拋棄來實現。
  • 警惕身邊的情緒勒索
    寫在前面之前我對情緒的問題還是比較敏感的,或許也是沒安全感的表現。但身邊的一些事有時候確實讓我不斷地反思與人相處的問題,以及基本的情緒問題。忙了一天,回家留給你的是:一地雞毛在基本的工作和社交活動之後這裡想說的是,警惕身邊親近的人的情緒勒索,而不是警惕身邊的人,不然會讓自己更加沒有安全感。情緒勒索的幾大特徵當一個人在伴侶、親子、職場等場合中,感到非常不舒服,難以和對方相處,這很有可能是因為他遭遇了情緒勒索。
  • 你可能正在被「情緒勒索」!
    最重要的就是意識到,你為什麼會有焦慮、自我懷疑、罪惡感等負面情緒,也就是說你為什麼會被「情緒勒索「?你可能會覺得是因為自己是個好人,你很善良,又樂於助人,「好欺負「的人自然會是最佳」勒索「對象。但你可能從沒想過, 恰恰是你非常想要做一個好人,非常想通過滿足別人的要求來獲得認可。
  • 你是否在被情緒勒索著
    你是不是也在被情緒勒索著,當你情緒激動的時候,怒火湧上心頭,身體、大腦已經完全不受控制,就會把之前的記憶全部都翻出來,不管不顧,不分青紅皂白,無法冷靜地去判斷,加深記憶,重複過去痛苦的感覺,傷害身邊的人。
  • 《情緒勒索》
    -1-你的人生總是在滿足別人嗎?無論是那個拜託你拿了一年快遞的室友,還是每天蹭車的同事,你拒絕過他們的無理要求嗎?我就是那個不會拒絕別人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我遇到過好人,也有遇到過典型的情緒勒索者。有一個女生,稱呼她為K好了。K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和她在一起的感覺就像我是一個狠狠被汲取養分的母體,我負責提供所有她需要的情緒價值,簡而言之——必須哄她開心。我非常疲憊,但是選擇妥協,因為我想做一個被人喜歡的人。
  • 如何解開情緒勒索?
    黑函或許聽起來聳動,但遠為普遍的卻是日常生活中,親朋好友之間的情緒勒索,利用引起恐懼和罪咎的方式來遂行己願。常見的形式如:「假使你不給我買車,我就離家出走!」「如果你不同我做愛,我就跟你分手!」「如果你離開我,我就自殺!」「如果你敢跟我離婚,我就把小孩帶走!」
  • 什麼是情緒勒索?
    然而你的表達並不是從你來我往的交換禮物開始,也不是平心靜氣的交流,而是在某個特殊的約會日子,瘋狂飆淚,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淚流不止,控訴著男友沒有做到種種浪漫舉動。男友為了安撫你的情緒,收起了自己意見與想法,來換來你的平靜,這就是情緒勒索。
  • 什麼是「情緒勒索」?
    圖文∣ 小雨常聽人談起情緒勒索,那什麼是情緒勒索?
  • 情緒勒索,你情我願?
    與之相比,日常生活中的情緒勒索有異曲同工之妙,能深切擊中我們內心的要害。情緒勒索是宰制行動中一種最有力的形式,周遭親朋好友會用一些直接或間接的手段勒索我們,如果不照他們的要求去做,我們就有苦頭吃了。所有勒索的中心就是基本的威脅恐嚇,它會以許多不同的面貌出現,像是:如果你不照我的方式做,你肯定會不太好過。
  • 2018.10.25《情緒勒索》
    今天分享一本「輕鬆」點的書,關於情緒管理貌似這些年很受關注,其中有一種情緒叫勒索情緒。
  • 面對情緒勒索
    首先勒索者會慣性地向你提出需求,一旦發現你不願意依從時,便會使用一些方法,貶低你的性格、能力或判斷力,讓你感覺自己「有問題」。由於他們常處於較權威的位置,他們的否定具有一定的殺傷力,容易讓你懷疑自己的感覺是不對的。
  • 請不要情緒勒索我
    但是後續給我們的結果反饋並不是正向的,就好像,你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或者情緒承受範圍,為了ta去做的事情,到最後,都變成了理所應當。甚至,當你出了半點差池的時候,你就是傷害對方的罪魁禍首。      靜下心來想一想,生活中這樣的情境很常見對不對?但是我們只感覺不舒服與委屈,有時甚至說不出個所以然。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情緒勒索,兩方分別站在了勒索者和被勒索者的對立位置上。
  • 並非只有家長才會情緒勒索,孩子也是情緒勒索高手,家長要警惕
    面對孩子的情緒勒索,朋友選擇了自己先到一邊,讓孩子自己冷靜下來。很多人會覺得大人才有情緒勒索,但其實孩子也會。兩到三歲的孩子就會對周圍的事物進行察言觀色,他們可以從父母的一些表情和行為感受到父母的情緒,對於一些比較聰明的孩子,還可能會成為情緒勒索的高手。所以父母千萬不要以為只有大人才會情感勒索,要警惕孩子的情感勒索。
  • 情緒勒索:我愛你,但為何無法溝通?
    對方也表現得很愛自己,但溝通很無力,常常兩人一起鬧情緒。到最後只能放棄溝通。太久不溝通,到最後都開始懷疑自己的愛情是不是一種幻覺。觀察這種伴侶關係,常常會發現一個很特別的相處模式:情緒勒索。 例如先生希望太太固定做晚餐,讓他回家的時候有熱飯熱菜可吃。太太難過得不斷掉淚,哭著問:「你只想要我燒飯洗衣嗎?」
  • 窒息的「情緒勒索」:你的人生,總是在滿足別人嗎?|一刻•觀點
    20170613我這輩子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爸媽難道會害你嗎?你敢離開,我就跳下去。明明是最愛的家人、伴侶,與信任的朋友、同事,但為什麼我們卻總是感到委屈、想逃?你未曾覺察的情緒勒索,正在你的日常裡,一步步逼你就範。
  • 從以愛之名看情緒界限 ——聽吳娟瑜老師《情緒勒索》課程有感
    這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婚前性行為再正常再普遍不過,如果一定要有遺憾,那也是「相見恨晚」,哪裡談得上「把最美好的東西奉獻給另一個人」!;為何要懷一個孩子再去把TA打掉?為何要做絕育手術?這是牟某對包麗、對生命的尊重嗎?;為何要拍裸照?只因牟某喜歡?當年陳冠希豔照門事件不是很好的前車之鑑嗎?並且,你要知道哪怕是合法夫妻,拍裸照也是有風險的,一旦對方開撕,你就只能等著被威脅、被恐呵!
  • 第275期 | 不要把愛變成情緒勒索
    那些長期受勒索情緒影響的人,會失去自己給自己做主的那份堅定,嚴重的會引發心理疾病。這種情緒勒索經常發生在身邊的人身上,像父母、夫妻、戀人、同事,越是和你接觸多的人或者是你在乎的人,越容易出現情緒勒索和被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