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鴨周冬雨又拿獎了!剛剛結束的百花獎晚會上,周冬雨、易烊千璽憑藉去年熱映,口碑爆棚的《少年的你》獲得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新人的殊榮。這部很不周冬雨的電影,刺穿了校園真實殘酷的一面。
影片中周冬雨飾演的陳念因為同情被校園暴力下跳樓自殺的同學,而成為下一個被施暴的對象。被孤立、被球砸、推下樓、噴墨水還是小打小鬧,那拳打腳踢的毆打、扒光衣服拍裸照、剪頭髮羞辱就是令人髮指的暴力行為了。有誰還敢說他們還只是孩子,這明明是一群惡魔。
影片中的施暴者魏萊, 看上去甜美可愛,家境優越,學習優秀,就是這樣精英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對同學的死毫無內疚,竟然說出「她死了不好嗎?她不死家裡能拿到幾十萬的賠償嗎?」是不是令人毛骨悚然?比起成年人的惡,更令我們感到觸目驚心的是未成年人表現出來的惡。他們冷酷無情,毫無同情心,不知悔恨、愧疚,對看不慣的人和物表現出殘忍的攻擊性,完全不計後果。也許人性之惡不分年齡、男女,弱肉強食才是本性。
可怕的是在一切為了學習、高考的目標下,這些暴力事件被學校忽視、家長推卸責任、警察也取證困難,最後的結果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施暴者更加有恃無恐,變本加厲的報復。影片中胡小蝶跳樓自殺了,若是沒有小北的保護,恐怕陳念也熬不到高考。最後的結果,魏萊被推下樓梯摔死,陳念、小北受到法律的制裁。施暴者和受害者都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每個人的人生被改寫。
除了暴力本身,群體性緘默更是可悲。整個社會的冷漠和沉默助長了校園暴力的存在。胡小蝶跳樓了,圍觀的冷漠議論、拍照的發朋友圈引關注。學校息事寧人給受害家庭賠償,對涉事學生寬容處理。或多或少,每個人都參與了施暴,沒有人能獨善其身。沒有受到懲罰的魏萊們才會一步步走向罪惡,才有後來陳念的悲劇。
電影來源於生活,現實中的校園霸凌比電影更殘酷,它就真實的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邊。曾經少年的我們也或多或少的經歷過。電影的熱映讓更多人看到了校園的真相,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重視,讓大家不再沉默。
孩子的世界並不是大人們想的那麼簡單,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陽光下健康成長。那些底層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活在陰影下,默默忍受著被霸凌,欺辱,不被人看見和重視。
沒有經歷過的人根本無法感同身受其中的痛苦和煎熬。這不應該簡單歸結於心理脆弱,抗壓能力差。校園霸凌是每個經歷過的人都揮之不去的傷痛,更嚴重的是自卑、恐懼、絕望、不安、焦慮、抑鬱會如影隨形,成為一生的噩夢。
願暴力遠離校園,所有的孩子都有人守護。他們能仰望星空,擁有真正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