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9·11事件,電影和劇集製作人選擇刪去「雙子塔」的相關內容;同時,也有不少人選擇讓這些影像繼續留在銀幕上。無論哪種方式,對許多觀眾來說,慘痛的回憶都是揮之不去的。
自2001年9月11日世貿中心遇襲以來,電影、電視節目製作人、好萊塢高管,甚至9·11事件國家紀念館的策展人,都在思考這樣一些問題:如何更好地處理出現在視頻影像中的雙子塔的形象?(如《黑道家族 第四季》[The Sopranos,2002]和《欲望都市 第五季》[Sex and the City,2002]的片頭)如何處理影片中特效製作的大火場景?(如《世界末日》[Armageddon,1998]和《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1996])如何處理影視劇中對這一事件的隱喻和諷刺?(如《辛普森一家 第九季》[The Simpsons,2003])。
圖 | 《黑道家族》修改前片頭(左)和修改後片頭(右)
當然,不僅僅是遇難者的家屬看到這些影像時可能會感到沮喪,即使是在19年後的今天,對任何到還記得那次恐怖襲擊的人來說,這些場景都可能會引起群體性的悲傷情緒。
一度消失於熒幕的雙子塔
「這幾乎成為了美國影視規則中存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2002版《蜘蛛俠》(Spider-Man)導演山姆·雷米(Sam Raimi)如是說。他本人在當年《蜘蛛俠》上映前夕,就遭遇了這樣一個不尋常的挑戰:如何處理這部令觀眾期待已久的大片中那個精心設計的場景——蜘蛛俠在雙子塔中間搭起了一個巨大的蜘蛛網,困住了企圖用過直升機逃跑的銀行劫匪。
圖 | 2002版《蜘蛛俠》劇照
對雷米和他的同事來說,要刪掉這個場景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但是最終,他們還是刪掉了這個場景。
「我們認為,在這場可怕的大屠殺發生後,我們沒有權利讓這個令人心碎的場景再留在影片當中。」當年在接受《紐約時報》的記者採訪時,導演山姆·雷米說道:「我不想把(觀看影片的孩子們)再拉回這場悲劇中去。」
圖 | 《欲望都市》修改前片頭(上)和修改後片頭(下)
山姆·雷米並不是唯一一個在雙子塔倒塌後立即將其影像從電影中刪除的人。從2002年開始,大熱劇集《法律與秩序 第十二季》(Law & Order,2001)和《欲望都市 第五季》都紛紛對他們的原版片頭做出了修改,刪除了相應的影像。
圖 | 《法律與秩序》修改前片頭
圖 | 《法律與秩序》修改後片頭
《辛普森一家》的製片人還曾緊急叫停了首播於1997年的一集重播。在那一集劇情中,一隻小荷馬(Homer)試圖奔跑著穿過寬闊的世貿中心廣場,跑到北塔(North Tower)的頂樓去上洗手間,雙子塔摩天大樓毅然豎立在他的頭頂上方。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即使是最深的創傷也會開始漸漸癒合。曾經屹立於紐約天際線的雙子塔,現今更多地成為一種懷舊情懷的抒發,而不僅僅是恐懼和創傷。《辛普森一家》的這一集被重新獲準重播。
2019年,這一集的原畫更是被製片方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20th Century Fox Film Corporation)贈送給了9·11國家紀念館。大眾也普遍認為,這次的捐贈「滑稽而又親切」。
圖 | 《辛普森一家》「The City of New York vs. Homer Simpson」原畫,現藏於紐約911國家紀念館
忠於影像也是忠於歷史
2001年9月10日,《誰吻了傑西卡》(Kissing Jessica Stein,2001)的編劇和聯合主演詹妮弗·威斯菲爾德(Jennifer Westfeldt)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影片中紐約摩天大樓的朦朧和浪漫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觀眾,大家都給予了她熱烈的掌聲。
圖 | 電影《誰吻了傑西卡》劇照
但是在事件發生後的第二天,這部電影進行了第二場放映,現場效果卻截然不同。
「當看到這些畫面的時候,你可以聽到影院中有人在哭泣。」 威斯菲爾德說道:「所有這些原本應該美麗浪漫的畫面,現在卻變成了讓人心痛的原因。這部浪漫喜劇原本是想讓你開懷大笑,現在卻讓觀眾深受傷害。」
圖 | 電影《誰吻了傑西卡》海報背景中 刪去了雙子塔
在與同事進行了激烈的爭辯後,她還是妥協了。劇組在影節之後,重新拍攝了相關的場景。但是,威斯菲爾德一直堅持著自己的想法:「看到世貿中心那些美麗的畫面,是美好的。因為它更像是在紀念那些逝去的人,而不是單純地回憶那個恐怖的事件。」
有這樣想法的電影人並不佔少數,災難片《世界末日》的製作人麥可·貝(Michael Bay)就和威斯菲爾德站在同一陣營。
「你不能改變歷史,藝術就是藝術——它只是一種表現形式。」他說道:「電影的拍攝、剪輯和製作都是為了讓全世界都看到當下的想法,(這些想法)不能因為歷史的改變而改變。如果我們真的這麼做了,那就意味著每一部電影,每一本書,每一幅描繪過去30年來紐約的畫作都要做出修改。簡直沒完沒了了。」
圖 | 電影《世界末日》保留了影片中雙子塔的影像
對於其他電影和劇集製作人來說,要雙子塔?還是不要雙子塔?這可能更是一個關乎「時機」的問題——是否違反了「太快」的規則。
英國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Paul Greengrass)決定拍攝《93航班》(United 93,2006)的時候,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作為9·11事件後的第一部直面這一題材的商業電影,即使在公映前全然不被看好,在上映後卻是贊聲一片。他說:「在我眼裡,雙子塔更是紀念過去,展望未來的燈塔。」
圖 | 《93航班》中出現雙子塔被撞的畫面
為了忘卻的紀念
2014年,9·11國家紀念館首席策展人揚·塞德勒·拉米雷斯(Jan Seidler Ramirez)策劃了一部九分鐘的短片,影片混剪了雙子塔在諸多影片中出現的片段,包括《新綠野仙蹤》(The Wiz,1978)、《小鬼當家2》(Home Alone 2,1992)以及各種超人電影等作品。
圖 | 9·11國家紀念館影像放映現場
拉米雷斯說:「我認為能夠讓雙子塔重新出現在電影和其他地方的背景中,或者出現在那個時代的明信片和漫畫書中,是一個市民療傷的積極跡象。」她甚至還在館內展示了電影《金剛》(King Kong,1976)當年以雙子塔為背景的海報——這張海報讓很多觀眾都感到有趣。
「對於那些從未見過(雙子塔)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可以有一個參照物,告訴他們自己曾經的雙子塔到底有多高,曾經的他們雙子塔是怎樣屹立在紐約的天際線中央。」
圖 | 1976年電影《金剛》海報,現藏於紐約911國家紀念館
我們很難想像19年前的那些災難親歷者們是怎麼度過這19個春夏秋冬,但是我們能做的可能就是通過影像,真實地記錄下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那一段段動人的故事。銘記歷史,守衛和平。
*本文由cinewoo獨家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direct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