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詞:秋元康
作曲:見嶽章
原唱:美空雲雀
From:QQ音樂評論
有段時間很喜歡日語歌,我聽日語歌也有一段時間了,最早可以追溯到《火影忍者》開始播的時候,後來開始大規模集中聽,是有個契機的。
復旦大學附近有條路,叫大學路,路上都是咖啡館和網紅店,人來人往,很熱鬧。大學路旁有條僻靜的小路,幾乎沒什麼人。我當時在那邊工作,午飯同事們都叫外賣,我還是堅持下去吃,我不喜歡人多的地方,經常走那條小路。
有一天小雨,我沒拿傘,不想走遠,就在小路上找找有什麼店,發現一個很不起眼的麵館,似乎並不太想被人發現,隱蔽在幾棵梧桐的後面。店名忘了,依稀記得就叫什麼麵館,門頭很土,一塊白色的招牌,加四個毫無設計感的大字。
推門進去,環境意外地的還不錯,裝修不新但乾淨,位置不大但溫馨,看了眼菜單,再跟裝修風格一對比,應該是家日式拉麵店,但整個店裡找不到一處出現日文的地方,只有放的歌是日文歌。
我喜歡吃辣,於是點了份麻婆豆腐面,老闆娘告訴我,這是他們店獨創,雖是日本拉麵,但歸鄉隨俗,在口味和配方上有所創新。沒有空位,我只好點了面,站在一位大哥身後,靜靜製造壓迫感,大哥果然不堪重壓,只刷了五分鐘手機,就從已經見底的湯碗前起身,離座。
店裡的應該都是常客,老闆娘跟她們都很熟,挨個搭著話。我不善交談,就坐著聽歌玩手機,從他們的對話中得知,老闆娘在日本也開過麵館,後來回國了,就開在了這裡,做面的是她丈夫,喜歡聽歌也喜歡唱歌。
面端了上來,很大一碗,吃了一口面,喝了一口湯。我對食物沒有研究,無法辨別口味特色,只覺得味道不錯,唯一的缺點是老闆娘描述的重辣,真的只是我口中的微辣。外面的雨還在細細的飄,店裡放著這首《川の流れのように》,在雨天的細膩情緒加持下,格外有味道。
工作中逐漸被同化,也開始點外賣,但只要下雨天,我就會去這家店吃麵,有細心同事指出,只要下雨我就出門,形跡可疑,提出同去,我也不便拒絕。先去的是慧園,然後藝術、三特也去了,再然後技術部的冠傑、新新也去了,我覺得自己像個面販子。三特點了碗魔鬼變態辣,吃的滿頭大汗;冠傑吃完回來,被問路的同齡人喊叔叔,十分氣憤。
我就每次都是同樣的麻婆豆腐面,每次都會聽到這首歌,直到會在嘴邊哼唱了,我還不知道這首歌的名字,我問過老闆娘,她說歌是她丈夫選的,她也不知道名字,我不好意思再讓她幫我問,只好發揮我的主觀能動性,到網上找,我到大眾點評的評論區,翻了所有的留言,沒有。
我只好從聽感上入手,在百度上搜索「有年代感的日語歌」,搜到了山口百惠,中島美雪,酒井法子等歌手,這些我都是略有耳聞的,但這個歌的年代顯然更要久遠。幸好這個歌的知名度很高,終於在一個日本經典歌曲的話題裡,一首一首聽下來,找到了。
離職後半年,有一次路過,就又進去吃了碗面,老闆娘還記得我,說好久沒來了,問我還是吃麻婆豆腐面?我說嗯。那是唯一一次在晴天去這個麵館,後來再也沒有去過。
《川流不息》是美空雲雀病逝前演唱的最後一首歌,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病逝,日本歷史進入了新的時期。同年1月11日,美空雲雀推出了最後的作品《川流不息》,並且於5個多月後病逝。這首可以說是美空雲雀指定的人生總結曲,由於歷史和命運的巧合,一躍成為了日本戰後昭和年代的總結曲,時代之聲,名副其實。
在日本NHK主辦的「20世紀感動日本歌曲百首」全民票選中,名列第一,可以說是毫無爭議的偉大歌曲。秋元康說,我能夠在名片上自稱作詞家,就是因為美空雲雀演唱了我寫的這首歌。
然而以上這些,創作背景也好,歷史意義也好,我全不關心,這些只能讓我更加立體的理解這首歌。
聽前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鄧麗君,但她一開口就知道完全是兩個風格,美空雲雀帶你看山川大海、阡陌溪流、坎坷人生、滄桑歲月,氣勢恢宏。
對我而言,這首歌沒有感情寄託,也與夢想無關,只和一些下雨的日子對應了起來,算是屬於我自己,一段日子的記錄。
·END·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