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五王廟與瓷業祭祀的傳說

2021-01-18 大江網景德鎮頻道

景德鎮:五王廟與瓷業祭祀的傳說

  景德鎮在線訊(合安)五王廟,據史料記載,當時景德鎮御器廠內就立有華光廟,在明王宗沐的《江西省大志》中記載:「廠內神祠三,曰玄帝、曰五顯、曰仙陶,廠外神祠一,曰師主。」其中的五顯就是五王華光。到清代,御窯廠內神祠關帝取代了華光,將五王華光菩薩安座在明代之前就一直被普遍信奉立位的五王廟內,《(道光)浮梁縣誌》:「五王廟。在裡仁都,祀華光神。」裡仁都為當時浮梁五十六都其中一都,位於景德鎮城區,就是現在的中山北路龍船弄東端。

  根據現存文獻,侯會的《華光變身火神考》中,景德鎮對華光的信仰最早始於宋代,說是與景德鎮的婺源移民信仰的宗族觀有關。據了解,婺源對華光大帝即五顯大帝信仰始於唐代,其發源地就在婺源,並立有五顯祖庭,這一考證無任何異議,並得到了許多專家學者和臺灣五顯大帝廟宇發展協會的一致認同。

  五王華光菩薩為何會從佛教眾多神靈中脫穎而出,成為景德鎮瓷業行業神的,傳說五王華光法力是最為高強的火神,能降妖伏魔、神通廣大。又有一說法為,五顯大帝又稱五王華光大帝。誕期在農曆九月二十八日。傳說華光大帝是火神,有三隻眼,故又稱三眼華光,他喜歡玩火。一次因玩火燒了玉帝的九龍墩,玉帝大怒,設齋打醮斥令他每年八月初一由天上下凡。每年農曆八九月間,天氣乾燥,容易發生火災;華光誕當天,即打醮結束那天,居民把易燃的木炭、紙屑等捆成一把,放置在門口,由巫師、和尚挨家逐戶收取,集中於紙船,投入江河中焚燒,稱之為「送火災船」。屆時家家戶戶到火神五王廟參拜,供奉柴、米、油、鹽以及元寶、香火等,祈求一年平安。當天還有一系列慶祝活動,供奉五王華光大帝神像,並在廟堂戲臺演戲酬神。

  景德鎮瓷工之所以選擇華光為行業神最重要的原因是華光為佛教中法力十分可觀的火神。華光曾如此自我介紹:「我乃如來法堂前一盞油燈,晝夜煌煌,聽經問法,燈花堆積,一日如來念咒,咒成人身。我這火之相,火之靈,火之聽,火之起,你焉能燒我。」

  五王華光的生世在《臺灣文獻》中有如此記載:在中界南京徽州府婺源縣,蕭家莊九月二十八日子時,投胎轉世,剖開肉球現出五兄弟。

  取名為大帝,蕭顯聰。

  第二大帝,蕭顯明。

  第三大帝,蕭顯正。

  第四大帝,蕭顯直。

  第五大帝,蕭顯德。

  一夜天賜五貴子,又生一女,取名瓊娘。五兄弟名號「聰、明、正、直、德」。其排行第五大帝,蕭顯德就是世所崇敬之五顯王華光大帝。應世顯化:五顯大帝華光天王佛在宋太祖年間(西元600餘年),功成行滿即皈依佛道,蒙玉皇大帝加封五顯大帝華光天王為「玉封佛中上善五顯頭官大帝」。

  在客家的民俗中他是由神到人又由人到神和神靈,並永鎮中界,從此萬民景仰,求男生男,求女得女,經商者外出獲利,讀書者金榜題名,農耕者五穀豐登,有求必應,無感不通,感顯應驗,永受祭享。目前供奉五顯大帝的有廣東、臺灣、澳門、江西和福建等地。農曆九月二十八日各地參拜與慶祝五顯大帝誕期的習俗基本相同。

  景德鎮的五王廟在新中國成立前,這裡的香火特別旺盛,傳說住持廟中的五王華光菩薩特別靈驗,四方八鄰的信眾都願意來這裡供奉許願。《景德鎮地方志》記載:「人們到五王廟,是希望可以神佑燒瓷即成器。」當時五王廟對面,還有一座小廟叫神龍廟,龍船弄周邊的居民更願意將這兩座廟統稱為五王廟。

  宗教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它是統治人們的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在人們頭腦中扭曲、虛幻的反映,是以對自然的神靈的崇拜來支配人們命運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信仰和崇拜是一切宗教的共同特點,但不是所有的崇拜信仰都可以簡單以愚昧迷信視之,像景德鎮陶瓷行業中,「五王華光、風火仙師、關帝等神」就是陶瓷生產者所崇拜的行業神,是人們的崇拜偶像和心理寄託,是自己的化身,是人們心目中理想化了的「上帝」。(來源:景德鎮日報)

相關焦點

  • 景德鎮出品《匠心冶陶》紀錄片在英國天空衛視播出
    本報訊 記者歲末年初獲悉:由景德鎮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組織專人拍攝的十八集專題紀錄片《匠心冶陶——景德鎮傳統手工制瓷技藝(Porcelain: Clay and Fire)》,已從英國當地時間2020年12月21日下午15時30分開始,在英國天空電視臺(Sky TV)191頻道陸續播出。
  • 江西景德鎮這三位古代名人,看看你認識哪幾位?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江西景德鎮的一些古代名人吧!江西景德鎮這三位古代名人,看看你認識哪幾位?一,唐英唐英(1682-1756年),清代陶瓷藝術家,能文善畫,兼書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瀋陽人,隸屬漢軍正白旗,1728年奉命兼任景德鎮督陶官,在職將近30年,先後為雍正和乾隆兩朝皇帝燒制瓷器。
  • 館長對話|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再現瓷都「千年窯火」
    據《陶記》、《景德鎮陶錄》等古籍記載,景德鎮製作陶瓷始於漢代,唐至五代,景德鎮不僅生產青瓷和白瓷,還有晶瑩剔透的青白瓷。宋代,景德鎮「村村窯火,戶戶陶埏」。自元代開始至明清歷代皇帝都派員到景德鎮監製宮廷用瓷,設瓷局、置御窯,陶瓷業的千年繁榮都凝固在展廳的一件件流傳至今瓷器上。
  • 窯火千秋——景德鎮的光輝歲月
    五湖四海的人們,為了同一種東西奔赴景德鎮並長駐三寶村。那東西就是陶瓷。儘管對景德鎮的大街小巷還很陌生,但是,對景德鎮的歷史,對這座曾經名列中國四大名鎮的城市藉以揚威立萬的陶瓷,範平了如指掌。昌江發源於景德鎮東北的祁門大洪嶺,一路匯集山間溪澗而下,經景德鎮後向西流入鄱陽,與樂安河匯合後,稱為饒河(鄱陽為古饒州治所),爾後注入鄱陽湖。
  • 樂天陶社:馬雲直播點讚,見證景德鎮「返老還童」
    編者按///在1500公裡之外的成都「遙望」景德鎮,憑粗淺的印象,那是一個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瓷都。據記載,景德鎮的制瓷歷史已經超過1700年,足夠老,足夠深厚,但似乎並不年邁式微。近些年來,不斷有年輕的藝術家、手藝人、創業者從世界各地來到景德鎮——學藝、創作、創業、生活.生生不息。
  • 中元節:那些關於祭祀亡故親人的傳說、忌諱、文化和意義!
    在傳統傳說中,一年的七月,為鬼月,中元節這一天,更是鬼門大開,百鬼夜行,所以在這一天,老人會在祭祀結束後,要求告誡小孩和少年早早歸家,不要在戶外,以免陽氣低了,碰到不乾淨的東西,傷了身體,引起禍端。關於南方中元節在七月十四過,可有著這麼一則傳說:大約在宋代,北方中原地區戰亂不休,在敵人將攻打之際,一批漢族人決定向南奔逃,就在舉族遷徙之際,如何把祖宗們都帶走,就成了個難題。祖宗亡魂回歸齊聚,無非在過年春節、清明節、重陽節、中元節這四個祭祀先祖的節日。
  • 兩件珍貴的景德鎮紅釉瓷器,你能分辨出他們之間的區別嗎?
    喜歡瓷器的人應該知道景德鎮即「瓷都」和世界瓷都,他也是中國四大名鎮之一。中國最珍貴的景德鎮紅釉瓷有郎紅和祭祀紅兩種。他們的存在更體現了中國古老的頂級制瓷技術。在外行看來,郎紅和祭品紅瓷看起來幾乎一樣,如何區分這兩種瓷器?
  • 我在景德鎮等你
    景德鎮是享譽世界的「瓷都」,與佛山、漢口、朱仙鎮並稱中國四大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景德鎮古稱「新平」,又名昌南,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它的陶瓷。景德鎮是中國工業名城以及重要的高科技研發基地,坐落在江西省東北部,黃山、懷玉山餘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並稱為明清時期的中國四大名鎮。
  • 電視劇《景德鎮》熱播 南吉演繹瓷都景德鎮輝煌傳奇
    近日,由滕文驥執導,李宗翰、劉濤、寇世勳、南吉等主演的大型古裝歷史傳奇大劇《景德鎮》正在優酷獨播中,上演了一場情感、爭鬥、成長和風雲變幻的傳奇大戲。南吉在劇中搭檔李宗翰出演女一號「潘景榮」,她與張天三(李宗翰飾)一見鍾情,便誓死追隨,對景瓷一往而深,且發揚光大。
  • 2020景德鎮文化旅遊推介會成功舉行 我在景德鎮等你
    7月22日,「全國學子·樂遊瓷都」2020景德鎮文化旅遊(杭州)中共景德鎮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劉朝陽和杭州市政府副市長陳國妹出席推介會並致辭,景德鎮市政府副市長熊皓主持推介會。中共景德鎮市委副秘書長、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餘志華發布相關政策。
  • 「中元節」,祭祀不要忘了文明
    一年一度的中元節即將來臨,在我國的一些地方,有上墳掃墓,焚燒冥紙,祭祀先人的傳統習俗。中元節,為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全國性的傳統節日。人們在這一天,通過虔誠的祭祀活動,表達慎終追遠的情懷。
  • 景德鎮春園戲院的名伶姜雪遭劫
    小廝見狀,又湊上,指著他們對著吳晉說:「二爺,前頭走的就是景德鎮日本株式會社的山田社長,走在他左邊的是他的總管小野。」「還要你說,我早知道。」小廝聽後,知道又失了老大的面子,趕緊給吳晉獻上茶,「二爺,喝茶。」說後,恭恭敬敬退到一旁。 在大清皇家窯廠,洋人一路四目張望。這裡對他們來說什麼都覺得新奇。
  • 400餘人祭祀農神后稷
    11月3日,丁酉年(2017)農神后稷祭祀典禮在楊凌教稼園隆重舉行。400餘名農企代表、學生代表,以及文化代表等參與觀禮,經過近50分鐘莊重而又典雅的議程,祭祀活動圓滿告成。今年的祭文中也融入了許多新元素。  400餘名代表肩披綬帶祭祀   上午9時,祭祀典禮啟幕。現場氣氛莊嚴肅穆,諸獻官、從祭、執事人等面對神主,行兩拜四叩之禮。
  • 景德鎮:在傳承與創新中「窯變」
    宋代的景德鎮,「村村窯火戶戶陶」,明、清設御窯廠後,這裡更是「匯各地良工之精華,集天下名窯之大成」。新中國成立後,「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是此都」,景德鎮陶瓷生產迎來了空前繁榮。蜿蜒的昌江河畔,不熄的窯火燒造出景德鎮絢爛的文化傳奇。往事越千年,換了人間。
  • 景德鎮文化產業復興的名坊園
    名坊園是景德鎮陶瓷工業園建造的「園中園」。位於景德鎮陶瓷工業園東北中心,背山背水,生態環境秀麗,造園優美。白色牆壁和灰色瓦的標誌建築被紅葉遮住,路邊的綠色植物和鮮花都精心設計。景德鎮的「雙修」調查研究人員來到名坊園,調查景德鎮文化產業,調查了園林式工業園區的現狀,記者發現這裡不僅具有「視覺」,而且園區的「內涵」更能吸引人,名坊園管理處副處長謝承發從「千年陶瓷城市」景德鎮的歷史底蘊出發,挖掘中國陶瓷文化,建立「政府平臺,以企業為運營模式,以「選秀」的方式聚集在景德鎮舊胡同裡的著名人士房間,全世界各瓷器區的著名工坊和各大窯口傳承人參與建設。
  • 看故宮與景德鎮「同框」
    故宮博物院藏明正統-天順青花加礬紅彩海水龍紋盤(右)與景德鎮修復品(左)陳凱欣攝9月的故宮,新展連連。近日,由故宮博物院與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御瓷新見——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在景仁宮展出。
  • 【景德鎮微報】看點:景德鎮「瓷宮」你見過嗎?(2015年8月28日)
    ID☞:jdzzc6888景德鎮之窗誠意接收爆料,只要您有新鮮的勁爆的消息,就可以直接在我們的公眾平臺回復「爆料」快速分享您身邊的事,爆料一經採用30元話費充值到帳。來源:景德鎮日報景德鎮72道制瓷工序青銅群雕亮相珠山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