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以來我就沒買過大蔥,北方人往年都是入冬後大蔥、白菜價格會有一陣非常便宜,大家都在這時多買一點慢慢吃,可今年白菜跌到4毛時大蔥還在一塊以上,有點不習慣,就想等等再買,誰知今年這大蔥逆勢而上,一反傳統,一路上漲很快突破了2塊、3塊,當然更不願意買了。
大蔥是常吃的菜,卻不是必須吃的菜,今年就把大蔥給戒了。常吃的大蔥炒雞蛋改成洋蔥炒雞蛋一樣好吃的啊,雞蛋是主料,輔料換了沒什麼影響。大蔥在很多菜裡都有身影,表面上看是一道不可或缺的菜,其實重要性一點都不高,可替代性很強,之所以顯得用量那麼大只是因為便宜,比較搞笑的是飯店裡大蔥炒雞蛋這道最便宜的菜從前都是大蔥多見不到多少雞蛋的,從價格大蔥價格超過5元後菜裡的雞蛋不聲不響的就多了,改成雞蛋炒大蔥了。別的菜也都類似,比如香茹菜芯、燒大腸、魚香肉絲,菜名裡就沒有大蔥,飯店裡上菜都會在裡邊多放大蔥、辣椒減少成本,我以前就和服務員開過玩笑,菜一上來,我問你這大蔥炒辣椒多少錢一盤?服務員說這是魚香肉絲,我說對不起搞錯了沒看到肉。現在這些菜裡的大蔥分量都少了有的換成了蒜苗有的換成了香茹。
家裡大蔥的主要作用是炒菜熱油是放個蔥花,炸出香味,這個換成大蒜、洋蔥一樣效果的。飯店裡加大蔥壓盤子也就是圖的大蔥便宜,一貴就沒有必要了。炒作大蔥的人認為大蔥是剛需轟抬價格早晚讓他們全爛在手裡,大蔥可不比大蒜,根本無法長時間存儲放上一個月價格漲一倍去掉爛的也多賺不了多少,可價格漲一倍銷量可少的不是一半了,抖音上的搞笑視頻都開抬吃饅頭拌大蔥炫富了,普通人都遠離大蔥也就只能全爛掉算了。
農產品炒作暴漲不大可能給本行業帶來過多收益,也只不過是讓收益向少數人集中,價格高了賣不出去只能讓農民空看價格高就是變不成錢,高價賣出去的都是二道販子以前低價收的存了一段時間的,真正農民剛收的想賣這個價格沒人收,可農民看著市場上是這個價格又過於短視不肯降價賣,最後大量爛掉賣不出去的還是廣大農民的。不僅如此還激起消費者對農民的不滿,網上都在說,不吃了,以後別哭著讓我們買了,以後都不會同情賣不出去的農民了。
不僅是大蔥,短期炒作暴漲後都會引起全行業收益下降,大起大落,賣不出去。農產品的特點就是可替代性強,一種產品價格暴漲必然會引導消費者轉向消費替代品,所以替代品可能才成為贏家。比如這次的洋蔥,大蔥漲價前洋蔥價格還到1塊,銷量也不是很大,但隨著大蔥瘋漲,洋蔥價格已經快到2塊了,而且銷量很好,今年賣洋蔥的可以說是穩賺了。豬肉價格的暴漲有沒有讓養豬戶發財不知道,但養雞的確實賺到錢了,我家門前的菜市場賣豬肉的生意真不怎麼樣,沒多少人去買,但賣雞肉、雞蛋的生意可真火啊。漢族人是非常愛吃豬肉的,但豬肉價格脫離了普通人承受水平後就只能選擇替代了,選擇雞肉雞蛋是自然的選擇,雖然也引起了雞蛋雞肉的價格上漲,但相對於豬肉的天價大家都能承受,所以賣雞肉、雞蛋的商戶做到了量價齊漲賺到了錢。豬肉價格上漲後和牛羊肉價格差距也變小了,造成原來嫌牛羊肉太貴不買的人一狠心去吃牛羊肉的也不少。而豬肉雖然價格上漲了,但銷量大不如前,不一定就比從前賺得多。
在商品種類眾多的時代,無可替代的商品不是太多了,炒作某種商品價格的行為都會毀了整個行業,每個被炒作的商品雖然都讓炒作者發了財,但跟著就讓整個行業虧,從前有名的蒜你狠、豆你玩過後都是廣大農民損失更大。炒作暴漲的結果就是給替代品讓出市場,今年的大蒜、洋蔥要感謝大蔥了。請蔥農們保持清醒吧,惜售不一定能發財的,你們能用手把價格抬上去,我們也能用腳把價格踩下去。
#大蔥價格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