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眾對女生的審美有一個基本的條件,那就是一定要瘦。可是面對這個普遍認同的觀點,大張偉卻說:胖一些的女孩比較好。
大張偉的這句話並不是隨口一說,不論是在哪一個綜藝節目,他被問到自己的審美標準時,都會承認自己喜歡胖女孩,從來沒有過改口的記錄。
在《約吧!大明星》中,有一個女孩說自己一直因為體型的原因感到自卑,和周圍的人格格不入,想要減肥。大張偉直接對她說:你這樣很好。
在最近的《脫口秀大會》上,談到了人們都喜歡瘦瘦的女孩時,大張偉的直接用犀利的言辭說道:「這種審美標準是誰規定的,是雜誌嗎?還是服裝的設計師們?服裝設計師們和辦雜誌的那些男人,他們對女性都不感興趣你們知道嗎?」
大張偉對於胖女孩也漂亮的堅持,我們無法評判對錯。可是他能在大眾普遍認同的審美下,提出自身的審美進行對抗,這是一種值得稱讚的行為。
而且大張偉並不是說一套做一套,2014年他就和自己的經紀人劉穎結了婚,而劉穎正是一個有些胖的人。
那麼,女孩好看一定要瘦這種審美標準,到底是從哪裡興起的呢?看看現在的娛樂圈就知道了,每天我們在網絡上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女明星,她們中很少有,甚至可以說是沒有一個有些胖的,都是身材苗條的。就連賈玲,如今也是減肥成功。
而每日關注這些女明星的普通大眾,自然也就潛移默化的接受了這種標準:瘦不一定好看,但胖一定是不美的。
而相應的,人們的想法改變了,明星就得順著大眾的想法才能出名。於是減肥的手法越來越過激,從少吃到只吃蔬菜,從只吃蔬菜到不放油,從不放油到醫院做手術。只要能減肥,什麼都做得出來。
曾經的胖妹鄭秀文說:「為了保持身材,進入演藝圈以來,我就一直沒有好好的吃過一頓飽飯。如果我哪天退出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大吃一頓。」要知道,吃一頓飽飯這種願望,可是60年代的窮苦百姓才會有的願望,現在娛樂圈的明星居然會說出這種話,真的是讓人五味雜陳。
現在的許多導演或者是作家,創作的重心已經不再是放在作品本身上了,而是放在了大眾的喜好和審美上。大眾喜歡讀什麼他們就寫什麼,大眾喜歡看什麼他們就拍什麼。只要能獲得票房和流量,就萬事大吉。至於作品本身的質量如何,那是最後要考慮的事情。
比如觀眾喜歡衝突性的情節,喜歡更白淨陰柔的男生,喜歡更清瘦更高挑的女生。久而久之,熒幕裡的演員雖然面孔不一,卻出奇的相似,清一色大眼清瘦的美女,有點娘娘腔的帥哥。到最後觀眾發現,他們的觀點跟審美,和世界竟然出奇的和諧統一,一點衝突都沒有。
這種畸形審美的形成,後來已經分不清,是誰影響了誰,誰又迎合了誰?
如此循環,一方面是藝術家們以及商業市場的刻意迎合,一方面是普通大眾群體,無意識的跟風和推崇。導致我們形成一種畸形的審美,更加的單一,以及無聊、無趣。
究竟要怎麼去努力,怎麼去改變自己的外貌,才能稱得上是美麗呢?難道僅僅用胖瘦這兩個字,就能把人劃分為美麗或者醜陋嗎?《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中席勒說過:毫無拘束的感覺,豁然開朗的心胸,新鮮活潑且毫無疲憊的精神。
不為了改變外表採取過激手段,也不為了別人的眼光傷害自己。只要自己覺得滿意,那就是最完美的狀態。或許這才是對美的真正定義吧。